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變通的詩句
題西林壁
作者: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舊韻》(最后一句)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海亭樹木何蘢蔥,寒光透坼秋玲瓏。湖山四面爭氣色,
曠望不與人間同。一拳墺伏東武小,兩山斗構秦望雄。
嵌空古墓失文種,突兀怪石疑防風。舟船駢比有宗侶,
水云滃泱無始終。雪花布遍稻隴白,日腳插入秋波紅。
興馀望劇酒四坐,歌聲舞艷煙霞中。酒酣從事歌送我,
歌云此樂難再逢。良時年少猶健羨,使君況是頭白翁。
我聞此曲深嘆息,唧唧不異秋草蟲。憶年十五學構廈,
有意蓋覆天下窮。安知四十虛富貴,朱紫束縛心志空。
妝梳伎女上樓榭,止欲歡樂微茫躬。雖無趣尚慕賢圣,
幸有心目知西東。欲將滑甘柔藏府,已被郁噎沖喉嚨。
君今勸我酒太醉,醉語不復能沖融。勸君莫學虛富貴,
不是賢人難變通。
二、有關“變通”的詩句有哪些
1.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芳樹
唐代:羅隱
細蕊慢逐風,暖香閑破鼻。青帝固有心,時時動人意。
去年高枝猶壓地,今年低枝已憔悴。
吾所以見造化之權,變通之理。春夏作頭,秋冬為尾。
循環反復無窮已。今生長短同一軌,若使威可以制,
力可以止,秦皇不肯斂手下沙丘,孟賁不合低頭入蒿里。
伊人強猛猶如此,顧我勞生何足恃。但愿開素袍,
傾綠蟻,陶陶兀兀大醉于青冥白晝間。任他上是天, 下是地。
2. 沁園春(壽共大卿恕齊治易)
宋代:劉仙倫
周易一書,更三圣人,深切著明。凡變通動靜,有形有象,盈虛消息,時止時行。天相名卿,日探妙趣,往古來今無兩心。褰帷暇,手韋編不置,聊以娛情。
如今祝壽殷勤。請得以推評理致新。看九重有命,晉侯錫馬,三公論道,鼎足承君。同厥震男,拔乎泰茹,玉筍班中聯步什疑誤。賢奮建,定豐亨豫大,揚夬王庭。
3. 贈別于群投筆赴安西
唐代:劉長卿
風流一才子,經史仍滿腹。心鏡萬象生,文鋒眾人服。
頃游靈臺下,頻棄荊山玉。蹭蹬空數年,裴回冀微祿。
朅來投筆硯,長揖謝親族。且欲圖變通,安能守拘束。
本持鄉曲譽,肯料泥涂辱。誰謂命迍邅,還令計反覆。
西戎今未弭,胡騎屯山谷。坐恃龍豹韜,全輕蜂蠆毒。
拂衣從此去,擁傳一何速。元帥許提攜,他人佇瞻矚。
出門寡儔侶,矧乃無僮仆。黠虜時相逢,黃沙暮愁宿。
蕭條遠回首,萬里如在目。漢境天西窮,胡山海邊綠。
想聞羌笛處,淚盡關山曲。地闊鳥飛遲,風寒馬毛縮。
邊愁殊浩蕩,離思空斷續。塞上歸限賒,尊前別期促。
知君志不小,一舉凌鴻鵠。且愿樂從軍,功名在殊俗。
4.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舊韻
唐代:元稹
海亭樹木何蘢蔥,寒光透坼秋玲瓏。湖山四面爭氣色,
曠望不與人間同。一拳墺伏東武小,兩山斗構秦望雄。
嵌空古墓失文種,突兀怪石疑防風。舟船駢比有宗侶,
水云滃泱無始終。雪花布遍稻隴白,日腳插入秋波紅。
興馀望劇酒四坐,歌聲舞艷煙霞中。酒酣從事歌送我,
歌云此樂難再逢。良時年少猶健羨,使君況是頭白翁。
我聞此曲深嘆息,唧唧不異秋草蟲。憶年十五學構廈,
有意蓋覆天下窮。安知四十虛富貴,朱紫束縛心志空。
妝梳伎女上樓榭,止欲歡樂微茫躬。雖無趣尚慕賢圣,
幸有心目知西東。欲將滑甘柔藏府,已被郁噎沖喉嚨。
君今勸我酒太醉,醉語不復能沖融。勸君莫學虛富貴,
不是賢人難變通。
5. 贈李郢端公
唐代:方干
非唯孤峭與世絕,吟處斯須能變通。物外搜羅歸大雅,
毫端剪削有馀功。山川正氣侵靈府,雪月清輝引思風。
別得人間上升術,丹霄路在五言中。
三、有關變通的名言名句
既有師法,又有變通。
北宋畫家 劉道醇周失之弱,秦失之強,不變之患也。 變通名言漢·司馬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不變:不會變通。
西漢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 司馬遷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通其變,天下無弊法;執其方,天下無善教。隋代·王通《中說·周公篇》根據情況變化靈活行事,天下就不會有弊陋的法規;墨守成規,天下就不會有良好的教化。
說明治理國家必須善于通權達變。通:變通,靈活。
變:情況變化。弊法:壞法。
執:堅持,此處指固守。方:指常規。
善教:良好的教化。隋代文人 王通 《中說·周公篇》經營不需要很多學問,但需要機靈變通、殷勤好客、言談中肯、和顏悅色、服務周到、吃苦耐勞。
牡丹什么叫做內方外圓:方是方針、準則,也就是不變的原則。圓是隨機應變的變通,就是變得合理。
只能夠隨機應變,絕對不能投機取巧。原則和變通要有切點,否則就是亂變。
不可不變也不能亂變,要變得合理。合理地因人、事、地、物,適當變通。
臺灣交通大學教授、管理大師 曾仕強。
四、有關“變通”的名言名句
既有師法,又有變通。北宋畫家 劉道醇
周失之弱,秦失之強,不變之患也。 變通名言
漢·司馬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不變:不會變通。
西漢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 司馬遷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通其變,天下無弊法;執其方,天下無善教。
隋代·王通《中說·周公篇》根據情況變化靈活行事,天下就不會有弊陋的法規;墨守成規,天下就不會有良好的教化。說明治理國家必須善于通權達變。通:變通,靈活。變:情況變化。弊法:壞法。執:堅持,此處指固守。方:指常規。善教:良好的教化。
隋代文人 王通 《中說·周公篇》
“變通”(biàn tōng),出自《易·系辭上》:“變通莫大乎四時。” 孔穎達 疏:“謂四時以變得通,是變中最大也。”,指依據不同情況,作非原則性的變動。
五、關于變通的哲理名句
變通名言警句1、變法之難,在去其舊染矣,而能別擇其故所善者葆而存之。
——《嚴復詩文選》2、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孔丘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陶淵明3、虛而平淡無味的。——車爾尼雪夫斯基4、治國之有法,猶治病之有方也,病變則方亦變。
——康有為《政論集》5、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鄒韜奮6、法若有弊,不可不變。
——《宋史》卷三五一《趙挺之列傳》7、事不凝滯,理貴變通。——《宋史》卷二五六《趙普列傳》8、法在心頭,泥古則失。
——王士禎等《師友詩傳錄》9、自己不能勝任的事情,切莫輕易答應別人,一旦答應了別人,就必須實踐自己的諾言。——華盛頓10、每次改革都會出現一批偏激的狂人。
——羅斯福。
六、形容“做事時變通了思維”的詩詞有哪些
1、將進酒 唐代: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傾耳聽 一作:側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不足貴 一作:何足貴;不復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古來 一作:自古;惟 通:唯)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2、沁園春·雪 近代:**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余 通:馀)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原馳 原作:原驅)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紅裝 一作:銀裝)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3、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5、游山西村 宋代: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p=1&t=%e5%93%b2%e7%90%86。
七、求變通的名言
變通的事例和名言 窮則變,變則通 語出易經˙系辭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指當事物發展到極點、窮盡的時 候,就必須求變化,變化之后便能夠通達,適合需要。老殘游記二編˙第五回:只是 一個變字。
易經說:窮則變,變則通。天下沒有個不變會通的人 換位思考的事例:《電梯里的鏡子》在一次電視臺的綜藝節目中,主持人向嘉賓提問:“賓館、酒店的電梯里常會有一面大鏡子,這鏡子是干什么用的呢?”那些嘉賓紛紛回答:“用來檢查一下自己的儀表。”
“用來看看后面有沒有跟進了不懷好意的人。”“用來擴大視覺空間,增加透氣感。”
…… 在一再啟發而仍不能說出正確答案時,主持人終于說出了非常簡單的道理:"肢殘人搖著輪椅進電梯時,不必費神轉身,就可以從鏡子里看見樓層顯示燈。"嘉賓們都顯得有點尷尬,其中一位抱怨說:“我們怎么未能想到這一點呢?”是呀,我們考慮問題時常常會海闊天空,但不幸的是,無論思路如何開闊,我們往往還是從自己出發的。
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與人為善。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八、求有關變通的素材3則名言3句
1.陸羽懂得變通,棄佛從文,終成大器.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愿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鉆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于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后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2.司馬光懂得變通,警枕勵志,成為文豪.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于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于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3.陳平忍懂得變通,不計前嫌,成就霸業.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于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后,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動物的:美國威克教授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把一些蜜蜂和蒼蠅同時放進一只平放的玻璃瓶里,使瓶底對著光亮處,瓶口對著暗處.結果,那些蜜蜂拼命地朝著光亮處掙扎,最終氣力衰竭而死,而亂竄的蒼蠅竟都溜出細口瓶頸逃生.這一實驗告訴我們: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有時我們需要的不是朝著既定方向的執著努力,而是在隨機應變中尋找求生的路;不是對規則的遵循,而是對規則的突破.我們不能否認執著對人生的推動作用,但也應看到,在一個經常變化的世界里,靈活機動的行動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名言:肖伯納說 “明智的人使自己適應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只會堅持要世界適應自己. (適應 變通)莎士比亞說:“別讓你的思想變成你的囚徒.(變通思想)貝爾納說:“構成我們學習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學會變通,莫讓已知的東西毀了自己)有一些個人的建議,其實很多名言警句,都不是一個方面的.很多名人都是有多種優良品格的,所以,注重多方面挖掘,名言與素材就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