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類似于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的詩句,謝謝,越多越好
唐 駱賓王 《于易水送人》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唐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唐 劉禹錫 《西塞山懷古》
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元 羅貫中 《三國演義》卷首詞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唐 韋 莊 《金陵圖》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晉 陶淵明 《詠荊軻》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
唐 王 勃 《滕王閣》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二、人面桃花相映紅相似的句子
楊柳青青江水準,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知。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三、人面桃花相映紅相似的句子
楊柳青青江水準,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知。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四、形容女人滿面桃花的詩句
1、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謝枋得《慶全庵桃花》
2、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自別西川海棠后,初將爛醉答春風。——陸游《泛舟觀桃花》
3、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李白《憶秋浦桃花舊游》
4、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
5、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傍沼人窺鑒,驚魚水濺橋。——蘇軾《桃花》
6、扣舷得新詩,茶煮桃花水。礕礕數片帆,去去殊未已。——貫休《上馮使君五首》
五、求十個關于桃花的詩句
桃 花 令 桃花簾外春意暖, 桃花簾內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內人, 人與桃花隔不遠。 桃花簾外開依舊, 簾中人比桃花秀。
花解憐人弄清柔, 隔簾折枝風吹透。 風透湘簾花滿庭, 庭前春色自多情。
閑苔院落門空掩, 斜日欄桿人自憑。 憑欄人向東風倚, 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落葉亂紛紛, 花綻新紅葉凝碧。 胭脂鮮艷何相類, 花之顏色人之媚。
若將人面比桃花, 面自桃紅花自美。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城南莊》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立徐步立芳洲。
癲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絕句漫興》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唐.吳融:《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樹香梢幾樹花。
只恐東風能作惡,亂紅如雨墜窗紗。 ——宋.劉敞:《桃花》 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 ——清.袁枚:《題桃樹》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珍瓏。
應知吏侍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唐 韓愈《題百葉桃花》 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疏籬。
影遭碧水潛勾引,風妒紅花卻倒吹。 唐 杜甫《風雨看舟前落花絕句》 千葉桃花勝百花,孤榮春軟駐年華。
若教避俗秦人見,知向河源舊侶夸。 唐 楊憑《千葉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后,殷紅片片點莓苔。 唐 周樸《桃花》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宋 謝枋得《慶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
自別西川海棠后,初將爛醉答春風。 宋 陸游《泛舟觀桃花》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唐 李白《憶秋浦桃花舊游》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風暖仙源里,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唐 齊己《桃花》 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
傍沼人窺鑒,驚魚水濺橋。 宋 蘇軾《桃花》 這個行不?哥們,找這個不容易啊。
六、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表達意思相近的五言律詩句子
題都城南莊
崔護 唐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關于這首詩的故事,據孟棨《本事詩》記載,大概是這樣的:書生崔護,去長安應試,未中。一天,他喝了幾杯酒之后,到城南郊外散心,見到一戶花木叢萃而門戶緊閉的人家,便上前叩門。半晌,只聽一位少女從門縫里問話,他對以姓名,并向她討茶解渴,那少女轉身取來茶水,便倚在門前桃樹下。崔護一邊飲茶,一邊就尋找話題,想和她攀談幾句,那少女雖沒有答話,然“目注者久之”。崔護飲茶之后,便起身告辭,那少女“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崔亦眷眄而歸”。時隔一年,崔護情不可抑,又于這一天去尋訪,只見大門緊鎖,空無一人,崔護便在門上題了這首詩,怏怏而去。
詩的開頭兩句是追憶。“去年今日此門中”,點出時間和地點,寫得非常具體,足見這個時間和地點,在詩人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難忘的記憶。第二句是寫人,詩人拈出一個人們猶知的形象——桃花,春風中的桃花人人都知道是何等的艷麗,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紅艷,則“人面”之美可以想見;再者,本來已經很美的“人面”,在紅艷艷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顯得更加青春美貌,風韻襲人。一個耀眼的“紅”字,正是強烈地渲染出這種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氣氛。面對著這一幅色彩濃麗、青春煥發、兩美相輝的人面桃花圖,不用說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態,詩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歡愛和興奮,也都是可以“思而得之”的。
三、四兩句寫今年今日。去年今天,有同有異,有續有斷。同者、續者,桃花依舊;異者斷者,人面不見。這就產生了愈見其同,愈感其異,愈覺其續,愈傷其斷。正是這種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心情,越發加劇了眼前的惆悵與寂寞。
從故事情節來看,這是一首即興的詩,它給人看到的似乎只是兩個簡單的畫面——桃花相映著的人面,人面去后的桃花。但是,由于人物的活動貫串其間,由于畫面與畫面、畫面里(桃花)與畫面外(詩人)的對比、映襯,便巧妙地顯示了人物感情的發生、發展和起伏跌宕的變化,諸如初遇的脈脈含情,別后的相思,深情的重訪,未遇的失望等等,都或隱或現地表達出來了。全詩自然渾成,猶如從心底一涌而出的清泉,清澈醇美,令人回味不盡。
有情人終成眷屬。據《本事詩》記載,原來那一天少女和她的老父親出門去了,當他們回到家門,那少女一見門上的題詩,便一病不起。而崔護也由于心中惦念不安又來尋訪,少女在昏厥之中聽到崔護的哭喊,又蘇醒了,終于成了美滿的夫妻。這個故事曲折動人,很有一些傳奇色彩,所以歐陽予倩先生曾就這個故事寫了一出京劇《人面桃花》。而《題都城南莊》這首詩也是頗有特色的,它不僅使這個故事大為生色,就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作品,也是廣為流傳的,而且在以后的詩詞中也累見其痕跡。比如:“落花猶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處?”(晏幾道《御街行》)再如:“縱收香藏鏡,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袁去華《瑞鶴仙》)從這些作品也可以看出它對后世文學創作的影響。
七、人面桃花類似的成語故事
人去樓空rén qù lóu kōng[釋義] 人走了;樓空著。
表示舊地重游時對親友的懷念。[語出] 唐·崔顥《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正音] 空;不能讀作“kònɡ”。[辨形] 樓;不能寫作“摟”。
[近義] 觸景生情人面桃花[反義] 久居故里[用法] 用作貶義。多表達對親人或友人的追憶。
一般作謂語、定語。[結構] 復句式。
人面桃花rén miàn táo huā[釋義] 原指女子的容貌與桃花相輝映;后用以指所愛而不能相見的女子。[語出] 唐·崔護《游城南》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正音] 人;不能讀作“yén”。
[辨形] 花;不能寫作“嘩”。[近義] 人去樓空[反義] 長相廝守[用法] 多用于憶念愛人方面。
一般作謂語、賓語。[結構] 主謂式。
八、形容“女子如桃花”的詩句有哪些
形容“女子如桃花”的詩句有:
1.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題都城南莊》唐代:崔護
譯文:去年春天,就在這扇門里,姑娘臉龐,相映鮮艷桃花。
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2.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惠崇春江晚景 》宋代:蘇軾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3.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
譯文: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4.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 《題都城南莊》唐代:崔護
譯文:去年春天,就在這扇門里,姑娘臉龐,相映鮮艷桃花。
5.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唐代:張志和
譯文: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
6.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 《雜詩·南國有佳人》三國:曹植
譯文:在南方,有一位美麗的女子,她的面容若桃花般芳艷,如李花般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