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出七步詩中抒發曹植內心悲憤的詩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其實整首詩都表達了曹植內心悲憤的主題思想。
【賞析】曹植是曹操的兒子,曹丕的弟弟。曹植才思敏捷。曹丕即位,忌曹植之才,就找機會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詩來,作不成就受殺。曹植應聲而作此詩來諷刺曹丕,說-煮豆的時候,釜下燃燒著豆萁,豆子就在釜中哭泣,那豆萁和那豆子本都是同一豆根生出來的,那豆萁要煎害豆子,又何必那么急呢?
曹植的意思是說:兄弟手足,就象那豆和萁,老是同一母親所生,你這做哥哥的為何全無念手足之情,為什么要煎害我,煎害得這么急?這四句是詠兄弟感情的名句,每被后人拿來諷罵那些不知友愛兄弟的人,“本是同根生”常用來比喻兄弟手足之情。
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所記《七步詩》共有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里所錄四名是由《世說新語》所記六句濃縮而來,見于《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照《三國演義》所寫,這四句是“應聲”而作的,不是“七步詩”,詩題是“兄弟”。
二、【能否賞析下《贈白馬王彪》中哪些詩句體現了曹植由樂府民歌轉向文
全詩氣魄宏偉,結構嚴謹.曹彰之死有如一個陰影籠罩全篇,由此構成的悲劇氣氛,在序文和1、5、6、7各章里都反覆渲染,突出了這一事件的嚴重后果.中間“欲濟川無梁”,“中途絕無軌”,“欲還絕無蹊”的“三無”,把作者走投無路,進退失據,悲憤交加的境遇和心情聯結起來,并使文氣貫通,前后勾連,全詩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抒情的方式也時有變化,有時直抒胸臆,有時卻把抒情和敘事、寫景結合起來.“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梁”,“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縱橫”,看起來是敘事,實際是抒情.第4章借景抒情,情景相生,發人深思,耐人尋味.作者噤若寒蟬,大膽寫了這首詩,不也正像“寒蟬哀鳴”嗎.詩中的寒蟬、歸鳥、孤獸都是詩人自身的寫照.冷落空曠的秋季原野,也是當時詩人所處的政治環境的形象再現. 既體現了《詩經》“哀而不傷”的莊雅,又蘊含著《楚辭》窈窈深邃的奇譎;既繼承了漢樂府反映現實的筆力,又保留了《古詩十九首》溫麗悲遠的情調.這一切都通過他凝聚在五言詩的創作上,形成了他自己的風格,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變.“這是一個時代的事業,卻通過了曹植才獲得完成”.。
三、《七步詩》中曹植用什么詩 句來抒發內心的悲憤之情
《七步詩》中曹植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詩句來抒發內心的悲憤之情。
七步詩
作者: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詩》,出自《世說新語》,傳說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斗爭和詩人自身處境艱難,沉郁憤激的思想感情。
四、《七步詩》里抒發作者悲憤之情的句子
一、《七步詩》里抒發作者悲憤之情的句子 答案為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兩句的意思是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這兩句詩抒發了曹植內心的悲憤,這顯然是在質問曹丕:我與你本是同胞兄弟。
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控訴了曹丕對自己和其他眾兄弟的殘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譏諷之中有提醒規勸。
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聰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襯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殘忍。 二、《七步詩》全詩及創作背景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創作背景:傳說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大法(處死),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而說出六句詩來。
因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稱之為《七步詩》。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抒發曹植內心悲憤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