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很無奈很無力的成語 詩句 詩詞
1、搗練子令·深院靜
五代:李煜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譯文:秋風送來了斷續的寒砧聲,在小庭深院中,聽得格外真切。夜深了,月光和砧聲穿進簾櫳,更使人聯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綿綿的離恨和相思。因而長夜不寐,愁思百結。
2、千秋歲引·秋景
宋代:王安石
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楚臺風,庾樓月,宛如昨。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他情擔閣!可惜風流總閑卻!當初漫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夢闌時,酒醒后,思量著。
譯文:傳入旅舍的搗衣聲,應和著孤城城頭的畫角,一片秋聲在廣闊的天地間回蕩。歸去的燕子向東從海上飛走,南來的大雁自空中落下,棲息在沙灘上。這兒有楚王攜宋玉游蘭臺時感受到的愜意的涼風,有庾亮與殷浩輩在南樓吟詠戲謔時的大好月色,清風明月的景象,還都與當年一樣。
真是無可奈何啊!我被那微不足道的名利所羈縛,又被那難以割舍的感情所耽擱,可惜那些風流韻事都被丟到一邊了。當初徒然許下功成身退時,要去求仙訪道,瀟瀟度日的諾言。到如今,反誤了我與佳人的秦樓約會。當睡夢覺來時、酒醉清醒后,我細細地思量著這一切。
3、望江南·梳洗罷
唐代: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譯文: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上千艘船過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蘋洲上。
4、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譯文:五月五日是端午節,你贈與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卻看不見,新結交的知己卻在萬里之外。往日能夠為國盡忠的人,現在已經白發蒼蒼。我想要從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較遠。
5、花影
宋代: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譯文:亭臺上的花影一層又一層,幾次叫童兒去打掃,可是花影怎么掃走呢?傍晚太陽下山時,花影剛剛隱退,可是月亮又升起來了,花影又重重疊疊出現了。
二、形容很無力,很累的句子有哪些
1. 老來病損渾無力,報答春光只有心。——汪莘
2. 老來無力跨蹇驢,少日青鞋只徒步。——王炎
3. 愧我老衰已無力,青云中道鎩飛翰。——方回
4. 老儒負耒今無力,也趁田丁種蒔還。——劉克莊
5. 猶恨扶犁老無力,向來枉是請躬耕。——陸游
6.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李白
7.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王維
8.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杜甫
9.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
10.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孟浩然
11.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
12. 詞語:無可奈何、無力回天、隨波逐流、回天乏術、無計可施、有氣無力、身心疲憊、精疲力盡、疲憊不堪、力不可支、無精打采、筋疲力盡 、疲憊不堪 身心交瘁 、昏昏欲睡、勞形苦心 、筋疲力盡、筋疲力竭 、心力交瘁 、精疲力竭 、疲憊不堪
三、用什么句子表達有心無力
嘴上的言不由衷,心里的內力糾葛。
外表確看似平淡,其實自己很在乎確什么也不說。只求默默的對方明白。
吾以為事在人為,奈何無力回天。無雨,無語,無心無憶;有晴,有情,有心有憶。
佳人何處?凡失寸土者不得入列祖靈位,一千八百里江山啊。——光緒我所渴求的 無非是將心中脫穎欲出的本性付諸生活 為什么竟如此艱難呢?——赫爾曼塞黑的辛克萊我們在最重要的問題上,還需要他掌舵。
我有雄獅的志向,但我是只兔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四、表示人很無奈的詩句
1、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出處:《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作者:李煜
譯文:樹林間的紅花已經凋謝,花開花落,才有幾時,實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無可奈何啊,花兒怎么能經得起那凄風寒雨晝夜摧殘呢?
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出處:《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作者:晏殊
譯文: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
3、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出處:《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作者:李白
譯文:人生在世,無法稱心如意,不如披頭散發,登上長江一葉扁舟。
4、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出處:《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作者:李清照
譯文: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5、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出處:《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作者:辛棄疾
譯文:為寫一首新詞無愁而勉強說愁。現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
五、用什么句子表達有心無力
1. 嘴上的言不由衷,心里的內力糾葛。外表確看似平淡,其實自己很在乎確什么也不說。只求默默的對方明白。
2. 吾以為事在人為,奈何無力回天。
3. 無雨,無語,無心無憶;有晴,有情,有心有憶。佳人何處?
4. 凡失寸土者不得入列祖靈位,一千八百里江山啊。——光緒
5. 我所渴求的 無非是將心中脫穎欲出的本性付諸生活 為什么竟如此艱難呢?——赫爾曼塞黑的辛克萊
6. 我們在最重要的問題上,還需要他掌舵。
7. 我有雄獅的志向,但我是只兔子。
8.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9.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10.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六、急需表達“力不從心”的詩句
(一)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1)牙璋:古代發兵時所用的兵符。
(2)鳳闕:泛指皇宮。(3)龍城:匈奴祀天地祖先神鬼的地方。
(4)凋:使動用法,使色彩脫落。(5)百夫長:一百個士兵的頭目,泛指下級軍官。
詩中既有聲又有色,烘托戰斗激烈悲壯的詩句: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2、點題寫出軍事行動迅速、凌厲的聲勢逼人的詩句: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3、詩的一、二句交待了整個事件(從軍)的背景;其中一個“自”字表現了書生那種由衷的愛國激情。 4、直抒從戎書生保邊衛國的壯志豪情的詩句是: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5、品讀全詩,說說本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表現了詩人忠君報國(保邊衛國)和渴望建功立業的情懷。 (二)西官春怨 王昌齡 西官夜靜百花香,欲卷珠簾春恨長。
斜抱云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 (1)(昭陽:指昭陽宮,皇帝的居處。
這首詩緊扣“ ”一詞,以景寫情,所寫之景有 :春怨、靜夜、月光、樹色。 2、請根據提示寫出相關的詩句。
(1)表現了少女春恨綿綿內心活動的詩句:欲卷珠簾春恨長。 (2)表現少女百無聊賴之余的舉動和情態的詩句:斜抱云和深見月 。
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現了被幽禁在深宮里的少女孤獨、幽怨和痛苦的感情。 (三)塞下由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詩歌中的“只有寒”,寫出了邊塞生活的 艱苦 ,“春色未曾看”意為從未見過春天的景色。
2、詩中極言軍旅生活的緊張的詩句是 ;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3、詩歌最后兩句,語氣 雄壯 ,慷慨振起,表達了 守邊將士的愛國之情。
(四)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1、詩中寫窗內近景,動中寓靜,給人以小見大的審美感覺的詩句是: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2、詩中寫窗外遠景,靜中含動,給人以近就遠的縱深空間感的詩句是: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3、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詩,詩中描繪了煙云、竹林、(竹)落日、鳥(鳥兒)、四種生動美麗的山中景物,構成了一幅 山景夕照圖。
4、這首詩流露出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流露出了詩人恬淡出世的安閑情懷。 (五)書憤 陸游 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1)《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2)樓船:戰艦。
瓜洲:地名,陸游曾在戰事緊張時,冒雪到瓜洲一帶偵察敵情。(3)鐵馬:披著鐵甲的馬,大散關:為當時南宋與金的南部邊界。
(4)塞上長城:南朝劉宋名將檀首濟自稱“塞上長城”,此處作者用以自比,(5)伯仲:原指兄弟間長幼次序,伯為長,仲為次,后引申為衡人物等差之詞。 1、這首詩前四句:追懷往事 ,后四句:抒發感慨 ,表達了自己的 壯志難酬 的激憤之情。
2、頷聯回顧自己戰斗的歷程,時間有 雪夜、秋地點有:瓜洲渡,大散關 3、作者用“塞上長城”來比作什么?抒發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詩人自己壯志難酬的感慨。 4、“《出師》一表真名世”表明了什么? 對歷史變遷無情的滄桑之感。
(六)傷田家 聶夷中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 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燭。 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1)糶:賣。(2)剜卻:挖掉。
(3)綺羅筵:指富貴人的的筵席。(4)聶夷中:晚唐詩人。
1、詩的前四寫出了唐未農民怎樣的境況。 農民迫于生計,在絲未成,谷未熟的時候,用低價把它們賣出去的情形,表明了農民生活十分艱難,悲慘。
2、“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燭。”兩句體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把解決農民和地主階級的尖銳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君主善心的思。
3、“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兩句體現了詩人什么情感? 對逃亡農民深切同情的思想。 4、詩的三、四句形象地運用了比喻,“眼前瘡”比喻 眼前的急難“心頭肉”比喻 絲谷等農家的命根 (七)留別王維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別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1)尋芳草:喻追求理想境界。
(2)違:分離。(3)當路:當權者。
(4)假:寬容。 1、詩人入長安竟然無功而返,心中甚是惆悵,不遇的嘆息的詩句 是: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
表明詩人視王維為知音的詩句是:知音世所稀 。 3、這首詩表露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既有對朝延壓抑人才的怨憤,也有不忍遠別知心朋友王維的心情,同時還有對自己情才不遇的嗟嘆。
(八)積雨輞川莊作 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起,蒸藜炊黍餉東苗。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天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藜:草名,初生可食。
這里指蔬菜。(2)黍:這里指飯食。
(3)餉:致送。 (4)朝槿:即木槿,夏秋之季開花,朝開暮謝,古人以為人生無常的象征。
(5)露葵:一種綠色蔬菜。 1、描寫山莊自然景物,視覺和聽覺相結合,詩中有畫的詩句是:漠漠水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