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詩300首詩句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晦。 西施詠 王維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塞上曲 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塵沙老。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塞下曲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春 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落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風 雨 李商隱 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心斷新豐酒,銷愁又幾千。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感 遇 張九齡 其 一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其 二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命運惟所遇,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落 花 李商隱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二、唐詩三百首里的古詩名 全要 急求
〖五言古詩〗 張九齡:感遇四首之一 張九齡:感遇四首之二 張九齡:感遇四首之三 張九齡:感遇四首之四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月下獨酌 李白:春思 杜甫:望岳 杜甫:贈衛八處士 杜甫:佳人 杜甫:夢李白二首之一 杜甫:夢李白二首之二 王維:送別 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王維:青溪 王維:渭川田家 王維:西施詠 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王昌齡: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邱為:尋西山隱者不遇 綦毋潛:春泛若耶溪 常建:宿王昌齡隱居 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元結:賊退示官吏并序 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韋應物:長安遇馮著 韋應物:夕次盱眙縣 韋應物:東郊 韋應物:送楊氏女 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柳宗元:溪居 〖五言樂府〗 王昌齡:塞上曲 王昌齡:塞下曲 李白:關山月 李白:子夜四時歌[春歌] 李白:子夜四時歌[夏歌] 李白:子夜四時歌[秋歌] 李白:子夜四時歌[冬歌] 李白:長干行 孟郊:烈女操 孟郊:游子吟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七言古詩〗 李頎:古意 李頎:送陳章甫 李頎:琴歌 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李頎:聽安萬善吹篳篥歌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宣州謝[月兆]樓餞別校書叔云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杜甫: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杜甫:寄韓諫議 杜甫:古柏行 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 元結: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韓愈:山石 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韓愈:石鼓歌 柳宗元:漁翁 白居易:長恨歌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李商隱:韓碑 〖七言樂府〗 高適:燕歌行并序 李頎:古從軍行 王維:洛陽女兒行 王維:老將行 王維:桃源行 李白:蜀道難 李白:長相思二首之一 李白:長相思二首之二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一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二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三 李白:將進酒 杜甫:兵車行 杜甫:麗人行 杜甫:哀江頭 杜甫:哀王孫 〖五言律詩〗 唐玄宗: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張九齡:望月懷遠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駱賓王:在獄詠蟬并序 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游望 沈全期:雜詩 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王灣:次北固山下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岑參:寄左省杜拾遺 李白:贈孟浩然 李白:渡荊門送別 李白:送友人 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杜甫:月夜 杜甫:春望 杜甫:春宿左省 杜甫: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問道歸鳳翔。
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
有悲往事 杜甫:月夜憶舍弟 杜甫:天末懷李白 杜甫: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杜甫:別房太尉墓 杜甫:旅夜書懷 杜甫:登岳陽樓 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王維:山居秋暝 王維:歸嵩山作 王維:終南山 王維:酬張少府 王維:過香積寺 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王維:漢江臨眺 王維:終南別業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孟浩然:過故人莊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孟浩然:留別王侍御維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劉長卿: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 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新年作 錢起:送僧歸日本 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劉脊虛:闕題 戴叔倫: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盧綸:李端公 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司空曙: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賊平后送人北歸 劉禹錫:蜀先主廟 張籍:沒蕃故人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杜牧:旅宿 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許渾:早秋 李商隱:蟬 李商隱:風雨 李商隱:落花 李商隱:涼思 李商隱:北青蘿 溫庭筠:送人東游 馬戴:灞上秋居 馬戴:楚江懷古 張喬:書邊事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懷 崔涂:孤雁 杜荀鶴:春宮怨 韋莊:章臺夜思 僧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七言律詩〗 崔顥:黃鶴樓 崔顥:行經華陰 祖詠:望薊門 李頎:送魏萬之京 崔曙: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 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岑參: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王維: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王維:酬郭給事 杜甫:蜀相 杜甫:客至 杜甫:野望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登高 杜甫:登樓 杜甫:宿府 杜甫:閣夜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一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二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三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四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錢起:贈闕下裴舍人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韓翃:同題仙游觀 皇甫冉:春思 盧綸:晚次鄂州 元稹:遣悲懷三首之一 元稹:遣悲懷三首之二 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元稹:遣悲懷三。
三、唐詩三百首中每首詩的名句
不一定每首詩都是名詩,不一定每首詩中都有名句。
1、五言古詩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杜甫《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佳人》: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杜甫《夢李白二首》: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王維《送別》: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元結《賊退示官吏》: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 韋應物《長安遇馮著》: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 2、五言樂府 李白《關山月》: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李白《子夜吳歌》: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李白《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孟郊《游子呤》: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3、七言古詩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李頎《送陳章甫》: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云高。
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杜甫《寄韓諫儀注》:國家成敗吾豈敢,色難腥腐餐楓香。 杜甫《古柏行》:志士仁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飲奈明何。 白居易《長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李商隱《韓碑》:當仁自古有不讓,言訖屢頷天子頤。
4、七言樂府 王維《桃源行》: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李白《蜀道難》: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李白《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杜甫《兵車行》: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王維《渭城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李白《清平調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5、五言律詩 杜秋娘《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駱賓王《在獄詠蟬并序》: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常建《破山寺后禪院》: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岑參《寄左省杜拾遺》:白發悲花落,青云羨鳥飛。
李白《渡荊門送別》;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杜甫《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別房太尉墓》:近淚無干土,低空有斷云。
杜甫《旅夜書懷》: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王維《山居秋螟》: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王維《終南別業》: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 劉慎《虛闕題》: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盧綸《送李端》: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李商隱《落花》: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李商隱《北青蘿》:世界微塵里,吾寧愛與憎。
溫庭筠《送人東歸》: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6、七言律詩 崔顥《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杜甫《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客至》: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生涯豈料承優詔,世事空知學醉歌。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韓翃 《同題仙游觀》: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元稹《遣悲懷三首》: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李商隱《錦瑟》:此情可待萬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無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無題二首》: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
四、唐詩300首,里面的親情
游子吟
朝代:唐代
作者:孟郊
原文: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游子吟》寫在溧陽。此題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于是寫出這首發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賞析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于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游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于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
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慈母”與“游子”緊緊聯系在一起,寫出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通過慈母為游子趕 制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之情。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是因為怕兒子“遲遲”難歸。偉大的母愛正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自然地流露出來。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飾,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這兩句采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兒女像區區小草,母愛如春天陽光。兒女怎能報答母愛于萬一呢?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托著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這首詩藝術地再現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來贏得了無數讀者強烈的共鳴。直到清朝,溧陽有兩位詩人又吟出了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縈我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足見此詩給后人的深刻印象。
五、唐詩三百首里的古詩名 全要 急求
〖五言古詩〗 張九齡:感遇四首之一 張九齡:感遇四首之二 張九齡:感遇四首之三 張九齡:感遇四首之四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月下獨酌 李白:春思 杜甫:望岳 杜甫:贈衛八處士 杜甫:佳人 杜甫:夢李白二首之一 杜甫:夢李白二首之二 王維:送別 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王維:青溪 王維:渭川田家 王維:西施詠 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王昌齡: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邱為:尋西山隱者不遇 綦毋潛:春泛若耶溪 常建:宿王昌齡隱居 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元結:賊退示官吏并序 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韋應物:長安遇馮著 韋應物:夕次盱眙縣 韋應物:東郊 韋應物:送楊氏女 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柳宗元:溪居 〖五言樂府〗 王昌齡:塞上曲 王昌齡:塞下曲 李白:關山月 李白:子夜四時歌[春歌] 李白:子夜四時歌[夏歌] 李白:子夜四時歌[秋歌] 李白:子夜四時歌[冬歌] 李白:長干行 孟郊:烈女操 孟郊:游子吟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七言古詩〗 李頎:古意 李頎:送陳章甫 李頎:琴歌 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李頎:聽安萬善吹篳篥歌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宣州謝[月兆]樓餞別校書叔云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杜甫: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杜甫:寄韓諫議 杜甫:古柏行 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 元結: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韓愈:山石 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韓愈:石鼓歌 柳宗元:漁翁 白居易:長恨歌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李商隱:韓碑 〖七言樂府〗 高適:燕歌行并序 李頎:古從軍行 王維:洛陽女兒行 王維:老將行 王維:桃源行 李白:蜀道難 李白:長相思二首之一 李白:長相思二首之二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一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二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三 李白:將進酒 杜甫:兵車行 杜甫:麗人行 杜甫:哀江頭 杜甫:哀王孫 〖五言律詩〗 唐玄宗: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張九齡:望月懷遠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駱賓王:在獄詠蟬并序 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游望 沈全期:雜詩 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王灣:次北固山下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岑參:寄左省杜拾遺 李白:贈孟浩然 李白:渡荊門送別 李白:送友人 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杜甫:月夜 杜甫:春望 杜甫:春宿左省 杜甫: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問道歸鳳翔。
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
有悲往事 杜甫:月夜憶舍弟 杜甫:天末懷李白 杜甫: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杜甫:別房太尉墓 杜甫:旅夜書懷 杜甫:登岳陽樓 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王維:山居秋暝 王維:歸嵩山作 王維:終南山 王維:酬張少府 王維:過香積寺 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王維:漢江臨眺 王維:終南別業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孟浩然:過故人莊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孟浩然:留別王侍御維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劉長卿: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 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新年作 錢起:送僧歸日本 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劉脊虛:闕題 戴叔倫: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盧綸:李端公 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司空曙: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賊平后送人北歸 劉禹錫:蜀先主廟 張籍:沒蕃故人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杜牧:旅宿 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許渾:早秋 李商隱:蟬 李商隱:風雨 李商隱:落花 李商隱:涼思 李商隱:北青蘿 溫庭筠:送人東游 馬戴:灞上秋居 馬戴:楚江懷古 張喬:書邊事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懷 崔涂:孤雁 杜荀鶴:春宮怨 韋莊:章臺夜思 僧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七言律詩〗 崔顥:黃鶴樓 崔顥:行經華陰 祖詠:望薊門 李頎:送魏萬之京 崔曙: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 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岑參: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王維: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王維:酬郭給事 杜甫:蜀相 杜甫:客至 杜甫:野望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登高 杜甫:登樓 杜甫:宿府 杜甫:閣夜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一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二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三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四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錢起:贈闕下裴舍人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韓翃:同題仙游觀 皇甫冉:春思 盧綸:晚次鄂州 元稹:遣悲懷三首之一 元稹:遣悲懷三首之二 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元稹:遣悲懷三首之三。
六、駱賓王的詩幾首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之中
唐詩三百首詩人列表(按收集詩數量排序)《全唐詩》《唐詩三百首》共選入唐代詩人77
總計310首詩,其中包括五言古詩33,樂府46,七言古詩28,七言律詩50,五言絕句29,七言絕句51具體如下:杜甫 (39) 王維 (29) 李白 (29) 李商隱 (24) 孟浩然 (15) 韋應物 (12) 劉長卿 (11) 杜牧 (10) 王昌齡 (8) 岑參 (7) 李頎 (7) 白居易 (6) 柳宗元 (5) 盧綸 (5) 張祜 (5) 元稹 (4) 崔顥 (4) 溫庭筠 (4) 韓愈 (4) 劉禹錫 (4) 李益 (3) 司空曙 (3) 錢起 (3) 張九齡 (3) 元結 (2) 常建 (2) 孟郊 (2) 韓翃 (2) 高適 (2) 馬戴 (2) 許渾 (2) 崔涂 (2) 韋莊 (2) 祖詠 (2) 王之渙 (2) 韓翎 (2) 劉方平 (2) 朱慶余 (2) 鄭畋 (1) 陳陶 (1) 張泌 (1) 無名氏 (1) 杜秋娘 (1) 柳中庸 (1) 顧況 (1) 李端 (1) 王建 (1) 權德輿 (1) 賈島 (1) 李頻 (1) 金昌緒 (1) 西鄙人 (1) 賀知章 (1) 張旭 (1) 王翰 (1) 張繼 (1) 崔曙 (1) 皇甫冉 (1) 薛逢 (1) 秦韜玉 (1) 沈全期 (1) 裴迪 (1) 僧皎然 (1) 杜荀鶴 (1) 張喬 (1) 唐玄宗 (1) 王勃 (1) 駱賓王 (1) 杜審言 (1) 沈?期 (1) 宋之問 (1) 王灣 (1) 劉眘虛 (1) 戴叔倫 (1) 盧倫 (1) 張藉 (1) 陳子昂 (1) 邱為 (1) 綦毋潛 (1) 朱熹 (1) 蔻準 (1) 江非 (1) 大衛 (1) 飛廉 (1)
七、求唐詩三百首的詩名
【第一卷:五言古詩】張九齡:感遇·其一張九齡:感遇·其二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月下獨酌李白:春思杜甫:望岳杜甫:贈衛八處士杜甫:佳人杜甫:夢李白·其一杜甫:夢李白·其二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王維:送別王維:青溪王維:渭川田家王維:西施詠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王昌齡: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邱為:尋西山隱者不遇綦毋潛:春泛若耶溪常建:宿王昌齡隱居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元結:賊退示官吏·并序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韋應物:長安遇馮著韋應物:夕次盱眙縣韋應物:東郊韋應物:送楊氏女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柳宗元:溪居【第二卷:五言樂府】王昌齡:塞下曲·其一王昌齡:塞下曲·其二李白:關山月李白:子夜秋歌李白:長干行孟郊:列女操孟郊:游子吟【第三卷:七言古詩】陳子昂:登幽州臺歌李頎:古意李頎:送陳章甫李頎:琴歌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李頎:聽安萬善吹篳篥歌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金陵酒肆留別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杜甫:丹青引贈曹霸將軍杜甫:寄韓諫議杜甫:古柏行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元結:石魚湖上醉歌·并序韓愈:山石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韓愈:石鼓歌柳宗元:漁翁白居易:長恨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李商隱:韓碑高適:燕歌行·并序【第四卷:七言樂府】李頎:古從軍行王維:洛陽女兒行王維:老將行王維:桃源行李白:蜀道難李白:長相思·其一李白:長相思·其二李白:行路難李白:將進酒杜甫:兵車行杜甫:麗人行杜甫:哀江頭杜甫:哀王孫【第五卷:五言律詩】唐玄宗: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張九齡:望月懷遠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駱賓王:在獄詠蟬·并序杜審言:和晉陵陸丞相早春游望沈期:雜詩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王灣:次北固山下常建:破山寺后禪院岑參:寄左省杜拾遺李白:贈孟浩然李白:渡荊門送別李白:送友人李白:聽蜀僧浚彈琴李白:夜泊牛渚懷古杜甫:春望杜甫:月夜杜甫:春宿左省杜甫: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間道歸鳳翔,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有悲往事杜甫:月夜憶舍弟杜甫:天末懷李白杜甫: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杜甫:別房太尉墓杜甫:旅夜書懷杜甫:登岳陽樓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王維:山居秋暝王維:歸嵩山作王維:終南山王維:酬張少府王維:過香積寺王維:送梓州李使君王維:漢江臨泛王維:終南別業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孟浩然:歲暮歸南山孟浩然:過故人莊孟浩然:秦中感秋寄遠上人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孟浩然:留別王維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劉長卿: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劉長卿:新年作錢起:送僧歸日本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劉脊虛:闕題戴叔倫:江鄉故人偶集客舍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司空曙:云陽館與韓紳宿別司空曙:喜見外弟盧綸見宿司空曙:賊平后送人北歸劉禹錫:蜀先主廟張藉:沒蕃故人白居易:草杜牧:旅宿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許渾:早秋李商隱:蟬李商隱:風雨李商隱:落花李商隱:涼思李商隱:北青蘿溫庭筠:送人東游馬戴:灞上秋居馬戴:楚江懷古張喬:書邊事崔涂:除夜有懷崔涂:孤雁杜荀鶴:春宮怨韋莊:章臺夜思僧皎然:尋陸鴻漸不遇【第六卷:七言律詩】崔顥:登黃鶴樓崔顥:行經華陰祖詠:望薊門崔曙:九月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李頎:送魏萬之京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岑參: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王維: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王維:積雨輞川莊作王維:贈郭給事杜甫:蜀相杜甫:客至杜甫:野望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登高杜甫:登樓杜甫:宿府杜甫:閣夜杜甫:詠懷古跡·其一杜甫:詠懷古跡·其二杜甫:詠懷古跡·其三杜甫:詠懷古跡·其四杜甫:詠懷古跡·其五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劉長卿: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錢起:贈闕下裴舍人韋應物:寄李儋元錫韓翃:同題仙游觀皇甫冉:春思盧綸:晚次鄂州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元稹:遣悲懷·其一元稹:遣悲懷·其二元稹:遣悲懷·其三白居易: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于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李商隱:錦瑟李商隱:無題李商隱:隋宮李商隱:無題·其一李商隱:無題·其二李商隱:籌。
八、孟郊的所有古詩
孟郊【詩人小傳】游子吟 登科后 登科居 列女操 怨詩 秋懷 勸學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有所思 雜曲歌辭·出門行二首 旅次湘沅有懷靈均 巫山曲 古怨別 雜曲歌辭·古離別二首 雜曲歌辭·傷歌行 琴曲歌辭·湘妃怨 古薄命妾 雜曲歌辭·游俠行 看花 洛橋晚望 立德新居 泛黃河 游終南山 游韋七洞庭別業 戲贈無本 雜曲歌辭·車遙遙 橫吹曲辭·折楊柳 相和歌辭·雜怨三首 雜曲歌辭·樂府三首 雜曲歌辭·灞上輕薄行 和宣州錢判官使院廳前石楠樹 送淡公 連州吟 贈別崔純亮 勸善吟 雜曲歌辭·羽林行 橫吹曲辭·長安道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二首 吊盧殷 忽不貧,喜盧仝書船歸洛 峽哀 吊元魯山 擢第后東歸書懷,獻座主呂侍御 寒溪 濟源寒食 石淙 結愛 靜女吟 登華巖寺樓望終南山贈林校書兄弟 君子勿郁郁士有謗毀者作詩以贈之 贈萬年陸郎中 寄陜府鄧給事 寄義興小女子 吊國殤 壽安西渡奉別鄭相公 品松 答友人贈炭 離思 越中山水 古意贈梁肅補闕 贈鄭夫子魴 大隱坊·崔從事鄖以直隳職 寄張籍 上達奚舍人 贈主人 贈文應上人 歸信吟 楚竹吟酬盧虔端公見和湘弦怨 塘下行 古別曲 清東曲 寒江吟 百憂 衰松 求仙曲 嬋娟篇 贈道月上人 過彭澤 贈建業契公 獻襄陽于大夫 上包祭酒 靖安寄居 雪 春日有感 傷時 夷門雪贈主人 堯歌 謝李輈再到 杏殤 悼亡 送盧汀侍御歸天德幕 送柳淳 寄洺州李大夫 寄盧虔使君 汴州離亂后憶韓愈、李翱 酬友人見寄新文 寄張籍 寄崔純亮 寄院中諸公 大隱坊·趙記室俶在職無事 贈韓郎中愈 送無懷道士游富春山水 送豆盧策歸別墅 感別送從叔校書簡再登科東歸 送玄亮師 奉同朝賢送新羅使 同溧陽宰送孫秀才 與韓愈、李翱、張籍話別 汴州留別韓愈 春日同韋郎中使君送鄒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陽 送韓愈從軍 送丹霞子阮芳顏上人歸山 和薛先輩送獨孤秀才上都赴嘉會得青字 送崔爽之湖南 送超上人歸天臺 張徐州席送岑秀才 有所思聯句 悼幼子 哭盧貞國 吊房十五次卿少府 讀經 溧陽秋霽 子慶詩 夏日謁智遠禪師 借車 上昭成閣不得,于從侄僧悟空院嘆嗟 曉鶴 邀人賞薔薇 春雨后 感懷 將見故人 罪松 聞砧 自嘆 酒德 冬日 春愁 與二三友秋宵會話清上人院 喜與長文上人宿李秀才小山池亭 邀花伴 傷春 下第東歸留別長安知己 失意歸吳因寄東臺劉復侍御 商州客舍 教坊歌兒 乙酉歲舍弟扶侍歸興義莊居后獨止舍待替人 贈轉運陸中丞 贈城郭道士 桐廬山中贈李明府 贈黔府王中丞楚 過分水嶺 贈李觀 贈蘇州韋郎中使君 游枋口 與王二十一員外涯游枋口柳溪 與王二十一員外涯游昭成寺 北郭貧居 濟源春 和皇甫判官游瑯琊溪 汝州陸中丞席喜張從事至同賦十韻 旅次洛城東水亭 蘇州昆山惠聚寺僧房 藍溪元居士草堂 新卜清羅幽居奉獻陸大夫 題韋少保靜恭宅藏書洞 鴉路溪行,呈陸中丞 獨宿峴首憶長安故人 夢澤中行 苦寒吟 山老吟 長安羈旅行 南浦篇 征婦怨 閑怨 古意 貧女詞寄從叔先輩簡 邊城吟 巫山高 楚怨 殺氣不在邊 覆巢行 臥病 隱士 審交 怨別 望遠曲 望夫石 織婦辭 古意 和丁助教塞上吟 路病 獨愁 遣興 退居 新平歌送許問 弦歌行 黃雀吟 臨池曲 送遠吟 雜怨 小隱吟 猛將吟 湘弦怨 遠愁曲 京山行 自商行謁復州盧使君虔 往河陽宿峽陵,寄李侍御 西上經靈寶觀 生生亭 題從叔述靈巖山壁 題林校書花嚴寺書窗 夜集汝州郡齋聽陸僧辯彈琴 同年春燕 羅氏花下奉招陳侍御 游石龍渦 浮石亭 汝州南潭陪陸中丞公宴 題陸鴻漸上饒新開山舍 題韋承總吳王故城下幽居 嵩少 上張徐州 嚴河南 吳安西館贈從弟楚客 贈章仇將軍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監察十五叔,兼呈李益 分水嶺別夜示從弟寂 旅行 上河陽李大夫 投贈張端公 大隱坊·章仇將軍良棄功守貧 憶周秀才、素上人,時聞各在一方 舟中喜遇從叔簡別后寄上,時從叔初擢第歸江 懷南岳隱士 春夜憶蕭子真 獻漢南樊尚書 西齋養病夜懷多感因呈上從叔子云 訪疾 長安旅情 長安羈旅 渭上思歸 初于洛中選 下第東南行 嘆命 遠游 擇友 夜憂 惜苦 寒地百姓吟 出東門 招文士飲 陪侍御叔游城南山墅 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 懊惱 游城南韓氏莊 游終南龍池寺 南陽公請東櫻桃亭子春宴 游華山云臺觀 饑雪吟 偷詩 晚雪吟 自惜 老恨 湖州取解述情 落第 詠懷 病起言懷 秋夕貧居述懷 夜感自遣 再下第 求友 投所知 病客吟 感懷 游子 結交 感興 贈農人 長安早春 寓言 偶作 達士 暮秋感思 古興 勸友 亂離 勸酒 去婦 酬鄭毗躑躅詠 和薔薇花歌 宇文秀才齋中海柳詠 搖柳 答李員外小榼味 井上枸杞架 蜘蛛諷 蚊 燭蛾 和錢侍郎甘露 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題項羽廟 讀張碧集 聽琴 聞夜啼贈劉正元 喜雨 終南山下作 觀種樹 魏博田興尚書聽嫂命不立非夫人詩 喜符郎詩有天縱 憑周況先輩于朝賢乞茶 訪嵩陽道士不遇 聽藍溪僧為元居士說維摩經 憩淮上觀公法堂 江邑春霖奉贈陳侍御 列仙文·方諸青童君 列仙文·清虛真人 列仙文·金母飛空歌 列仙文·安度明 爛柯石 尋言上人 噴玉布 姑蔑城 崢嶸嶺 吊比干墓 哭李觀 李少府廳吊李元賓遺字 悼吳興湯衡評事 哀孟云卿嵩陽荒居 逢江南故晝上人會中鄭方回 哭秘書包大監 傷舊游 吊江南老家人春梅 哭李丹員外,并寄杜中丞 哭劉言史 吊李元賓墳 覽崔爽遺文,因紓幽懷 送黃構擢第后歸江南 送道士 送孟寂赴舉 同李益、崔放送王煉師還樓觀,兼為群公先營 送從舅端適楚地 同茅郎中使君送河南裴文學 送李翱。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唐詩三百首里的孟郊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