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一年四季的楓葉的句子
楓樹葉
楓葉為掌狀5淺裂,長13厘米,寬略大于長,3枚最大的裂片具少數突出的齒,基部為心形,上面為中綠至暗綠色,下面脈腋上有毛,秋季變為黃色至橙色或紅色。樹皮灰褐色,光滑隨樹齡增長而出現溝紋和鱗片。花黃綠色,小,無花瓣,下有垂于細長柄上,春季隨幼葉開放,呈開放型花序。果實具平行的翅,長2.5厘米。高度30米,寬柱形,落葉。
銀杏樹葉
銀杏樹葉的顏色是淺綠色的,它和山白蠟樹葉可不一樣,它是由葉片和葉柄組成的,它的葉片的頂端還有一條大波浪,整體看起來,就像是一把扇子一樣。銀杏樹葉每到春天就會長出嫩芽。夏天,葉子就會長出小扇子的模樣。到了秋天,葉子便和山白蠟樹葉一樣,漸漸地凋落下來,微風一吹,就像一只只可愛的蝴蝶一樣,在互相追逐、嬉戲著,這種場面真叫人陶醉。到了冬天,落在地上的葉子便會被塵土淹沒了。
冬青葉
冬青葉多鋸齒或刺,冬青葉小。
山白蠟樹葉
山白蠟樹葉的顏色是深綠色的,它的葉子中間還有一條葉脈,葉子的邊緣還帶有許許多多看不清楚的小鋸齒,如果把葉子豎起來,就像是一個不倒翁一樣。山白蠟樹葉每到春天就會開放,夏天便會被火辣辣的太陽曬蔫了,秋天樹葉便會漸漸枯黃了,從樹上落下來,到了冬天樹上就光禿禿的了,就像是原來有頭發的老人,最后頭發全都掉光了一樣。
二、描寫秋天楓葉的詩句
1、[明] 劉基《江上曲(四首)》
原文選段:
紅蓼丹楓一色秋,楚云吳水共悠悠。
釋義:
紅蓼和金黃的楓葉,秋天清一色的黃色,楚地天上的云朵和吳江都眇遠無盡。
2、[宋] 王炎《送徐尉移簿巴陵并簡鄧器先汪兼善》
原文選段:
離騷滿目江路冷,秋氣欲赤江頭楓。
釋義:
眼見之處都是憂愁,這江邊的道路好冷清,秋天蕭索的氣息似乎要把江頭的楓葉染紅了。
3、[明] 劉黃裳《寄王承甫代書》
原文選段:
吳江楓冷秋鴻飛,可憐詞客異鄉縣。
釋義:
吳江蕭瑟的秋風吹著楓葉,大雁開始南飛,擅長文詞的我孤獨又可伶的在異鄉。
4、[宋] 晁說之《送范八西上》
原文選段:
江頭楓樹秋,東吳王孫愁。
釋義:
江頭金黃的楓葉預示著秋天已經來了,東吳的王子王孫正在發愁。
5、[宋] 晁公溯《偶題懷子兼弟》
原文選段:
秋色丹楓畔,愁心白雁邊。
釋義:
秋天岸邊的楓葉變黃,憂愁的大雁要南飛。
三、描寫楓葉的詩句
答:描寫楓葉的詩句
1、思遠人
晏幾道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飛云過盡,
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
漸寫到別來,
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2、紅葉
吳融
露染霜干片片輕,斜陽照處轉烘明。
和煙飄落九秋色,隨浪泛將千里情。
幾夜月中藏鳥影,誰家庭際伴蛩聲。
一時衰颯無多恨,看著清風彩剪成。
3、紅葉
羅隱
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
野晴霜浥綠,山冷雨催紅。
游子灞陵道,美人長信宮。
等閑居歲暮,搖落意無窮。
4、和杜錄事題紅葉
白居易
寒山十月旦,霜葉一時新。
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連行排絳帳,亂落剪紅巾。
解駐籃輿看,風前唯兩人。
5、上陽紅葉
徐凝
洛下三分紅葉秋,
二分翻作上陽愁。
千聲萬片御溝上,
一片出宮何處流。
四、楓樹的四季變化.
楓樹的葉子夏天的時候是綠色的。
樹葉的綠色變來自葉綠素。樹葉中除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外,還含有葉黃素、花青素、糖份等其它色素及營養成份。
進入秋季天氣漸涼,氣溫下降,葉綠色的合成受到阻礙,樹葉中的綠色素減少,葉黃素、胡羅卜素、花青素就會表現出來。如花青素表現出來就是非常鮮艷的紅色,葉黃素表現出來的就是黃色,所以秋天樹葉的色彩有紅色和黃色深淺不一,非常絢麗。如果我們作個試驗,在初秋時剪一片楓葉放在家中比干燥的地方,幾天之后水分蒸發了,楓葉就變成了紅葉。如果將剪下的綠葉放在糖水當中,其變紅的速度就會更快。
花青素在酸性環境中才會出現紅色,遇堿便呈現藍色,如果樹葉本身不含有酸就不會變成紅色,據測定只有楓樹、黃櫨樹等少量植物葉子中的細胞葉是酸性的,這些樹種會隨著秋天的降臨,花青素的增多樹葉逐漸由綠變紅。對于大多數植物而言,所含的花青素很少,或者花青素含量雖多,但細胞葉卻是堿性的,這些植物的葉子就不會因為天氣的轉涼而變紅。我國幅員遼闊、緯度跨度大,秋天到來的時候也各不相同。
剛剛步入9月,當我國大部分地區還處在夏末,東北平原、長白山地區的葉子就已經開始變紅。隨著時間的推移,氣溫逐步降低,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開始進入秋季,紅葉的生長也逐漸南移,到了11月、12月,當北國已經樹葉凋零之時,南方的一些地區卻紅葉爛漫。
參考資料: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科普知識
五、描寫四季景色變化的句子
1.秋,收獲的季節,金黃的季節--同春一樣可愛,同夏一樣熱情,冬一樣迷人。
2.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澀,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內向。
3.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嫵媚,夏那么火熱,冬那么含蓄。 秋天又是快樂的,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景色,心境是不同的。劉禹錫發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吟唱,讀來令人情緒高昂。
4.十冬臘月天,雪堵著窗戶,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掛在房檐上。
5.松樹蒼翠地站在白皚皚的雪地里,隨著凜冽的西北風,搖晃著身子,發出尖厲刺耳的呼嘯,像是有意在蔑視冬天。
6.我喜歡,我喜歡白雪皚皚的冬天,因為冬天可快樂地打雪仗。我喜歡,我喜歡鵝毛大雪的冬天。因為冬雪是那么賞心悅目。冬天給人們帶來特別的驚喜,北國風光是那么吸引游客。人們在雪地里盡情地劃著雪橇,歡樂的笑聲響徹云霄。
7.我喜歡,我喜歡姹紫嫣紅的春天,因為春天可放飛理想風箏。春天給我們送來溫暖的陽光,我們沐浴在金色的春天里。我喜歡,我喜歡綿綿細雨的春天,因為春雨是那么稀少珍貴。春天是那么生機勃勃,趣味盎然! 我喜歡,我喜歡紅葉似火的秋天,因為秋天可郊外野炊登山。秋天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喜訊,收獲的喜悅掛在人們的臉上。我喜歡,我喜歡冷雨敲窗的秋天,因為秋雨是那么思緒萬千。色彩斑斕的秋天給人們留下美好的夢想。
8.我喜歡,我喜歡滿目蒼翠的夏天,因為夏天可縱情泳池游泳。夏天給孩子們帶來歡樂,他們是夏季里最快樂的天使。我喜歡,我喜歡狂風暴雨的夏天,因為夏雨是那么豪爽干脆。夏天的荷花給我們露出笑臉,夏天的荷葉向我們展示魅力。
六、有關楓葉楓樹的詩詞描寫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注釋】 1、西江:古稱約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長江為西江,牛緒也在西江這一段中。
2、謝將軍:東晉謝尚,今河南太康縣人,官鎮西將軍,鎮守牛渚時,秋夜泛舟賞 月,適袁宏在運租船中涌已作《詠史》詩,音辭都很好,遂大加贊賞,邀其前來, 談到天明。 【韻義】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 天空湛藍湛藍沒有一絲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 徒然記起了東晉的謝尚將軍。 我也是一個善于吟唱的高手, 但識賢的謝尚如今難得有聞。
知音難遇明早只好掛帆遠去, 前景宛若深秋楓葉飄落紛紛。 【評析】 望月懷古,抒發不遇知音之傷感。
首聯開門見山點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頷 聯由望月過渡到懷古。從謝尚聞袁宏“詠史”事件中,領略到對于文學的愛好和對才 能的尊重,是與地位高低無關的。
頸聯是由懷古回到現實,發出感慨,抒發不遇知音 的深沉感喟。末聯宕開寫景,想象明朝掛帆遠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涼寂寞。
寫景清新雋永而不粉飾抒情豪爽豁達而不忸怩作態。 詩為五律,卻無對偶。
有人認為李白才高,放逸不羈,興之所至,隨口諷誦,不 顧及對偶。此說自有其理。
夢李白·其一 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常相憶。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注釋】 1、明:表明。
2、楓林青:指李白所在; 3、關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隴地帶。 4、落月兩句:寫夢醒后的幻覺。
看到月色,想到夢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隱約 可見。 【韻義】 為死別往往使人泣不成聲, 而生離卻常令人更加傷悲。
江南山澤是瘴疬流行之處, 被貶謫的人為何毫無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來到我夢里, 因為你知道我常把你記憶。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飛來這北國之地? 夢中的你恐不會是鬼魂吧, 路途遙遠生與死實難估計。
靈魂飄來是從西南青楓林, 靈魂返回是由關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輝灑滿了屋梁, 迷離中見到你的顏容憔悴。
水深浪闊旅途請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龍的嘴里。 【評析】 天寶三年(744),李杜初會于洛陽,即成為深交。
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參 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 不知赦還。
這兩首記夢詩是杜甫聽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積思成夢而作。 詩以夢前,夢中,夢后的次序敘寫。
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老 友吉兇生死的關切。第二首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老友悲慘遭遇的同情。
“故人來入夢,明我長相憶”。“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三夜頻夢君, 情親見君意。”這些佳句,體現了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互勸互勉,至情交往的 友誼。
詩的語言,溫柔敦厚,句句發自肺腑,字字惻惻動人,讀來叫人心碎!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注釋】 1、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2、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
3、寒山寺:蘇州楓橋附近的寺院。 【韻義】 明月西落秋霜滿天,幾聲烏啼山前; 江上漁火映紅楓樹,愁緒攪我難眠。
呵,蘇州城外那聞名海內的寒山寺; 夜半鐘聲,漫悠悠地飄到我的船邊。 【評析】 這是記敘夜泊楓橋的景象和感受的詩。
首句寫所見(月落),所聞(烏啼),所 感(霜滿天);二句描繪楓橋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寫客船臥聽古剎鐘 聲。平凡的橋,平凡的樹,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鐘,經過詩人藝術的再創 造,就構成了一幅情味雋永幽靜誘人的江南水鄉的夜景圖,成為流傳古今的名作、名 勝。
此詩自從歐陽修說了“三更不是打鐘時”之后,議論頗多。其實寒山寺夜半鳴鐘 卻是事實,直到宋化仍然。
宋人孫覿的《過楓橋寺》詩:“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 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鐘。”
即可為證。張繼大概也以夜半鳴鐘 為異,故有“夜半鐘聲”一句。
今人或以為“烏啼”乃寒山寺以西有“烏啼山”,非 指“烏鴉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憂愁難眠”。
殊不知 “烏啼山”與“愁眠山”,卻是因張繼詩而得名。孫覿的“烏啼月落橋邊寺”句中的 “烏啼”,即是明顯指“烏啼山”。
七、有關楓樹的完整詩句曾經看到過一首描寫楓樹的詩,只依稀記得其中的
我查閱了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多部宋代詩詞辭典,均未見收錄此詩。
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的丁成泉輯注《中國山水田園詩集成(一、二、三、四卷)》中,分別于2096,2108 頁查找到三首楊萬里所作題為《秋山》的絕句。其中含有你提到詩句的為: 烏桕平生老染工,錯將鐵皂作猩紅。
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 另兩首分別為: 休道秋山索寞人,四時各自一番新。
西風盡有東風手,柿葉楓林別樣春。 梧葉新黃柿葉紅,更兼烏臼與丹楓。
只言山色秋蕭索,繡出西湖三四峰。 以上答案供參考,我覺得你誤記成的“小楓昨夜偷天酒”從意境上也還不錯。
在這里我要鄭重向“米蘭之夜”道謝,感謝你在一個關于泰戈爾詩句的問題中,對我人云亦云提出的指正。謝謝!。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楓葉四季變化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