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法制”的古詩有哪些
1.(唐) 韓愈《寄盧仝》
彼皆刺口論世事,有力未免遭驅使。先生事業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繩己。
2.(宋)蘇軾《石鼓》
掃除詩書誦法律,投棄俎豆陳鞭杻。當年何人佐祖龍,上蔡公子牽黃狗。
3.(宋)陸游《秋懷》
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訟氓滿庭鬧如市,吏牘圍坐高于城。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傾稀餳。平生養氣頗自許,雖老尚可吞司并。何時擁馬橫戈去,聊為君王護北平。
4.(宋)蘇轍《送傅宏著作歸覲待觀城闕》
膠西前輩鄭康成,千載遺風及后生。舊學詩書儒術富,兼通法律吏能精。還家彩服頻為壽,得邑河壖喜有兵。民事近來多迫促,弦歌聊試武城聲。
5.(宋)并敘《次韻子瞻見寄》
矯時自信力不足,從政敢謂學已優。閉門卻掃誰與語,畫夢時作鈞天游。自從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無術。
6.(宋) 陳襄《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我愛仙居好,公馀日在房。憂民極反覆,責已未周詳。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7.(宋)高斯得《孤憤吟上十韻》
每篇必寓憂世懷,直筆寧愁當國忤。法律森嚴信殊絕,對屬始終無齟齬。嗟予衰老才力弱,稽首名賢晨夕慕。憂來援筆偶成章,力戒負囊毋輒露。
8.(宋)毛直方《贈督師曹將軍》
泰階煌煌色已齊,祥飆為掃蚩尤旗。幅員浩蕩春臺熙,不遺桴鼓驚鋤犁。羽林宿衛環三陲,居安節慮忘戰危。整暇自許忘其機,司馬八法律以規。蒐苗狝狩凜弗違,碧油有幢儼軍師。
9.(宋)梅堯臣《送何濟川學士知漢州》
府胥喜君來,督責去暴抶。疾苦無不求,前人唯法律。晝錦榮既浮,康民美方溢。真為丈夫志,豈是名過實。
10.(宋)張镃《次韻傅景夏見贈兼簡徐季益》
懶情妨勇志,闇識乖明時。昔人嗟遠矣,有夢那見之。百計諧余衷,第一證以詩。合處即券鑰,寧問渠為誰。端居逼仄胸,旦旦荊榛披。又如涸轍魴,縱漾清塘陂。宗旨要領會,法律忌脫遺。
二、有關法律的古詩
關于"法律"的詩句: 1、惟用法律自繩己 唐 韓愈 《寄盧仝》2、法律存 作者佚名 《唐受命讖》3、掃除詩書誦法律 宋 蘇軾 《石鼓》4、始讀法律親笞榜 宋 陸游 《秋懷》5、自従四方多法律 宋 蘇轍《次韻子瞻見寄》6、兼通法律吏能精 宋 蘇轍《送傅宏著作歸覲待觀城闕》7、自從四方多法律 宋 并敘 《次韻子瞻見寄》8、先公法律自治身 宋 陳宓《送師道弟守德慶》9、不將法律作春秋 宋 陳普《詠史上·宣帝》10、法律行隨手 宋 陳襄《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11、法律剡章真未盡 宋 陳造《次韻黃簿》12、法律森嚴信殊絕 宋 高斯得《孤憤吟上十韻》13、法律滲商君 宋 何夢桂《和夾谷書隱先生寄題蛟峰石峽書院三十韻》14、司馬八法律以規 宋 毛直方《贈督師曹將軍》15、富貴拘法律 宋 梅堯臣《長歌行》16、前人唯法律 宋 梅堯臣《送何濟川學士知漢州》17、此雖法律所無奈 宋 蘇洵《自尤》18、恥言法律羞丘戎 宋 蘇轍《新作南門》19、法律忌脫遺 宋 張镃《次韻傅景夏見贈兼簡徐季益》20、且說高王寬法律 宋 鄭剛中《樓樞蜜過華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謹用韻作》21、法律底須存八議 明 龔詡《甲戌鄉中民情長句寄彥文布政》。
三、關于法律的詩
秋懷·少時本愿守墳墓 南宋·陸游少時本愿守墳墓,讀書射獵畢此生。
斷蓬遇風不自覺,偶入戎幙從西征。 朝看十萬閱武罷,暮馳三百巡邊行。
馬蹄度隴雹聲急,士甲照日波光明。 興懷徒寄廣武嘆,薄福不掛云臺名。
頷須白盡愈落莫,始讀法律親笞榜。 訟氓滿庭鬧如市,吏牘圍坐高于城。
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傾稀餳。 平生養氣頗自許,雖老尚可吞司并。
何時擁馬橫戈去,聊為君王護北平。 2.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作者:陳襄 我愛仙居好,公馀日在房。
憂民極反覆,責已未周詳。 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
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3.孤憤吟上十韻_百度漢語 宋·高斯得 岷峨老人白頭哭,宇宙頻年生意蹙。
自從解綬遠遁逃,日望君王戒危辱。 幡然盡改亂亡事,斬新為輯和平福。
叢祠獵去嗅夜狐,遠岳收取鳴陽族。 閎籍惟供永蒼埽,竇梁總向高閣束。
上方月進絕前蹊,污吏日攘行顯僇。 賦租時為率土蠲,恩澤尤當近畿足。
圣心悔禍誠勇猛,天命何憂難迓續。 老人靜中揩眼看,時事轉覺令心寒。
4.樓樞蜜過華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謹用韻作 宋·鄭剛中 且說高王寬法律,從他漢武好神仙。 關中脫使鬧如鼎,自屏山樊能安然。
5.送師道弟守德慶 作者:陳宓 乃父高皇侍從臣,汝今潛邸牧疲民。 天低日近偏臨照,士曠人稀費撫循。
得暇詩書休釋手,先公法律自治身。 舟來勿寄南方物,只寄平反愜老親。
拓展資料陸游 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
宋孝宗即位后,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后,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后,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四、關于法治的 詩句
1、《秋懷》宋代詩人陸游 原文: 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
訟氓滿庭鬧如市,吏牘圍坐高于城。 譯文:下巴的胡須都白了感到好落寞,開始讀法律親自打榜。
訴訟民滿院子鬧到市場,官吏文書圍坐高在城。 2、《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宋代詩人陳襄 原文: 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
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譯文:法律行為隨手而做,詩書滿箱子都是。
老了需要多學習,身體疾病多非常希望健康。 3、《自尤》宋代詩人蘇洵 原文: 此雖法律所無奈,尚可仰首披蒼旻。
天高鬼神不可信,后世有耳猶或聞。 譯文:這就是法律所無奈,還可以抬起頭披蒼天。
天高鬼神不可信,后世有耳朵還聽說。 4、《長歌行》宋代梅堯臣 原文: 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
生既若此苦,死當一切平。 譯文:富貴不應該拘束法律,貧賤的人也不需要畏懼法律。
人生下來就是這樣的痛哭,死去也應該一樣的安靜平和。 5、《官倒》近現代:田遨 原文: 轉手真財藪,撐腰實禍階。
但求嚴法治,當可凈風霾。 譯文:手上錢財眾多,看死是撐腰的其實是禍端。
但求法治嚴苛,可以凈化風霾。
五、有關法律的詩詞
1、惟用法律自繩己
唐
韓愈
《寄盧仝》
2、法律存
***
《唐受命讖》
3、掃除詩書誦法律
宋
蘇軾
《石鼓》
4、始讀法律親笞榜
宋
陸游
《秋懷》
5、自従四方多法律
宋
蘇轍
《次韻子瞻見寄》
6、兼通法律吏能精
宋
蘇轍
《送傅宏著作歸覲待觀城闕》
7、自從四方多法律
宋
并敘
《次韻子瞻見寄》
8、先公法律自治身
宋
陳宓
《送師道弟守德慶》
9、不將法律作春秋
宋
陳普
《詠史上·宣帝》
10、法律行隨手
宋
陳襄
《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11、法律剡章真未盡
宋
陳造
《次韻黃簿》
12、法律森嚴信殊絕
宋
高斯得
《孤憤吟上十韻》
13、法律滲商君
宋
何夢桂
《和夾谷書隱先生寄題蛟峰石峽書院三十韻》
14、司馬八法律以規
宋
毛直方
《贈督師曹將軍》
15、富貴拘法律
宋
梅堯臣
《長歌行》
16、前人唯法律
宋
梅堯臣
《送何濟川學士知漢州》
17、此雖法律所無奈
宋
蘇洵
《自尤》
18、恥言法律羞丘戎
宋
蘇轍
《新作南門》
19、法律忌脫遺
宋
張镃
《次韻傅景夏見贈兼簡徐季益》
20、且說高王寬法律
宋
鄭剛中
《樓樞蜜過華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謹用韻作》
21、法律底須存八議
明
龔詡
《甲戌鄉中民情長句寄彥文布政》
六、關于“法治”的詩詞有哪些
1.《咸陽縣令求清渭樓詩和何子應長句》年代: 宋 作者: 蘇籀
秦如蒹葭未飽霜,四維不舉空豪強。
神疲鬼乏赴功利,兆自襄公終始皇。
富極薰天力斡地,諸侯西來誰敢當。
范雎李斯乘利勢,蒙驁白起先戎行。
韓盧前奔宋鵲舉,角逐海內如驅羊。
干戈取之刑法治,舉事夸淫惟快意。
2.《比得寒疾用道士養生法治其內郡幕徐天隱遺以》年代: 宋 作者: 毛滂
江南卑濕地,往往如長沙。
薄寒能中人,毛立噤齒牙。
初猶遭蒸炊,又似縛且檛。
淫祠亂昏俗,過福專群鴉。
參軍支病骨,抱案隨吏衙。
3.《送楊舒州》年代: 宋 作者: 衛博
我昔懷軍書,西行盡淮泗。
是時敵方張,長江飲渴騎。
憨將何一律,兩地一朝棄。
川原厭膏血,關山接烽燧。
巋然舒子國,屹立干戈地。
中有袴襦民,未可文法治。
4. 史記·八書·樂書 司馬遷 西漢
地之道,寒暑不時則疾,風雨不節則饑。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時則傷世。事者,民之風雨也,事不節則無功。然則先王之為樂也,以法治也,善則行象德矣。
5.史記·七十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 司馬遷 西漢
拔之。后四年,藺相如將而攻齊,至平邑而罷。其明年,趙奢破秦軍閼與下。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衛博還有那些詩詞?
《病中書懷》年代: 宋 作者: 衛博
平生技拙笑屠龍,去國尤慚易道東。
回望飛云親舍下,不堪伏枕左書空。
四方未了男兒志,一飯長懷國士風。
憐我已深兄弟好,原從之子客東蒙。
七、求幾個古代關于法制的詩句
中國法制史之律(卷一) 西周 親親尊尊行五禮,(親其所親,尊其所尊;五禮:吉兇禮賓嘉) 質牛劑器貸傅別。
(買賣:牛、奴隸稱為質,器具等稱為劑;借貸關系:傅別) 六禮七出三不去,(婚姻六禮;休妻制度) 立嫡以長不以賢。(嫡長子繼承制) 聽訟斷獄表刑禮,(民刑區分;德主刑輔,出禮入刑,相為表里) 辭色氣耳目真偽。
(五聽) 官來伙反內惟過,(五過) 群臣官吏刺國人。(司法三刺) 春秋戰國 鄭鑄刑書晉鑄鼎,(名稱不同,也有先后,但都在鼎上鑄) 鄧析私殺用竹刑。
(鄧析私寫竹刑,被王殺之,但用其竹刑,諷刺) 盜賊網捕魏雜具,(魏國李悝做法經六章) 商鞅律改法治秦。(秦改法為律,有內涵) 輕罪重刑法經論,(重刑原則) 六禁雜典具總則。
(六禁規定在“雜”章;“具”為總則,具其加減) 強秦勵耕軍功獎,(井田制、軍功等制度強國) 廢卿郡縣奸誣連。(削弱地方權力,建立縣亭制,誣告反坐,株連制度) 漢 上請恤刑相首匿,(上請制度;親親得相首匿:漢宣帝) 緹縈上文廢肉刑。
(文:指漢文帝;廢肉刑是“雖有減刑之名,卻有殺戮之實”) 春秋決獄心定罪,(春秋決獄的宗旨是:以心定罪) 秋冬行刑應天人。(秋東時節,天地肅殺,好日子,以后就有了“秋審”等) 三國兩晉南北朝 魏八議,(曹魏) 南陳北魏官當始。
(官當在兩個地方開始:南朝陳國和北朝魏國,不是三國的曹魏) 齊重罪,(重罪十條) 晉齊五服以制罪。(晉律北齊,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相犯者遠近高低各不同) 北魏死刑需復奏,(死刑復核) 南北宣布廢宮刑。
(法律宣布廢,但后世還有) 北魏胡刑鞭與杖,(胡人之刑:鞭與杖) 齊律啟后又承前。(齊律地位很高,但說隋律有承前啟后也是正確的) 隋 隋文煬帝開皇律,莫要十罪要十惡。
商周黥劓剕宮辟,(舊五刑) 更得笞杖徒流死。(新五刑) 唐 高祖建唐顯武德,(唐高祖奪天下,作《武德律》) 貞觀作律加役流。
(貞觀之治) 永徽高宗唐疏議,(高宗年代作永微疏議,史稱唐疏議,) 刑統匯編政六典。(刑法匯編;行政法典) 公罪私罪吏憂喜,(公罪輕私罪重,官吏兩為難) 未舉自首揭自新。
(自首和自新的界限) 類推以明舉輕重,(諸斷罪而無正條,其應出罪者則舉重以明輕,其應入罪者則舉輕以明重) 贓殺保辜化外人。(六贓;六殺;保辜;化外人) 宋 編敕破律宋刑統,(皇權當道,一人說了算) 折杖配役常凌遲。
(但《宋刑統》沒有正式規定“凌遲”) 契約細分買典借,(商事發達) 室女分承準妻離。(女人地位提高:在室女可以繼承;妻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提出離婚) 翻異別勘另審訴,(注意操作方式) 證據勘驗原被舉。
(講究證據調查;舉證責任明確) 南宋慶元凌遲定,(凌遲源于五代西遼) 立命繼子與絕女。(夫亡而妻在,立繼從妻,稱立繼,夫妻俱亡,立繼從其尊長,稱命繼;女子和繼子有繼承權,但分在室女和出嫁女時候各人繼承比例不同) 明 明刑弼教朱大誥,(大誥只在朱元璋時代用,明刑弼教是對刑罰理學角度另一種解釋) 大明會典學六唐。
(行政法) 重輕兩極衛廷杖,(標榜新意,重其所重,輕其所輕;“衛”是間諜;廷杖讓老臣顏面何存?借口奸黨充軍刑。(奸黨:是為皇帝任意殺戮功臣提供法律依據;充軍是流刑以外增加) 清 大清律例集大成,(封建法律的大成者) 事成條則例統稱。
(法律形式:事例、成例、條例、則例) 大清會典仿明政,(行政法) 文字無獄類大逆。(雖無“文字罪”,但將其視為“大逆”) 晚清 現行刑律渡新律,(清楚哪個是過度性的) 首創商律和民草。
司法行政始離異,欽定憲綱挽殘局。民國 臨時約法史憲件,(第一個憲法性文件) 天壇憲草限袁賊。
(孫文限制袁世凱的法律手段:共和制) 奈何約法復辟帝,(袁世凱也作約法掃除障礙) 賄選憲法正式行。(曹琨賄賂當選,正式實行憲法) 明清會審制度 (明) 重案朝審五大宦,九卿圓審翻供皇 (清) 京師熱,笞杖快決好空牢,(笞杖等輕刑集中復核,能放則放) 清秋爽,斬絞監侯死復審,(地方上報死刑(斬絞監侯)的復審) 霜降朝,刑部嫌重附京侯。
(1、刑部判決重的;2京師附近斬絞監侯的復審)。
八、關于法律的詩
關于法律的詩:
1、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我愛仙居好,公馀日在房。
憂民極反覆,責已未周詳。
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
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2、贈督師曹將軍
泰階煌煌色已齊,祥飆為掃蚩尤旗。
幅員浩蕩春臺熙,不遺桴鼓驚鋤犁。
羽林宿衛環三陲,居安節慮忘戰危。
整暇自許忘其機,司馬八法律以規。
3、詠史上·宣帝
不將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數國囚。
莫道漢家雜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4、秋懷
[宋] 陸游
少時本愿守墳墓,讀書射獵畢此生。
斷蓬遇風不自覺,偶入戎幙從西征。
朝看十萬閱武罷,暮馳三百巡邊行。
馬蹄度隴雹聲急,士甲照日波光明。
興懷徒寄廣武嘆,薄福不掛云臺名。
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
擴展資料:
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泛指政治、經濟、思想形態上占支配地位的階級),為了實現統治并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頒布,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法,可劃分為1、憲法,2、法律,3、行政法規,4、地方性法規,5、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憲法是高于其它法律部門的國家根本大法,它規定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最基本的原則,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及其活動的原則等。法律是從屬于憲法的強制性規范,是憲法的具體化。憲法是國家法的基礎與核心,法律則是國家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九、關于法制的古詩詞
1、《長歌行》——宋代梅堯臣 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
生既若此苦,死當一切平。 白話譯文:富貴不應該拘束法律,貧賤的人,也不需要畏懼法律。
人生下來就是這樣的痛哭,死去也應該一樣的安靜平和。 2、《自尤》——宋代 蘇洵 此雖法律所無奈,尚可仰首披蒼旻。
天高鬼神不可信,后世有耳猶或聞。 白話譯文:這就是法律的無奈了,我依然可以抬頭問蒼天為什么會這樣。
天這么高,鬼神沒有辦法相信,但是后世的人們一定還是會聽聞我們現在聽見的話。 3、《寄盧仝》——唐代韓愈 先生事業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繩己。
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窮終始。 往年弄筆嘲同異,怪辭驚眾謗不已。
近來自說尋坦途。猶上虛空跨綠駬。
白話譯文:先生事業不可量,只有用法律自己糾正自己。春秋三傳束高閣,獨自抱著經卷徹底終結。
去年弄筆嘲笑相同,怪辭驚嚇眾人誹謗不停。最近,我從喜歡尋坦途。
還上空中跨越綠色駬。 4、《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宋代 陳襄 我愛仙居好,公馀日在房。
憂民極反覆,責已未周詳。 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
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白話譯文:我愛仙居好,你多天在房。
憂慮百姓極其反復無常,責備自己沒有周詳。 法律行為隨手,《詩》、《書》坐滿箱子。
老來要去學,多病喜平康。 5、《秋懷》——宋代陸游 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
訟氓滿庭鬧如市,吏牘圍坐高于城。 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傾稀餳。
平生養氣頗自許,雖老尚可吞司并。 白話譯文:下巴必須在全好落寞,開始讀法律親自打榜。
訴訟民滿院子鬧到市場,官吏文書圍坐高在城。 不嫌我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傾稀糖。
平時供養自己很同意,雖然我還可以吞司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