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劍字的唯美古風詩句
1. 舉頭西北浮云,倚天萬里須長劍。——《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 宋代 辛棄疾
2. 古劍寒黯黯,鑄來幾千秋。——《李都尉古劍》 唐代 白居易
3.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代 辛棄疾
4.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行路難三首》 唐代 李白
5.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 李白
6.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北風行》唐代 李白
7. 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從軍行》 隋代 盧思道
8.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行路難·其二》 唐代 李白
9. 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代 柳宗元
10. 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白馬篇》 唐代 李白
二、有關“劍”的詩句有哪些
我有三尺匣,白石隱青鋒。一藏三十年,不敢輕開封。無人解舞術,秋山鎖神龍。時時自提看,碧水蒼芙蓉。家雞未須割,屠蛟或當逢。想望張壯武,揄揚郭代公。高歌撫匣臥,欲哭干將翁。幸得留光彩,長飛星漢中。——祝允明.明代《寶劍篇》
有關劍的古詩:
1.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白居易.唐代《九日醉吟》
2. 東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孤負平生愿。感涕下沾襟。暮登薊樓上。永望燕山岑。遼海方漫漫。胡沙飛且深。峨眉杳如夢。仙子曷由尋。擊劍起嘆息。白日忽西沈。聞君洛陽使。——陳子昂.唐代《登薊丘樓送賈兵曹入都》
3. 四海失巢穴,兩都困塵埃。感恩由未報,惆悵空一來。裘破氣不暖,馬羸鳴且哀。主人情更重,空使劍鋒摧。——韓愈.唐代《因子寄南音。贈河陽李大夫》
4. 并州昔用千金賈,流落人間歲月多。背有龍文空自寶,世無麟血倩誰磨。——潘牥.宋代《劍》
5. 撫劍悲歌壯淚流,海清岳靜世無仇。匣中幸有容身地,莫遣光芒射半牛。——黃順之.宋代《劍》
6. 漢室千金重,耶溪百煉精。干星彰利器,出水示神兵。斬佞朱云志,留亡季札情。何須麾晉鄭,自有倚天名。——丁謂.宋代《劍》
7. 愁到濃時酒自斟,挑燈看劍淚痕深。——汪元量.宋代《秋日酬王昭儀》
8. 左手握驪珠,右手執慧劍。——拾得.唐代《詩》
9. 自于南國同埋劍,誰向東門便掛冠。——李咸用.唐代《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10. 自憐非劍氣,空向斗牛星。——錢珝.唐代《江行無題一百首》
三、關于劍的詩詞
【古風】 唐·李白
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飛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
【古風】 唐·李白
秦皇按寶劍,赫怒震威神。逐日巡海右,驅石駕滄津。征卒空九宇,作橋傷萬人。但求蓬島藥,豈思農鳸春。力盡功不贍,千載為悲辛。
【古風】 唐·李白
倚劍登高臺,悠悠送春目。蒼榛蔽層丘,瓊草隱深谷。鳳鳥鳴西海,欲集無珍木。鸒斯得所居,蒿下盈萬族。晉風日已頹,窮途方慟哭。
【古風】 唐·李白
越客采明珠,提攜出南隅。清輝照海月,美價傾皇都。獻君君按劍,懷寶空長吁。魚目復相哂,寸心增煩紆。
【古風】 唐·李白
寶劍雙蛟龍,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騰不可沖。一去別金匣,飛沉失相從。風胡滅已久,所以潛其鋒。吳水深萬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終不隔,神物會當逢。
【相和歌辭·胡無人行】 唐·李白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堅胡馬驕。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云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無人,漢道昌,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云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胡無人,漢道昌。
【雜曲歌辭·白馬篇】 唐·李白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斗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酒后競風彩,三杯弄寶刀。殺人如翦草,劇孟同游遨。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叱咤萬戰場,匈奴盡波濤。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羞入原憲室,荒徑隱蓬蒿。
【雜曲歌辭·俠客行】 唐·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四、有關劍的詩句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 年代:【唐】 作者:【杜甫】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嬌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
梨國子弟散如煙,女樂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
玳弦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劍客 年代:【唐】 作者:【賈島】 十年磨一劍, 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 誰有不平事。
春坊正字劍子歌 年代:【唐】 作者:【李賀】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鵜淬花白鷴尾。 直是荊軻一片心,莫教照見春坊字。
挼絲團金懸簏敕,神光欲截藍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
李都尉古劍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五古】 古劍寒黯黯,鑄來幾千秋。 白光納日月,紫氣排斗牛。
有客借一觀,愛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寶有本性,精剛無與儔。 可使寸寸折,不能繞指柔。
愿快直士心,將斷佞臣頭。 不愿報小怨,夜半刺私仇。
勸君慎所用,無作神兵羞。 折劍頭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拾得折劍頭,不知折之由。
一握青蛇尾,數寸碧峰頭。 疑是斬鯨鯢,不然刺蛟虬。
缺落泥土中,委棄無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剛不好柔。
勿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鉤。 鴉九劍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歐冶子死千年后, 精靈暗授張鴉九。
鴉九鑄劍吳山中, 天與日時神借功。 金鐵騰精火翻焰, 踴躍求為鏌铘劍。
劍成未試十余年, 有客持金買一觀。 誰知閉匣長思用, 三尺青蛇不肯蟠。
客有心, 劍無口, 客代劍言告鴉九。 君勿矜我玉可切, 君勿夸我鐘可刜。
不如持我決浮云, 無令漫漫蔽白日。 為君使無私之光及萬物, 蟄蟲昭蘇萌草出。
水龍吟 過南劍雙溪樓 年代:【宋】 作者:【辛棄疾】 舉頭西北浮云,倚天萬里須長劍。 人言此地,夜深長見,斗牛光焰。
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
峽束滄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 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
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 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 大劍送別劉右史 年代:【唐】 作者:【盧照鄰】 金碧禹山遠,關梁蜀道難。
相逢屬婉歲,相送動征鞍。 地咽綿川冷,云凝劍閣寒。
倘遇忠孝所,為道憶長安。 劍 年代:【唐】 作者:【李嶠】 】 我有昆吾劍,求趨夫子庭。
白虹時切玉,紫氣夜干星。 鍔上芙蓉動,匣中霜雪明。
倚天持報國,畫地取雄名。 古劍篇(一作寶劍篇) 年代:【唐】 作者:【郭震】 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
良工鍛煉凡幾年,鑄得寶劍名龍泉。 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嘆奇絕。
琉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映明月。 正逢天下無風塵,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 非直結交游俠子,亦曾親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漂淪古獄邊。 雖復塵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沖天。
詠寶劍 年代:【唐】 作者:【崔融】 寶劍出昆吾,龜龍夾采珠。五精初獻術,千戶競淪都。
匣氣沖牛斗,山形轉轆轤。欲知天下貴,持此問風胡。
仗劍行 年代:【唐】 作者:【萬齊融】 昨夜星官動紫微,今年天子用武威。登車一呼風雷動, 遙震陰山撼巍巍。
胡驕子,當見旄頭蝕應死。 愿騎單馬仗天威,挼取長繩縛虜歸。
仗劍遙叱路傍子, 匈奴頭血濺君衣。 題劍 年代:【唐】 作者:【竇群】 丈夫得寶劍,束發曾書紳。
嗟吁一朝遇,愿言千載鄰。 心許留家樹,辭直斷佞臣。
焉能為繞指,拂拭試時人。 酬崔法曹遺劍 年代:【唐】 作者:【戴叔倫】 臨風脫佩劍,相勸靜胡塵。
自料無筋力,何由答故人。 寶劍篇 年代:【唐】 作者:【劉長川】 寶劍不可得,相逢幾許難。
今朝一度見,赤色照人寒。 匣里星文動,環邊月影殘。
自然神鬼伏,無事莫空彈。 劍化為龍 年代:【唐】 作者:【張聿】 古劍誠難屈,精明有所從。
沉埋方出獄,合會卻成龍。 牛斗光初歇,蜿蜒氣漸濃。
云濤透百丈,水府躍千重。 拖尾迷蓮鍔,張鱗露錦容。
至今沙岸下,誰得睹玄蹤。 豐城劍池驛感題 年代:【唐】 作者:【權德輿】 龍劍昔未發,泥沙相晦藏。
向非張茂先,孰辨斗牛光。 神物不自達,圣賢亦彷徨。
我行豐城野,慷慨心內傷。 利劍 年代:【唐】 作者:【韓愈】 利劍光耿耿,佩之使我無邪心。
故人念我寡徒侶, 持用贈我比知音。我心如冰劍如雪,不能刺讒夫, 使我心腐劍鋒折。
決云中斷開青天,噫! 劍與我俱變化歸黃泉。 說劍 年代:【唐】 作者:【元稹】 吾友有寶劍,密之如密友。
我實膠漆交,中堂共杯酒。 酒酣肝膽露,恨不眼前剖。
高唱荊卿歌,亂擊相如缶。 更擊復更唱,更酌亦更壽。
白虹坐上飛,青蛇匣中吼。 我聞音響異,疑是干將偶。
為君再拜言,神物可見不。 君言我所重,我自為君取。
迎篋已焚香,近鞘先澤手。 徐抽寸寸刃,漸屈彎彎肘。
殺殺霜在鋒,團團月臨。
五、含劍字的詩句
【酌酒與裴迪】 唐 王維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
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古風】 唐·李白 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飛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 【寶劍篇】 唐·劉長川 寶劍不可得,相逢幾許難。
今朝一度見,赤色照人寒。匣里星文動,環邊月影殘。
自然神鬼伏,無事莫空彈。 【風雨】 唐·李商隱 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銷愁斗幾千。 【寶劍篇】 唐·李嶠 吳山開,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寶鍔。
淬綠水,鑒紅云,五采焰起光氛氳。背上銘為萬年字,胸前點作七星文。
龜甲參差白虹色,轆轤宛轉黃金飾。駭犀中斷寧方利,駿馬群騑未擬直。
風霜凜凜匣上清,精氣遙遙斗間明。避災朝穿晉帝屋,逃亂夜入楚王城。
一朝運偶逢大仙,虎吼龍鳴騰上天。東皇提升紫微座,西皇佩下赤城田。
承平久息干戈事,僥幸得充文武備。除災避患宜君王,益壽延齡后天地。
【古風】 唐·李白 秦皇按寶劍,赫怒震威神。逐日巡海右,驅石駕滄津。
征卒空九宇,作橋傷萬人。但求蓬島藥,豈思農鳸春。
力盡功不贍,千載為悲辛。 【古風】 唐·李白 倚劍登高臺,悠悠送春目。
蒼榛蔽層丘,瓊草隱深谷。鳳鳥鳴西海,欲集無珍木。
鸒斯得所居,蒿下盈萬族。晉風日已頹,窮途方慟哭。
【古風】 唐·李白 越客采明珠,提攜出南隅。清輝照海月,美價傾皇都。
獻君君按劍,懷寶空長吁。魚目復相哂,寸心增煩紆。
【古風】 唐·李白 寶劍雙蛟龍,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騰不可沖。
一去別金匣,飛沉失相從。風胡滅已久,所以潛其鋒。
吳水深萬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終不隔,神物會當逢。
【相和歌辭·胡無人行】 唐·李白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堅胡馬驕。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
云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無人,漢道昌,陛下之壽三千霜。
但歌大風云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胡無人,漢道昌。
【雜曲歌辭·白馬篇】 唐·李白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斗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
酒后競風彩,三杯弄寶刀。殺人如翦草,劇孟同游遨。
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叱咤萬戰場,匈奴盡波濤。
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羞入原憲室,荒徑隱蓬蒿。
【雜曲歌辭·俠客行】 唐·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 唐·杜甫 王郎酒酣拔劍斫地歌莫哀,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豫章翻風白日動,鯨魚跋浪滄溟開。
且脫佩劍休裴回,西得諸侯棹錦水。欲向何門趿珠履,仲宣樓頭春色深。
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夜宴左氏莊】 唐·杜甫 風林纖月落,衣露凈琴張。
暗水流花徑,春星帶草堂。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
詩罷聞吳詠,扁舟意不忘。 【故武衛將軍挽歌三首】 唐·杜甫 舞劍過人絕,鳴弓射獸能。
铦鋒行愜順,猛噬失蹻騰。赤羽千夫膳,黃河十月冰。
橫行沙漠外,神速至今稱。 【重經昭陵】 唐·杜甫 草昧英雄起,謳歌歷數歸。
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翼亮貞文德,丕承戢武威。
圣圖天廣大,宗祀日光輝。陵寢盤空曲,熊羆守翠微。
再窺松柏路,還見五云飛。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上之回】 唐·李賀 上之回,大旗喜。
懸虹彗,撻鳳尾。劍匣破,舞蛟龍。
蚩尤死,鼓逢逢。天高慶雷齊墜地,地無驚煙海千里。
【琴曲歌辭·走馬引】 唐·李賀 我有辭鄉劍,玉鋒堪截云。襄陽走馬客,意氣自生春。
朝嫌劍光靜,暮嫌劍花冷。能持劍向人,不解持照身。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二月】 唐·李賀 二月飲酒采桑津,宜男草生蘭笑人。蒲如交劍風如薰,勞勞胡燕怨酣春。
薇帳逗煙生綠塵,金翅峨髻愁暮云,沓颯起舞真珠裙。津頭送別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雜歌謠辭·鄴城童子謠】 唐·李賀 鄴城中,暮塵起。將黑丸,斫文吏。
棘為鞭,虎為馬。團團走,鄴城下。
切玉劍,射日弓。獻何人,奉相公。
扶轂來,關右兒。香掃途,相公歸。
【出城寄權璩、楊敬之】 唐·李賀 草暖云昏萬里春,宮花拂面送行人。自言漢劍當飛去,何事還車載病身。
【春坊正字劍子歌】 唐·李賀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鵜淬花白鷴尾。直是荊軻一片心,莫教照見春坊字。
挼絲團金懸[QBDA][QZXY],神光欲截藍田玉。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二月】 唐·李賀 二月飲酒采桑津,宜男草生蘭笑人。蒲如交劍風如薰,勞勞胡燕怨酣春。
薇帳逗煙生綠塵,金翹峨髻愁暮云,沓颯起舞真珠裙。津頭送。
六、斬相思的詩句
斬相思這把匕首有一首相關詩句,寓意深遠,可見這把匕首有一段不淺的來歷,至于這段來歷是什么,就要問毒神了,畢竟這把匕首原本是毒神所有。
斬相思相關詩句
紅顏遠,相思苦,幾番意,難相付。
十年情思百年渡,不斬相思不忍顧。
七、有關于劍的詩句
“紅顏遠,相思苦,幾番意,難相付。
十年情思百年渡,不斬相思不忍顧!”描寫 ”斬相思”,出自>參考資料:摘自 >,網址是http://**book/505/html/*九歌·國殤【先秦】屈原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遙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名都篇【魏晉】曹植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寶劍值千金,被服麗且鮮。斗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
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攬弓捷鳴鏑,長驅上南山。
左挽因右發,一縱兩禽連。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
觀者咸稱善,眾工歸我妍。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
膾鯉臇鮐蝦,炮鱉炙熊蹯。鳴儔嘯匹侶,列坐竟長筵。
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白日西南馳,光景不可攀。
云散還城邑,清晨復來還。雜詩【魏晉】曹植飛觀百余尺,臨牖御欞軒。
遠望周千里,朝夕見平原。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閑。
國仇亮不塞,甘心思喪元。撫劍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聲發,聆我慷慨言。詠荊軻【魏晉】陶淵明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雄發指危冠,猛氣沖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澹澹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心知去不歸,且有后世名。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
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馀情。
九日醉吟【唐】白居易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南陽小將張彥硤口鎮稅人場射虎歌【唐】白居易海內昔年狎太平,橫目穰穰何崢嶸。天生天殺豈天怒,忍使朝朝喂猛虎。
關東驛路多丘荒,行人最忌稅人場。張彥雄特制殘暴,見之叱起如叱羊。
鳴弦霹靂越幽阻,往往依林猶旅拒。草際旋看委錦茵,腰間不更抽白羽。
老饕已斃眾雛恐,童稚揶揄皆自勇。忠良效順勢亦然,一劍猜狂敢輕動。
有文有武方為國,不是英雄伏不得。試征張彥作將軍,幾個將軍愿策勛。
登北庭北樓,呈幕中諸公【唐】岑參嘗讀西域傳,漢家得輪臺。古塞千年空,陰山獨崔嵬。
二庭近西海,六月秋風來。日暮上北樓,殺氣凝不開。
大荒無鳥飛,但見白龍塠。舊國眇天末,歸心日悠哉。
上將新破胡,西郊絕煙埃。邊城寂無事,撫劍空徘徊。
幸得趨幕中,托身廁群才。早知安邊計,未盡平生懷。
登薊丘樓送賈兵曹入都【唐】陳子昂東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
孤負平生愿。感涕下沾襟。
暮登薊樓上。永望燕山岑。
遼海方漫漫。胡沙飛且深。
峨眉杳如夢。仙子曷由尋。
擊劍起嘆息。白日忽西沈。
聞君洛陽使。因子寄南音。
贈河陽李大夫【唐】韓愈四海失巢穴,兩都困塵埃。感恩由未報,惆悵空一來。
裘破氣不暖,馬羸鳴且哀。主人情更重,空使劍鋒摧。
送人征蠻【唐】貫休縱七擒處,君行事可攀。亦知磨一劍,不獨定諸蠻。
樹盡低銅柱,潮常沸火山。名須麟閣上,好去及瓜還。
岳州作【唐】張說夜夢云闕間,從容簪履列。朝游洞庭上,緬望京華絕。
潦收江未清,火退山更熱。重欷視欲醉,懵滿氣如噎。
器留魚鱉腥,衣點蚊虻血。發白思益壯,心玄用彌拙。
冠劍日苔蘚,琴書坐廢撤。唯有報恩字,刻意長不滅。
贈邊將【唐】章碣千千鐵騎擁塵紅,去去平吞萬里空。宛轉龍蟠金劍雪,連錢豹躩繡旗風。
行收部落歸天闕,旋進封疆入帝聰。只有河源與遼海,如今全屬指麾中。
塞上【唐】高適東出盧龍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萬里,漢兵猶備胡。
邊塵漲北溟,虜騎正南驅。轉斗豈長策,和親非遠圖。
惟昔李將軍,按節出皇都。總戎掃大漠,一戰擒單于。
常懷感激心,愿效縱橫謨。倚劍欲誰語,關河空郁紆。
敘舊贈江陽宰陸調【唐】李白泰伯讓天下,仲雍揚波濤。清風蕩萬古,跡與星辰高。
開吳食東溟,陸氏世英髦。多君秉古節,岳立冠人曹。
風流少年時,京洛事游遨。腰間延陵劍,玉帶明珠袍。
我昔斗雞徒,連延五陵豪。邀遮相組織,呵嚇來煎熬。
君開萬叢人,鞍馬皆辟易。告急清憲臺,脫余北門厄。
間宰江陽邑,翦棘樹蘭芳。城門何肅穆,五月飛秋霜。
好鳥集珍木,高才列華堂。時從府中歸,絲管儼成行。
但苦隔遠道,無由共銜觴。江北荷花開,江南楊梅熟。
正好飲酒時,懷賢在心目。掛席拾海月,乘風下長川。
多沽新豐醁,滿載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爾門前。
大笑同一醉,取樂平生年。贈郭將軍【唐】李白將軍少年出武威,入掌銀臺護紫微。
平明拂劍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歸。愛子臨風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羅衣。
疇昔雄豪如夢里,相逢且欲醉春暉。劍【唐】李嶠我有昆吾劍,求趨夫子庭。
白虹時切玉,紫氣夜干星。鍔上芙蓉動,匣中霜雪明。
倚天持報國,畫地取雄名。軍中冬燕【唐】韋應物滄海。
八、形容劍很厲害的詩句有哪些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
《李都尉古劍》原文
古劍寒黯黯,鑄來幾千秋。
白光納日月,紫氣排斗牛。
有客借一觀,愛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寶有本性,精剛無與儔。
可使寸寸折,不能繞指柔。
愿快直士心,將斷佞臣頭。
不愿報小怨,夜半刺私仇。
勸君慎所用,無作神兵羞
出處:
唐代-李賀《春芳正字》
原文: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鵜淬花白鷴尾。直是荊軻一片心,莫教照見春坊字。挼絲團金懸簏簌,神光欲截藍田玉。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 唐代 · 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
釋義: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
在太子宮中擔任正字老前輩的劍匣中,裝著一柄光芒耀眼如三尺秋水的寶劍,它曾上山刺虎、入水斬蛟,來歷不凡。
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
遠遠看去,這柄寶劍好似從云隙中射下來的一抹月光,寒氣侵人;又像是一條平鋪著的潔白的絹帶。
解釋:
《李都尉古劍》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作于公元808年(唐憲宗元和三年)前后。這是一首托物寄興的詩,詩人以古劍象征剛正不阿的諫官和朝政大臣,希望那些執掌國家大權的人,包括他自己,都能盡職盡責,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作于唐憲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前后。這幾句是說,寶劍乃百煉成鋼,所斬之物可寸寸折斷,但是,寶劍是剛強之性,不能使它變成軟弱。它愿意剛直之士高興,去斬斷奸臣的頭顱。這幾句詩乃以詠物而喻志,表現了詩人當時的剛直之性、浩然之氣及欲為朝廷蕩滌污穢、鏟除奸邪的抱負,鏗鏘有力,正氣凜然。“可使寸寸折,不能繞指柔。愿快直士心,將斷佞臣頭。”這幾句是說,寶劍乃百煉成鋼,所斬之物可寸寸折斷,但是,寶劍是剛強之性,不能使它變成軟弱。它愿意剛直之士高興,去斬斷奸臣的頭顱。這幾句詩乃以詠物而喻志,表現了詩人當時的剛直之性、浩然之氣及欲為朝廷蕩滌污穢、鏟除奸邪的抱負,鏗鏘有力,正氣凜然。
九、關于劍的詩句和劍所代表的品德
開元十二年(七二四)春,李白接過父親交給他的龍泉劍,辭親別友離開蜀中。從此,龍泉寶劍成了他的心愛之物,伴隨著他開始了遍訪祖國名山大川的壯游。他「仗劍行天涯」,「撫劍夜吟嘯」,寫下了眾多的熱情謳歌祖國大好河山的不朽詩篇。是龍泉寶劍不斷賦予他詩人的靈感和豐富的想像。寫英雄少年之英姿:「金羈絡駿馬,錦帶橫龍泉」;將軍出征之豪邁:「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出龍泉」;夜別友人之灑脫:「龍泉解錦帶,為爾傾千觴」;仗劍江湖之俠氣:「寧知草間人,腰下有龍泉」,等等。
詩仙以劍寓志
在李白的詩中,借劍抒情,以劍寓志的詩句,俯仰可見。「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是他希望報國立功雄心壯志的心聲。「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裙王門不稱情」、「知音不易得,撫劍增感慨」,則是他屢遭挫折,報國無門的感嘆。「起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醉來脫寶劍,旅憩高堂眠」,又是他蔑視權貴,酷愛自由的真情流露。「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冠劍朝鳳闕,樓船侍龍池」更是他執著地追求理想抱負,積極浪漫主義精神的表現。在這些詩句中,詩中有劍,劍中有詩,達到了詩劍合一的境界,蘊含了詩人的劍骨和詩魂,無不體現出李白的精神、理想和抱負。「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是詩與劍造就了一代詩仙李白,散放出燦爛的光芒。 《劍客》 唐·賈島 十年磨一劍, 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 誰有不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