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喻詩句+詩人+詩名含有比喻成分的詩句,還要標上詩人和詩名哦
古詩中運用比喻的修辭的詩句: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龜雖壽》曹操 (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李煜 (4)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青玉案》賀鑄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馬詩》李賀 (6)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 (7)日?緗ê燜蘋穡豪唇倘繢丁? -- 《憶江南》 白居易 (8)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 李白 (9)燕草碧如絲,秦桑低綠枝 --《春思》李白 (10)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大似翻鵝毛,密如飄玉屑。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1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 白居易 (12)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掛柳看懸蛛 ----蘇軾《舟中夜起》 (14)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宋·蘇軾《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15)茨棘尚未容,蒙翳爭交構 --蘇軾《種茶》 (16)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
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 --蘇軾《百步洪二首》(其一) (17)萬人鼓噪懾吳儂,猶是浮江老阿童。
--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1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9)西湖真西子,煙樹點眉目 --蘇軾《次韻劉景文登介亭》 (20)西湖雖小亦西子 --蘇軾《再次韻德麟新開西湖》。
二、詩詞修辭手法排比的作用是什么
排比,就是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但要三個以上。
它可以增強語言的氣勢美,可以構建形式的整齊 美,可以打造文章的旋律美。例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作者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個形象并列在一起,使濃郁的秋色之中蘊含著無限凄涼悲苦的情調。
又如《木蘭辭》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連續用了四個排比句寫她到市場上去買上戰馬和裝備,做好了出征前的 一切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