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誰知道自古代表不同時期不同心境的詩詞名句
是找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所說的三種境界嗎?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原文:第一境界: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鳳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籠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第二境界:柳永《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棄疾《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峨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二、體現作者良好心態和寬廣胸襟的詩句
1 隨緣冷暖開懷酒,懶算輸贏信手棋。——唐寅《避事》
2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3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4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5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6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7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
8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9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杜甫《望岳》
10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三、誰知道自古代表不同時期不同心境的詩詞名句
是找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所說的三種境界嗎?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原文:第一境界: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鳳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籠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第二境界:柳永《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棄疾《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峨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四、形容環境未變心境不同的詩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愁詩 ——李廷璧
到來難遣去難留,著骨黏心萬事休。潘岳愁絲生鬢里,婕妤悲色上眉頭。
長途詩盡空騎馬,遠雁聲初獨倚樓。更有相思不相見,酒醒燈背月如鉤。
對雨愁悶,寄錢大郎中 ——劉灣
積雨細紛紛,饑寒命不分。攬衣愁見肘,窺鏡覓從文。
九陌成泥海,千山盡濕云。龍鐘驅款段,到處倍思君。
春愁 ——孟郊
春物與愁客,遇時各有違。
故花辭新枝,新淚落故衣。
日暮兩寂寞,飄然亦同歸。
獨愁 ——孟郊
前日遠別離,昨日生白發。
欲知萬里情,曉臥半床月。
常恐百蟲鳴,使我芳草歇。
夜愁曲 ——施肩吾
歌者歌未絕,愁人愁轉增。
空把瑯玕枝,強挑無心燈。
愁 ——韋莊
避愁愁又至,愁至事難忘。夜坐心中火,朝為鬢上霜。
不經公子夢,偏入旅人腸。借問高軒客,何鄉是醉鄉?
春愁 ——韋莊
寓思本多傷,逢春恨更長。露沾湘竹淚,花墮越梅妝。
睡怯交加夢,閑傾瀲滟觴。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
五、今始為君開是不是最內涵的詩句
杜甫詩句“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出自《客至》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的紀事詩,表現詩人誠樸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過”,簡要說明了題意。
一、二兩句先從戶外的景色著筆,點明客人來訪的時間、地點和來訪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綠水繚繞、春意蕩漾的環境表現得十分秀麗可愛。這就是臨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勢漲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鷗,在古人筆下常常作水邊隱士的伴侶,它們“日日”到來,點出環境清幽僻靜,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隱逸的色彩。“但見”,含弦外之音:群鷗固然可愛,而不見其他的來訪者,不是也過于單調么!作者就這樣寓情于景,表現了他在閑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這就為貫串全詩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鋪墊。
頷聯把筆觸轉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與客談話的口吻,增強了賓主接談的生活實感。上句說,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還沒有因為迎客打掃過。下句說,一向緊閉的家門,今天才第一次為你崔明府打開。寂寞之中,佳客臨門,一向閑適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這兩句,前后映襯,情韻深厚。前句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延客意,今日“君”來,益見兩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暢歡快有了著落。后句的“今始為”又使前句之意顯得更為超脫,補足了首聯兩句。
以上虛寫客至,下面轉入實寫待客。作者舍棄了其他情節,專拈出最能顯示賓主情份的生活場景,重筆濃墨,著意描畫。“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頻頻勸飲的情景,聽到作者抱歉酒菜欠豐盛的話語:遠離街市買東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簡單,買不起高貴的酒,只好用家釀的陳酒,請隨便進用吧!家常話語聽來十分親切,很容易從中感受到主人竭誠盡意的盛情和力不從心的歉仄,也可以體會到主客之間真誠相待的深厚情誼。字里行間充滿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氣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寫足,如果再從正面描寫歡悅的場面,顯然露而無味,然而詩人卻巧妙地以“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作結,把席間的氣氛推向更熱烈的高潮。詩人高聲呼喊著,請鄰翁共飲作陪。這一細節描寫,細膩逼真。可以想見,兩位摯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濃,越喝興致越高,興奮、歡快,氣氛相當熱烈。就寫法而言,結尾兩句真可謂峰回路轉,別開境界。
杜甫《賓至》、《有客》、《過客相尋》等詩中,都寫到待客吃飯,但表情達意各不相同。在《賓至》中,作者對來客敬而遠之,寫到吃飯,只用“百年粗糲腐儒餐”一筆帶過;在《有客》和《過客相尋》中說,“自鋤稀菜甲,小摘為情親”、“掛壁移筐果,呼兒問煮魚”,表現出待客親切、禮貌,但又不夠隆重、熱烈,都只用一兩句詩交代,而且沒有提到飲酒。反轉來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寫,卻不惜以半首詩的篇幅,具體展現了酒菜款待的場面,還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鄰助興的細節,寫得那樣情彩細膩,語態傳神,表現了誠摯、真率的友情。這首詩,把門前景,家常話,身邊情,編織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以它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顯出特點,吸引著后代的讀者。
六、有關心境的詩句
1.榮辱不驚 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 漫觀天外云展云舒
2.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3.
竹影掃階塵不動,
月輪穿沼水無痕.
水流任急境常靜,
花落雖頻意自閑.
4.
火燒眉毛心不驚,
強敵壓境情坦然.
置身事外有主張,
平和胸襟處波瀾!
5.
陶淵明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6.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7.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因為作者心境不同富有內涵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