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我們面對嚴峻的考驗要從容不迫、無所畏懼的詩句
教育我們面對嚴峻的考驗要從容不迫、無所畏懼的詩句,如:
1、譚嗣同《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譚嗣同在詩中提到這兩個歷史人:物張儉和杜根的遭遇,而不選擇他們的避難方式,表現出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2、鄭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 ,勁竹象征了詩人面對種種艱難困苦,寧折不彎,決不向任何黑暗勢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污的錚錚傲骨。
3、李白的《行路難·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結尾二句,經過前面的反復回旋以后,境界頓開,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慨,也表達了作者人生前途充滿樂觀的豪邁氣概。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二、用一句古詩形容面對嚴峻的考驗從容不迫無所謂懼
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間。 --于謙(明) [注釋] 吟: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
若等閑:好像很平常。 清白:指高尚節操。
[簡析]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于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錘萬擊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
“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征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
第三句“粉骨碎身渾不怕”。“粉骨碎身”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渾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頭的顏色作比,也就是現在的“清白”的意思 。
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
于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但英宗復辟后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
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