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有關禮儀的名言和詩句
1、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愛默生
2、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3、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
4、在宴席上最讓人開胃的就是主人的禮節。——莎士比亞
5、無禮是無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6、利益,是聰明人想出來的與愚人保持距離的一種策略。——愛默生
7、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 劉備
9、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10、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 —— 李白
11、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二、與道德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 《獻華陰羅丞別》
(唐)儲光羲
華山薄游者,玄發當青春。道德同仙吏,尊卑即丈人。
縣城俯京路,獲見官舍里。淹留瓊樹枝,謔浪春泉水。
昔余在天目,總角奉游從。寒暑遞來往,今復蓮花峰。
別情無遠近,道別方愁予。孰想古人言,乃知悲風雨。
2. 《列女操》唐. 孟郊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3. 《贈孟浩然》
(唐)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4. 題劍門
(唐) 李衍
緩轡逾雙劍,行行躡石棱。作千尋壁壘,為萬祀依憑。道德雖無取,江山粗可矜。回看城闕路,云疊樹層層。
5. 《奉和幸白鹿觀應制》
(唐)趙彥昭
云驂驅半景,星蹕坐中天。國誕玄宗圣,家尋碧落仙。玉杯鸞薦壽,寶算鶴知年。一睹光華旦,欣承道德篇。
三、關于禮節的古詩 關于禮節的詩句
“不學禮,無以立。”
———《論語.季氏》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離婁下》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
舉止是映照每個人自身形象的鏡子。
———歌德:《親和力》
文明的最重要任務之一,是使人在他純粹的物質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國能夠達到的范圍內成為審美的人。
———席勒:《審美教育書簡》
禮貌是一個人自己的真實思想中進行選擇的藝術。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爾夫人》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講禮貌不會失去什么,卻能得到一切。
———瑪.沃.蒙塔古:《書信集》
禮節是所有規范中最微小卻最穩定的規范。
———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
禮貌是博愛的花朵。不講禮貌的人談不上有博愛思想。
———茹貝爾:《名言集》
使一個人偉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門第,而在于可貴的行為和高尚的品性。
———奧維:《名人名言錄》
禮儀不良有兩種:第一種是忸怩羞怯;第二種是行為不檢點和輕慢;要避免這兩種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這條規則,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別人。
———約翰.洛克:《教育漫話
四、關于“文明禮儀”的詩句有哪些
1、不學禮,無以立。
———《論語.季氏》 2、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離婁下》 3、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 4、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諸葛亮 5、應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德謨克利特 6、奢侈總是跟隨著**,**總是跟隨著奢侈。——孟德斯鳩 7、人在智慧上、精神上的發達程度越高,人就越自由,人生就越能獲得莫大的滿足。
——契訶夫 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張衡 9、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地道謝,浮夸的蝴蝶卻是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泰戈爾 10、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11、讀詩書,尚禮儀,守綱常。
——界李典《三國殺》 12、貴族重權利,百姓重禮儀。——阿·奧斯汀 13、四書五經入庭訓,儒行月令記燕居;所謂禮儀者,學之端也。
——楚君儀《霹靂布袋戲》 14、言非禮儀,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屬仁由義,謂之自棄也。 15、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孟子》。
五、關于禮儀的古詩詞
“不學禮,無以立.” ———《論語.季氏》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離婁下》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舉止是映照每個人自身形象的鏡子. ———歌德:《親和力》文明的最重要任務之一,是使人在他純粹的物質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國能夠達到的范圍內成為審美的人. ———席勒:《審美教育書簡》禮貌是一個人自己的真實思想中進行選擇的藝術.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爾夫人》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講禮貌不會失去什么,卻能得到一切. ———瑪.沃.蒙塔古:《書信集》禮節是所有規范中最微小卻最穩定的規范. ———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禮貌是博愛的花朵.不講禮貌的人談不上有博愛思想. ———茹貝爾:《名言集》使一個人偉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門第,而在于可貴的行為和高尚的品性. ———奧維:《名人名言錄》禮儀不良有兩種:第一種是忸怩羞怯;第二種是行為不檢點和輕慢;要避免這兩種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這條規則,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別人. ———約翰.洛克:《教育漫話。
六、關于禮儀的古詩詞
文明禮儀名言名句
1、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2、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孟子
3、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王安石
4、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荀子
5、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6、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蘇軾
7、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
8、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子貢
9、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10、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荀況
11、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諸葛亮
12、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韓非
13、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4、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李白
15、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司馬光
16、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17、博學于文,約之以禮。——孔子
1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張衡
19、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魏徵
2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七、關于禮儀的詩句
《曲禮》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很毋求勝,分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尸,立如齊。禮從宜,使從俗。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禮,不妄說人,不辭費。禮,不逾節,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禮聞取于人,不聞取人。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于禽獸。
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 不學禮,無以立。”
———《論語.季氏》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離婁下》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
八、誰能給我說點小學生文明禮儀和道德方面的句子
家庭禮儀常識: 1、對長輩,早上起來要說“早安”,睡覺以前道“晚安”。
2、進爸媽的房間前先敲門,出門要向家人道別,放學回家自覺向家人打招呼,幫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3、尊重長輩,聽從家長教誨。
4、記住家長生日,用自己良好表現作為給家長的生日禮物。 5、對父母、爺爺奶奶等長輩要以“您”尊稱。
6、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7、家中吃飯請長輩先就座,幫助長輩盛飯。
8、飯后對長輩(或做飯者)說聲:“謝謝您,我吃好了!”鄰里交往“四原則”: 拜訪:到鄰居家串門是鄰里間經常的事。 第一次去拜訪鄰居,最好選擇在周末的白天,時間比較充 裕,也不會被當做不速之客。
幫忙:俗語說“遠親不如近鄰”,鄰居之間應該主動幫忙,彼此照應。 關系:同住一個屋檐下,鄰居間天天見面,這更要求彼此要尊敬對方。
互贊:適當地對鄰居夸獎稱贊會形成彼此融洽的關系。 比如對鄰居家的孩子、家居給予一定的贊許,只要語言得體、大方,不僅會給鄰居帶來好心情,也能顯示自身對鄰居的敬重。
鄰里之間關系要避免: 室內現代化,室外臟亂差;與己無關事,高高掛起;樓上挨樓下,不知誰姓啥;手拿大哥大,見面不說話。
九、關于“文明禮儀”的詩句有哪些
1、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
2、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離婁下》
3、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
4、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諸葛亮
5、應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利特
6、奢侈總是跟隨著**,**總是跟隨著奢侈。——孟德斯鳩
7、人在智慧上、精神上的發達程度越高,人就越自由,人生就越能獲得莫大的滿足。——契訶夫
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張衡
9、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地道謝,浮夸的蝴蝶卻是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泰戈爾
10、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11、讀詩書,尚禮儀,守綱常。——界李典《三國殺》
12、貴族重權利,百姓重禮儀。——阿·奧斯汀
13、四書五經入庭訓,儒行月令記燕居;所謂禮儀者,學之端也。——楚君儀《霹靂布袋戲》
14、言非禮儀,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屬仁由義,謂之自棄也。
15、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孟子》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有關于禮節和道德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