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有 飛花 的詩句
為了更好的理解某句話 我 把整首詩的解釋幫你找到了 希望有幫助
【浣溪沙】北宋-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
曉陰無賴似窮秋。
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愁。
寶簾閑掛小銀鉤。
【參考注釋】
這首詞以輕淺的色調、幽渺的意境,描繪一個女子在春陰的懷抱里所生發的淡淡哀愁和輕輕寂寞。全詞意境悵靜悠閑,含蓄有味,令人回味無窮,一詠三嘆。
“漠漠輕寒上小樓”起調很輕 ,恍如風送清歌,悠然而來,讓人不知不覺中入境。漠漠者,彌漫、輕淡也 。李白《菩薩蠻》云:“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韓愈《同水部張員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詩云:“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 。”皆其意。輕寒者,薄寒也,有別于嚴寒和料峭春寒。無邊的薄薄春寒無聲無息地侵入了小樓,這是通過居住在樓中的人物感受寫出來的,故詞雖未正面寫人,而人宛然在茲。時屆暮春,冷從何來呢?“曉陰無賴似窮秋 。”原來是一大早起來就陰霾不開,所以天氣冷得象秋天一般。窮秋者,九月也。南朝鮑照《白歌》云:“窮秋九月荷葉黃,北風驅雁天雨霜。”
唐人韓偓《惜春》詩亦云:“節過清明卻似秋。”詞境似之。春陰寒薄,不能不使人感到抑郁,因詛咒之曰“無賴” 。無賴者,令人討厭、無可奈何之憎語也。
南朝徐陵《烏棲曲》云 :“唯憎無賴汝南雞,天河未落猶爭啼 。”以無賴喻節序,亦見于杜甫詩,如《絕句漫興九首》之一云:“無賴春色到江亭。”此詞云景色“無賴”,正是人物心情無聊之反映。“小樓”,“曉陰 ”,時間地點在寫景和抒情中自然而然地交代得清清楚楚。接下來“淡煙流水畫屏幽”一句,則專寫室內之景。詞人枯坐小樓,畏寒不出,舉目四顧,唯見畫屏上一幅《 淡煙流水圖》,迷蒙淡遠。樓外天色陰沉,室內光景清幽,于是一股淡淡的春愁很自然地流露出來。
從前片意脈來看,主人公在小樓中坐久,不堪寂寞,于是出而眺望外景。過片“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寫望中所見所感,境界略近唐人崔櫓《 過華清宮》詩所寫的“濕云如夢雨如塵”。此處作者以纖細的筆觸把不可捉摸的情緒描繪為清幽可感的藝術境界 。今人沈祖棼《宋詞賞析》分析這兩句時,說:“它的奇,可以分兩層說。第一,‘飛花’和‘夢’,‘絲雨’和‘愁’,本來不相類似,無從類比 。但詞人卻發現了它們之間有‘輕’和‘細’這兩個共同點,就將四樣原來毫不相干的東西聯成兩組,構成了既恰當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體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說,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譬難以捉摸的事物。但詞人在這里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說夢似飛花,愁如絲雨,而說飛花似夢,絲雨如愁,也同樣很新奇。”確如此言 ,這兩句用語奇絕,特別具有一種音樂美、詩意美和畫境美。
此詞構思精巧,意境優美,猶如一件精致小巧的藝術品 。作者善于借助于氣氛的渲染和環境的烘托,展現人物復雜、細膩的心靈世界,從而使讀者通過環境和心靈的契合,情與景的交融,體味到一種淡淡的憂傷。
二、飛花詩句大全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唐]韓翃《寒食》
2、飛花寂寂燕雙雙,南客衡門對楚江。——[唐]武元衡《春日偶作》
3、別館芳菲上苑東,飛花澹蕩御筵紅。——[唐]張說《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
4、飛花檐卜旃檀香,結實如綴摩尼珠。——[唐]顧況《諒公洞庭孤橘歌》
5、曲閣交映金精板,飛花亂下珊瑚枝。——[唐]薛稷《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
6、飛花藉藉迷行路,囀鳥遙遙作管弦。——[唐]薛曜《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7、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宋]秦觀《浣溪沙》
8、敗履尚存東郭足,飛花又舞謫仙檐。——[宋]蘇軾《謝人見和雪后北臺書壁》
9、好鳥迎春歌后院,飛花送酒舞前檐。——[宋]張先《蝶戀花》
10、飛花逐水歸何處,落絮沾泥不解狂。——[宋]李光《鷓鴣天》
11、飛花自有牽情處,不向枝邊墜。——[宋]晏幾道《虞美人》
12、飛花紅不聚,都因夜來雨,枝頭冷落情如許。——[宋]趙師俠《東坡引》
13、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清]曹雪芹□高鶚《紅樓夢·葬花吟》
14、飛花逐月終有時,花自飄零水自流。緣起時惜緣,緣滅時隨緣。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舒云卷。
15、落絮無聲春墮淚,飛花有夢燕歸愁。
三、帶“花”的詩句
風歸花歷亂,日度影參差——【芳樹】盧照鄰
日影飛花殿,風文積草池——奉和春日池臺】元萬頃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人日寄杜二拾遺】高適
百花簾下朝窺鏡,明月窗前夜理琴。——代閨人】沈宇
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岑參
忽然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東方欲曙花冥冥,啼鶯相喚亦可聽。——聽鶯曲】韋應物
野花妝面濕,山草紐斜齊。——曉晴(一作晚晴)】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月下獨酌四首】李白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山中問答】李白
四、飛花令詩句
飛花令是古時候人們經常玩一種“行酒令”的游戲,是中國古代酒令之一,屬雅令。“飛花”一詞則出自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春城無處不飛花”一句。行飛花令時選用詩和詞,也可用曲,但選擇的句子一般不超過7個字。
方法示例
甲:花開堪折直須折。花在第一字位置上
乙:落花人獨立。花在第二字位置上
丙:感時花濺淚。花在第三字位置上
……
以此類推,花在第七個字位置上則一輪完成,可繼續循環下去。答不上的則罰酒。
在酒宴上可以有一些變化,如直接說一句帶花的詩,花在詩中的位置對應到某客人,此客人再接,如果正好應到自身,則罰酒。
五、帶數字的飛花令古詩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西天。
雨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相看兩不厭, 唯有敬亭山。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六、帶飛的詩句
1、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出自唐·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
譯文:你像一只飛鳥不知歸宿何處,留下這一片青山空對著行人。
2、飛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誠?——出自唐·張九齡《感遇十二首·其二》
譯文:飛騰與沉淪自然相隔萬里,有什么能撫慰我滿腔真誠?
3、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出自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譯文:飛騰的水珠散發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騰。
4、垂柳暗如煙,飛花飄似霰。——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譯文:垂柳隱約幽微像輕煙,飛花飄揚飛舞似雪粒。
5、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南北朝·佚名《木蘭詩/木蘭辭》
譯文:不怕萬里征程的遙遠,奔赴戰場,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
6、、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譯文:北風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斷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飛撒大雪。
7、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唐·白居易《長恨歌》
譯文:晚上宮殿中流螢飛舞,孤燈油盡君王仍難以入睡。
8、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譯文: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懸掛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水塘里。
七、含“山”的《飛花令》詩句有哪些
1、送別 / 山中送別
唐代: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譯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落下把柴門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綠,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
2、春莊
唐代:王勃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
譯文:
幽靜的山林中有一條路邊長滿蘭葉的小路,城外的種桃李的園子。
只是沒有人間的清靜,沒有聽到鳥兒的啼叫之聲。
3、同褒子秋齋獨宿
唐代:韋應物
山月皎如燭,風霜時動竹。
夜半鳥驚棲,窗間人獨宿。
譯文:
冰冷的月光侵蝕著衰殘的燭火,雨聲在幽深的竹林中作響。
被驚動的鳥兒不時鳴叫一聲,在這凄寒的枝頭難以入睡。
4、池上二絕 其一
唐代:白居易
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
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
譯文:
兩個僧人坐著下圍棋,竹樹樹陰遮蓋了棋盤。
再無他人能在竹林外見到他們,人們在竹林外的話可以聽到兩位僧人微小的落子聲。
5、絕句二首·其二
唐代: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譯文:
碧綠的江水把鳥兒的羽毛映襯得更加潔白,山色青翠欲滴,紅艷的野花似乎將要燃燒起來。
今年春天眼看著又要過去了,什么時候才是我返回故鄉的日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