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 修德 的詩詞
1、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2、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3、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4、蜂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百
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黃瓊傳))
山氣早晚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罪惡,當不得一個悔字.
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根做人.
事當快意處須轉,言到快意時須住.
殃咎之來,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憂,逢喜而懼.
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有關做人的古詩名句
盡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寬.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
人當變故之來,只宜靜守,不宜躁動.即使萬無解救,而志正守確,雖事不可為,而心終可白.否則必致身敗,而名亦不保,非所以處變之道.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詩詞名句
行己恭,責躬厚,接眾和,立心正,進道勇.擇友以求益,改過以全身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唐劉禹錫〈陋室銘〉)
二、關于修德的名人名言
推薦老子《道德經》http://**jingdianmingyan/* 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4、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7、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8、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9、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恒也。10、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1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12、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1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14、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15、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1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18、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19、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20、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2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2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25、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2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27、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28、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故為天下貴。29、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30、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31、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32、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33、治人事天,莫若嗇。
34、治大國,若烹小鮮。35、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
36、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37、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38、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39、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40、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41、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42、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43、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4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45、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46、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47、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4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4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5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5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2、三十輻,共一轂,。
三、關于修德的名人名言
推薦老子《道德經》http://**jingdianmingyan/* 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4、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7、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8、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9、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恒也。10、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1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12、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1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14、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15、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1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18、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19、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20、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2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2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25、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2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27、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28、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故為天下貴。29、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30、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31、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32、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33、治人事天,莫若嗇。
34、治大國,若烹小鮮。35、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
36、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37、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38、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39、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40、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41、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42、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43、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4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45、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46、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47、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4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4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5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5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2、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
四、關于 修德 的詩詞
1、墨梅王冕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2、石灰吟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3、竹石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蜂羅隱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黃瓊傳)) 山氣早晚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罪惡,當不得一個悔字. 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根做人. 事當快意處須轉,言到快意時須住. 殃咎之來,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憂,逢喜而懼. 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有關做人的古詩名句盡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寬.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 人當變故之來,只宜靜守,不宜躁動.即使萬無解救,而志正守確,雖事不可為,而心終可白.否則必致身敗,而名亦不保,非所以處變之道.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詩詞名句行己恭,責躬厚,接眾和,立心正,進道勇.擇友以求益,改過以全身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唐劉禹錫〈陋室銘〉)。
五、跪求有關“修學修德,做新時代的大學生”的詩歌,最好自寫
來了,來了,新時代來了!
我俯首傾聽,遍地是激昂的飛歌,這歌兒告訴我,新的時代,新的時代來了!
看,那聳立幢幢的高樓,那四通八達的線網……
像是個一夜崛起的,在這廣袤的大地上,凝結著中國人的勤勞與智慧。
多少滄桑,多少足跡,我不能瞑忘的歷史的背影。$我是神的意志,開辟解放人類的道路。
我是民族的使者,沿著先輩的足跡
把龍的形象推向世界的舞臺。
我是新世紀的孩童,在這個新時代
像是個受寵若驚地,在眾人掌中。
是的,一個被時代擁抱著的
懵懂無知,窩旋于這溫暖的巢穴。
我們都是幸福的人兒。
沒有了戰爭的硝煙,沒有了剝削和壓迫,沒有了高低貴賤之分。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
一個用無數鮮血和生命置換的踱步走來的新時代。
我們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
意氣風發,邁向新時代!
這幸福的生活,這幸福的生活喲!
不單單是我,這是十三多億的中國同胞。
我這顫抖不停的心喲!
我不能止筆,我要寫,我要寫!
我要寫這國之繁榮昌盛,
我要寫這民之闔家歡樂,……
我要挖盡這腦中之情愫,
寫出一部革命史來。
這個快樂的日子!
這個心跳的日子!
我熱情的謳歌,祖國之偉大呵!
我的幸福喲!
我搜的,參考下吧
六、關于德行的詩詞
明德賦
胡秉言
日月交融,萬泰亨通。
剛柔相抱,陰陽平衡。
金烏賜正能量,冰魄澤睿氣生。
昕光熠熠普照,嫦娥澄澄啟靈。
置身于正,勇于攀登。立本于道,遵循本性。
順乎自然,標有準繩。惟初太始,萬物化成。
本心本善無我,舍欲舍得心升。
大道無言無形,感知善良心行,
省于天地圣靈,啟于思維善行。
教以人倫茂親,施以天道德成。
格物致知誠正心,曉禮篤信修其身。
齊家有序興天下,至善親民明德存。
懂其忠義,盡心為人合天理。
盡其仁孝,寬厚善良存孝悌。
溫良恭敬,恭慎尊誠有慈意。
謙讓有度,虛心隆禮容天地。
心境光明,正德品行,當知慈悲盈胸。
仁愛敦睦,明理向善,應曉始終道然。
克己復禮,恪守德道,言之忠信不驕。
厚德載物,緣自天成,兼備仁禮惠盈。
天地清明,惠澤萬靈。
四海咸寧,神州大同。
曉德道而行,懂禮儀而從,
善與善而交,善與善相融。
秉承人倫之性而勤樸,懷守德善之心而始終。
上古留德綿遠千世烙心境。
而今感念弘揚萬載潤賢明。
圣人行于道,天子行于明,君子行于儀,世人行于德。
道在五德之上,德為富貴之根。內修清靜寡欲無,外修天道氣真。
德心致虛致公,修德養性明倫。坐立不忘我德道,出入皆抱善心。
德威天下,物埠咸豐。乃國人倫理核心,成民族文化基根。
儒道法佛,明德共存。參傳統思想理論,揚仁愛孝悌精神。
精忠愛國,勤儉誠信。見利思義,謙和禮仁。
德施天下安,德惠萬民咸,德法社會寧,德政盛世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