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有“萬”字的詩句有哪些
1、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塞》(唐代王昌齡)
2、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成都曲》(唐朝張籍)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憫農》(唐朝李紳)
4、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白帝城》(唐代李白)
5、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顧,要留清白在人間。——《詠石灰》(明朝于謙)
6、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雜詩》(清朝鞏祚)
7、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山雪。——《江雪》(唐代柳宗元)
8、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宋朝朱熹)
9、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南園》(唐代李賀)
10、莫道讒言如浪深,莫道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浪淘沙》(唐朝劉禹錫)
二、帶有萬字的詩句
含有萬的詩句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將進酒·君不見》 唐·李白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 宋·王安石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 木蘭辭》 南北朝·佚名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 唐·杜甫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 宋·朱熹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沁園春·雪》 近代·**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長恨歌》 唐·白居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杜甫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詠柳 / 柳枝詞》 唐·賀知章濁酒一杯家萬里《漁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江雪》 唐·柳宗元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秋思》 唐·張籍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示兒》 宋·陸游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長歌行》 漢·漢樂府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送友人》 唐·李白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石灰吟》 明·于謙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 清·鄭板橋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九萬里風鵬正舉《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宋·李清照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沁園春·長沙》 現代·**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沁園春·長沙》 現代·**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沁園春·長沙》 現代·**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王之渙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宋·辛棄疾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辛棄疾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登高》 唐·杜甫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山中》 唐·王勃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唐·杜甫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蜀道難》 唐·李白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唐·李白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蜀道難》 唐·李白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 宋·陸游若到江東趕上春,千萬和春住《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李白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 琵琶引》 唐·白居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關山月》 唐·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子夜吳歌·秋歌》 唐·李白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風》 唐·李嶠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日歌》 明·錢福日日待明日,萬世成蹉跎《明日歌》 明·錢福當年萬里覓封侯《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宋·陸游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 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唐·李白都將萬事,付與千鐘《行香子·秋與》 宋·蘇軾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古風二首 / 憫農二首》 唐·李紳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讀書》 宋·陸游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楊萬里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正氣歌》 宋·文天祥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白梅》 元·王冕赍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漢·佚名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漢·佚名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乞巧》 唐·林杰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登岳陽樓》 宋·陳與義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書懷 / 除夜有懷》 唐·崔涂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陌上桑》 漢·佚名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摸魚兒·雁丘詞 / 邁陂塘》 金·元好問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摸魚兒·雁丘詞 / 邁陂塘》 金·元好問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望海潮·東南形勝》 宋·柳永醉笑陪公三萬場《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宋·蘇軾一寸相思千萬緒《蝶戀花·春暮》 宋·李冠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宋·蘇軾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登樓》 唐·杜甫羽書萬里飛來處《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宋·吳潛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從軍行七首》 唐·王昌齡萬面鼓聲中《酒泉子·長憶觀潮》 宋·潘閬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行行重行行》 漢·佚名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春日》 宋·秦觀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新雷》 清·張維屏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滿江紅·。
三、含有“千”和“萬”的詩句
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千山鳥飛絕。柳宗元.江雪一將功成萬骨枯。
曹松.已亥歲 一波才動萬波隨,蓑衣一釣絲,錦麟正在深處,千尺也須垂.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都不見有卓文君的一首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萬里赴戎機,關山渡若飛.《木蘭詩》。
四、“里征人三十萬”這句詩的古詩是什么
原句是 :磧里征人三十萬原詩:《從軍北征》 中唐·李益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譯文: 天山下了一場大雪,薄海刮來寒冷的風.行軍途中,戰士都吹起《行路難》的笛曲.沙漠里征軍三十萬,一到夜晚,所有的戰士都一起望著天上的一輪明月. 詳 這里是一個壯闊而又悲涼的行軍場景,經詩人剪裁、加工,并注入自己的感情,使它更濃縮、更集中地再現在讀者面前. 李益對邊塞景物和軍旅生涯有親身的體驗.他的邊塞詩與有些人的作品不同,并非出于想象或模擬,而是直接來自生活,因而詩中往往隱藏著他自身的影子,對讀者有特殊的感染力量.這首詩的題目是《從軍北征》,說明詩人也參加了這次遠征從遠征途中耳聞目睹的無數生活素材中選取了一幅最動人的畫面,并以快如并刀的詩筆把它剪入詩篇. 詩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風寒”,是這幅畫的背景,只七個字,就把地域、季節、氣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這次行軍的環境氣氛.這樣,接下來不必直接描述行軍的艱苦,只用“橫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難》是一個聲情哀怨的笛曲,這里用了“遍吹”兩字,更點明這時傳來的不是孤孤單單、聲音微弱的獨奏,而是此吹彼和、響徹夜空的合鳴,從而把讀者帶進一個悲中見壯的境界. 詩的后兩句“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是這一片笛聲在軍中引起的共感.句中的“磧里”、“月中”,也是烘染這幅畫的背景的,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說明這支遠征軍不僅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風里,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這就使人加倍感到環境的荒涼、氣氛的悲愴. 也許有人對這兩句中“三十萬”的數字和“一時回首”的描寫,感到不大真實,因為一支行軍隊伍未必如此龐大,更不可能全軍都聽到笛聲并在同一時間回首顧望.但是,植根于生活真實的詩歌,在反映真實時決不應當只是依樣畫葫蘆,為了托出一個特定境界,收到最大藝術效果,有時不但容許而且需要運用夸張手法. 李益的這兩句詩,如果一定要按照磧上行軍的實際人數、按照聞笛回顧的現場情況來寫,其藝術效果必將大打折扣.只有像這樣寫,才能充分顯示這片笛聲的哀怨和廣大征人的心情,使這支遠征隊伍在大漠上行軍的壯觀得到最好的藝術再現,從而獲致王國維所說的“境界全出”的藝術效果.這不但不違背真實,而且把真實表現得更突出,更完滿,也更動人. 樂聲對人有巨大的感染力.李益在一些寫邊情旅思的詩中善于從這一點著眼、下筆,讓讀者隨同樂聲進入詩境,通過樂聲引聲的反應窺見詩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在這首詩中,他卻只攝取了一個回首看的動作,沒有說明他們為什么回首看以及回首看時抱什么心情,但寓情于景,情在景中.這一動作所包含的感情,是一言難盡,又想象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