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柳州的詩句
柳宗元在柳州的詩詞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登柳州峨山》
荒山秋日午,獨上意悠悠。
如何望鄉處,西北是融州。
《種柳戲題》
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
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陰當覆地,聳干會參天。
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
《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
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
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荊州利木奴。
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老夫。
《柳州寄京中親故》
林邑山連瘴海秋,牂牁水向郡前流。
勞君遠問龍城地,正北三千到錦州。
《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
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
春風無限瀟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放鷓鴣詞》
楚越有鳥甘且腴,嘲嘲自名為鷓鴣。
徇媒得食不復慮,機械潛發罹罝罘。
羽毛摧折觸籠籞,煙火煽赫驚庖廚。
鼎前芍藥調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視。
齊王不忍觳觫牛,簡子亦放邯鄲鳩。
二子得意猶念此,況我萬里為孤囚。
破籠展翅當遠去,同類相呼莫相顧。
《柳州峒氓》
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
青箬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圩人。
鵝毛御臘縫山蹋罽( ji ,毛制氈),雞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問重譯,欲投章甫作文身。
《柳州城西北隅種甘樹》
手種黃甘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
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荊州利木奴。
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老夫。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別舍弟宗一》:
寥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二、關于芙蓉圩的典故有哪些
芙蓉圩是明代太湖流域大型圩田。
位于今江蘇常州市東 北23km,地跨武進、無錫兩縣。原為芙蓉湖,相傳為 戰國時楚國所鑿,周圍1.7萬頃。
年久游淺。據《芙 蓉圩修堤錄》載,明宣德正統年間(1426?1449年) 巡撫周忱致力于太湖水利治理,“上筑深陽東壩,下 疏江陰黃田港,湖水遂涸,分筑各大圩,召民開墾,湖 遂為田”。
其中以芙蓉圩為最大,縱橫20多里,周圍 60余里,有農田10.8萬余畝。圩田修成后,經營管理細致,明、清雖曾五次因洪水破圩,但都很快修復 至今仍是當地重要的農業區。
三、和竽有關的詩句
《秋浦清溪雪夜對酒,客有唱山鷓鴣者》李白
持此足為樂,何煩笙與竽。
《寺院新竹》元稹
風朝竽籟過,雨夜鬼神恐。
《升平公主舊第》羅隱
壇場客散香街暝,惆悵齊竽取次吹。
《酬賈鵬山人郡內新栽松寓興見贈二首》柳宗元
清韻動竽瑟,諧此風中聲。
《五郊樂章?雍和》魏徵
珪幣咸列,笙竽備舉。
《玉華宮》杜甫
萬籟真笙竽,秋色正蕭灑。
《楠樹為風雨所拔嘆》杜甫
野客頻留懼雪霜,行人不過聽竽籟。
四、圩字開頭的成語
圩堤, wéi dī 在低洼地區修筑的堤壩,用于防止洪水淹襲
圩頂, xū dǐng 基本解釋
頭頂凹陷。《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 ﹞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 丘 云。” 司馬貞 索隱:“圩頂言頂上窳也,故 孔子 頂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
圩場, xū cháng 〈方〉∶也作:“墟場”。鄉下的集市
圩垸, wéi yuàn 靠近湖泊的地區為防止湖水侵襲而筑的堤稱“圩”,圩內的小圩子稱“垸”,合稱“圩垸”
五、伊索寓言(青少版)圩詞、好句
伊索寓言(青少版)伊索在兒童心目中始終扮演一個故事大王的角色,以他命名的故事集《伊索寓言》妙語連珠、機智幽默、說理深邃、極富諧趣、膾炙人口,深得全世界讀者的喜愛。
《伊索寓言》刻畫描寫具體而細微,讀后令人驚嘆不已。通過作品讀者仿佛置身于古希臘人的家園,從而了解了當時的老鼠喜歡吃什么,人們怎樣對待寵物,商賈怎么謀財取利等等;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通過這些輕松有趣的故事獲得不少教益。
《伊索寓言》高超的藝術技巧對后來的文學藝術有著深遠的影響,作品大部分是以動物為主角的故事,這些擬人化的藝術形象,是作者通過長期的觀察、體會、概括而創造出來的,自然逼真。所以,后來的杰出寓言作家拉封丹、萊辛、克雷洛夫都從《伊索寓言》吸取了營養。
《伊索寓言》是在我國流傳最早、影響最廣、最受歡迎的西方優秀文學作品之一。本書精心選編了《伊索寓言》中不可不讀的316篇精彩故事,除保留原著的精華外,更著重于故事內容中所傳達的啟示和人生智慧。
經過作者的改寫,使故事更具趣味性和可讀性。伊索,古希臘作家。
傳說原為奴隸,后獲得自由。善講寓言諷刺權貴,終遭殺害。
所編寓言經后人加工,以詩或散文形式結集,成為后世流傳的《伊索寓言》,其中《農夫和蛇》、《狼和小羊》等寓意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種文字的譯本,對歐洲寓言的創作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