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白云山”的詩有哪些
1、《寄廬山真上人》唐 李端
高僧無跡本難尋,更得禪行去轉深。
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上宿雙林。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靜猿聲證道心。
更說謝公南座好,煙蘿到地幾重明。
2、《穆陵路》唐 陳存
西游匣長劍,日暮湘楚間。
歇馬上秋草,逢人問故關。
孤村綠塘水,曠野白云山。
方念此中去,何時此路還。
3、《冬日病中即事》唐 呂溫
墻下長安道,囂塵咫尺間。
久牽身外役,暫得病中閑。
背喜朝陽滿,心憐暮鳥還。
吾廬在何處,南有白云山。
4、《遣懷》唐 杜荀鶴
驅馳岐路共營營,只為人間利與名。
紅杏園中終擬醉,白云山下懶歸耕。
題橋每念相如志,佩印當期季子榮。
謾道強親堪倚賴,到頭須是有前程。
5、《山 行》唐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二、寫 白云山 的詩歌有哪些
1,《雨過二首 其二》 元代 王冕 歸來訪田里,轉首憶關河。
黃葉階前滿,白云山上多。 譯文:從外地歸來回到農家田地,轉頭回憶山關江河。
臺階前落滿了黃葉,秋風瑟瑟,白云山上的落葉應該更多。 2,《別詩》 南北朝 張融 白云山上盡,清風松下歇。
欲識離人悲,孤臺風明月。 譯文:白云慢慢消失在白云山盡頭,清風也似乎在松樹下停止了。
想要了解分離的悲傷,看著那孤獨的明月就知道了。 3,《游白云山》 宋代 袁瑨 策杖白云岑,云深不知處。
恍見云中君,白云鄉里住。 譯文:拄著手杖登上了覆蓋著白云的險峰,身在云中而不知自己所處。
恍惚間好像在云中看見了人,把白云當做了村莊住在里面。 4, 《寄張約之讀書白云山中》 明代 李之世 白云山上白云居,裊裊丹梯萬仞馀。
君自磨厓尋勝跡,何須服食檢方書。 譯文:白云山上有個白云居, 長梯在煙霧繚繞的萬丈懸崖之上。
你若要想自我磨礪去尋這一絕勝景觀,何必廢寢忘食在書本上尋找。 5,《冬日病中即事》 唐代 呂溫 背喜朝陽滿,心憐暮鳥還。
吾廬在何處,南有白云山。 譯文:背對著朝陽,滿滿的陽光灑落,心里在想著晚歸的鳥兒。
要問我的草廬在哪里,南邊就是那風景宜人的白云山。
三、廣州白云山風景名勝區的相關詩詞
白云山,自唐朝后多有文人墨客至此,最先走上白云山的是杜審言,他是和另外三位初唐時期著名的詩人沈佺期、宋之問、張說一起貶來的。
杜審言是杜甫的祖父,他的五言詩寫得極其出色。他來到廣州的時候,白云山還不叫白云山,而叫“亂石山”: 漲海積稽天,群山高嶪地。
相傳稱亂石,圖典失其事。懸危悉可驚,大小都不類。
乍將云島極,還與星河次。上聳忽如飛,下臨仍欲墜。
朝暾赩丹紫,夜魄炯青翠。穹崇霧雨蓄,幽隱靈仙悶。
萬尋掛鶴巢,千丈垂猿臂。昔去景風涉,今來姑洗至。
觀此得詠歌,長時想精異宋朝時期的蘇軾也在此留有墨寶: 不用山僧導我前, 自尋云外出山泉。千章古木臨無地, 百尺飛濤寫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 后來薝卜祖師禪。而今只有花含笑, 笑道秦皇欲學仙。
到了近現代,白云山的名聲更是隨著廣州而家喻戶曉,當代詩人白言的一首相思更是白云山旅游的點睛之筆,與王維的相思并稱“古今相思”: 紅豆秋熟晚,誰知情根深。白云壓珠江,不比相思沉。
譯文:海紅豆的成熟雖然比較晚,但又有誰知道它情根很深。白云山將珠江壓的很彎曲,卻也比不上我對你的思念。
。
四、關于白云閣的詩句
《白云閣》
年代: 宋 作者: 史堯弼
閣虛云出沒,云閣兩無心。
旌旆千山立,笙午萬籟深。
相君聊暇日,籃輿得幽尋。
徒倚天東北,狼煙猶爾侵。
《送僧歸北巖寺》
年代: 唐 作者: 黃滔
北巖泉石清,本自高僧住。
新松五十年,藤蘿成古樹。
題詩昔佳士,清風二林喻。
上智失扣關,多被浮名誤。
蓮扃壓月澗,空美黃金布。
江翻島嶼沈,木落樓臺露。
伊余東還際,每起煙霞慕。
旋為儉府招,未得窮野步。
西軒白云閣,師辭洞庭寓。
越城今送歸,心到焚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