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蘭陵王的詩詞
沒有。
有關的我記得王國維的二十首詠史詩里有一首提到。
【原文】江南天子皆詞客,河北諸王盡將材。①乍歌樂府《蘭陵曲》,又見湘東玉軸灰。
②【注釋】①“江南”二句:在江南的六朝天子都是崇尚文學的詞客,而在河北的北朝歷代帝王都是大將之材。詞客:擅長文辭的人。
南朝的皇帝如宋文帝、齊高帝、齊武帝、梁武帝、梁簡文帝、梁元帝、陳后主都頗有文學才能,有詩文傳世。諸王:指北朝苻堅、拓跋、慕容垂、高歡、宇文泰等人。
②“乍歌”二句:北朝的軍士才唱罷樂府的《蘭陵王入陣曲》,又看到南朝湘東王收藏的圖書化為灰燼。蘭陵曲:《北齊書·蘭陵武王長恭傳》載,北齊文襄之子長恭,封蘭陵武王。
與周軍戰,“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謠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
湘東:梁武帝第七子蕭繹,被封為湘東王。好讀書著述,詩賦綺麗。
后在江陵即位,是為元帝。玉軸:卷軸的美稱。
指珍貴的圖書。“玉軸灰”,謂圖書被焚。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乃使玉軸揚灰,龍文折柱。”《南史·梁本紀》載,承圣三年(554年),西魏軍圍江陵,梁元帝無計可施,“乃聚圖書十馀萬卷盡燒之”。
城陷,元帝被俘殺。末兩句以蘭陵王與湘東王作對比,蘭陵習武,軍士歌樂府而奏捷;湘東能文,圖書成灰燼而亡身。
此首以尚武的北朝與尚文的南朝對比。贊美北方雄強的人物。
二、描寫蘭陵王的詩詞
蘭陵王 作者:周邦彥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凄惻,恨堆積。
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蘭陵王·恨之極》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恨之極。
恨極銷磨不得。萇弘事,人道后來,其血三年化為碧。
鄭人緩也泣。吾父攻儒助墨。
十年夢,沈痛化余,秋柏之間既為實。相思重相憶。
被怨結中腸,潛動精魄。望夫江上巖巖立。
嗟一念中變,后期長絕。君看啟母憤所激。
又俄傾為石。難敵。
最多力。甚一忿沈淵,精氣為物。
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
尋思人間,只合化,夢中蝶。《蘭陵王入陣曲》新將入陣譜弦歌, 共識蘭陵賈輿多。
制得舞胡工歡酒, 當宴宛轉客顏酡。
三、形容蘭陵王的詩詞
沒有。有關的我記得王國維的二十首詠史詩里有一首提到。
【原文】
江南天子皆詞客,河北諸王盡將材。①
乍歌樂府《蘭陵曲》,又見湘東玉軸灰。②
【注釋】
①“江南”二句:在江南的六朝天子都是崇尚文學的詞客,而在河北的北朝歷代帝王都是大將之材。詞客:擅長文辭的人。南朝的皇帝如宋文帝、齊高帝、齊武帝、梁武帝、梁簡文帝、梁元帝、陳后主都頗有文學才能,有詩文傳世。諸王:指北朝苻堅、拓跋、慕容垂、高歡、宇文泰等人。
②“乍歌”二句:北朝的軍士才唱罷樂府的《蘭陵王入陣曲》,又看到南朝湘東王收藏的圖書化為灰燼。蘭陵曲:《北齊書·蘭陵武王長恭傳》載,北齊文襄之子長恭,封蘭陵武王。與周軍戰,“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謠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湘東:梁武帝第七子蕭繹,被封為湘東王。好讀書著述,詩賦綺麗。后在江陵即位,是為元帝。玉軸:卷軸的美稱。指珍貴的圖書。“玉軸灰”,謂圖書被焚。北周庾信《哀江南賦》:“乃使玉軸揚灰,龍文折柱。”《南史·梁本紀》載,承圣三年(554年),西魏軍圍江陵,梁元帝無計可施,“乃聚圖書十馀萬卷盡燒之”。城陷,元帝被俘殺。末兩句以蘭陵王與湘東王作對比,蘭陵習武,軍士歌樂府而奏捷;湘東能文,圖書成灰燼而亡身。此首以尚武的北朝與尚文的南朝對比。贊美北方雄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