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湘夫人詩句含義
《湘夫人》是一首很有特色的愛情詩.以景現情,寓情于景.詩的前半段主要寫湘君思念湘夫人時那種望而不見、遇而無緣的期待心情.中間經歷了憂傷、懊喪、追悔、恍惚等情感波動.意識線路清晰可見. 主人公情感的表現,有明有暗,明暗結合.抒情對象既可實指,又有象征性.
從深層結構看,這首詩又有著寓情于景的表情法.景物不是原來的樣子,如“鳥何”、“罾何”、“麋何”、“蛟何”等句;或是帶上感情色彩的景物,如秋風、秋水、秋葉的描寫.情感的流動較蘊藉、含蓄、深沉,如海底暗流,不易發覺.因此需要通過表層意象加以領會.
這種雙層結構,明暗對應,相輔相成,構成一種情景交融的境界.另外,全詩所描寫的對象和運用的語言,都是楚化了的,具有鮮明的楚國地方特色.諸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薠、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鳥、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動物、植物和礦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風俗、神話傳說、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氣氛等,無不具有楚地的鮮明特色.詩中所構想的房屋建筑、陳設布置,極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環境、社會風尚和文化心理結構這個土壤上的.
二、湘夫人詩句含義
詞句注釋九歌:屈原十一篇作品的總稱。
“九”是泛指,非實數,《九歌》本是古樂章名。王逸《楚辭章句》認為:“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
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屈原放逐,竄伏其域,杯憂苦毒,愁思沸郁,出見俗人祭祀之札,歌舞之樂,其辭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陳事神之敬,下見已之冤結,托之以風諫。”
也有人認為是屈原在民間祭歌的基礎上加工而成。關于湘夫人和湘君為誰,多有爭論。
二人為湘水之神,則無疑。帝子:指湘夫人。
舜妃為帝堯之女,故稱帝子。眇眇(miǎo):望而不見的徉子。
愁予:使我憂愁。裊裊(niǎo):綿長不絕的樣子。
波:生波。下:落。
薠(fán):一種近水生的秋草。騁望:縱目而望。
佳:佳人,指湘夫人。期:期約。
張:陳設。萃:集。
鳥本當集在木上,反說在水草中。罾(zēng):捕魚的網。
罾原當在水中,反說在木上,比喻所愿不得,失其應處之所。沅:即沅水,在今湖南省。
澧(lǐ):即澧水,在今湖南省,流入洞庭湖。芷(zhǐ):即白芷,一種香草。
公子:指湘夫人。古代貴族稱公族,貴族子女不分性別,都可稱“公子”。
荒忽:不分明的樣子。潺湲:水流的樣子。
麋:獸名,似鹿。水裔:水邊。
此名意謂蛟本當在深淵而在水邊。比喻所處失常。
皋:水邊高地。澨(shì):水邊。
騰駕:駕著馬車奔騰飛馳。偕逝:同往。
葺:編草蓋房子。蓋:指屋頂。
蓀壁:用蓀草飾壁。蓀(sūn):一種香草。
紫:紫貝。壇:中庭。
椒:一種科香木。棟:屋棟,屋脊柱。
橑(lǎo):屋椽(chuán)。辛夷:木名,初春升花。
楣:門上橫梁。藥:白芷。
罔:通“網”,作結解。薜荔;一種香草,緣木而生。
帷:帷帳。擗(pǐ):掰開。
蕙:一種香草。櫋(mián):隔扇。
鎮:鎮壓坐席之物。疏:分疏,分陳。
石蘭:一種香草。繚:纏繞。
杜衡:一種香草。合:合聚。
百草:指眾芳草。實:充實。
馨:能夠遠聞的香。廡(wǔ):走廊。
九嶷(yí):山名,傳說中舜的葬地,在湘水南。這里指九嶷山神。
繽:盛多的樣子。靈:神。
如云:形容眾多。袂(mèi):衣袖。
褋(dié):《方言》:禪衣,江淮南楚之間謂之“褋”。禪衣即女子內衣,是湘夫人送給湘君的信物。
這時古時女子愛情生活的習慣。汀:水中或水邊的平地。
杜若:一種香草。遠者:指湘夫人。
驟得:數得,屢得。逍遙:游玩。
容與:悠閑的樣子。白話譯文湘君降落在北洲之上,極目遠眺啊使我惆悵。
樹木輕搖啊秋風初涼,洞庭起波啊樹葉落降。踩著白薠啊縱目四望,與佳人相約啊在今天晚上。
鳥兒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處?魚網為什么掛結在樹梢之上?沅水芷草綠啊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卻不敢明講。神思恍惚啊望著遠方,只見江水啊緩緩流淌。
麋鹿為什么在庭院里覓食?蛟龍為什么在水邊游蕩?清晨我打馬在江畔奔馳,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我聽說湘夫人啊在召喚著我,我將駕車啊與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還要把荷葉啊蓋在屋頂上。蓀草裝點墻壁啊紫貝鋪砌庭壇。
四壁撒滿香椒啊用來裝飾廳堂。桂木作棟梁啊木蘭為桁椽,辛夷裝門楣啊白芷飾臥房。
編織薜荔啊做成帷幕,析開蕙草做的幔帳也已支張。用白玉啊做成鎮席,各處陳設石蘭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蓋芷草,用杜衡纏繞四方。匯集各種花草啊布滿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門廊。
九嶷山的眾神都來歡迎湘夫人,他們簇簇擁擁的像云一樣。我把那衣袖拋到江中去,我把那單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著杜若,將用來饋贈給遠方的姑娘。美好的時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閑自得地徘徊游逛。
三、湘夫人詩句含義
《湘夫人》是一首很有特色的愛情詩.以景現情,寓情于景.詩的前半段主要寫湘君思念湘夫人時那種望而不見、遇而無緣的期待心情.中間經歷了憂傷、懊喪、追悔、恍惚等情感波動.意識線路清晰可見. 主人公情感的表現,有明有暗,明暗結合.抒情對象既可實指,又有象征性. 從深層結構看,這首詩又有著寓情于景的表情法.景物不是原來的樣子,如“鳥何”、“罾何”、“麋何”、“蛟何”等句;或是帶上感情色彩的景物,如秋風、秋水、秋葉的描寫.情感的流動較蘊藉、含蓄、深沉,如海底暗流,不易發覺.因此需要通過表層意象加以領會. 這種雙層結構,明暗對應,相輔相成,構成一種情景交融的境界.另外,全詩所描寫的對象和運用的語言,都是楚化了的,具有鮮明的楚國地方特色.諸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薠、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鳥、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動物、植物和礦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風俗、神話傳說、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氣氛等,無不具有楚地的鮮明特色.詩中所構想的房屋建筑、陳設布置,極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環境、社會風尚和文化心理結構這個土壤上的。
.。
四、【1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2)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3)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名句的能力。
應注意“裊裊”“長”“渡”這幾個字的寫法。 【考點定位】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能力層級為識記A。 【技巧點撥】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內所學篇目,只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復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現在課標卷已經考核“理解性默寫”,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確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后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
五、說說下列詩句的含義
1.在年少力強的時候如果不珍惜時光,好好努力的話,到老的時候就只能白白地悲傷了!
2.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3.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護花。詩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達自己雖前途不暢也不忘報國的情懷。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4. 因為有這源頭活水不斷地補充進來,才使得它這么清澈,朱熹用這兩句詩來說明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用心觀察才能發現源頭活水,汲取源頭活水,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5.這句話講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惡”,即使是小惡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湘夫人說說下列詩句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