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春暉"的詩句有哪些
關于"春暉"的詩句有
1.《山中留客》
年代: 唐 作者: 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2.《白纻辭 其一》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揚清歌,發皓齒,北方佳人東鄰子。且吟白纻停綠水,
長袖拂面為君起。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風吹天飄塞鴻。
玉顏滿堂樂未終,館娃日落歌吹濛。
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黃金。垂羅舞縠揚哀音,
郢中白雪且莫吟,子夜吳歌動君心。動君心,冀君賞。
愿作天池雙鴛鴦,一朝飛去青云上。
吳刀剪彩縫舞衣,明妝麗服奪春暉。揚眉轉袖若雪飛,
傾城獨立世所稀。激楚結風醉忘歸,高堂月落燭已微,
玉釵掛纓君莫違。
3.《代答閨夢還》
年代: 唐 作者: 張若虛
關塞年華早,樓臺別望違。試衫著暖氣,開鏡覓春暉。
燕入窺羅幕,蜂來上畫衣。情催桃李艷,心寄管弦飛。
妝洗朝相待,風花暝不歸。夢魂何處入,寂寂掩重扉。
4.《蝶戀花·百尺游絲當秀戶》
年代: 宋 作者: 李彌遜
百尺游絲當秀戶。不系春暉,只系閑愁住。拾翠歸來芳草路。避人蝴蝶雙飛去。困臉羞眉無意緒。陌上行人,記得清明否。消息未來池閣暮。濛濛一餉梨花雨。
5.《臨江仙·嫩綠陰陰臺榭映》
年代: 宋 作者: 曹勛
嫩綠陰陰臺榭映,南風初送清微。揚州花市進芳菲。絲頭開萬朵,玉葉襯繁枝。
自是詩人佳贈意,花王香借余姿。翠紅深展奉瑤卮。何妨沈醉賞,天與絆春暉。
二、關于春暉的詩句
1、山光物態弄春暉
唐 張旭 《山中留客》
2、明妝麗服奪春暉
唐 李白 《白纻辭 其一》
3、春暉開紫苑
唐 李世民 《芳蘭》
4、開鏡覓春暉
唐 張若虛 《代答閨夢還》
5、依舊春暉
宋 張先 《沁園春·心膂良臣》
6、不系春暉
宋 李彌遜 《蝶戀花·百尺游絲當秀戶》
7、天與絆春暉
宋 曹勛 《臨江仙·嫩綠陰陰臺榭映》
8、轉春暉
元 元好問 《木蘭花慢·擁都六冠蓋》
9、蘋以春暉
魏晉 陸機 《短歌行》
10、報得三春暉
唐 孟郊 《 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三、關于春暉的詩詞
因納上人寄題望江張氏春暉亭詩
【作者:王之道】
青青原上草,初和殆毫芒。
邇來沒蓬蒿,似有三尺強。
春暉主發生,萬物資余光。
遲遲雖不暴,萋萋自能長。
條風與谷雨,其功固難量。
予嘗優劣之,豈得相輩行。
大哉發生恩,欲報不可償。
東野古純考,作詩本肝腸。
懷親感春暉,義見游子章。
凱風亦遠矣,此道何茫茫。
惟余東野詩,千古遙相望。
張公雷江人,雞群鶴昂昂。
冰魚與冬筍,志慕孟與王。
結廬守松楸,至行稱淮鄉。
我不識君面,因詩得其詳。
四、《白馬湖的霧》好詞好句好段
那一天霧嵐氤氳,臨近白馬湖,湖里湖外出奇地空靈。
中午時分,當一縷陽光淡淡地從陣陣霞煙中透出的時候,湖面、村居、峰巒便漸漸地由冰山一角而尊容朗清。眼前這份纖塵不染的潔凈、自然天成的和諧,一起融入我們的胸腑,令人頓然忘卻人間。
于是,我們情不自禁地吟詠起當年柳亞子先生的贊詞:“紅樹青山白馬湖,雨絲煙縷兩模糊。”淺唱著朱自清先生為白馬湖譜寫的優美旋律:“湖在山的趾邊,山在湖的唇邊,他倆這樣親密,湖將山全吞下去了,吞的是青的,吐的是綠的,那軟軟的綠呀,綠的是一片……”漫步于自然造化的那泓湖邊、那疊山麓,眺望佇立在靜靜白馬湖小島上的春暉園,我的思維與不時傳來的澎湃的水聲、呼嘯的風聲夾雜一起,冥冥之中似乎聽到了鏗鏗鏘鏘的言語、悲悲泣泣的長歌,撕心裂肺的吶喊、喋喋不休的叮嚀。
我深深地知道,是眼前這幅壯闊而凝重的畫面把我帶入了天地的一片蒼茫;悠遠而深邃的山水樂章又把我帶入了歷史的一片蒼茫。那座在冬天的風和春天的花里日升日落不時泛出歷史光澤的春暉園,曾經的輝煌和繁榮,是那樣清晰地鐫刻在人們的印記里。
人們永遠不會淡忘陳春瀾這位發跡于上海灘的富商,在上海灘的開化和熏陶中,用自己畢生的積蓄哺育了一個春暉中學;人們也不能忘懷執著的王佐老爺用懇切至誠的跪拜,贏得了這位目不識丁的寬厚老人的首肯;人們更不能忘卻中國現代教育改革的先驅經亨頤,倡導“與時俱進”的校訓,聚攏群賢,令春暉披載“北有南開,南有春暉”殊榮。三位巨人,交心執手,在孕育、分娩以至滋養了這座美輪美奐、無與倫比的春暉園的同時,不是讓后人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具有時代特征的人格魅力和富于歷史底蘊的民族精神了嗎?。
五、描寫白馬湖風景的作文
今天是個下雨的日子。
這使我想起了白馬湖;因為我第一回到白馬湖,正是微風飄蕭的春日。白馬湖在甬紹鐵道的驛亭站,是個極小極小的鄉下地方。
在北方說起這個名字,管保一百個人一百個人不知道。但那卻是一個不壞的地方。
這名字先就是一個不壞的名字。據說從前(宋時?)有個姓周的騎白馬入湖仙去,所以有這個名字。
這個故事也是一個不壞的故事。假使你樂意搜集,或也可編成一本小書,交北新書局印去。
白馬湖并非圓圓的或方方的一個湖,如你所想到的,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許多湖的總名。湖水清極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點兒不含糊像鏡子。
沿鐵路的水,再沒有比這里清的,這是公論。遇到旱年的夏季,別處湖里都長了草,這里卻還是一清如故。
白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個,便是我們住過的屋的門前那一個。那個湖不算小,但湖口讓兩面的山包抄住了。
外面只見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么大的一片。湖的盡里頭,有一個三四十戶人家的村落,叫做西徐岙,因為姓徐的多。
這村落與外面本是不相通的,村里人要出來得撐船。后來春暉中學在湖邊造了房子,這才造了兩座玲瓏的小木橋,筑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驛亭車站。
那是窄窄的一條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雖常不見人,走起來卻不見寂寞--。尤其在微雨的春天,一個初到的來客,他左顧右盼,是只有覺得熱鬧的。
春暉中學在湖的最勝處,我們住過的屋也相去不遠,是半西式。湖光山色從門里從墻頭進來,到我們窗前、桌上。
我們幾家接連著;D翁的家最講究。屋里有名人字畫,有古瓷,有銅佛,院子里滿種著花。
屋子里的陳設又常常變換,給人新鮮的受用。他有這樣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們便不時地上他家里喝老酒。
D翁夫人的烹調也極好,每回總是滿滿的盤碗拿出來,空空的收回去。白馬湖最好的時候是黃昏。
湖上的山籠著一層青色的薄霧,在水里映著參差的模糊的影子。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銅鏡。
輕風吹來,有一兩縷波紋,但隨即平靜了。天上偶見幾只歸鳥,我們看著它們越飛越遠,直到不見為止。
這個時候 便是我們喝酒的時候。我們說話很少;上了燈話才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
是該回家的時候了。若有月光也許還得徘徊一會;若是黑夜,便在暗里摸索醉著回去。
白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要滴下來,水是滿滿的、軟軟的。
小馬路的兩邊,一株間一株地種著小桃與楊柳。小桃上各綴著幾朵重瓣的紅花,像夜空的疏星。
楊柳在暖風里不住地搖曳。在這路上走著,時而聽見銳而長的火車的笛聲是別有風味的。
在春天,不論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白馬湖都好。--雨中田里菜花的顏色最早鮮艷;黑夜雖什么不見,但可靜靜地受用春天的力量。
夏夜也有好處,有月時可以在湖里劃小船,四面滿是青靄。船上望別的村莊,像是蜃樓海市,浮在水上,迷離徜恍的;有時聽見人聲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
若沒有月呢,便在田野里看螢火。那螢火不是一星半點的,如你們在城中所見;那是成千成百的螢火。
一片兒飛出來,像金線網似的,又像耍著許多火繩似的。只有一層使我憤恨。
那里水田多,蚊子太多,而且幾乎全閃閃爍爍是瘧蚊子。我們一家都染了瘧疾,至今三四年了,還有未斷根的。
蚊子多足以減少露坐夜談或劃船夜游的興致,這未免是美中不足了。 離開白馬湖是三年前的一個冬日。
前一晚“別筵”上,有D翁與云君,我不能忘記D翁,那是一個真摯豪爽的朋友。但我也不能忘記云君,我應該這樣說,那是一個可愛的——孩子。
六、老師您好詩句中春輝比喻什么
“春暉”比喻春天陽光般溫暖的母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詩句出自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
游子吟
作者:孟郊 年代:唐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言”有些刊本作“誰知”和“誰將”,其實按詩意還是作“誰言”好。詩人出以反問,意味尤為深長。這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通俗形象的比興,加以懸絕的對比,寄托了赤子熾烈的情意:對于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得了呢。真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之意,感情是那樣淳厚真摯。
七、白馬湖之冬習題答案
1、
《白馬湖之冬》有關風的描寫,對作者的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著力寫“風”表現“冬”,表達了他那時遠離囂塵、居于山野的落寞思緒與心境,體現了他對白馬湖真切而樸實的懷念之情,流露出作者處世自然、達觀的人生態度 ,使全篇充溢著一種深沉的、撩人心懷的情思。
2、
你是如何理解第二、三在全文的作用?
從文章第二段中,可以看出白馬湖之冬的風虎吼、怒號、整日夜狂吼 ,是全文描寫風的重點斷落。
第三段中,運用烘托的手法,來描寫白馬湖冬天的風,使讀者便于體會風的獨特,是全文的深化。
3
末尾一段在內容上、結構上各有什么作用?
(1)內容上:總結了白馬湖冬天寒風的特點。
(2)結構上:簡潔明了的給人感受到白馬湖冬天寒風的厲害。
5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春暉白馬湖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