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牛字開頭的7字詩句有哪些
牛羊被野霜天晚,禾稼連云歲事登。
——陸游《白發》牛豈其然耕觳觫,女何為者嫁娉婷。——方岳《七夕》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曹松《七夕》牛趨死地身無罪,梅發京華信不通。——陸游《立春日》牛尾烏云潑濃墨,牛頭風雨翩車軸。
——華岳《驟雨》配這個圖不對么???? 原文: 1、白發 白發今年一倍增,閉門養此老無能。 牛羊被野霜天晚,禾稼連云歲事登。
未午舂炊余脫粟,乍寒包裹有粗繒。 自憐未廢詩中業,父子蓬窗共一燈。
2、《七夕》 方岳(宋代) 明河此夕會雙星,滓穢圓清太不經。 牛豈其然耕觳觫,女何為者嫁娉婷。
閑中但覺人間巧,老去誰邀帝子靈。 千古文章柳州事,解將蹇拙說惺惺。
3、《七夕》 曹松(唐代)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云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4、立春日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盤放手空。 天地無私生萬物,山林有處著衰翁。
牛趨死地身無罪,梅發京華信不通。 數片飛飛猶臘雪,村鄰相喚賀年豊。
5、《驟雨》 華岳(宋代) 牛尾烏云潑濃墨,牛頭風雨翩車軸。 怒濤頃刻卷沙灘,十萬軍聲吼鳴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騎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勢驟晴山又綠。
二、牛字開頭的成語都有什么
牛不出頭——用來比喻凡事不肯出面的人。
宋·范正敏《遁齊閑覽·諧據》:“李安義者謁富人鄭生,辭以出,安義于門上大書‘午’字而去,或問其故,答曰:‘牛不出頭耳。’” 牛刀割雞——用來比喻大材小用,或方法與對象不相宜。
漢·王充《論衡·自紀篇》:“牛刀割雞,舒戟采葵,鈇鉞裁箸,盆盎酌巵,大小失宜,善之者希。” 牛刀小試——用來比喻有大才的人,在平常小事上略微施展了一下身手。
宋·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讀遍牙簽三萬軸,欲來小邑試牛刀。” 牛鼎烹雞——用來比喻大材小用。
《后漢書·邊讓傳》:“‘函牛之鼎以雞烹,多汁則淡不可食,少汁則熬而不可熟。’此言大器之于小用固有所不宜也。”
牛黃狗寶——用作比喻壞人的內臟,或罵人。《紅樓夢》第六十五回:“倘若有一點叫人過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們兩個的牛黃狗寶掏出來,再和那潑婦拼了這個命。”
牛角掛書——用來比喻勤奮好學。《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維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牛郎織女——常用之比喻兩地分居的夫妻或泛指情人。牛郎、織女均為星座名,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兩個人物。
織女原是天帝的孫女,思凡下界,嫁給了牛郎。觸怒了天帝,用天河把兩人隔開,只準每年農歷七月七日夜由鵲搭橋相會一次。
牛毛細雨——形容細而密的小雨。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五:“牛毛細雨送斜陽。”
牛眠吉地——一種迷信的說法,指可以給子孫后代帶來好運的墳地。《晉書·周光傳》:“初,陶侃微時,丁艱,將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
遇一老父,謂曰:前岡見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極人臣矣。” 牛首阿旁——佛經中地獄里長著牛頭的鬼卒。
《五若章句經》:“獄卒名阿旁,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 牛蹄中魚——指一只牛蹄子踩成的小坑里的魚。
比喻死期不遠了。《莊子·外物》載“車轍中有鮒魚焉”的寓言;漢·劉向《說苑·善說》中則有類似的寓言,不過把“車轍中有鮒魚焉”改成了“牛蹄中有鮒魚焉”。
牛頭馬面——牛頭:佛經中地獄里長著牛頭的鬼卒,名阿旁。馬面:地獄里長著馬面的鬼卒。
后來用作比喻兇惡的人。《古今小說》卷三十一:“你貴居王位,有左右判官,又有千萬鬼卒,牛頭、馬面,幫扶者甚眾。”
牛膝雞爪——中草藥名。明·馮夢龍《廣笑府》載:“有人到藥店購牛膝和雞爪兩味中草藥。
店老板恰好不在,店老板的兒子本不懂藥,卻自作聰明,把家中耕牛的一條腿和雞的兩只爪子,賣給了抓藥人。后人借這個笑話譏諷望文生義者。
牛心拐孤——比喻為人固執、死心眼。《紅樓夢》二十二回:“李氏起身笑著回道:‘他說方才老爺并沒叫他去,他不肯來。
’女人們回復了賈政,眾人都笑說:‘天生的牛心拐孤。’” 牛衣對泣——牛衣:用草或麻編織的,為牛御寒遮雨用的覆蓋物。
《漢書·王章傳》:“初,章為諸生,學長安,獨與妻居。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與妻決,涕泣。”
臥在牛衣中,與妻子相對哭泣。形容夫妻相依為命。
共同過著窮困的日子。 牛馬風塵——像牛馬奔走于道路中,比喻一個人很不得志的時候。
“風塵”,指久客于外,旅途的艱辛。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駕》:“拼余生寒灰已休,喜今朝涸海更流;金鰲上鉤,金鰲上鉤,好似太公一釣,享國千秋。
牛馬風塵,暫屈何憂,刀筆吏丞相根由;人笑罵,我不羞。” 牛馬布野——牛和馬遍布于原野。
《漢書·匈奴傳》:“后六十余載之間,遭王莽篡,是時邊城晏閉,牛馬布野。” 牛山濯濯——牛山上已經沒有草木,形容禿山。
“牛山”,今山東省臨淄縣南;“濯濯”,山上禿光光的樣子。《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于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蘗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牛鬼蛇神——牛頭鬼,蛇身神,比喻虛幻荒誕,又泛指各種各樣的壞人。杜牧《李賀詩序》:“鯨呿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
牛溲馬勃——“牛溲”,舊說指牛糞,一說車前草;“馬勃”,屬擔子菌類,可止血,二者均是廉價藥物。故“牛溲馬勃”比喻微賤的東西,或比喻物雖賤,卻有用。
唐·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 牛蹄之涔——牛蹄坑里的雨水,比喻范圍過于狹小。
“涔”,雨水。《淮南子·泛論訓》:“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鮪,而蜂房不容鵠卵。”
牛驥同皂——牛和好馬同槽,比喻賢愚同處,好壞相雜。“驥”,好馬;“皂”,槽。
漢·鄒陽《獄中上梁王書》:“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皂,此鮑焦所以忿于世而不留富貴之樂也。”宋·文天祥《正氣歌》:“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三、牛字開頭的詞句
牛皮、
牛奶、
牛肉、
牛耳、
牛毛、
牛排、
牛鞅、
牛勁、
牛虻、
牛蒡、
牛頓、
牛性、
牛飲、
牛腩、
牛豎、
牛牲、
牛腿、
牛耦、
牛軛、
牛被、
牛羊、
牛山、
牛屋、
牛王、
牛年、
牛閨、
牛犂、
牛乳、
牛篋、
牛拘、
牛米、
牛蛙、
牛領、
牛豎、
牛后、
牛涔、
牛表、
牛筋、
牛儈、
牛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