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琴弦的詩句
1、《詩經 關雎》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2、岳飛《小重山》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3、常建《江上琴興》
江上調玉琴,一弦清一心。
4、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5、維《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6、白居易《琵琶行》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最自愛,今人多不彈。——劉長卿《彈琴》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李賀《李憑箜篌引》
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韓愈《聽穎師彈琴》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辛棄疾《破陣子》
二、描寫琴弦的詩句有哪些
1、驚曉漏,護春眠。格外嬌慵只自憐。寄語釀花風日好,綠窗來與上琴弦。《赤棗子·寄語釀花風日好》清代:納蘭性德
2、應從玉指到金徽,萬態千情料可知。 今夜燈前湘水怨,殷勤封在七條絲。——《贈美人琴弦》唐代:裴夷直
3、魂歸寥廓魄歸煙,只住人間十八年。 昨日施僧裙帶上,斷腸猶系琵琶弦。——《悼楊氏妓琴弦》唐代:韋莊
4、素琴弦斷酒瓶空,倚坐欹眠日已中。 誰向劉靈天幕內,更當陶令北窗風。——《假日》唐代:李商隱
5、妝成皓腕洗凝脂,背接紅巾掬水時。薄霧袖中拈玉斝, 斜陽屏上捻青絲。喚人急拍臨前檻,摘杏高揎近曲池。 好是琵琶弦畔見,細圓無節玉參差。 捻玉搓瓊軟復圓,綠窗誰見上琴弦。慢籠彩筆閑書字, 斜指瑤階笑打錢。爐面試香添麝炷,舌頭輕點貼金鈿。 象床珍簟宮棋處,拈定文楸占角邊。——《詠手二首》唐代:趙光遠
三、關于琴弦的詩句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詩經 關雎》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小重山》江上調玉琴,一弦清一心。——常建《江上琴興》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李商隱《錦瑟》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王維《竹里館》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白居易《琵琶行》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最自愛,今人多不彈。
——劉長卿《彈琴》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李賀《李憑箜篌引》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韓愈《聽穎師彈琴》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辛棄疾《破陣子》。
四、誰能給我一些關于琴的詩句
關于琴就可以嗎,沒有心境或境界的要求嗎,那就想幾個嘍。
1、蘇軾《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2、李白《聽蜀僧濬彈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馀響入霜鐘。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3、白居易《履道春居》“微雨灑園林,新晴好一尋。低風洗池面,斜日拆花心。暝助嵐陰重,春添水色深。不如陶省事,猶抱有弦琴。”
4、常建《江上琴興》“江上調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黃金。”
5、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6、李治《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7、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琴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8、白居易《廢琴》“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玉徽光彩滅,朱弦塵土生。廢棄來已久,遺音尚泠泠。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
9、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10、白居易《琵琶行》里面有很多描寫琴的句子,只是太長了,不想打了,需要的話應該可以搜到吧,原諒哦。
五、有關于琴的詩句
1. 琴彈碧玉調,藥煉白朱砂。
2. 琴彈終日得古調,印鎖經秋帶蘚痕。
3. 琴書隨分足生涯,只灌園畦亦自佳。
4. 琴劍西還已有期,白云飛處望多時。
5. 琴床茶鼎澹相依,偶為尋僧出筆扉。
6. 琴中難挑孰憐才,獨對良宵酒數杯。
7. 琴挑何曾動,梭投未免慚。
8. 琴弈心偏好,丹鉛手自磨。
9. 琴高一去不復見,神仙雖有亦何為。
10. 琴彈十八拍,聽此雙淚流。
11. 琴宜入夜聽,別起一般清。
12. 琴詩清絕事,靜也兩兼能。
13. 琴里休夸石上泉,爭如此處聽潺湲。
14. 琴劍縱橫亦已陳,凜然英氣尚好存。
15. 琴書澹泊古羲軒,花木幽閑漢綺園。
16. 琴遇知音始可調,卓非善聽亦徒勞。
17. 琴丁結友事耕耘,田熟翻如虞芮君。
18. 琴齋高致有真風,山合延賓未折中。
19. 琴劍平生嘆薄游,云間春晚思如秋。
20. 琴鶴為友朋,出入常拂拭。
21. 琴瑟情雖重,山林志自深。
22. 琴上遺聲久不彈,琴中古意本長存。
23. 琴書滿屋壁,不下晉家聲。
24. 琴心挑取卓王孫,買酒臨邛石凍春。
25. 琴心玉文洞玄玄,金鈕朱錦乃汝傳。
26. 琴書結束定何時,折贈新年梅一枝。
27. 琴聲意似泉聲淡,劍氣威如霜氣雄。
28. 琴自無弦不用彈,歲寒姱節傲蒼官。
29. 琴鶴清風久寂寥,谷居忠憤絢銀鉤。
30. 琴書筆硯伴閑身,斗室依然不覺貧。
31. 琴劍長為客,詩書欠策勛。
32. 琴書湓浦擔,風雪貴池船。
33. 琴彈夜月龍魂冷,劍系秋風鬼膽粗。
34. 琴心自娛誰料理,犢鼻雖貧未主臣。
35. 琴軫含房風未吹,盈盈脈脈度炎暉。
36. 琴詩山水樂,頓與世情疏。
37. 琴心不復寄松蘿,賀鑒湖邊水自波。
38. 琴劍前時為我來,志同道合味悠哉。
39. 琴樽疇昔記追隨,富貴休教貧賤離。
40. 愿得回三舍,琴尊長若斯。
41. 琴鳴酒樂兩相得,一杯不啻千鈞金。
42. 琴心與妾腸,此夜斷還續。
43. 酒待山中飲,琴將洞口彈。
44. 琴堂沽酒客,新買后園花。
45. 琴書著盡猶嫌少,松竹栽多亦稱貧。
46. 書客多呈帖,琴僧與合弦。
47. 好時開藥灶,高處置琴亭。
48. 就石安琴枕,穿松壓酒槽。
49. 政閑方宴語,琴筑任遙情。
50. 楚客欲聽瑤琴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51.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52. 江上調玉琴,一弦清一心。
53. 不如陶省事,猶抱有弦琴。
54.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55.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56. 窈窕涉女,琴瑟友之。
57. 君有數斗酒,我有三尺琴。
58. 琴奏龍門之綠桐,玉壺美酒清若空。
59. 琴雖古意元無取,詩近虛名亦懶吟。
60. 琴川古跡得縱觀,七檜象斗羅仙壇。
61. 琴樽幾杖靜柴門,抱甕忘機老灌園。
62. 琴絕已多時,臺存尚起思。
63. 琴劍飄零西復東,舊游清興幾時同。
64. 琴心挑取卓王孫,賣酒臨邛石凍春。
65. 琴水東邊海盡頭,迷茫煙霧接高秋。
66. 琴瑟昔在御,莫不靜而好。
67. 今朝鄉思渾堆積,琴上聞師大蟹行。
68. 琴彈溪月側,棋次砌云殘。
69. 書帶留青草,琴堂冪素塵。
70.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歿。
71.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72. 退食無外事,琴堂向山開。
73. 抱子弄白云,琴歌發清聲。
74. 琴清月當戶,人寂風入室。
75. 盤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風兮寂萬壑。
76.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六、表達琴聲好聽的詩句有那些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望采納!
七、形容琴音的詩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摘自白居易 琵琶行
【聽穎師彈琴】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
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
失勢一落千丈強.
蹉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唐五代-韓愈
【聽蜀僧浚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唐五代-李白
八、求關于琴弦的意境短句
古琴的意境
中國藝術舉凡繪畫、詩詞、音樂雕塑、舞蹈、攝影,乃至于園林造景都講求「意境」,并以此為最高的審美標準。
「意境」二字比較抽象,并且因個人的體會不同,這兩個字也有不同的解釋。中國書畫家所說的「意在筆先」,亦即在下筆之前,必定先有個念頭,「想表現什么」、「意境」中的「境」字,可以指代表書畫的境界,也可以指表現書畫的景物。畫意要靠景物來表達,可以說,景物是軀殼,畫意是精神。
古琴音樂的表現亦然,以寫實、寫意和敘事三種方式來表達。在古琴的曲目中,除極少數例外,幾乎所有的琴曲都有說明性或描繪性的標題,亦即所謂的「標題音樂」。這些標題常極富詩意意和文學意味,住住能引起音樂以外的詩或圖畫的聯想,可見每首琴曲均言之有「物」,反映一定的內容,并且借助這些標題,使彈奏者與聽者易于把握樂曲內容,更可詳細理解樂曲的精神面貌。古琴音樂的目的往往在于其形式背后的內涵、情感和意境琴曲多是借景抒惰
琴曲「廣陵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它是根據聶政刺韓王的故事背景,構成的說唱曲藝,再由岱康改編為琴曲。后該曲「大序」(序曲)的五段小標題,到「正聲」(主題)的十八段小標題,「亂聲」(變奏)的十個小標題,到「后序」(尾聲)的八個小標題,共四十一個小標題,將聶政刺韓王的故事,一段段演奏出來,同時在曲中,將聶政為父報仇的史詩,悲壯的音響化,不但敘事,也包括了寫意。
一如中國的詩詞,畫、琴曲中有極多是借景抒情,托物喻人,融情入景等境界的表達。例如「瀟湘水云」一曲,經郭楚望個人的手筆,道出了作曲家個人的情懷,再融情入景,借景言志,流露出慷慨激蕩,起伏澎湃的心潮。而「幽蘭」一曲,借空谷的蘭花,不為世人所重視,想起自己的遭遇而傷感。
一般的古琴曲是依照其樂曲的長短和結構的繁簡而分于大曲、中曲、小曲,而琴曲無論大小,其標題、題材、意境、結構等均類似一篇詩文、其曲體架構多采取詩文起、承、轉、合的手法。起承轉合可說是所有中國藝術形式和結構美的一條公式。
在琴曲中,起承轉合通常在「慢--快--慢」此一速度的架構下進行。緩起為起的部分,入緊稍快為承的部分,開展變化為轉的部分,收結則為合的部分,這樣的形式除了與詩文,篇章布局結構吻合之外,亦與觀看中國山水畫手卷時的過程不謀而合。
古琴的趣味相當個人化
古琴音樂是非常個人化的表現,琴譜本身,對于一個彈奏者而言,只是一個藍圖,一個記號。每一個琴家,在適度的范圍內,對原譜按自己的理解去發展「自己」獨特的風格,將原曲再譜一次。
例如,「平沙落雁」這首曲子,從十五世紀初到十九世紀中葉,就出現了將近六十多種不同的版本。而每一版本里的「平沙」登不完全一樣,亦即每一個版本代表了一種不同的「曲解」,代表了自己獨特風格的「自己」
這個「自己」包括了師承、宗派、地域和樂風等因素,再加上自己多年的修養(音樂的、文字的、哲學的)和人生歷練、體悟、與「即興」的功力去再創造。因此一首琴曲是隨著時間、社會和風格的不同在變遷著,賦予了彈奏者自我發揮的空間與自由。
不僅彈琴者如此,琴家亦然,不同性格的彈琴家所彈出的琴,即具各自不同的品味與表現,每張琴的表現亦如每個人的面貌不同,變化多端。
九、描寫古琴的詩句
琴,世傳華夏祖先伏羲、神農、舜按天地、陰陽、五行之說削桐為琴,繩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修身理性,返其天真。
“琴之為物,圣人制之,以正心術,導政事,和六氣,調玉燭,實天地之靈氣,太古之神物,乃中國圣人治世之音,君子修養之物。”九霄環佩有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翩翩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張弦代語兮,欲訴衷腸。
何時見許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于飛兮,使我淪亡。太古遺音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
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玉徽光彩滅,朱弦塵土生。
廢棄來已久,遺音尚泠泠。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
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萬壑松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云 泉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聞。
玉琴彈出轉寥夐,直似當時夢中聽。三峽流泉幾千里,一時流入深閨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飛波走浪弦中起。初疑噴涌含雷風,又似嗚咽流不通。
回湍曲瀨勢將盡,時復滴瀝平沙中。憶昔阮公為此曲,能使仲容聽不足。
一彈既罷復一彈,愿似流泉鎮相續。驚 濤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正 吟鳥棲魚不動,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無事,舟中只有琴。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
心靜聲即淡,其間無古今。海月清輝玉軫朱弦瑟瑟徽,吳娃徵調奏湘妃。
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蕭蕭郎不歸。清 籟閑坐夜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
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無名宋琴半涉濁流半涉清,倚箏閑吟廣陵文,寒劍默聽君子意,傲視人間笑紅塵。
梅花落昔在南陽城,唯餐獨山蕨。 憶與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時過菊潭上,縱酒無休歇。 泛此黃金花,頹然清歌發。
一朝摧玉樹,生死殊飄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歿。
誰傳廣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戶何時明?長掃狐兔窟。
雙 鴻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馨,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曲中正徘徊。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原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玉韻江上調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黃金。
玉壺冰月出鳥棲盡,寂然坐空林。 是時心境閑,可以彈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隨人心。 心積和平氣,木應正始音。
響余群動息,曲罷秋夜深。 正聲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列子·湯問》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戰國·宋玉心哀而歌不樂,心樂而哭不哀。 ——《淮南子·繆稱訓》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古詩十九首》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 ——《史記·樂書》感心動耳,蕩氣回腸。
——三國(魏)·曹丕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三國(魏)·曹丕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晉·陶淵明因形創聲,隨時造曲,應物無窮。 ——晉·成公綏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唐·李白清風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繞行云飛。 ——唐·李白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唐·劉長卿自把玉釵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唐·高適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唐·杜甫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唐·錢起曲罷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飄空。
——唐·趙嘏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唐·韓愈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唐·白居易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暗鳥一時啼。
——唐·白居易弦中恨起湘山遠,指下情多楚峽流。 ——唐·蘇替一字新聲一顆珠,轉喉疑是擊珊瑚。
——唐·薛能唱得紅梅字字香,柳枝桃葉盡深藏。 ——宋·晏幾道如怨如慕,如訴如泣,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宋·蘇軾情知言語難傳恨,不似琵琶道得真。 ——宋·陸游宛若流風回雪,悅如飛燕游龍。
——清·洪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