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修真意境的古詩
古代禪詩禪詩經典禪詩欣賞五言禪詩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唐代(神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唐代(惠能)十方無影像,六道絕行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一著高一著,一步闊一步.坐斷佛祖關,迷卻來時路.無題/問道/圣神賢金鸞寶殿多情種,白馬老寺少春風.悟道修禪明本性,人生幾何也匆匆!無題/悟禪/圣神賢坐看云峰轉,清爽是心安.日月齊相照,大道乾坤來.行空始覺易,拂塵未沾裳.去留天底下,自在渡蒼茫.無題/佛道一品/圣神賢道似無情卻有情.無為堪得體,自然尚證形.教我眾生歸本性.佛是有名更無名.有靈方覺醒,大愿真菩提.渡我眾生脫苦境.無題/圣神賢金鸞啼盡青天老,銀河斬斷相思憔,神龍擺舞怒波濤.造物何須風云巧,教化無形更逍遙.來生夢死看今朝.無題/圣神賢萬般無奈同誰訴?恨不斷哀愁.愁不了愁恨又恨,無聊人生竟為私欲成奴傭!讓作空月伴佛陀,靜能明靜魔非魔.兩句波羅禪,游戲人間本是清貧爾莫憂!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悠然遠山暮,獨向白云歸. (《歸輞川作》)空林獨與白云期. (《早秋山中作》)君問終南山,心知白云外. (《答裴迪》)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輞川集·欹湖》)《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輞川集》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初驚山鳥,時鳴春澗中.http://**view/*。
二、急求有意境的詩句
你要的范圍太廣了,先給你這些,你可以再說一下,要什么意境的 杏簾在望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采桑子 北宋·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 狼藉殘紅,飛絮蒙蒙, 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 舟 泊 煙 渚, 日 暮 客 愁 新。
野 曠 天 低 樹, 江 清 月 近 人。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雨巷 作者: 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個女郎; 她默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墻,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三、【古詩鑒賞中,有關于描述意境有哪些成語】
【超然象外】:以:用法等同“于”.超脫于物象以外.指詩文的意境雄渾、超脫.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超以象外】:以:用法等同“于”.超脫于物象之外.形容詩文意境雄渾、超脫.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出塵之想】:塵:世俗.超出世俗之外的思想境界.也形容詩文字畫的意境、風格不同流俗.【泓崢蕭瑟】:形容詩文意境深遠.引申指幽雅恬靜.【畫意詩情】:像詩畫里所描摩的能給人以美感的意境.【郊寒島瘦】:本指孟郊、賈島簡嗇孤峭的詩歌風格.后用以形容詩文類似的意境.【鯨呿鰲擲】:呿:張口.鯨魚張口,海龜騰躍.比喻詩文氣勢雄偉奇特,意境荒誕虛幻.【鏡花水月】:鏡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詩中靈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虛幻的景象.【羚羊掛角】:羚羊夜宿,掛角于樹,腳不著地,以避禍患.舊時多比喻詩的意境超脫.【輕瑩秀徹】:瑩:光潔明亮;秀:秀麗;徹:透徹.比喻詩文的意境新、詞藻精、語句俊雅.【清瑩秀徹】:瑩:光潔明亮;徹:通透.清潔光亮、秀麗透徹.形容詩文意境清新,詞藻華美.【詩情畫意】:像詩畫里所描摩的能給人以美感的意境.【詩中有畫】:形容長于描寫景物的詩,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中.也形容詩的意境非常優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形容長于描寫景物的詩,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中.也形容詩的意境非常優美.【水月鏡像】:水中月,鏡中像.比喻一切虛幻的影像.也比喻詩中的空靈意境.【曉風殘月】:拂曉風起,殘月將落.常形容冷落凄涼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胸次丘壑】:丘:山丘;壑:山溝.指繪畫、作文時,心中已把握到了深遠的意境.也比喻對事物的判斷處置自有高下.【胸有丘壑】:丘:山丘;壑:山溝.指繪畫、作文時,心中已把握到了深遠的意境.也比喻對事物的判斷處置自有高下.【胸中丘壑】:丘:山丘;壑:山溝.指繪畫、作文時,心中已把握到了深遠的意境.也比喻對事物的判斷處置自有高下.【意到筆隨】:指寫詩繪畫時一旦思緒或構思清晰成熟,即刻可將意境現諸筆端.形容運筆時文思敏捷.【意前筆后】:指先構思成熟,然后下筆,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現.【超然象外】:以:用法等同“于”.超脫于物象以外.指詩文的意境雄渾、超脫.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超以象外】:以:用法等同“于”.超脫于物象之外.形容詩文意境雄渾、超脫.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出塵之想】:塵:世俗.超出世俗之外的思想境界.也形容詩文字畫的意境、風格不同流俗.【泓崢蕭瑟】:形容詩文意境深遠.引申指幽雅恬靜.【畫意詩情】:像詩畫里所描摩的能給人以美感的意境.【郊寒島瘦】:本指孟郊、賈島簡嗇孤峭的詩歌風格.后用以形容詩文類似的意境.【鯨呿鰲擲】:呿:張口.鯨魚張口,海龜騰躍.比喻詩文氣勢雄偉奇特,意境荒誕虛幻.【鏡花水月】:鏡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詩中靈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虛幻的景象.【羚羊掛角】:羚羊夜宿,掛角于樹,腳不著地,以避禍患.舊時多比喻詩的意境超脫.【輕瑩秀徹】:瑩:光潔明亮;秀:秀麗;徹:透徹.比喻詩文的意境新、詞藻精、語句俊雅.【清瑩秀徹】:瑩:光潔明亮;徹:通透.清潔光亮、秀麗透徹.形容詩文意境清新,詞藻華美.【詩情畫意】:像詩畫里所描摩的能給人以美感的意境.【詩中有畫】:形容長于描寫景物的詩,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中.也形容詩的意境非常優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形容長于描寫景物的詩,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中.也形容詩的意境非常優美.【水月鏡像】:水中月,鏡中像.比喻一切虛幻的影像.也比喻詩中的空靈意境.【曉風殘月】:拂曉風起,殘月將落.常形容冷落凄涼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胸次丘壑】:丘:山丘;壑:山溝.指繪畫、作文時,心中已把握到了深遠的意境.也比喻對事物的判斷處置自有高下.【胸有丘壑】:丘:山丘;壑:山溝.指繪畫、作文時,心中已把握到了深遠的意境.也比喻對事物的判斷處置自有高下.【胸中丘壑】:丘:山丘;壑:山溝.指繪畫、作文時,心中已把握到了深遠的意境.也比喻對事物的判斷處置自有高下.【意到筆隨】:指寫詩繪畫時一旦思緒或構思清晰成熟,即刻可將意境現諸筆端.形容運筆時文思敏捷.【意前筆后】:指先構思成熟,然后下筆,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現.【綴玉聯珠】:綴:連結,拼合.形容詩詞作品文辭意境的完美.也形容完美的詩詞作品.【綴玉聯珠】:綴:連結,拼合.形容詩詞作品文辭意境的完美.也形容完美的詩詞作品.。
四、形容園林意境的詩句
《輞川別業》 王維 不到東山向一年,歸來才及種春田.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燃. 優婁比丘經論學,傴僂丈人鄉里賢. 披衣倒屣且相見,相歡語笑衡門前. 唐代詩人兼畫家王維(701-761)在輞川山谷(蘭田縣西南10余公里處)在宋之問輞川山莊的基礎上營建的園林,今已湮沒. 從山口進,迎面是“孟城坳”,山谷低地殘存古城,坳背山岡叫“華子崗”,山勢高峻,林木森森,多青松和秋色樹,因而有“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和“落日松風起”句.背岡面谷,隱處可居,建有輞口莊,于是有“新家孟城口”和“結廬古城下”句. 越過山岡,到了“南嶺與北湖,前看復回顧”的背嶺面湖的勝處,有文杏館,“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大概是山野茅廬.館后崇嶺高起,嶺上多大竹,題名“斤竹嶺”.這里“一徑通山路”,沿溪而筑,有“明流紆且直,綠筱密復深”句,狀其景色. 仿輞川別業 緣溪通往另一區,題名“木蘭柴”(木蘭花),這里景致幽深,有詩說“蒼蒼落日時,鳥聲亂溪水,緣溪路轉深,幽興何時已.”溪流之源的山岡,跟斤竹嶺對峙,叫“茱萸片”,大概因山岡多“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的山茱萸而題名.翻過茱萸片,為一谷地,有“仄徑蔭宮槐”句,題名“宮槐陌”,“是向欹湖道”. 張繼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常建 題目:《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但馀鐘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