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隱士的詩句有哪些
如下:
①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凄凄。--劉安:《招隱士》
②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左思:《詠史》
③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
④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⑤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⑥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劉禹錫:《陋室銘》
⑦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⑧強效忘機者,斯人尚未忘。 ——孟郊《懷南岳隱士》
⑨潛書周隱士,白云今有期。——元稹 《寄隱客》
⑩今來招隱士,恨不見瓊枝。——李德裕《訪韋楚老不遇》,等。
隱士:
隱士,是道家哲學術語。指隱修專注研究學問的士人,民間教育家。首先是“士”,即知識分子,否則就無所謂隱士。
隱士首先是知識分子,是“士”階層的成員之一。并不是所有居于鄉野山林不入仕途之人都可稱為隱士,那些向往入仕但卻無機會無能力入仕之人不是隱士,那些沒有文化的農夫樵子細民野老也不是隱士;只有那些能保持獨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權勢、具有超凡才德學識、并且是真正出自內心不愿入仕的隱居者,才能被稱之為隱士。
他們跟莊子一樣,崇尚自然無為的人生態度,選擇隱修專注研究學問的生活方式。隱士一般是道家人物,而道家代表人物也往往是隱士,比如,許由、巢父、列子、莊子、鬼谷子、張良、黃石公、鄧禹、諸葛亮、劉伯溫、水鏡先生、徐茂公、苗訓、陳摶、河上丈人、陶淵明等等,當然,還有很多沒有留下著作的隱士,這是因為戰亂以致于我們無法了解他們。
二、描寫隱士的詩句
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凄凄。
--劉安:《招隱士》 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左思:《詠史》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 《過故人莊》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劉禹錫:《陋室銘》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賈島:《尋隱者不遇》 阮瑀《隱士》詩詞 四皓南隱岳,老萊竄河濱。顏回樂陋巷,許由安賤貧。
伯夷餓首陽,天下歸其仁。何患處貧苦,但當守明真。
孰知富生禍,取富不取貧。寶玉忌出璞,出璞先為塵。
松柏忌出山,出山先為薪。君子隱石壁,道書為我鄰。
寢興思其義,澹泊味始真。陶公自放歸,尚平去有依。
草木擇地生,禽鳥順性飛。——孟郊《隱士》 強效忘機者,斯人尚未忘。
——孟郊《懷南岳隱士》 潛書周隱士,白云今有期。——元稹 《寄隱客》 近聞胡隱士,潛認得心王。
不恨百年促,翻悲萬劫長。有修終有限,無事亦無殃。
慎莫通方便,應機不頓忘。百年都幾日,何事苦囂然。
晚歲倦為學,閑心易到禪。病宜多宴坐,貧似少攀緣。
自笑無名字,因名自在天。——元稹《悟禪三首寄胡果》 君若欲高臥,但自深掩關。
亦無車馬客,造次到門前。人生處一世,其道難兩全。
賤即苦凍餒,貴則多憂患。唯此中隱士,致身吉且安。
——白居易 《中隱》 今來招隱士,恨不見瓊枝。——李德裕《訪韋楚老不遇》 近逢商洛客,知爾住南塘。
草閣平春水,柴門掩夕陽。隨蜂收野蜜,尋麝采生香。
更憶前年醉,松花滿石床。——許渾《寄題南山王隱居(一作王隱士居)》 磻溪連灞水,商嶺接秦山。
青漢不回駕,白云長掩關。雀喧知鶴靜,鳧戲識鷗閑。
卻笑南昌尉,悠悠城市間。——許渾 《題灞西駱隱士》 紫府丹成化鶴群,青松手植變龍文。
壺中別有仙家日,嶺上猶多隱士云。——李商隱《題道靜院院在中條山故王顏中丞所置虢州刺史…寫真存焉》 行簪隱士冠,臥讀先賢傳。
——韓偓《南亭》 江寺禪僧似悟禪,壞衣芒履住茅軒。懶求施主修真像,翻經文是妄言。
出浦釣船驚宿雁,伐巖樵斧迸寒猿。行人莫問師宗旨,眼不浮華耳不喧。
——杜荀鶴《題江寺禪和》 病后霜髭出,衡門寂寞中。蠹侵書帙損,塵覆酒樽空。
池暗菰蒲雨,徑香蘭蕙風。幽閑已得趣,不見卜窮通。
——李中《書蔡隱士壁》 煙蘿擁竹關,物外自求安。逼枕溪聲近,當檐岳色寒。
藥苗應自采,琴調對誰彈。待了浮名后,依君共掛冠。
——李中《寄廬山莊隱士》 盛府賓寮八十馀,閉門高臥興無如。梁王苑里相逢早,潤浦城中得信疏。
狼藉杯盤重會面,風流才調一如初。愿君百歲猶強健,他日相尋隱士廬。
——徐鉉《贈浙西顧推官》 仙人好負局,隱士屢潛觀。——張鷟《揚州青銅鏡留與十娘》 千峰映碧湘,真隱此中藏。
餅不煮石吃,眉應似發長。風榸支酒甕,鶴虱落琴床。
雖斅忘機者,斯人尚未忘。——貫休《懷南岳隱士二首(一作贈隱者)》。
三、有關隱居的詩句
關于“隱居”的詩句包括:
1、東晉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
原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
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2、唐代王維《山居秋暝》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3、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原文: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無違。
譯文:
南山下田野里種植豆子,結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清晨起下田地鏟除雜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鋤回去。
狹窄的小路上草木叢生,傍晚時有露水沾濕我衣。身上衣沾濕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違背歸隱心意。
4、唐代王維《山居即事》
原文: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譯文:
沉寂地把籬門緊緊掩上,在蒼茫暮色中望著斜暉。鶴棲宿遍布周圍的松樹,柴門來訪的人冷落疏稀。
嫩竹節已添上一層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紅衣。渡口處的漁火星星點點,是處處采菱人蕩舟來歸。
5、唐代李白《山中問答》
原文: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譯文:
有人問我為什么隱居在碧山。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閑。
桃花盛開,流水杳然遠去。這里別有一番天地,豈是人間。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飲酒·結廬在人境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山居秋暝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歸園田居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山居即事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山中問答
四、關于寫“隱士”的詩詞有什么
1. 《飲酒·其五 》 魏晉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 《招隱士》漢代 劉安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偃蹇連蜷兮枝相繚。
山氣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嶄巖兮水曾波。
猿狖群嘯兮虎豹原,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歲暮兮不自聊,蟪蛄鳴兮啾啾。
坱兮軋,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
罔兮沕,憭兮栗,虎豹穴。
叢薄深林兮,人上栗。
嵚岑碕礒兮碅磳磈硊,樹輪相糾兮林木茷骫。
青莎雜樹兮薠草靃靡,白鹿麔麚兮或騰或倚。
狀?崟崟兮峨峨,凄凄兮漇々。
獼猴兮熊羆,慕類兮以悲。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虎豹斗兮熊羆咆,禽獸駭兮亡其曹。
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3. 《詠史》 魏晉 左思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
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
雖非甲胄士,疇昔覽穰苴。
長嘯激清風,志若無東吳。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
4. 《訪韋楚老不遇》 唐 李德裕
昔日征黃綺,余慚在鳳池。
今來招隱士,恨不見瓊枝。
5. 《懷南岳隱士二首(一作贈隱者)》唐 貫休
餅不煮石吃,眉應似發長。
風榸支酒甕,鶴虱落琴床。
雖斅忘機者,斯人尚未忘。
五、贊美隱士的詩句
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凄凄。--劉安:《招隱士》
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左思:《詠史》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
《過故人莊》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劉禹錫:《陋室銘》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六、與蟬有關的隱士詩句
1、早蟬孤抱芳槐葉,噪向殘陽意度秋。也任一聲催我老,堪聽兩耳畏吟休。得非下第無高韻,須是青山隱白頭。——
2、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有關蟬的詩句。斜陽千萬樹,無處避螳螂。——
3、細聲頻斷續,審聽亦難分。仿佛應移處,從容卻不聞。——
4、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一年謝,能令萬感生。——
5、山蟬秋晚妨人語,客子驚心馬亦嘶。能閱幾時新碧樹,不知何日寂金閨。有關蟬的詩句。若逢海月明千里,莫忘何郎寄一題。——
6、蟬發一聲時,槐花帶兩枝。只應催我老,兼遣報君知。——
7、風蟬旦夕鳴,伴葉送新聲。故里客歸盡,水邊身獨行。——
8、落日早蟬急,客心聞更愁。一聲來枕上,夢里故園秋。——
9、鬢蟬似羽。輕紈低映嬌嫵。憑闌看花,仰蜂粘絮。春未許。寶箏閑玉柱。東風暮。——
10、高蟬旦夕唳,景物浮涼氣。木葉漸驚年,錦字因絡緯。稍斷當窗夢,更凄臨水意。清香筍蒂風,曉露蓮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