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樹有什么象征與含義
松樹的象征堅強不屈的品格,作為“歲寒三友”之一的松樹,曾為無數文人墨客歌詠,有不少值得一讀的詩篇。
松樹作為詩詞的意象,具有的含義有:堅貞自守、比喻有才能的人、品格高潔、有前途的人才、友誼常青等。1、堅貞自守 三國·魏詩人劉禎的《贈從弟》,釆用比興手法,以松柏為喻,勉勵他的堂弟要堅貞自守,不要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也是詩人的自我寫照。《贈從弟》魏晉: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釋義:高山上松樹挺拔聳立,山谷間狂風瑟瑟呼嘯。
風聲是多么的猛烈,松枝又是多么的剛勁!任它滿天冰霜慘慘凄凄,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難道是松樹沒有遭到嚴寒的侵凌嗎?不,是松柏天生有著耐寒的本性!寫出松樹的整體形象,高聳挺拔,立于高山之顛,迎著瑟瑟寒風,不向寒風低頭,不在惡勢力下彎腰,高俊雄偉,傲骨錚錚。
在這里,劉楨以松柏為喻,勉勵他的堂弟,同時也是自勉,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并勸告人們處于亂世的時候要有一種堅定的人格追求。2、比喻有才能的人 東晉詩人左思在《詠史》中,借山澗底松與山頭小苗的對比,抨擊了門閥制度:《詠史·郁郁澗底松》魏晉:左思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釋義:茂盛蔥翠的松樹生長在山澗底,風中低垂搖擺著的小樹生長在山頂上。
由于生長的地勢高低不同,山頂徑寸的小樹,卻能遮蓋百尺之松。世家子弟能登上高位獲得權勢,有才能的人卻被埋沒在下級官職中。
這種情況恰如澗底松和山上苗一樣,是地勢造成的,其所從來久矣。漢代金日磾和張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遺業,子孫七代做了高官。
馮唐難道還不算是個奇偉的人才嗎?可就因為出身微寒,等到白頭仍不被重用。詩的意思是:茂盛的松樹生長在山澗底下,風中低垂搖擺著的小苗生長在山頭上。
由于生長的地勢高低不同,憑它徑寸之苗,卻能遮蓋百尺之松。貴族世家的子弟能登上高位獲得權勢,有才能的人卻埋沒在低級職位中。
這是所處的地位不同使他們這樣的,這種情況由來已久,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漢代金日磾和張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遺業,子孫七代做了高官。
漢文帝時的馮唐難道還不算是個奇偉的人才嗎?可就因為出身微寒,頭發白了仍不被重用。這首詩以生長在山澗底下的茂盛的松樹比喻有才能的人,把生長在山頭上,在風中低垂搖擺著的小苗比喻無才能的世族子弟。
在門閥制度下,有才能的人,因為出身寒微而受到壓抑,不管有無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據要位。3、品格高潔 唐代大詩人李白對松樹的形象贊賞有加,請看他的《南軒松》:《南軒松》唐代:李白 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
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
何當凌云霄,直上數千尺。釋義:窗南有棵孤傲的青松,枝葉是多么茂密。
清風時時搖著它的枝條,瀟灑終日是多么愜意。樹陰下老早以前就長滿綠苔,秋日的云霧到此也被它染碧。
何時才能枝葉參天長到云霄外面,直上千尺巍然挺正。高大的松樹,蒼勁挺拔,昂首天外。
這首詩為我們塑造了松樹郁郁蒼蒼、古樸高潔的形象。詩一開頭,就說這是一棵“孤松”,突出了它的不同凡俗。
接著寫松樹枝葉繁茂,生機勃勃,四季常青。風吹勁松,更覺松樹蒼勁。
松樹高大的形象,還是不畏嚴寒風暴、品格高潔者的象征。這首詩,借物抒懷,詩人贊頌“凌云霄”的孤松,也表現了自己剛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4、有前途的人才 唐代詩人杜荀鶴以《小松》自喻,別有情味: 《小松》唐代: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釋義:松樹小的時候長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沒看不出來,現在才發現已經長的比蓬蒿高出了許多。世上的人不認識這是將來可以高入云霄的樹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經高入云霄了,才承認它的偉岸。
詩中說,松樹在小的時候沒有引起人的重視,直到高聳入云,人們才說它高。可以想到詩人是以“小松”自喻。
5、友誼常青 岑參在冰雪覆蓋、萬里云凝的塞外送客,無柳可折,代之以“青青松樹枝”,一則松樹具有傲霜凌雪的品質,;二則青松象征著友誼常青,如此結尾,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唐代:岑參 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
北風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能兼漢月照銀山,復逐胡風過鐵關。
交河城邊鳥飛絕,輪臺路上馬蹄滑。晻靄寒氛萬里凝,闌干陰崖千丈冰。
將軍狐裘臥不暖,都護寶刀凍欲斷。正是天山雪下時,送君走馬歸京師。
雪中何以贈君別,惟有青青松樹枝。釋義:天山上的云雪終年不開,巍巍千山萬嶺白雪皚皚。
夜來北風卷過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間大雪更厚。雪光和著月光照映銀山,雪花追著北風飛過鐵關。
交河城邊飛鳥早已斷絕,輪臺路上戰馬難以走過。寒云昏暗凝結萬里天空,山崖陡峭懸掛千丈堅冰。
將軍皮袍久臥不覺溫暖,都護寶刀凍得像要折斷。天山正是大雪紛飛之時,送別為友走馬。
二、描寫或贊美松樹的詩句松樹象征的品質
寫一首贊美松樹的古詩 瀏覽次數:9次懸賞分:5 | 離問題結束還有 14 天 23 小時 | 提問者:粉靈冰馨 回答 共3條 《詠松》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詠松》(宋)吳芾 古人長抱濟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種植,會看百世長青陰. 《詠松》(清)陸惠心 瘦石寒梅共結鄰,亭亭不改四時春.須知傲雪凌霜質,不是繁華隊里身. 《題遺愛寺前溪松》(唐)白居易 偃亞長松樹,侵臨小石溪.靜將流水對,高共遠峰齊.翠蓋煙籠密,花幢雪壓低.與僧清影坐,借鶴穩枝棲.筆寫形難似,琴偷韻易迷.暑天風槭槭,晴夜露凄凄.獨契依為舍,閑行繞作蹊.棟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棲. 松樹 【唐】白居易 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風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 松 【唐】成彥雄 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群. 將謂嶺頭閑得了,夕陽猶掛數枝云.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強.別來忽三載,離立如人長. 會看根不拔,莫計枝凋傷.幽色幸秀發,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籬,本亦有堤防.終然掁撥損,得吝千葉黃. 敢為故林主,黎庶猶未康.避賊今始歸,春草滿空堂. 覽物嘆衰謝,及茲慰凄涼.清風為我起,灑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蓋張.我生無根帶,配爾亦茫茫. 有情且賦詩,事跡可兩忘.勿矜千載后,慘澹蟠穹蒼.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 【唐】韓溉 倚空高檻冷無塵,往事閑徵夢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見, 寒聲偏向月中聞.啼猿想帶蒼山雨,歸鶴應和紫府云. 莫向東園競桃李,春光還是不容君. 古松感興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貴賤不我均,若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獨立天地經. 寄言青松姿,豈羨朱槿榮.昭昭大化光,共此遺芳馨. 南軒松 【唐】李白 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 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何當凌云霄,直上數千尺. 《詠懷詩八十二首其五十》阮籍 步游三衢旁.惆悵念所思.豈為今朝見.恍惚誠有之.澤中生喬松.萬世未可期.高鳥摩天飛.凌云共游嬉.豈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時. 《詠懷詩八十二首其十三》阮籍 登高臨四野.北望青山阿.松柏翳岡岑.飛鳥鳴相過.感慨懷辛酸.怨毒常苦多.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求仁自得仁.豈復嘆咨嗟. 《詠懷詩八十二首其六十五》阮籍 朝出上東門.遙望首陽基.松柏郁森沈.鸝黃相與嬉.逍遙九曲間.徘徊欲何之.念我平居時.郁然思妖姬. 《擬嵇中散詠松詩》(晉)謝道蘊 遙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愿想游下憩,瞻彼萬仞條.騰躍未能升,頓足俟王喬. 陶淵明《飲酒二十首》: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晨.遠去何所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詠寒松詩》(南朝)范云 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潯.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 《澗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 誰喻蒼蒼造物意,但與之材不與地.金張世祿原憲賢, 牛衣寒賤貂蟬貴.貂蟬與牛衣,高下雖有殊;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歷歷天上種白榆! 《題遺愛寺前溪松》(唐)白居易 偃亞長松樹,侵臨小石溪.靜將流水對,高共遠峰齊.翠蓋煙籠密,花幢雪壓低.與僧清影坐,借鶴穩枝棲.筆寫形難似,琴偷韻易迷.暑天風槭槭,晴夜露凄凄.獨契依為舍,閑行繞作蹊.棟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棲. 《孤松》(唐)柳宗元 孤松停翠蓋,托根臨廣路.不以險自防,遂為明所誤.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詠松》(宋)吳芾 古人長抱濟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種植,會看百世長青陰. 《詠松》(清)陸惠心 瘦石寒梅共結鄰,亭亭不改四時春.須知傲雪凌霜質,不是繁華隊里身. 《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回答者: 冰清洋娃娃 | 八級 | 2011-10-16 13:44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回答者: arisand | 二級 | 2011-10-16 13:50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古人長抱濟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種植,會看百世長青陰. 瘦石寒梅共結鄰,亭亭不改四時春.須知傲雪凌霜質,不是繁華隊里身. 偃亞長松樹,侵臨小石溪.靜將流水對,高共遠峰齊.翠蓋煙籠密,花幢雪壓低.與僧清影坐,借鶴穩枝棲.筆寫形難似,琴偷韻易迷.暑天風槭槭,晴夜露凄凄.獨契依為舍,閑行繞作蹊.棟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棲. 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風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 參考資料: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群. 修改回答。
三、松樹的象征意義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對松柏樹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常用松柏象征堅強不屈的品格,并把松、竹、梅譽為“歲寒三友”。人們把松樹人格化,以松比德,身體力行,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同時象征著堅貞不屈,毅力非凡,非常堅強的人;松是廣泛被視為吉祥的樹種。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志士文人,歌以贊松,詩以詠松。贊松之莊重肅穆、傲骨崢嶸;詠松之歷寒不衰,四季長青。松是世界上最長壽的樹種,壽享萬年,常言道:千年龜,萬年松。我國民俗祝壽也常有“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之辭。
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一生酷愛松樹,少年時代,他年年都要栽植松樹,十余年間,親手栽的松樹多達數萬株。《東記》中有“予少年頗知種松,手植數萬株,皆中梁柱矣”的記載。被貶黃州時,他以老農自居,在住所周圍栽松,以“處處松木郁盛”引以自樂。
擴展資料:
歲寒三友:中國傳統寓意指松、竹、梅經冬不衰,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松竹梅傲骨迎風,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潔的梅三種植物組成,因其寒冬臘月仍能常青。
出處:明˙無名氏˙漁樵閑話˙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謝,惟有松、竹、梅花,歲寒三友。」
清˙趙翼˙陔余叢考˙卷四十三˙歲寒三友。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記》:“即其居累土為山,種梅百本,與喬松修篁為歲寒友。”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_歲寒三友
四、松樹的象征意義
1、它代表著是堅強不屈,不怕困難打倒的精神,它孤獨,正直,樸素,不怕嚴寒。
四季常青,是一個真正的強者。 2、以松柏象征堅貞。
松枝傲骨崢嶸,柏樹莊重肅穆,且四季長青,歷嚴冬而不衰。《論語》贊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松與竹、梅一起,素有“歲寒三友”之稱。文藝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
3、也可代表萬古長青,長壽的象征。 擴展資料 1、最古老的松樹 (1)北京北海公園團城上承光殿東側有株油松,已有800多歲,當年乾隆皇帝見它濃蔭蔽日,遂封為“遮蔭侯”。
在北京市延慶縣的松山天然森林公園,共有十大風景點,“原始松樹林”是其中之一。林中有一棵“松樹王”,直徑有76厘米,已經活了500多年。
(2)在內蒙鄂爾多斯高原東緣、黃河西岸的黃土丘陵溝塹 區,生長著一株年代久遠的古松,其體格魁偉,高達25米, 胸徑134厘米,冠幅14.5*16.4米,材積13.立方米, 樹齡 已近900歲,被人稱作“油松王”。 (3)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貴縣南山寺殿后洞峭壁上有一棵古松,樹齡已達3000年,被認為是我國迄今發現的一棵最古老的松樹。
雖歷盡風雨寒暑,但一直蒼勁挺拔,繁茂蔥郁。在崖上刻有“不老松”三字,游人前往參觀,常與古松合影,把它作為長壽的象征。
2、松樹名源考 松樹,輪狀分枝,節間長,小枝比較細弱平直或略向下彎曲,針葉細長成束。因此,其樹冠看起來篷松不緊湊,“松”字正是其樹冠特征的形象描述。
所以,“松”就是樹冠篷松的一類樹。 參考資料松樹(植物)_百度百科 。
五、青松的品質或象征意義 具體點
青松通常被人們視作高潔有傲骨的一種植物,它四季長青,生命力頑強,不懼嚴寒與酷暑。
青松通常都長在地勢險要,貧瘠之地,它不像別的花草樹木一樣需要人為的照顧,而是自我生長,生命力頑強。最能體現青松這一品質特征的詩詞當屬于陳毅將軍的《青松》。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該詩借青松的品質而贊頌了**人和中國人民的堅韌不拔、寧折不彎的剛直高潔與豪邁之氣。 另外,除青松的品質外,民間人們還把青松做為一種長壽的標志物,我們通常所見到的長壽圖,拜壽圖上時常都有青松在上。
擴展資料: 松樹堅固,壽命十分長,專家們研究發現壽命一般都在1200年以上,我國民間有“壽比南山松”的比喻,也說明松樹的壽命較長。 松樹對陸生環境適應性極強,可以耐受-60℃的低溫或50℃的高溫,能在裸露的礦質土壤、砂土、火山灰、鈣質土、石灰巖土及由灰化土到紅壤的各類土壤中生長,耐干旱、貧瘠,喜歡陽光,有些松樹如由日本引種到中國的黑松具有較強的抗鹽能力。
松樹的價值極高,木材可供建筑、電桿、枕木、礦柱、橋梁、農具、器具、家具等多種用途,各種松木的纖維素含量約為50~60%,木質素為25~30%,為制漿造紙工業重要的原料之一,也可用作薪炭材。由于其樹姿雄偉、蒼勁,樹體高大、長壽,還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青松。
六、青松的象征意義
青松的象征意義為擁有堅韌不拔、頑強向上、堅毅、挺拔、堅貞不移的品質的人。
可以象征軍人、革命的英雄們、人民英雄、士兵、修拉薩鐵路的人、堅強不屈的人等等。 拓展資料 【詞語】:青松 【拼音】:qīng sōng 釋義 1. 蒼翠的松樹。
東漢·班固《漢書·賈山傳》:" (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筑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 南朝 梁·劉孝標《廣絕交論》:"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
" 唐·皎然《短歌行》:"蕭蕭煙雨九原上,白楊青松葬者誰。" 明·賈仲名《金安壽》第二折:"你止不過掘黃精和土斵,砍青松帶葉燒。
" 2. 喻指堅貞不移的志節。因松樹四季常青,故云。
唐·李白《古風》之二十:"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 宋·張耒《初到都下供職寄黃九》詩:"何以洗我心,望君青松姿。
"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二二四:"青松心事成無賴,只閱前山野燒痕。" 例句 1、大路兩邊,兩排青松傲然屹立一眼望不到頭。
2、看到那數不盡的餓青松白樺,誰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3、青松傲雪凌霜,四季常綠。 4、青松不畏嚴寒,依然蒼翠,屹立在寒風之中。
5、山上的青松生長在重巒疊嶂之間,真是一大奇景。 6、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花的銀裙,不像海邊的浪花嗎? 7、青松不畏冰涼,仍舊蒼翠,屹立在北風傍邊。
8、看到趙玉林為了無產階級的解放,流盡最后的一滴血,他的崇高的英雄形象就象山上的青松傲然屹立,無不肅然起敬,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