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誰有關于“悲秋”的古詩詞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
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
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
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
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I《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亭皋:水邊平地。
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陜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
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
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 潺?毫魎?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I樓餞別校書叔云》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
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I北樓》 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 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卷著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著枯萎的桑樹。
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云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返照:晚照,夕照。亂流:縱橫錯雜的河水。
嶂:陡立的山峰。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準上人蘭若》 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落照:夕陽西下。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綠蕪:綠草。
合:長滿。 意謂雨后庭中小徑長滿綠草,霜后花園中落滿紅葉,庭院一片荒涼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慫恿。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向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府·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輕羅小扇:輕薄的絲制團扇。
這兩句描寫紅燭在秋夜中發出寒光,照著畫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團扇追撲螢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宮中的臺階。
唐·杜牧《秋夕》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云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
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凄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劉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唐·戎昱《戲題秋月》(又作: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
二、悲秋的詩句
【標題】:點絳唇【作者】:蘇軾【體裁】:詞【內容】:--------------------不用悲秋,今年身健還高宴。
江村海甸。總作空花觀。
尚想橫汾,蘭菊紛相半。樓船遠。
白云飛亂。空有年年雁。
-------------------------------------------------【標題】:登西樓【年代】:北宋【作者】:王安石【內容】:--------------------樓影侵云百尺斜,行人樓上憶天涯。情多自悔登臨數,目極應驚悵望賒。
一曲平蕪連古樹,半分殘日帶明霞。潘郎何用悲秋色,只此傷春發已華。
-------------------------------------------------【標題】:鳳凰臺上憶吹簫【年代】:北宋【作者】:李清照【內容】:--------------------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標題】:巴陵早秋,【年代】:唐【作者】:賈至【內容】:--------------------謫居瀟湘渚,再見洞庭秋。極目連江漢,西南浸斗牛。
滔滔蕩云夢,澹澹搖巴丘。曠如臨渤澥,窅疑造瀛洲。
君山麗中波,蒼翠長夜浮。帝子去永久,楚詞尚悲秋。
我同長沙行,時事加百憂。登高望舊國,胡馬滿東周。
宛葉遍蓬蒿,樊鄧無良疇。獨攀青楓樹,淚灑滄江流。
故人西掖寮,同扈岐陽搜。差池盡三黜,蹭蹬各南州。
相去雖地接,不得從之游。耿耿云陽臺,迢迢王粲樓。
跂予暮霞里,誰謂無輕舟。-------------------------------------------------【標題】:病中自遣【年代】:南宋【作者】:陸游【內容】:--------------------少時揣無才,一意守貧賤,窮閻依馬磨,小石寫驢券。
中年更可笑,憔悴客異縣,何曾得一飽,塵土空滿面。即今況已病,百衰相俱見。
雖然亦自重,未忍悲秋扇。-------------------------------------------------【標題】:蟬【年代】:唐【作者】:許渾【體裁】:七絕【內容】:--------------------噪柳鳴槐晚未休,不知何事愛悲秋。
朱門大有長吟處,剛傍愁人又送愁。-------------------------------------------------【標題】:長相思【年代】:宋【作者】:劉學箕【體裁】:詞【內容】:--------------------湖山橫。
湖水平。買個湖船一葉輕。
傍湖隨柳行。秋風清。
秋月明。誰搗秋砧煙外聲。
悲秋無盡情。-------------------------------------------------【標題】:好事近【年代】:清【作者】:納蘭性德【體裁】:詞【內容】:--------------------馬首望青山,零落繁華如此。
再向斷煙衰草,認蘚碑題字。休尋折戟話當年,只灑悲秋淚。
斜日十三陵下,過新豐獵騎。-------------------------------------------------【標題】:抽思【年代】:先秦【作者】:屈原【內容】:--------------------心郁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
思蹇產之不釋兮,曼遭夜之方長。悲秋風之動容兮,何回極之浮浮。
數惟蓀之多怒兮,傷余心之憂憂。愿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
結微情以陳詞兮,矯以遺夫美人。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
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憍吾以其美好兮,覽余以其修姱。
與余言而不信兮,蓋為余而造怒。愿承閑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
悲夷猶而冀進兮,心怛傷之憺憺。茲歷情以陳辭兮,蓀詳聾而不聞。
固切人之不媚兮,眾果以我為患。初吾所陳之耿著兮,豈至今其庸亡?何獨樂斯之謇謇兮?愿蓀美之可光。
望三王以為像兮,指彭咸以為儀。夫何極而不至兮,故遠聞而難虧。
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孰無施而有報兮,孰不實而有獲?少歌曰:與美人抽思兮,并日夜而無正。
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辭而不聽。倡曰:有鳥自南兮,來集漢北。
好姱佳麗兮,牉獨處此異域。惸煢獨而不群兮,又無良媒在其側。
道卓遠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得。望北山而流涕兮,臨流水而太息。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歲?惟郢路之遼遠兮,魂一夕而九逝。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與列星。
愿徑逝而未得兮,魂識路之營營。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從容。
亂曰:長瀨湍流,溯江潭兮。狂顧南行,聊以娛心兮。
軫石崴嵬,蹇吾愿兮。超回志度,行隱進兮。
低徊夷猶,宿北姑兮。煩冤瞀容,實沛徂兮。
愁嘆苦神,靈遙思兮。路遠處幽,又無行媒兮。
道思作頌,聊以自救兮。憂心不遂,斯言誰告兮。
-------------------------------------------------【標題】:酬皇甫郎中對新菊花見憶【年代】:唐【作者】:白居易【體裁】:七律【內容】:--------------------愛菊高人吟逸韻,悲秋病客感衰懷。黃花助興方攜酒,紅葉添愁正滿階。
居士葷腥今已斷,仙郎杯杓為誰排?愧君相憶東籬下,擬廢重陽一日齋。-------------------------------------------------。
三、秋天傷感的詩句
跟秋天傷感有關的詩詞有很多,其中不乏經典和絕妙之處,一下是關于悲秋的詩詞的精選,是歷朝歷代比較好的跟悲秋有關的詩詞。
悲秋歌兩漢:劉細君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氈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宋代:晏幾道九日悲秋不到心。
鳳城歌管有新音。風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黃花笑靨深。
初見雁,已聞砧。綺羅叢里勝登臨。
須教月戶纖纖玉,細捧霞觴滟滟金。客舍悲秋有懷兩省舊游呈幕中諸公唐代:岑參三度為郎便白頭,一從出守五經秋。
莫言圣主長不用,其那蒼生應未休。人間歲月如流水,客舍秋風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誰論,江上蟬鳴空滿耳。登高唐代: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宋代: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
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版本一)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人未梳頭。
任寶奩閑掩,日上簾鉤。生怕閑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
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明朝,者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即難留。
念武陵春晚,云鎖重樓。記取樓前綠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更數,幾段新愁。(版本二)九章先秦:屈原惜誦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竭忠誠而事君兮,反離群而贅肬。
忘儇媚以背眾兮,待明君其知之。言與行其可跡兮,情與貌其不變。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證之不遠。吾誼先君而后身兮,羌眾人之所仇也。
專惟君而無他兮,又眾兆之所讎也。壹心而不豫兮,羌無可保也。
疾親君而無他兮,有招禍之道也。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賤貧。
事君而不貳兮,迷不知寵之門。患何罪以遇罰兮,亦非余之所志也。
行不群以巔越兮,又眾兆之所咍也。紛逢尤以離謗兮,謇不可釋也。
情沉抑而不達兮,又蔽而莫之白也。心郁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煩言不可結而詒兮,愿陳志而無路。退靜默而莫余知兮,進號呼又莫吾聞。
申侘傺之煩惑兮,中悶瞀之忳忳。昔余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杭。
吾使厲神占之兮,曰有志極而無旁。終危獨以離異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眾口其鑠金兮,初若是而逢殆。懲于羹者而吹齏兮,何不變此志也?欲釋階而登天兮,猶有曩之態也。
眾駭遽以離心兮,又何以為此伴也?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為此援也?晉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讒而不好。行婞直而不豫兮,鯀功用而不就。
吾聞作忠以造怨兮,忽謂之過言。九折臂而成醫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機而在上兮,罻羅張而在下。設張辟以娛君兮,愿側身而無所。
欲儃徊以干傺兮,恐重患而離尤。欲高飛而遠集兮,君罔謂汝何之?欲橫奔而失路兮,蓋志堅而不忍。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結而紆軫。搗木蘭以矯蕙兮,糳申椒以為糧。
播江離與滋菊兮,愿春日以為糗芳。恐情質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矯茲媚以私處兮,愿曾思而遠身。懷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傷懷永哀兮,汩徂南土。眴兮杳杳,孔靜幽默。
郁結紆軫兮,離慜而長鞠。撫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刓方以為圜兮,常度未替。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章畫志墨兮,前圖未改。內厚質正兮,大人所盛。
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撥正。玄文處幽兮,蒙瞍謂之不章;離婁微睇兮,瞽以為無明。
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鳳皇在笯兮,雞鶩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黨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載盛兮,陷滯而不濟。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態也。
文質疏內兮,眾不知余之異采。材樸委積兮,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襲義兮,謹厚以為豐。重華不可遌兮,孰知余之從容!古固有不并兮,豈知其何故也?湯禹久遠兮,邈而不可慕也?懲違改忿兮,抑心而自強。
離慜而不遷兮,愿志之有像。進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將暮。
舒憂娛哀兮,限之以大故。亂曰: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修路幽蔽,道遠忽兮。懷質抱情,獨無匹兮。
伯樂既沒,驥焉程兮。民生稟命,各有所錯兮。
定心廣志,余何所畏懼兮?曾傷爰哀,永嘆喟兮。世渾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
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悲回風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物有微而隕性兮,聲有隱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萬變其情豈可蓋兮,孰虛偽之可長?鳥獸鳴以號群兮,草苴比而不芳。魚葺鱗以自別兮,蛟龍隱其文章。
故荼薺不同畝兮,蘭茝幽而獨芳。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統世以自貺。
眇遠志之所及兮,憐浮云之相羊。介眇志之所惑兮,竊賦詩之所明。
惟佳人之獨懷兮,折若椒以自處。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
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終長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
四、悲秋的詩句
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柳永《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凄涼。
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
眺:遠望。平楚:平野。
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I《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亭皋:水邊平地。木葉:樹葉。
隴首:山名,在今陜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
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
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
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 潺?毫魎?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I樓餞別校書叔云》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
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I北樓》 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
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卷著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著枯萎的桑樹。 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云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返照:晚照,夕照。
亂流:縱橫錯雜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準上人蘭若》 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落照:夕陽西下。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綠蕪:綠草。 合:長滿。
意謂雨后庭中小徑長滿綠草,霜后花園中落滿紅葉,庭院一片荒涼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慫恿。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向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府·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輕羅小扇:輕薄的絲制團扇。這兩句描寫紅燭在秋夜中發出寒光,照著畫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團扇追撲螢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宮中的臺階。 唐·杜牧《秋夕》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云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凄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
五、描寫秋凄涼的詩句
漢·劉徹《秋風辭》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績《野望》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杜牧《秋夕》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描寫秋天的詩句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
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
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
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
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亭皋:水邊平地。
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陜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
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
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
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參考資料: http://**question/*?si=3。
六、【悲秋的詩句,熟悉的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月落烏啼霜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標題】:悲秋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病后支離不自持,湖邊蕭瑟早寒時. 已驚白發馮唐老,又起清秋宋玉悲. 枕上數聲新到雁,燈前一局欲殘棋. 丈夫幾許襟懷事,天地無情似不知. 【標題】:悲秋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煙草凄迷八月秋,荒村絡緯戒衣裘. 道人大欠修行力,平地閑生爾許愁. 【標題】:悲秋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秋燈如孤螢,熠熠耿窗戶;秋雨如漏壼,點滴連早暮. 我豈楚逐臣,慘愴出怨句?逢秋未免悲,直以憂國故. 三軍老不戰,比屋困征賦.可使江淮間,歲歲常列戍? 【標題】:悲秋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一拋蓑笠雪溪舟,八載梁州復益州. 才破繁華海棠夢,又驚搖落井梧秋. 曉班無復趨行殿,晚境惟思老寢丘. 病肺經旬疏酒盞,愁來惟是上南樓. 【標題】:悲秋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形骸枯槁病侵陵,少睡長饑一老僧. 霜夜羈愁更無賴,莫收書策且留燈. 【標題】:悲秋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蕭蕭衰鬢點新霜,人靜房櫳易斷腸. 等是閉門愁里過,任教風雨壞重陽. 【標題】:悲秋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殘年孤寂不禁秋,醉自凄涼醒更愁. 富貴空成守錢虜,吾今何止百宜休. 【標題】:悲秋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小雨簾櫳慘淡天,醉中偏藉亂書眠. 夢回有恨無人會,枕伴橙香似昔年. 【標題】:悲秋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載】:五律 涼風動萬里,群盜尚縱橫.家遠傳書日,秋來為客情. 愁窺高鳥過,老逐眾人行.始欲投三峽,何由見兩京. 【標題】:悲秋 【年代】:唐 【作者】:盧殷 【體載】:七絕 秋空雁度青天遠,疏樹蟬嘶白露寒. 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扇漸無端. 【標題】:悲秋歌 【年代】:漢 【作者】:劉細君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氈為墻, 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 愿為黃鵠兮歸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