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人老了的詩句
形容人老了的詩句包括:
1、唐代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原文: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譯文:
人誰不顧慮要衰老,老了又有誰來對他表示愛憐?身體漸瘦衣帶越來越要收緊,頭發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會自己偏斜到一邊。
書卷擱置起來不再看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接觸了解的人越多觀察起來更加一目了然。
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之間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2、宋代蘇軾《守歲》
原文: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譯文:
要知道快要辭別的年歲,有如游向幽壑的長蛇。長長的鱗甲一半已經不見,離去的心意誰能夠攔遮!
何況想系住它的尾端,雖然勤勉明知是無可奈何。兒童不睡覺努力掙扎,相守在夜間笑語喧嘩。
晨雞呵請你不要啼唱,一聲聲更鼓催促也叫人懼怕。長久夜坐燈花點點墜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經橫斜。
明年難道再沒有年節?只怕心事又會照舊失差。努力愛惜這一個夜晚,少年人意氣還可以自夸。
3、宋代張元干《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
原文:
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譯文:
春來春去時光如飛催人老,我怎肯輕易輸給年輕人?酒醉之后像少年一樣狂放不羈,胡子白了根本沒有關系。
頭上插著花起身狂舞,要盡情地享受春光。讓我們舉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讓花兒笑人們不懂惜春。
4、宋代朱敦儒《減字木蘭花·劉郎已老》
原文:
劉郎已老。不管桃花依舊笑。要聽琵琶。重院鶯啼覓謝家。
曲終人醉。多似潯陽江上淚。萬里東風。國破山河落照紅。
譯文:
桃花沒有變,依舊開的燦爛;而我的心境卻變了,變老了。在這種凄苦潦倒心緒支配下,百無聊賴,我也想聽聽琵琶。但我不像宋代的某些高官那樣,家蓄歌兒舞女,我只好到歌妓深院里去聽了。
一曲終了,我的情緒沉醉曲種久久不能自拔,讓我理解了白居易當年潯陽江上那份自傷淪落,卻逢知己的激動心情。眼前東風萬里,依然如故,惟有中原淪陷,山河破碎,半壁山河籠罩在一片落日馀暉中,盡管還有一線淡淡的紅色,但畢竟已是日薄西山,黃昏將近了。
5、元代白樸《清平樂·朱顏漸老》
原文:
朱顏漸老,白發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迥無塵,老夫一片閑云。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譯文:
青春的容顏逐漸衰老,鬢角又增添了多少白發?桃李、春風就這么全都過去了,只剩下夕陽的余暉映出桑榆長長的影子。
再次來到江南,無一絲煙火之氣,自己就像是一片飄逸的閑云。我留戀這青山,不想離開,青山卻不一定能永遠留在欣賞的人。
二、形容人老了的詩句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雅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閣序 》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三、形容人老了但心態依舊年輕的詩詞
1.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2. 酬樂天詠老見示 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譯文:
人誰不顧慮要衰老,老了又有誰來對他表示愛憐?
身體漸瘦衣帶越來越要收緊,頭發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會自己偏斜到一邊。
書卷擱置起來不再看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
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接觸了解的人越多觀察起來更加一目了然。
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
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之間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3. 滿江紅 岳飛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譯文:
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
南北轉戰八千里,經過多少風云人生。
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4. 春日偶成 程顥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譯文:
淡淡的云在天上飄,風兒吹拂著我的臉龐,此時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叢之中,沿著綠柳,不知不覺間來到了前面的河邊。
當時的人不理解我此時此刻我內心的快樂,還以為我在學年輕人的模樣,趁著大好時光忙里偷閑呢。
5. 書憤五首·其一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譯文: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
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艦。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發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四、求描寫去年今日與今年今日發生變化的詩句,就是形容人還在,卻發生
今年花落顏色改,
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
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
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代悲白頭翁 年代:【唐】 作者:【劉希夷】 體裁:【樂府】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淘先流。(李清照 《武陵春》)
崔護--《題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五、形容容顏老去的詩句有哪些
1、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釋義:時光流逝頭上的白發催人衰老,歲月無情新春逼迫著舊歲消除。
2、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元竇娥冤《竇娥冤》
釋義:花謝了還有再開放的一天,人老了之后卻不能再年輕了。
3、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李白《將進酒》
釋義:青春時節意氣風發,斗志昂揚,欲大展身手,報效國家卻不料,待那青絲已成銀發時,仍
然無所作為,空有一身技藝在身,卻郁郁不得志。
4、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蹄。——王九齡《題旅店》
釋義:世界上什么東西催促年光使人變老。看來一半是雞聲,一半是馬蹄聲。
5、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捷《一剪梅》
釋義:芭蕉葉綠,櫻桃果紅,花落花開,回黃轉綠,大自然一切可以年年如此,衰而盛,盛而
衰,可是人呢?綠肥紅瘦對人來說意味著青春不再,盛世難逢。
6、艷陽時節又蹉跎,遲暮光陰復若何。一歲中分春日少,百年通計老時多。——白居易《春晚詠
懷贈皇甫朗之》
釋義:惜春惜時--就一年光陰來說,四季平分,春日只占一少部分,人的青春時節情同一理;人生
一世,即使活百年,也是老年時期居多。
7、老去光陰速可驚。鬢華雖改心無改,試把金觥,舊曲重聽,猶似當年醉里聲。——歐陽修《采
桑子》
釋義:如今好友相繼離去,憂愁疾患催人朽。想起了往事,倍覺光陰流轉如此迅速。鬢發雖已經
變成了白色,但是我的心沒改變,如今在酒席前仍把酒杯端起。舊曲重聽心里覺著耳熟,就好似
當年醉里聽。
8、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
釋義:精力充沛的年歲不會再重新來過,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個早晨。年紀正青的時候,要勉
勵自己及時努力,否則歲月一去不回,它是不會停下來等人的。
9、當時光景應如昨,綠鬢治中八十余。——陸游《新春感事》
釋義:當時的事情還像昨天一樣,但是人已經白發蒼蒼80多歲了
10、良時光景長虛擲,壯歲風情已暗銷。——白居易《三月三日懷微之》
釋義:青春韶華和美好的生活過程及無奈的遺憾在伴著歲月流逝,而寶貴的閱歷與記憶底片中的
酸、甜、苦、辣卻永遠深藏
六、形容因老人老了而傷感的句子有哪些
1 他向晚而立的樣子讓人傷感。
一陣來風就可以將他吹走, 但還是讓他留在我的身后。 老年和青春,兩種真實都天真無邪。
風景在無人關閉的窗前冷落下來。 遙遠的窗戶,無言以對的四周。
一條走廊穿過許多早晨。 兩端的花園低音持續。
應該將哭泣和珍珠串在一起, 圍繞那些雪白的刺眼的 那些依稀夏日的一再回頭。 我回頭看見了什么呢? 老人還在身后,沒有被風吹走。
有風的地方就有臨風而開的下午, 但老人已從下午回到室內。 風中的男孩引頸向晚 懷抱著落日下沉。
在黑暗中,盲目的一切, 如果我所看見的是哀悼光芒的老人。——歐陽江河《最后的幻想——老人》2 “別再讀什么書了。
只有觀念的生活,故作無意義的高傲,真是讓人輕蔑、輕蔑。你沒有生活目標,實在該對生活變得更為積極些;老是擺出一副思索、煩惱、自我矛盾的樣子,其實一切只是自己太過傷感罷了;只是一味地憐惜自己、安慰自己而已。
是你把自己給高估了!” ——太宰治《女生徒》3 當你老了,白發蒼蒼,睡意朦朧, 在爐前打盹,請取下這本詩篇, 慢慢讀,回想你當年的雙眼 那柔美的光芒與青幽的暈影; 多少人真情假意,愛過你的美麗, 愛過你歡樂而迷人的青春, 唯獨一人愛你朝圣者的心, 愛你日益凋謝的臉上的衰戚; 當你佝僂著,在灼熱的爐柵邊, 你將輕輕訴說,帶著一絲傷感: 逝去的愛,如今已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顏。——葉芝《當你老了》4 在多少日子里,那身披濃重色彩外衣的山間小路上塵埃滾滾,猶如長蛇般蠕動在崇山峻嶺中間,而站在高高山巔上遠眺就會有眩暈迷亂的感覺,只覺那縱橫交錯的小道忽如老人面龐上的皺紋,忽如四散逃離的蚯蚓,在經歷了觸目驚心之后,讓人產生無限傷感之情;在多少個日子里,樹木總是黑壓壓地集結在一起,簡直就是一個天然屏障,狂風寒沙入侵而不得,叢林王國里那些可愛的生命總能置身其中過著逍遙快活的生活;在多少個日子里,一顆煩躁不安的心在孤獨與憂郁陪伴下放蕩在崇山峻嶺之間,樹木、山崖間流淌著舒緩美妙的聲音,演繹無與倫比精彩畫面的飛禽走獸、花草樹木,以及那緩緩流動、無孔不入幽香清淡的氣息,總能使人在愉悅舒坦中放浪形骸--一份自然恩賜的厚禮,它足以讓一位憂思傷感、千腸百結并因此 ——屈遠志《靈魂不死》5 清幽如空谷回音,似只是一個人的唱和,寂寥而傷感,如滄海桑田,天地同老時,驀然回首,卻依然只是形單影只,依然只是自彈自賞;時又低回婉轉,時如絲絮游浮,蒼茫天地間,漫漫長路中,千回百轉也抓不住一片衣角,無法挽住一縷青絲! 反反復復的彈著,天地似也為琴音所感,漸趨晦暗,最后一絲金輝也隱遁了,濃郁的暮色輕而快的掩下。
——傾泠月《且試天下》6 為什么突然間會有種淡淡的傷感…… 人類會老,而妖的容顏依舊…… 這不是一開始就知道的了嗎…… 可是真正看到這樣的落差后…… 我竟然有點…… 害怕?《河神大人求收養》7 單身剛好 不需要 因為愛情而庸人自擾 天荒地老 聽聽就好 別太計較 單身很好 沒人吵 痛著痛著就忘了 守著孤獨的城堡 知道你幸福 就好 ——張簡君偉《單身剛好-許仁杰》8 遍觀有生,唯人最長生。蜉蝣及夕而死,夏蟬不知春秋。
倘若悠游度日,則一歲的光陰也就很是長閑了。如不知饜足,那么雖過千年也不過一夜的夢罷了。
在不能常住的世間,活到老丑,有什么意思?——[日]吉田兼好《徒然草》——吉田兼好《徒然草》9 人生有很多很多難過的事情。其中讓人最無法承受的,就是父母在我們所看不見的地方,在我們忽略了的日與夜里,他們一秒一秒,隨著時間嘀嘀嗒嗒地衰老了下去。
然后無數個嘀嗒聲過去之后,他們就平靜而無聲地離開我們。 留給我們一個永恒的,被眼淚淋濕的送行的雨天。
——郭敬明《愿風裁塵》10 “撒那特思,你是不是瘋了。如果不變成我們的族類,那么她只是一個普通的人類,總有一天會衰老,會死去,會消失……”萊希特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他。
憂傷輕薄的藍在他的眼眸中一閃而過,“消失了,我會找到她,再消失,我就繼續找,一直一直找下去。”他的聲音如一陣細膩憂郁的風,沉著,卻掩飾不住的傷感;強大,卻不可避免的孤獨。
不是脆弱,不是敏感,那是經過千萬年時間的沖刷,歷經滄桑的靈魂中沉淀下的悲哀。——vivibear《尋找前世之旅》11 一個人出生,成長,老去,慢慢死亡的樣子,我看過許許多多 所以我就想,明知會有一死,為何如此努力 只有順序可能不同,但最終都會長滿皺紋,逐漸老去,直至消失. 為何如此拼命,如同經歷戰爭般,咬緊牙關生活. 以旁觀者的心態看地球人的一生,既寒心又空虛. 但是自從考慮死亡之后我明白了 沒有為死而活的人,重要的是活著的時候. 所以即使注定的結局,也能獲得幸福,也能生活下去. 如此簡單的道理卻時至今日方才領悟.——都敏俊《來自星星的你》12 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 說好了不分手就不分手, 一直談到地老天荒,那該多好啊! 可是,有些愛情。
終究敗給了時間,無所依歸。 原來愛情不是去愛一個完美的人, 而是去接受他和我一樣,是個不完美的人。
我們都不完美,都有太多的缺點; 然而,也正是這些不完美使我心懷。
七、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是誰的詩
代悲白頭翁
年代:【唐】 作者:【劉希夷】 體裁:【樂府】
洛陽城東桃李花,
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
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
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
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
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
應憐關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
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臺開錦繡,
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
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
須臾鶴發知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
唯有黃昏鳥雀悲!
注釋
【注釋】:
這是一首擬古樂府,題又作《代白頭吟》。《白頭吟》是漢樂府相和歌楚調曲舊題,古辭寫女子毅然與負心男子決裂。劉希夷這首詩則從女子寫到老翁,詠嘆青春易逝、富貴無常。構思獨創,抒情宛轉,語言優美,音韻和諧,藝術性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歷來傳為名篇。
詩的前半寫洛陽女子感傷落花,抒發人生短促、紅顏易老的感慨;后半寫白頭老翁遭遇淪落,抒發世事變遷、富貴無常的感慨,以“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總結全篇意旨。在前后的過渡,以“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二句,點出紅顏女子的未來不免是白頭老翁的今日,白頭老翁的往昔實即是紅顏女子的今日。詩人把紅顏女子和白頭老翁的具體命運加以典型化,表現出這是一大群處于封建社會下層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運,因而提出應該同病相憐,具有“醒世”的作用。
詩的前半首化自東漢宋子侯的樂府歌辭《董嬌嬈》,但經過劉希夷的再創作,更為概括典型。作為前半的結語,“年年歲歲”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當,語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的顛倒重復,不僅排沓回蕩,音韻優美,更在于強調了時光流逝的無情事實和聽天由命的無奈情緒,真實動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時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對比,耐人尋味。結合后半寫白頭老翁的遭遇,可以體會到,詩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對比,而用泛指名詞“人”和“花”對比,不僅是由于七言詩字數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可憐人,其中也包括了詩人自己。也許,因此產生了不少關于這詩的附會傳說。如《大唐新語》、《本事詩》所云:詩人自己也覺得這兩句詩是一種不祥的預兆,即所謂“詩讖”,一年后,詩人果然被害。這類無稽之談的產生與流傳,既反映人們愛惜詩人的才華,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這詩情調也過于傷感了。
此詩融會漢魏歌行、南朝近體及梁、陳宮體的藝術經驗,而自成一種清麗婉轉的風格。它還汲取樂府詩的敘事間發議論、古詩的以敘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織運用各種對比,發揮對偶、用典的長處,是這詩藝術上的突出成就。劉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孫季良編選《正聲集》,“以劉希夷詩為集中之最,由是大為時人所稱”(《大唐新語》)。可見他一生遭遇壓抑,是他產生消極感傷情緒的思想根源。這詩濃厚的感傷情緒,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縛戕害人才的事實。
出處
全唐詩:卷20_55,全唐詩:卷51_48,全唐詩:卷67_10,全唐詩:卷82_18
八、推薦幾首關于形容花期的詩句
1. 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
2. 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
3. 小梅枝上東君信。雪后花期近。
4. 紅入花腮青入萼。盡不爽,花期約。
5. 今歲花期消息定,只愁風雨無憑準。
以下為原詩:
1.
相見歡·年年負卻花期
清代:張惠言
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2.
漢宮春·梅
宋代:晁沖之
瀟灑江梅,向竹梢疏處,橫兩三枝。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卻是有,年年塞雁,歸來曾見開時。
清淺小溪如練,問玉堂何似,茅舍疏籬。傷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詩。微云淡月,對江天、分付他誰。空自憶,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知。
3.
虞美人·小梅枝上東君信
宋代:晏幾道
小梅枝上東君信。雪后花期近。南枝開盡北枝開。長被隴頭游子、寄春來。
年年衣袖年年淚。總為今朝意。問誰同是憶花人。賺得小鴻眉黛、也低顰。
4.
青玉案·春寒惻惻春陰薄
宋代:顧德輝
春寒惻惻春陰薄。整半月,春蕭索。晴日朝來升屋角。樹頭幽鳥,對調新語,語罷雙飛卻。
紅入花腮青入萼。盡不爽,花期約。可恨狂風空自惡。曉來一陣,晚來一陣,難道都吹落?
5.
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
宋代:辛棄疾
誰向椒盤簪彩勝?整整韶華,爭上春風鬢。往日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
春未來時先借問。晚恨開遲,早又飄零近。今歲花期消息定,只愁風雨無憑準。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年年開花人卻老了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