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大明湖的名言、名句或詩句都行最好是今天給我謝謝啦
雖然家住濟南,但因為自己的心情太過于平靜,很少走進濟南的山,很少親近濟南的泉,也很少去感受湖里的云煙.近日,讀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后,忽然想風庸附雅,也去荷塘邊走一走,看一看.于是,在立秋的那天,我走進了多年未曾謀面的大明湖. “倒影搖青嶂,澄波映畫樓”.走進大明湖,澄碧的水波蕩漾著亭榭樓臺,拂疏的花木清幽了幽徑回廊,沿湖的垂柳搖曳著曲橋流水,蕩波的小舟劃破了佛山倒影,跳波的魚兒躍起了海佑的神秘,掠水的鳶鳥飛出了名士的傳奇. 那白如雪、紅似霞的十頃荷花,穿越了秦漢的明月,依然“出淤泥而不染”,飛掠了六朝的時光,依舊“濯清漣而不妖”;她櫛唐時風依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沐宋時雨依舊“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她承恩于風流皇帝的扇面之上,爭渡于文人騷客的重重青蓋之下,躍然于丹青妙手的水墨之中,演繹了生命的情愫,洋溢了華彩的詩章,滋潤了每一顆鐘愛清荷的心靈. 我沒有來得及親近岸邊的綠柳,也沒有在遐園里停留,徑直穿過楊柳垂蔭的鐵翁祠,解下游船的纜繩,跳上泛湖的小舟,拔開縷縷柳絲,劃向了荷叢深處. 清波翠蓋的湖面上,滿是田田的葉子,葉子高低層疊,大小不同,有的出水很高,如嬌陽下撐起的綠色遮陽傘;有的出水很低,湖面上漂浮著的大大小小的玉盤;有的欲展還卷,猶如含羞的少女半遮著容顏;有的迎風招展,宛似臨風的少男在不經意間挺直了腰板……在層層疊翠的葉子中間,一朵朵荷花挺立著粉色的嫣然:有的如出浴的紅粉佳人,羞羞答答地躲在葉子的后面;有的調皮地歪著小腦袋,半露著嫵媚的小臉,似乎在同我一道欣賞這如詩如畫的風景.一陣風兒吹過,但見綠葉迎風弄資,紅荷穿破碧波,那吐艷的花瓣,彈出了嫩黃的蕊絲兒,仿佛在吐露著荷的語言,荷的芬芳,還有荷的清麗,荷的純樸,荷的高潔,給人一種靈性的豁然. 我拔開縹緲的輕煙,泛舟于綠荷深處,那掠水的鳶鳥,忽隱忽現,劃破了寂靜的湖面;那穿梭的魚兒,清閑散淡,嬉戲于玉立的清荷之邊;那錯落的荷葉,碧綠如染,扶搖在浩渺的湖波之上,招展著“掉拂荷珠碎卻圓”的輕靈雅淡.映日的荷花,映襯著湖畔的綠柳,與佛山倒影一起,勾勒著一城的美景. 我采擷一只白荷,“驚起一灘鷗鷺”,采擷一只紅荷,“紫荷香里聽泉聲”,在濃郁的荷香氣息中,物我兩忘,與碧水清荷融為了一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贊美的是濟南大明湖的美景.五一長假,我們一家來到了大明湖游玩,果然,大明湖真是旅游勝地啊!剛進入大明湖景區,湖畔的柳樹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柳樹在微風中舞蹈,小手輕輕地撫摸著湖面,像一位圣潔的女神.在湖心,一片片荷葉浮在水清見底的湖面上.恍惚中,我都分不清我們是在人間,還是在仙境了.可惜我們來早了點兒,不然就可以看到“四面荷花三面柳”的美景了.走進一點,就來到了大明湖畔.湖畔早已種上各種植物,映在了清澈如鏡的大明湖上,好像一個個小姑娘在對著湖水梳妝打扮呢!湖水碧綠碧綠的,在陽光的照耀下,明亮得如一塊淡綠色的綢緞.柳絲輕搖,微波蕩漾,讓人看了陶醉其中.沿著小路,我們來到了又一處美麗的景點——匯波樓.匯波樓為兩層城樓式建筑,登上城樓,往南看是大明湖美景.紅墻綠瓦綠樹,構成了一幅丹青高手也難以描摹的風景畫.再往前走,便到了大明湖公園的重要景點之一——鐵公祠.鐵公祠前面可以看到大明湖全景.我迫不及待地走上前,想好好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從鐵公祠那兒往下看,整個大明湖盡收眼底:大明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小魚在嬉戲,水草在跳舞;大明湖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人們感覺不到水在流動;大明湖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它是一塊無暇的珍貴的綠寶石.大明湖真美啊!令我們流連.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再來大明湖!。
二、有關“大明湖”的詩句有哪些
大明湖詩句李清照
來自匿名用戶的提問
最新回答 0條回答
匿名用戶
2016-10-30
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今山東省濟南市人。她生于神宗元豐七年(1084),卒于高宗紹興二十一年(1151)以后。一生經歷了表面繁華、危機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動亂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須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淵博的學識,而且有高遠的理想,豪邁的抱負。她在文學領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詩歌、散文和詞學理論都能高標一幟、卓爾不凡。而她畢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則是詞的創作。
在濟南趵突泉公園內漱玉泉北側、柳絮泉東,有中國歷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婉約派詞人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紀念堂。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確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紀念堂系仿宋建筑,大門上掛著郭沫若寫的“李清照紀念堂”匾額,堂前還有他題定的楹聯: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柳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
清朝乾隆年間著名作者任宏遠曾有《柳絮泉訪李易安故宅》詩:“為尋詞女舍,卻向柳泉行。秋雨黃花瘦,春流漱玉聲。收藏驚浩劫,漂泊感生平。往昔風流在,猶傳樂府名。”郭沫若先生曾為她題字“一代詞人”、“傳誦千秋”,李清照在文學上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李清照的詞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內容閨怨離愁,詞風清麗柔媚。前期詞主要描寫傷春怨別和閨閣生活的題材,表現了女詞人多情善感的個性。如《如夢令》中描寫惜春憐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另一首: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她因趙明誠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別詞,更是情意深摯,別具一格。如《醉花陰》描寫女詞人在“佳節又重陽”時,倍感孤寂,于是以黃花自喻說: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她的構思新穎,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體怨詞所能相比的。
希望采納,
如夢令·溪亭日暮》這首詞所記的是李清照少年時迷途于大明湖溪亭的故事。
《如夢令·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
譯文: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時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沒了興致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池的深處。怎么才能把船劃出去,不小心,卻驚起了一灘歐鷺。
三、關于“大明湖”的詩句有哪些
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涌出白玉壺。
谷虛久恐元氣泄,歲旱不虞東海枯。 ——《趵突泉詩》云霧蒸潤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
時來泉水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與孤。——《趵突泉詩》一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
滋榮冬茹溫嘗早,潤澤春茶味更真。 ——《趵突泉》已覺路傍行似鑒,最憐沙際涌如輪。
層城齊魯封疆會,況托娥英詫世人。——《趵突泉》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
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游。一尊白酒寄離愁。
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臨江仙 李輔之在齊州,予客濟源,輔之有和》鳧鷗聚散湖光凈,魚鯊浮沉瓦影涼。清境不知三伏熱,病身唯要一藤床。
——《環波亭》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采舟。莫問臺前花遠近,試看何似武陵游。
——《百花臺》大明湖上秋容暮。風煙杖屨時來去。
說與病維摩。可人秋水呵。
自書盤谷序。和了停云句。
把酒為君歌。濟南名士多。
——《菩薩蠻 題李溉之詞卷》卓冠七十二,分匯大明湖,幾曲繞瓊房,一泓映綺疏。可以滌心志,可以鑒眉須,圓流有靈孕,顆顆旋相于。
——《珍珠泉》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繡江眉睫間。晚涼一棹東城渡,水暗荷深若無路。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籍秋風與秋露。——《泛舟大明湖》。
四、贊美大明湖的詩句
1、宋代李清照——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限好。
意思:水光山色與人親近,唉!我也說不清這無比的美好。 2、宋代曾鞏——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
意思:問我到哪里去避暑,很明顯就是去這么大的西湖。 3、瓊瑤——大明湖畔風光好,泰岳峰高圣澤長。
意思:大明湖畔的風光很優美,泰岳峰高皇上的圣恩長留久。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意思:四面都是荷花三面都是柳樹,一半的山城風光一半的大明湖的景色。 5、清湖凈水纖腰柳,倒影千佛日月明。
意思:清澈的湖面干凈的水纖長的柳樹,湖里倒映著萬千景色。 擴展資料: 大明湖,位于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是由濟南眾多泉水匯流而成,湖面58公頃,公園面積103.4公頃,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處達4.5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
與趵突泉、千佛山并稱為濟南三大名勝,也是泉城濟南重要的風景名勝、開放窗口和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譽。 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湖水水色澄碧,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
2009年,大明湖榮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泉水湖”稱號。 2016年12月19日,經濟南市有關部門決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濟南大明湖風景區現收費開放區城(老區)將向社會免費開放。
大明湖一帶歷代建筑甚多,素有“一閣、三園、三樓、四祠、六島、七橋、十亭”之說,所有建筑均建造精美,各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有: 1.海右古亭——歷下亭 歷下亭位于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湖心小島上,因處歷山之下而得名。
它四面臨水,綠柳環繞,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畫棟,是一座軒昂古雅的木結構建筑。歷下亭年代久遠,幾多變遷。
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詩人杜甫曾與北海太守李邕飲宴于歷下亭,并寫下《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 詩中“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廣為傳誦,歷下亭也因此名揚天下。
不過,當時的歷下亭在五龍潭一帶,唐朝末年就傾塌了。北宋以后,歷下亭移建于今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才在湖心島上重建。
歷下亭雖幾經整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原貌。亭中匾額“歷下亭”三字,為清乾隆皇帝手書。
亭北名士軒中,墻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畫像及濟南歷代名人的畫像,門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寫的對聯:“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渠秋月一片大明。” 2.道教廟宇——北極閣 北極閣又名北極廟,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真武廟,是一座道教廟宇。
北極閣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樂年間重修。 廟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臺上,由前后殿、鐘鼓樓、東西配房組成。
正殿內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龜蛇二將、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傳神。正殿兩側壁上繪有關于真武修煉成仙的壁畫,具有極高藝術價值。
后殿名啟圣殿,供奉著真武父母的塑像。 3.匯波樓 匯波樓位于大明湖東北岸北水門之上。
北水門為曾鞏任齊州知州時,于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所建,是濟南唯一的北城門,既可設閘泄水、防水,又可通舟楫。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修建新城墻時,在北水門上建了一座兩層高的城樓,因城內諸泉水匯流入大明湖,再經北水門流出城外,故命名為匯波樓。
匯波樓建成后,成為人們登臨游覽,集宴賦詩的好去處,歷代文人墨客多有題詠。 解放前,匯波樓毀于戰火。
1982年,市政府在原址重建。新樓基本保持原貌,為重檐兩層城樓式建筑,氣勢宏偉。
登匯波樓,北可眺望鵲、華兩山秀色,南可俯看明湖美景,夕陽西下時,更可領略到濟南八景之一匯波晚照的壯麗景象。 參考資料: 大明湖_百度百科。
五、描寫大明湖的好句子有哪些
湖面上蕩漾著五顏六色春光,那是山上百花盛開的倒影。
春風拂岸,吹皺一湖春水,漾起溫柔的漣漪。一池碧綠的湖水下,柔柔的水草招搖,粼粼波光延向遠方。
湖面蕩漾著碧綠的湖水,微風吹來,湖面泛起魚鱗似的波紋,小船隨波蕩漾。水里倒映著美麗的畫面,有樹,有草,有亭……在陽光下五彩繽紛,美麗極了!游船在湖面上慢慢劃過,魚兒在湖里快活地游來游去,時而躍出水面,欣賞湖岸迷人的景色,時而跳進水里嬉戲,真令人陶醉啊濼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
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里面,仿佛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里長的屏風。正在嘆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
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已澄凈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顯得明明白白。
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倒影搖青嶂,澄波映畫樓”。
走進大明湖,澄碧的水波蕩漾著亭榭樓臺,拂疏的花木清幽了幽徑回廊,沿湖的垂柳搖曳著曲橋流水,蕩波的小舟劃破了佛山倒影,跳波的魚兒躍起了海佑的神秘,掠水的鳶鳥飛出了名士的傳奇。 那白如雪、紅似霞的十頃荷花,穿越了秦漢的明月,依然“出淤泥而不染”,飛掠了六朝的時光,依舊“濯清漣而不妖”;她櫛唐時風依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沐宋時雨依舊“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她承恩于風流皇帝的扇面之上,爭渡于文人騷客的重重青蓋之下,躍然于丹青妙手的水墨之中,演繹了生命的情愫,洋溢了華彩的詩章,滋潤了每一顆鐘愛清荷的心靈。
我沒有來得及親近岸邊的綠柳,也沒有在遐園里停留,徑直穿過楊柳垂蔭的鐵翁祠,解下游船的纜繩,跳上泛湖的小舟,拔開縷縷柳絲,劃向了荷叢深處。 清波翠蓋的湖面上,滿是田田的葉子,葉子高低層疊,大小不同,有的出水很高,如嬌陽下撐起的綠色遮陽傘;有的出水很低,湖面上漂浮著的大大小小的玉盤;有的欲展還卷,猶如含羞的少女半遮著容顏;有的迎風招展,宛似臨風的少男在不經意間挺直了腰板……在層層疊翠的葉子中間,一朵朵荷花挺立著粉色的嫣然:有的如出浴的紅粉佳人,羞羞答答地躲在葉子的后面;有的調皮地歪著小腦袋,半露著嫵媚的小臉,似乎在同我一道欣賞這如詩如畫的風景。
一陣風兒吹過,但見綠葉迎風弄資,紅荷穿破碧波,那吐艷的花瓣,彈出了嫩黃的蕊絲兒,仿佛在吐露著荷的語言,荷的芬芳,還有荷的清麗,荷的純樸,荷的高潔,給人一種靈性的豁然。 我拔開縹緲的輕煙,泛舟于綠荷深處,那掠水的鳶鳥,忽隱忽現,劃破了寂靜的湖面;那穿梭的魚兒,清閑散淡,嬉戲于玉立的清荷之邊;那錯落的荷葉,碧綠如染,扶搖在浩渺的湖波之上,招展著“掉拂荷珠碎卻圓”的輕靈雅淡。
映日的荷花,映襯著湖畔的綠柳,與佛山倒影一起,勾勒著一城的美景。 我采擷一只白荷,“驚起一灘鷗鷺”,采擷一只紅荷,“紫荷香里聽泉聲”,在濃郁的荷香氣息中,物我兩忘,與碧水清荷融為了一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贊美的是濟南大明湖的美景。五一長假,我們一家來到了大明湖游玩,果然,大明湖真是旅游勝地啊! 剛進入大明湖景區,湖畔的柳樹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柳樹在微風中舞蹈,小手輕輕地撫摸著湖面,像一位圣潔的女神。在湖心,一片片荷葉浮在水清見底的湖面上。
恍惚中,我都分不清我們是在人間,還是在仙境了。可惜我們來早了點兒,不然就可以看到“四面荷花三面柳”的美景了。
走進一點,就來到了大明湖畔。湖畔早已種上各種植物,映在了清澈如鏡的大明湖上,好像一個個小姑娘在對著湖水梳妝打扮呢!湖水碧綠碧綠的,在陽光的照耀下,明亮得如一塊淡綠色的綢緞。
柳絲輕搖,微波蕩漾,讓人看了陶醉其中。 沿著小路,我們來到了又一處美麗的景點——匯波樓。
匯波樓為兩層城樓式建筑,登上城樓,往南看是大明湖美景。紅墻綠瓦綠樹,構成了一幅丹青高手也難以描摹的風景畫。
再往前走,便到了大明湖公園的重要景點之一——鐵公祠。鐵公祠前面可以看到大明湖全景。
我迫不及待地走上前,想好好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從鐵公祠那兒往下看,整個大明湖盡收眼底:大明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小魚在嬉戲,水草在跳舞;大明湖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人們感覺不到水在流動;大明湖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它是一塊無暇的珍貴的綠寶石。
最后這個是篇作文,但里面每個句子都很優美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希望采納。
六、描寫大明湖的唯美句子有哪些
1. 山光相伴湖色炫,苒苒綠葉襯紅顏。清風拂柳水波瀾,情系山水一線間!
2. 湖面蕩漾著碧綠的湖水,微風吹來,湖面泛起魚鱗似的波紋,小船隨波蕩漾。水里倒映著美麗的畫面,有樹,有草,有亭……在陽光下五彩繽紛,美麗極了!游船在湖面上慢慢劃過,魚兒在湖里快活地游來游去,時而躍出水面,欣賞湖岸迷人的景色,時而跳進水里嬉戲,真令人陶醉啊!
3. 濼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
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里面,仿佛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里長的屏風。正在嘆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已澄凈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
4. 大明湖畔綠成茵,寥落新荷遠岸塵。只道風光無限好,往來多少負心人。
冬泛冰天, 夏挹荷浪, 秋容蘆雪,春色楊煙,鼓枻其中,如游香國。
5.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
6. 大明湖的水真美啊!荷花亭亭玉立,隨風舞動,仿佛像一位仙女一樣舞跳!荷花越看越美,配上那挨挨擠擠的荷葉更美!
7. 壯闊的水面波瀾壯觀,發出‘嘩嘩’得水聲,美麗恬靜,不受大風的影響而變得兇惡了,且這種聲音不絕于耳,或許在唱一首雄壯的歌兒吧!
8. 壯闊的水面波瀾壯觀,發出‘嘩嘩’得水聲,美麗恬靜,不受大風的影響而變得兇惡了,且這種聲音不絕于耳,或許在唱一首雄壯的歌兒吧!
9. 湖面像隔了層模糊的水氣,氤氳彌漫的濕度緊緊粘在淺灘的水草上。水草在逼仄的灣溝里任憑湖水推動。在鉛色沉重的云朵上,陽光兀自穿越了天空悠長的曲譜,把光一點點揉進湖水。湖面上的金光閃耀。圓圓的水紋延伸開來,“叮咚”,水珠在水草尖上下落,草野蹦跳起來,水珠特有的清脆響聲,迷戀著耳廓久久不肯散去,響起朦朧的回聲,“叮咚”,“叮咚”,“叮咚”……沒有落雷般的轟鳴,只有輕快的跳動的節奏。
10. 湖面平靜而美麗。雨后的西湖更美麗,空氣泛著甜潤的味道,平靜的湖面籠罩這一層薄薄的水汽,猶如柔順的面紗,籠罩這喜歡國色天香的美貌容顏。夕陽準備回家了,只在湖面灑下一片斑駁。湖畔的垂柳映在夕陽照耀下的湖水。如夢般的垂柳與夕陽的金色交相揮映,如夢一般。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11. 太湖沒有海的活潑,沒有長江的磅礴,也沒有山泉的甘甜,但是,她擁有那份淡泊和寧靜,她用那清風送來的自然氣息告訴我們,她屬于江南。湖上泛著一片輕煙似的薄霧,遠望群山,只隱約辨出灰色的山影。我向周圍望去,湖四周長滿了野草,能嗅到一股泥土的芬芳,是春雨,把這自然的味道傳遞過來。此時,天上傳來了清脆的黃鸝聲,在這清幽的地方好似天籟之音,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詩和景,真真融合到了一起。
12. 島南湖面上的三座石塔,為明天啟元年所立。許多游客都把它看作是杭州的“城徽”和西湖的標志。每當中秋月白,薄月當空,塔中點燈,有“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奇妙景觀,亦“三潭印月”由此而來,據說當地人過中秋節,大都喜歡到三潭印月游玩。
13. 蕩舟在那煙波浩渺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使人感到一種世外桃源般的感受。我陶醉在這沒有粉飾的質樸圣潔的美中,想放聲高歌,又怕破壞了這和諧的氣氛。于是索性支起雙槳,躺在小船上,任湖風輕拂我的臉頰,任碧波拍打船弦,任大腦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我曾經領略過西湖的嫵媚,東湖的清麗,南湖的遼闊,以及鄱陽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槳聲,昆明湖的笑語。
14. 千島湖是一個美麗的湖,島嶼眾多,星羅棋布,湖水碧波蕩漾,既有太湖的煙波浩渺,也有西湖的乖巧靈韻。千島湖更是一個豐饒的湖,有機魚,綠茶,木材,毛竹,山核桃……資源豐富,美麗富饒。千島湖也是一個充滿現代的歡樂湖,她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游客,游山玩水,觀光度假,休閑娛樂,品茶吃魚……
15. 湖邊的柳樹剛剛發出嫩綠的新芽,柳條隨風擺動,像婷婷玉立的小姑娘在跳甩發舞。平靜清澈的湖面像一面大鏡子,映出了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朵。微風吹來,湖面上漾起一圈圈圓暈。有幾只鴨子在湖面上盡情地嬉戲,一群群魚兒在湖水里開心地玩耍。大明湖公園里隨處可見不同風格大大小小的石橋,不時有游船從橋下駛過,翻起了一道道歡樂的浪花。
七、描寫大明湖的名言、名句或詩句都行
1、元·元好問《臨江仙·荷葉荷花何處好》 原文選段: 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
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
釋義: 荷葉荷花當數秋初大明湖上的最好。水蘭舟有如穿行于“紅妝翠蓋”之間,江山就像是畫里面的一樣,人更風流。
2、瓊瑤:大明湖畔風光好,泰岳峰高圣澤長。 意思是:大明湖畔的風光很優美,泰岳峰高皇上的圣恩長留久。
3、清·劉鳳誥清·劉鳳誥《詠大明湖》 原文選段: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釋義: 大明湖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的景色。
4、清·孔繼瑛《游大明湖 原文選段: 大明湖景似蘇堤,也向熏風策杖藜。 歷下亭環流水曲,會波樓繞遠山齊。
釋義: 大明湖的景色好似西湖蘇堤一樣,我拄著拐杖被這溫暖的風兒包圍。經過的亭子周圍傳來流水的聲音,波浪匯聚在一起繞著城樓向著遠處的山流淌。
5、元·趙孟頫《趵突泉詩》 原文選段: 云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 釋義: 泉上霧靄氤氳,一團團水氣不斷騰起,又被新升起的水霧推開,陽光朗照,變幻出各種華彩,奔泉流溢,涌入大明湖中,激起波濤陣陣,聲至九霄。
八、秋天大明湖詩句
《趵突泉詩》
(元)趙孟頫
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涌出白玉壺。谷虛久恐元氣泄,歲旱不虞東海枯。
云霧蒸潤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時來泉水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與孤。
《趵突泉》
(宋)曾鞏
一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滋榮冬茹溫嘗早,潤澤春茶味更真。
已覺路傍行似鑒,最憐沙際涌如輪。層城齊魯封疆會,況托娥英詫世人。
《詠趵突泉》
(明) 胡纘宗
王屋流來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云含雪浪頻翻地,河涌三星倒映天
千佛山
清·翁方綱
山對濟南城,人言帝舜耕。
登臨記秋晚,幾案與云平。
曾鞏文傳久,開皇像鑿成。
歷亭遙望處,寤寐倚欄情。
【釋義】
千佛山正對著古老的濟南城,人們口口相傳舜帝曾在這里耕作(見《史記·五帝本紀》:舜,冀州之人也。舜耕歷山)。
秋天的傍晚我登上這見證悠悠歷史的千佛山作詩憑吊,書寫揮灑間山間云霧飄來蕩去,與幾案齊平,仿佛身在仙境。
北宋文學家曾鞏人齊州知州時在此作文紀念,這篇文章流傳已久(千佛山原有曾公祠,后記載相關情況的石碑不知失落何處,漸漸人們誤以為是秦瓊廟)。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年號“開皇”,那時佛教延續北朝時興盛,人們紛紛在千佛山鑿石雕刻,于是有了千佛的雕像。
站在千佛山遙望大明湖中的歷下亭(大明湖南岸不遠,水中有一小島,島上有亭名為歷下亭),山水相依,湖城互繞,美不勝收,日日夜夜都想依著欄桿欣賞這美景。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大明湖想到的詩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