一、帶"刀"字的詩句有哪些
1免胄三方外,銜刀萬里余。——《餞王晙巡邊》李隆基
2、嘆嗟懸劍隴,誰識夢刀祥。——《過王濬墓》李隆基
3、始睹元昆鏘玉至,旋聞季子佩刀回。——《寒食宴于中舍別駕兄弟宅》蘇颋
4、從來昆友事,咸以佩刀傳。——《餞許州宋司馬赴任》李乂
5、天驕遠塞行,出鞘寶刀鳴。——《塞上曲二首》王涯
6、夜久盤中蠟滴稀,金刀剪起盡霏霏。——《宮詞三十首》王涯
7、裁縫長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舞曲歌辭?白纻歌》張籍
8、日日斗雞都市里,贏得寶刀重刻字。——《雜曲歌辭?少年行》張籍
9、金刀截身發,結誓焚靈香。——《學仙》張籍
10、藏得寶刀求主帶,調成駿馬乞人騎。——《贈王司馬》張籍
11、去程江上多看堠,迎吏船中亦帶刀。——《送從弟濛赴饒州》張籍
12、華筵鼓吹無桐竹,長刀直立割鳴箏。——《舞曲歌辭?公莫舞歌》李賀
13、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軍行軍行》李白
14、欲剪箱中一尺天,吳娥莫道吳刀澀。——《羅浮山父與葛篇》李賀
15、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少年游》周邦彥
二、描寫刀劍的詩句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漢朝以前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在抵御外侵與群雄角逐過程中,劍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劍能夠安身立命,能夠帶來權力和榮譽,古之先人對劍崇尚有加,也產生了很多的動人傳說和真人真事,例如歐冶結廬鑄劍、風胡子相劍、莊子論劍、眉間尺為父報仇、伍員贈劍、季扎掛劍等等。
形成了獨特的劍文化。 劍是國術短兵之一,比刀更早用于戰場。
文獻表明,中國自周以來即有擊劍、佩劍之風。佩一柄長劍外出求學,古稱為“游”。
如張良、曹操、徐庶、李白皆曾年少仗劍遠游過,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學劍來山東”。以此觀之,真大才者,多是行走神州遍尋明師,閱盡人間冷暖,文武全面發展者也,非尋章摘句之文弱書生可比。
自東漢以后,劍幾乎退出戰場,佩劍的風氣無論貴族還是民間均流傳了下來。劍不僅是一種防身器械,同時也是一種觀賞和收藏品,深受各層次人民喜愛,唐以后中國崇尚文弱,即使如此,仍然有很多讀書人在書房懸掛一柄寶劍以示文武合一,古代詩文中詠劍者比比皆是。
最早的詠劍詩句出自古詩《陌上桑》,“腰中鹿盧劍,可值千余萬。”因鹿盧(轆轤)劍歷史悠久,裝飾講究,雕刻精美,而被古人視為天下無雙的寶物。
提到轆轤劍者還有荊軻刺秦王之描寫中提到:“羅縠單衣,可裂而絕;八尺屏風,可超而越;鹿盧之劍,可負而拔。” 先秦楚國有長劍,屈子詩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鋏,指劍柄。
長鋏代指長柄雙手長劍。古代認為冠能夠代表一個人的尊嚴,冠的高低形狀的不同代表了一個人的尊貴程度的不同,屈子詩中能夠把劍的描寫放在對冠的描寫前面,可見對劍的重視程度。
古劍裝飾形式多樣,五花八門。以唐為分界線。
唐劍之劍為周制,首多為圓形,格多為“凹”字形,飾以云紋、編織紋、鳥獸紋等,加工手法有鑄造、高雕、鏤刻等。唐之后裝具型制變化很多,首由圓型該為扁型,格更是復雜多樣。
一把名貴之劍除了劍身堅韌鋒利之外,裝具往往極盡裝飾之能事,錯金,錯銀,鑲珠,嵌玉,包皮,纏繩,使得劍光彩奪目,熠熠生輝,堪稱寶劍。晉朝傅元的《歌辭》中這樣描寫寶劍:“寶劍神奇,鏤象龍螭。
文犀飾首,錯以明珠。” 我國古代有很多名劍,如昆吾、莫邪、龍淵、湛廬、棠溪等。
古之文人詠古劍者多矣,如唐代崔融《詠劍詩》有“寶劍出昆吾,龜龍夾彩珠”之佳句,可見昆吾劍龜龍戲珠的裝飾是非常有特色的。 描寫古劍最詳細也是最負盛名的詩句出自唐代李嶠《寶劍篇》: 吳山開,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寶鍔。
淬綠水,鑒紅云,五彩焰起先氛氳。 背上銘為萬年字,胸前點作七星文。
龜甲參差白虹色,鹿盧宛轉黃金飾。 這里“寶鍔”是指寶劍,“鍔”是刃的代稱,本詩對于劍的取材、冶煉、淬火、銘文、裝飾均有描寫。
吳越是指中國的江蘇浙江地區,自古名劍出吳越,考工記有章曰:“鄭之刀,宋之斤,魯之削,吳粵之劍,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地氣然也”。 與《寶劍篇》相齊名的是郭震的《古劍篇》: 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
良工鍛煉凡幾年,鑄得寶劍名龍泉。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嘆奇絕。
琉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映明月。正逢天下無風塵,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非直結交游俠子,亦曾親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飄淪古獄邊。雖復塵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沖天。
這首詩描寫的是龍泉劍,對于劍身的如霜雪般的寒利,裝具工藝的復雜華麗,以及劍身上經過精工鍛打產生的青光花紋都做了很好的描寫,這首詩曾經受到武則天的贊賞。 唐裴夷直在《觀淬龍泉劍》中對劍的鋒利也有細致的描寫,“蓮花生寶鍔,秋日歷霜鋒。
煉質才三尺,吹毛過百里。”后人對于利劍形容為風吹斷發,切金斷玉,即淵于此。
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鵜淬花白鷴尾。直是荊軻一片心,莫教照見春坊字。
挼絲團金懸簏敕,神光欲截藍田玉。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
“三尺水”代指劍,形容劍鍛打精良,沒有瑕疵,發出寒光,“蛟胎皮老蒺藜刺”正是對鮫魚皮的描寫,我國唐代常用鮫魚皮包劍柄防滑,其法后來傳入日本,直至現今日本刀柄仍包以鮫魚皮。“鸊鵜淬花白鷴尾”是指裝飾有水鳥和雉鳥的花花綠綠的紋飾,非常華麗。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獨漉篇》中有佳句: 雄劍掛壁,時時龍鳴。 不斷犀象,繡澀苔生。
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通過對劍的描寫,寄托了雖憂國憂民但卻報國無門的感慨之情。 白居易是詠劍的高手,詠劍詩很多。
如《答友問》: 大圭廉不割,利劍用不缺。當其斬馬時,良玉不如鐵。
置鐵在洪爐,鐵消易如雪。良玉同其中,三日燒不熱。
君疑才與德,詠此知優劣。 再如《折劍頭》: 拾得折劍頭,不知折之由。
一握青蛇尾,數寸碧峰頭。 疑是斬鯨鯢,不然刺蛟虬。
缺落泥土中,委棄無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剛不好柔。
勿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鉤。 這首詩反映出的個人的剛直不阿的性格,愛劍的本性,對斷劍的尊敬,溢于言表。
還有《李都尉古劍》: 古劍寒黯黯,鑄來幾千秋。白光。
三、贊美“刀 ”的古詩都有哪些
1.金錯刀行
宋代:陸游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
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
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2.少年游·并刀如水
宋代:周邦彥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3.視刀環歌
唐代:劉禹錫
常恨言語淺,不如人意深。
今朝兩相視,脈脈萬重心。
4.出塞二首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5.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代: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四、形容刀劍的詩詞
李賀 《春坊正字劍子歌》
(詩鬼大人的詩一慣的很詭異啊)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鵜淬花白鷴尾。
直是荊軻一片心,莫教照見春坊字。
挼絲團金懸簏敕,神光欲截藍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
施惠《南呂·一枝花·詠劍》
(不愧是散曲,內容就是自由)
離匣牛斗寒,到手風云助。插腰奸膽破,出袖鬼神伏。正直規模。香檀把手虎口雙吞玉,鯊魚鞘龍鱗密砌珠。掛三尺壁上飛泉,響半夜床頭驟雨。
金錯落盤花扣掛,碧玲瓏鏤玉裝束。美名兒今古人爭慕。彈魚空館,斷蟒長途;逢賢把贈,遇寇則除。比莫邪端的全殊,縱干將未必能如。曾遭遇諍朝讒烈士朱云,能回避嘆蒼穹雄夫項羽。價孤,市無,數十年是俺家藏物。嚇人魂,射人目,相伴著萬卷圖書酒一壺,遍歷江湖。
笑提常向尊前舞,醉解多時酒后贖,則為俺未遂封侯把它久耽誤。有一日修文用武,驅蠻清虜,好與清時定邊士。
唐順之《日本刀歌》
(怎么還是寫倭刀的?不知道倭刀最初就是由中國傳來的嗎?)
有客贈我日本刀,魚須作靶青綠綆, 重重碧海浮渡來,身上龍文雜藻行。 悵然提刀起四顧,白日高高天炯炯!
毛發凜冽生雞皮,坐失炎蒸日方永。 聞到倭夷初鑄成,幾歲埋藏擲深井, 日陶月煉火氣盡,一片凝冰斗清冷。
郭震《古劍篇》
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
良工鍛煉凡幾年?鑄得寶劍名龍泉。
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嘆奇絕。
琉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映日月。
正逢天下無風塵,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
非直結交游俠子,亦非親近英雄人。
何言路中遭棄捐,零落漂淪古獄間。
雖復塵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沖天。
五、形容寶刀的詩句
寶刀歌
岳飛
我有一寶刀,深藏未出韜。
今朝持贈南征使,紫霓萬丈干青霄。
指海海騰沸,指山山動搖。
蛟鱷潛形百怪伏,虎豹戰服萬鬼號。
時作龍吟似懷恨,咻得盡剿諸天驕。
蠢爾蠻蜑弄竿梃,倏聚忽散如群猱。
使君拜命仗此往,紅爐熾炭燎氄毛。
奏凱歸來報天子,云臺麟閣高瞧嶢。
平蠻易,自治勞:
卒犯市肆,馬躪禾苗;
將躭驕侈,士狃貪饕;
虛張囚馘,妄邀金貂;
使君一一試此刀!能令四海烽塵消,萬姓鼓舞歌唐堯。
昨夜風聲囂,冬雪飄然飄,梨花庭攔笑,城廓素裹皎
六、形容一刀兩斷的詩句
一、相關詩句: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
二、出處: 漢樂府《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狶!秋風肅肅晨風飔,東方須臾高知之!
三、一刀兩斷之決絕:
天有不測風云,晴光滟斂的愛河上頓生驚濤駭浪,愛情的指針突然發生偏轉,“聞君有他心”以下六句,寫出了這場風波及其嚴重后果:她聽說情郎已傾心他人,真如晴天霹靂!驟然間,愛的柔情化作了恨的力量,悲痛的心窩燃起了憤怒的烈火。她將那凝聚著一腔癡情的精美信物,憤然地始而折斷(拉雜),再而砸碎 (摧)三而燒毀,摧毀燒掉仍不能泄其憤,消其怒,復又迎風揚掉其灰燼。“拉、摧、燒、揚”,一連串動作,如快刀斬亂麻,干脆利落,何等憤激!“從今以后,勿復相思!”一刀兩斷,又何等決絕!非如此,不足以狀其“望之深,怨之切。”(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評語)
七、形容“刀客”的語句有哪些
1. 刀并不快,可是當你看見的時候,它像月光一樣,已經落到了你的身上。
2. 這句話雕刻在一柄刀上,一柄彎彎的刀。彎得像青青的眉,青如遠山,青如春樹,青如情人們眼中的淚水
3. 小李飛刀,例無虛發。
4. 飛刀還未在手,可刀的精神已在!那并不是殺氣,但卻比殺氣更令人膽怯。
5. 他眼中已有死亡,他手里握著的也是死亡,他的刀象征的就是死亡!
6.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7. 此刀為一軟刀,極其妖嬈,月圓之夜,必飲人血,否則鋒芒銳減
8. 刀光淡淡,悠遠的刀光。
9. 像美麗女子在情人詩句里圈下一道眉批。
10. 南北驅馳報主情, 江邊花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 都是橫戈馬上行。
11. 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鴻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間一場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