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啟發我們怎樣做人的詩句
1、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孟郊《游子吟》 2、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夏日絕句》 3、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4、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沁園春·雪》 5、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早秋苦熱堆案相仍》 6、靜若處子,動如脫兔 7、力拔山兮氣蓋世。——項羽《垓下歌》 8、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漢樂府《孔雀東南飛》 9、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褥。——漢樂府《陌上桑》 10、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11、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白居易《賣炭翁》 12、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白居易《長恨歌》 13、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14、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15、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 16、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贈汪倫 1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伶仃洋》 18、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19、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柳永《雨霖鈴》 20、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辭》 修辭手法寫人: 2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周敦頤《愛蓮說》 2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二、一首詩給我的啟發
一首詩給我的啟示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多么美妙的勸學詩呀,出自顏真卿的筆下。
三更的燈火五更的雞時,你是否在品味那生動的語言?不可能,我在這是還睡在溫暖的被子里,等媽媽叫起床才從被子里出來。怎么才能和作者顏真卿想題并論呢?
自從讀了這首勸學詩,我感到無比的慚愧,所以我開始早起讀書,背古詩。從中學到不少東西,一些詩句感動的讓我落淚。
冬天來臨,我仍然早起讀書,不時的積累好詞、好句,顏真卿的勸學詩我也就讀得更多了,不時的寫讀書筆記和作文。
我真正的體會到了“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深刻含意,也深刻懂得了它對人們的啟示。我也懂得了作者顏真卿為什么會成為著名詩人的原因。
一首小小的勸學詩卻蘊涵著前所謂有的大道理。我們雖然不是詩人卻可以寫出來。可我們寫了嗎?沒有,我們卻總在嬉戲。
作者顏真卿以詩中體現了自己從小就早起讀書的艱苦和自己的感觸。
來吧,趁著我們青春一起讀書吧;來吧,趁著我們的時光讀書吧;來吧,讓我們在這陽光下放飛我們讀書的夢想!
如果沒有讀書,我們不會幸福;如果沒有讀書,我們不會美好;如果沒有讀書,我們的生活會無比的無味;如果沒有讀書……
從讀這首短小的詩到讀讓人有感動的書。我們的進步因書而推動,我們的夢想因書而開始,我們一起讀書吧,書會讓你有無比大的進步,書會讓你走向成功,書會讓你領悟人生的真諦,愛讀書吧!
三、一句名言給我的啟示
"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這句名言在語文中早已被我們背得滾瓜爛熟,這句很有哲理的話,使我反思,也使我后悔.讓我知道了,只要有恒心就會成功!這讓我想到一件一提就懊悔的事. 有一天,爸爸讓我背古文,我就想背古文多沒意思,反正下星期檢查,明天再背吧!第二天,想起檢查還差一星期呢,不用這么急.于是又過了一天,就這樣每天都往后推,最后一天,才抓緊時間,背到12點都背不過,沒辦法,第二天一說,爸爸惱羞成怒,狠狠地教訓了我一頓.我怨我自己養成這個干事向后推的毛病,要是我有恒心,就不會12點多睡覺6點起來背古文,控制住自己,當天事當天干,不往后推.背過古文后又忘了,忘了又背,背了好幾次終于成為永久性記憶,不再忘掉.不過,當背了忘時,那不就是"學一次,曬十天"嗎? "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當這句名言又回響在我們耳邊時,你仔細的品味一下,就會覺得是一位教誨同學們渴望培養出人才的老師,他把這句名言一天天不停的在我腦子里揮來揮去,要抹也抹不掉. 如果有恒心,干嘛三更睡,五更起床呢?這半句話正證明了如果沒有恒心就是做不成事的.在人生的道路中你可能會沒有恒心,一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時候,但那時你克制自己了嗎? "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在生活中這句哲理名句將會給我們一些生活道理和一些你一生都追求的東西! --------------- “當你用現在既有的能力在努力時,你未來所擁有的將是現在所能擁有的; 但當你用現在所沒有的能力在努力時,你未來所擁有的將是你現在所沒辦法擁有的。”
我們現在很多人只滿足于目前自己的能力去工作,而沒有去突破,做你自己所不想做的事,這樣也就只能永遠擁有自己現在所擁有的。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將自己定位的很早,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能力之下進行,這樣就永遠不能突破自己的能力去做你現在沒辦法完成的事情。
當然,要突破,就需要冒險;要挑戰,就需要自己付出代價。 希望我們都能及時的突破自己,用現在所沒有的能力在努力,將來我們將擁有現在所沒辦法擁有的東西。
--------------------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名言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示,并一直激勵著我,因此它又成了我的座右銘。 記得那時我才讀三年級,由于數學成績蠻好,就被老師選去參加數學競賽,那時我可是又驚又喜。
比賽那天,參賽的人很多,我還沒見過這種場面呢!這場激烈的“戰斗”過后,我竟排不上名次,那時我是又氣又傷心。回到家,我很失望地把比賽結果告訴父母,父母便對我說:“孩子,不要氣餒,失敗是成功之母嘛,你應該找出失敗的原因。”
聽了父母的一席意味深長的話,我深受啟發,靜下心來,回憶參加比賽的經過,原來在比賽的時候,我十分緊張,生怕時間不夠用,這種緊張的心情,使我的腦子變得遲鈍,一時反應不過來。我找到了失敗的原因。
在以后的各種競賽中,不論是參加棋類比賽,還是學科競賽,我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緊張,要沉著。” 在“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名言的鞭策下,我的學習更加刻苦,更加努力,因此在四年級時的數學競賽中,我沉著應戰,取得了個第二名,我高興極了,成功的喜悅使我興奮,給我鼓舞。
是啊,“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名言說得很不錯,可是失敗后并不是就能真的獲得成功,而是失敗后你要去認真反思,找出你失敗的原因,再去改正它。這樣這次的“失敗”才會是下一次的“成功之母”。
雖然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有過許許多多的失敗,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還會有失敗,但是我的座右銘:“失敗是成功之母”將永遠給我啟示,激勵我繼續往成功的高峰攀登。 --------------------- 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有許許多多的名言給了我不少的啟示。
其中最難忘的是“善問,已得知識一半。”這句名言了。
記得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很內向,十分膽小,課間休息時,除非同學先和我說話,不然我不會主動上前找人搭話。有一次上課,老師在教古詩,詩中“疑是地上霜”中的“地上霜”我不知是什么意思,老師也沒有講,我只好回家問媽媽。
回到家,我把這個疑問告訴了媽媽,媽媽卻叫我問老師。“問老師!我不敢。”
對我來說可是一個大難題,我平時十分害怕老師,連從老師身旁經過我都不敢,更何況主動找老師說話。于是,媽媽對我說:“妮妮,有一句名言叫‘善問,已得知識一半。
’也就是說不懂就問,這樣懂得的知識才會更多。”聽了媽媽的話后,第二天,我鼓足了勇氣,走到老師面前,說:“張老師,‘疑是地上霜’中的‘地上霜’我不懂,能不能給我講解一下?”這時,我的心抨抨直跳,原以為老師會把我大罵一頓,說這么簡單的都不會,沒想到,老師卻微笑地給我講解。
我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下來了。老師講了一便后見我還是半知半解,便一個字一個詞地說到我懂為止。
從那以后,我一遇上不懂的地方,便去請教老師,有時老師還在上課的時候把我問的問題又提出來問大家,我便站起來告訴大家。下課后,同學們問我為什么懂這么多,我便告訴他們“善問,已得知識一半。”
這個道理。 。
四、詩詞給人的啟示
朱湘(字子沅)是二十年代清華園的四個學生詩人之一,與饒孟侃(字子理)、孫大雨(字子潛)和楊世恩(字子惠)并稱為“清華四子”,后來與其他三子成為了中國現代詩壇上的重要詩人。
在校期間,他的藝術天分已經嶄露出來,當時就是清華校園的文學名人。 ??朱湘是一個性格獨特、對藝術充滿執著的詩人,他在清華六年學生生活并不順利,曾因記滿三次大過而受到勒令退學的處分,1926年復學后又讀了一年才畢業。
但這并不意味著朱湘的學習成績不好,他“中英文永遠是超等上等,一切客觀的道德藩籬如嫖賭煙酒向來沒有犯越過,只因喜讀文學書籍時常逃課以至只差半年即可游美的時候被學校開除掉了。”他在給清華文學社的顧一樵的信中說,他離校的原因是“向失望宣戰。
這種失望是多方面的”,但他又對清華園無限留戀:“清華又有許多令我不舍之處。這種兩面為難的心情是最難堪的了。
反不如清華一點令人留戀的地方也無倒好些。”他之不滿意清華在于:“人生是奮斗的,而清華只有鉆分數;人生是變換的,而清華只有單調;人生是熱辣辣的,而清華只是隔靴搔癢。”
嚴格的校園生活,對一個浪漫主義的詩人來說,不免感到拘囿;但清華的自然人文環境,畢竟給過他熏染和陶冶,使他后來的創作道路走得更為扎實。 ??有風時白楊蕭蕭著, ??無風時白楊蕭蕭著, ??蕭蕭外更聽不到什么。
??野花悄悄的發了, ??野花悄悄的謝了, ??悄悄外園里更沒有什么。 ??看起來這是一首完全寫景的詩歌,然而景物中蘊涵著“情語”:沒有生氣的“廢園”里除了蕭蕭的白楊,無所聽、無所見,在悄沒聲中歲月流逝,青春不再,這其實就是詩人心目中死氣沉沉的校園的象征。
含蓄的形式下透露出不滿和苦悶,當然這不滿還是比較朦朧的,不像這首《冬夜歌》,直截了當地寫明副標題“敬勉《周刊》產物質而革課程也”: ??聳暮空紫色西山, ??山頂戴著白雪之冠; ??山陰飄清華校旗, ??但清華旗色何其黯然! ?? ??夕陽是清華的靈魂, ??漫天的黑云將他攫吞; ??遺下物質的軀殼, ??有大會堂作伊的墳墓。 ??玄冰仿佛功課, ??壓住本性活潑的小河, ??月光只映他滯重的面色, ??再不見風中的笑窩。
??詩人用象征比喻的手法,描寫彌漫著物質氣息的校園,吞噬靈氣如墳墓,缺乏自主意識像石像,刻板教條。其實它并不缺少靈秀的環境,就像它不缺少活潑的少年一樣,然而黑云壓住了美景,功課窒息了學生的天性。
詩人忍不住要吶喊:趕走冬夜,讓春色重臨校園。 ??朱湘獨立不羈的思想也同樣表現在這一時期的論文中,《課程上前車之鑒》中,朱湘提出要提倡自由發展,減少課時,改為自修,以交心得代替傳統的考試模式。
在《精神教育》一文中,更提出“出世的教育”,即精神教育,提高青年人的審美情趣,而不能總沉浸于世俗之中。 ??從學生時代起,朱湘的個性就較乖僻、焦躁,可是他的詩歌卻是少有的平靜和諧,他仿佛在創作之前洗凈了身內身外的煩惱,給詩歌留下一方神圣和諧的園地。
從創作初起時就十分注重錘煉詩歌的情感和形式,他的內心是喧囂的,而他的詩情卻是寧靜而柔美的: ??春天的花香真正醉人, ??一陣陣溫風拂上人身, ??你瞧日光它移的多慢, ??你聽蜜蜂在窗子外哼: ??睡呀,寶寶, ??蜜蜂飛的真輕。 ??…… ??舒緩的旋律,悠揚的節奏,錯落有致的詩行,加上活潑清新的形象,在不經意中營造出一派和諧世界,給人以閱讀與聆聽的雙重美感。
朱湘孜孜不倦地進行著新格律的探索,他特別追求“理智節制情感”的具有東方神韻的美學原則,從詩的情感到詩的章法、字句,他一直不懈地實踐著,形式上講究整齊、對稱,詩韻上講究與內容情緒合一,這些努力使朱湘在新詩創作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雨 景 文/朱湘 我心愛的雨景也多著呀: 春夜夢回時窗前的淅瀝; 急雨點打上蕉葉的聲音; 霧一般拂著人臉的雨絲; 從電光中潑下來的雷雨—— 但將雨時的天我最愛了。
它雖然是灰色的卻透明; 它蘊著一種無聲的期待。 并且從云氣中,不知哪里, 飄來一聲清脆的鳥啼。
(選自《朱湘代表作》) [賞析] 雨中的景象,在古往今來的詩人筆下寫盡了,但在朱湘筆下卻有了新的意境。詩以種種關于雨的新鮮意象和感覺,表現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期待。
詩人對自然美廣泛的興味與追求,用隱蔽而又鮮明的色彩的意象表達出來了。詩中既寫了千姿百態的自然美,也象征著豐富多彩的生活美;既寫出了現實生活中已經展現的種種美的景象,也寫出了對現實生活中尚未出現的令人向往期待的美。
寂寞的云氣中飄來的一聲“清脆的鳥啼”,這是多么令人神往而深思。自然美和生活美在作者筆下融成一片詩情美,充滿了韻色與姿態。
《雨景》是《草莽集》中唯一的一首“無韻詩”,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這本詩集中最優秀的“寫景詩”。在這首新穎、清雋的小詩中,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剎那間奇異的感受,細膩含蓄,純凈清新。
朱湘的寫景小詩與冰心、宗白華的小詩不同,他不是從自然中獲得人生啟示,而是單純而滿懷驚異地描繪自然之美,顯示了一個沉醉于大自然中的純粹詩人卓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