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達聰慧的詩句
大智若愚
【解釋】某些才智出眾的人不露鋒芒,看來好像愚笨。
【出處】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蘭質蕙心
【解釋】形容美麗而聰明。
【出處】唐·王勃《七夕賦》:“金聲玉韻,蕙心蘭質。”
聰明才智
【解釋】指有豐富敏捷的智力和顯著的才能。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
聰明睿智
【解釋】指聰穎明智。
【出處】《孔子家語·三恕》:“聰明睿智,守之以愚。”
冰雪聰明
【解釋】比喻人聰明非凡。
【出處】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絕圣棄智
【解釋】圣、智:智慧,聰明。棄絕聰明才智,返歸天真純樸。這是古代老、莊的無為而治的思想。
【出處】《老子》第十九章:“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綠色通巧棄利,盜賊無有。”
錦心繡腸
【解釋】形容文思優美,聰明有才。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七:“聞之異鄉公子如此形狀,必是個浪蕩之徒,便有錦心繡腸,誰人信他,誰人請他。”
二、含有聰明的古詩句
1、嬌兒聰明尚貴主
明
楚石梵琦
《北邙行》
2、水碧聰明井
明
林俊
《東林寺》
3、聰明正愧劉光伯
明
陸釴
《同寮諸公會飲倪侍讀宅》
4、聰明已辯魯為魚
明
南洲法師
《送金上人古上人制滿同還南翔》
5、聰明比舊堂堂減
明
沈周
《秋雨偶書》
6、聰明漸不如
明
石珝
《宿性公院》
7、重華聰明疾讒說
明
薛蕙
《行路難(三首)》
8、何用聰明多讀書
明
楊基
《過高郵新開湖微雨有詠》
9、何用聰明萬卷書
明
楊基
《寄張學錄孟兼揭應奉孟同二文學》
10、聰明日損鬢已翁
明
張羽
《送沈孝廉讀書天屏山》
11、枉教天與聰明
明
周鼎
《雜興(三首)》
12、聰明邁前人
明
朱高煦
《擬古詩(六首。永樂五年)》
13、聰明達所為
唐
杜甫
《同豆盧峰知字韻》
14、昭陽伴里最聰明
唐
盧綸
《宴席賦得姚美人拍箏歌(美人曾在禁中)》
15、誠乃蔽聰明
唐
權德輿
《讀谷梁傳二首》
16、聰明本聽卑
唐
楊巨源
《春日奉獻圣壽無疆詞十首》
17、誰遣聰明好顏色
唐
劉禹錫
《和樂天鸚鵡》
18、聰明受沉惑
唐
盧仝
《感古四首》
19、唯恨枉聰明
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韻》
20、聰明鞭得轉無機
唐
元稹
《酬復言長慶四年元日郡齋感懷見寄》
21、然后佐聰明
唐
劉得仁
《上翰林丁學士》
22、一為啟聰明
唐
吳融
《和嚴諫議蕭山廟十韻(舊說常聞蕭管之聲,因》
23、余曾昔睹聰明士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24、世有聰明士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25、聰明無益當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26、聰明好短命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27、余曾昔睹聰明士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28、世有聰明士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29、聰明無益當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30、聰明好短命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31、可能酬謝得聰明
唐
齊己
《荊州新秋寺居寫懷詩五首上南平王》
32、任是聰明志士
唐
呂巖
《西江月·著意黃庭歲久》
三、描述聰明的詩句
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這原不是用來形容人的,是杜甫借物言志的詩句. 由于冰雪乃是圣潔之物,古人常常用來形容美麗,并且有著高尚純潔道德情操的人,后人便常借杜甫這詩,用來形容人聰明非凡. 但真正被用來形容女子應該是明代,明代有個文人張溥夸獎友人十一歲的小女兒“冰雪聰明”.后被廣泛用于形容年輕貌美,氣質不凡,德行兼備的女子.
'行知病虎,立如眠鷹'是形容人聰明才華不外露,但也說明了人的心機深刻,智謀高遠隱秘.
唐·李商隱《韓冬郎既席為詩相送因成二絕》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彤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才高八斗
南朝謝靈運,是一位寫了大量山水詩的文學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
他出身于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謝康樂”.他身為公侯,卻并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謝靈運自嘆懷才不遇,常常丟下公務不管,卻去游山玩水.后來,他辭官移居會稽,常常與友人酗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一些,卻被他怒斥了一頓.可是,謝靈運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每寫出一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
宋文帝接位后,將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詩作和書法贊為“兩寶”.謝靈運更加驕傲了,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語“才高八斗”由此而來,形容人的文才極高.
還有一些成語
博學多才: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見多識廣:識:知道.見過的多,知道的廣.形容閱歷深,經驗多.
殫見洽聞:殫:盡,完全;洽:廣博.該見的都見過了,該聽的都聽過了.形容見多識廣,知識淵博.
博古通今: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雄才大略: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謀略.
多才多藝: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真才實學:真正的才能和學識.
滿腹經綸:經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形容人極有才干和智謀.
經明行修:舊指通曉經學,品行端正.
德才兼備:德:品德;才:才能;備:具備.既有好的思想品質,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四、描寫智慧的古詩詞
《詩經》手如柔荑,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白居易《長恨歌》: “天生麗質難自棄”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溫泉水滑洗凝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芙蓉如面柳如眉” 人面桃花 唐寅 一剪梅 紅滿苔階綠滿枝,杜宇聲聲,杜宇聲悲!**未久又分離,彩鳳孤飛,彩鳳孤棲。
別后相思是幾時?后會難知?后會難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 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虛負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 妒花歌 昨夜海棠初著雨,數朵輕盈嬌欲雨; 佳人曉起出蘭房,折來對鏡比紅裝。
問郎:“花好奴顏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見語發嬌嗔,不信死花勝活人; 將花揉碎擲郎前,請郎今夜伴花眠。
(袁中郎評)竟能畫態 唐寅 題菊花圖 黃花無主為誰容,冷落疏籬曲徑中; 僅把金錢買脂粉,一生顏色付西風。 唐寅 和沈石田落花詩 之一 今朝春比昨朝春,北阮翻成南阮貧; 借問牧童應設酒,試嘗梅子又生仁。
六如偈送錢塘妾,八斗才逢洛水神; 多少好花空落盡,不曾遇著賞花人。 之二 春盡愁中與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風; 鬢邊舊白添新白,樹底深紅換淺紅。
漏客已隨香篆了,錢囊甘為酒杯空; 向來行樂東城畔,青草池塘亂活東。 之三 春來赫赫去匆匆,刺眼繁華轉眼空; 杏子單衫初脫暖,梨花深院自多風。
燒燈坐盡千金夜,對酒空思一點紅; 倘是東君問魚雁,心情說在雨聲中。 之四 桃花凈盡杏花空,開落年年約略同; 自是節臨三月暮,何須人恨五更風? 撲檐直破簾衣碧,上砌如欺地錦紅; 拾向砑羅方帕里,鴛鴦一對正當中。
五、形容聰慧的詩詞
1、誓以智慧水
唐
白居易
《自覺二首》
2、貪殘薄則智慧作
唐
閻朝隱
《鸚鵡貓兒篇》
3、智慧周則貪殘囚
唐
閻朝隱
《鸚鵡貓兒篇》
4、智慧犯之兮不復憂
唐
閻朝隱
《鸚鵡貓兒篇》
5、智慧舍利佛
唐
顧況
《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水施僧況歸命》
6、智慧只足勞精神
唐
韓愈
《感春四首》
7、常持智慧劍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8、智慧身金剛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9、常持智慧劍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10、智慧身金剛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
11、藏伏聰明智慧
元
馬鈺
《滿庭芳 贈淳化老喬先生》
12、勤磨智慧刀
元
譚處端
《南柯子·頻剔靈明燭》
13、智慧男兒
元
丘處機
《沁園春·智慧男兒》
14、修成智慧刀
元
侯善淵
《南柯子·匹配陰陽理》
15、釋明智慧深
元
尹志平
《巫山一段云 勸世》
16、須憑智慧
元
尹志平
《無俗念·參差萬有》
17、能生智慧香
元
尹志平
《悟南柯》
18、智慧男兒
元
尹志平
《踏云行 贈長春宮道眾》
19、方外生智慧
元
高道寬
《蘇幕遮·藥無窮》
20、小乘無智慧
元
牧常晁
《臨江仙 以上并見玄宗直指萬法同歸卷五》
21、于何榮智慧
魏晉
陶淵明
《桃花源詩》
22、人民智慧虹為路
現代
老舍
《汕頭行 過澄海三大橋》
23、智慧用益出
近代
柳亞子
《放歌》
24、悟了不行乾智慧
宋
白玉蟾
《萬法歸一歌》
25、遍分智慧燈開暗
宋
釋契適
《觀音詩》
26、提智慧劍
宋
釋行瑛
《偈十六首》
27、自是頑癡無智慧
宋
釋印肅
《頌證道歌·證道歌》
28、外道聰明無智慧
宋
釋印肅
《頌證道歌·證道歌》
29、智慧尚歸父
宋
釋正覺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30、智慧弓
宋
釋祖先
《偈頌四十二首》
31、我所得智慧
宋
釋祖珍
《偈三十五首》
32、巧拙無由智慧侵
宋
宋太宗
《逍遙詠》
33、玄談通智慧
宋
宋太宗
《逍遙詠》
34、玄談通智慧
宋
宋太宗
《逍遙詠》
35、異境凡從智慧生
宋
宋太宗
《逍遙詠》
36、智慧宜從高見識
宋
宋太宗
《逍遙詠》
37、方便門開智慧花
宋
宋太宗
《逍遙詠》
38、我有智慧空
宋
宋太宗
《緣識》
39、非干智慧中
宋
宋太宗
《緣識》
40、無礙逍遙通智慧
宋
宋太宗
《逍遙詠》
六、形容聰明的詩句
優質解答
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這原不是用來形容人的,是杜甫借物言志的詩句. 由于冰雪乃是圣潔之物,古人常常用來形容美麗,并且有著高尚純潔道德情操的人,后人便常借杜甫這詩,用來形容人聰明非凡. 但真正被用來形容女子應該是明代,明代有個文人張溥夸獎友人十一歲的小女兒“冰雪聰明”.后被廣泛用于形容年輕貌美,氣質不凡,德行兼備的女子.
'行知病虎,立如眠鷹'是形容人聰明才華不外露,但也說明了人的心機深刻,智謀高遠隱秘.
唐·李商隱《韓冬郎既席為詩相送因成二絕》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彤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才高八斗
南朝謝靈運,是一位寫了大量山水詩的文學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
他出身于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謝康樂”.他身為公侯,卻并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謝靈運自嘆懷才不遇,常常丟下公務不管,卻去游山玩水.后來,他辭官移居會稽,常常與友人酗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一些,卻被他怒斥了一頓.可是,謝靈運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每寫出一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
宋文帝接位后,將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詩作和書法贊為“兩寶”.謝靈運更加驕傲了,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語“才高八斗”由此而來,形容人的文才極高.
還有一些成語
博學多才: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見多識廣:識:知道.見過的多,知道的廣.形容閱歷深,經驗多.
殫見洽聞:殫:盡,完全;洽:廣博.該見的都見過了,該聽的都聽過了.形容見多識廣,知識淵博.
博古通今: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雄才大略: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謀略.
多才多藝: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真才實學:真正的才能和學識.
滿腹經綸:經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形容人極有才干和智謀.
經明行修:舊指通曉經學,品行端正.
德才兼備:德:品德;才:才能;備:具備.既有好的思想品質,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七、有關智慧的詩句
一、《論語》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知之為知之,不知之為不知之,是知也。
7、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8、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時候的求學者是為了提高自身的修養,即出自內心的要求,而今天的求學者則往往是為了給別人看,即沽名釣譽。)
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傳授的學業是否不曾復習?”)
二、《禮記.學記》
1、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2、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3、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4、大學之法:禁于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后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5、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后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6、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7、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客,然后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三、《荀子·勸學》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3、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見也。……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4、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騎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故君子結于一也。
5、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八、表達聰慧的詩句
大智若愚 【解釋】某些才智出眾的人不露鋒芒,看來好像愚笨。
【出處】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蘭質蕙心【解釋】形容美麗而聰明。
【出處】唐·王勃《七夕賦》:“金聲玉韻,蕙心蘭質。”聰明才智【解釋】指有豐富敏捷的智力和顯著的才能。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聰明睿智【解釋】指聰穎明智。
【出處】《孔子家語·三恕》:“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冰雪聰明 【解釋】比喻人聰明非凡。
【出處】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絕圣棄智【解釋】圣、智:智慧,聰明。
棄絕聰明才智,返歸天真純樸。這是古代老、莊的無為而治的思想。
【出處】《老子》第十九章:“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綠色通巧棄利,盜賊無有。”錦心繡腸 【解釋】形容文思優美,聰明有才。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七:“聞之異鄉公子如此形狀,必是個浪蕩之徒,便有錦心繡腸,誰人信他,誰人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