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學子進京趕考趕考高中的詩句有哪些
樓主您好;
找到幾個:
及第后歸(唐·李頻)
家臨浙水傍,岸對買臣鄉。縱棹隨歸鳥,乘潮向夕陽。
苦吟身得雪,甘意鬢成霜。況此年猶少,酬知足自強。
及第后還家過峴嶺(唐·李頻)
魏馱山前一朵花,嶺西更有幾千家。
石斑魚鲊香沖鼻,淺水沙田飯繞牙。
及第后酬故園親故(唐·歐陽詹)
才非天授學非師,以此成名曩豈期。楊葉射頻因偶中,桂枝材美敢當之。
稱文作藝方慚德,相賀投篇料愧詞。猶著褐衣何足羨,如君即是載鳴時。
二、描寫“古代科考或趕考”的詩句有哪些
1、霓旌絳節一群群,引見玉華君。——唐代:韋莊《喜遷鶯·人洶洶》
譯文:彩色旌旗一隊隊絢爛如天上虹霓,絳紅色儀仗一排排壯麗如彩霞,引領著中舉的士子去拜見皇后。
2、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唐代孟郊《登科后》
白話譯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郁結的悶氣已如風吹云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真想擁抱一下這大自然。
3、夙駕送舉人,東方猶未明。自謂出太早,已有車馬行。 ——唐代:白居易《早送舉人入試》
譯文:晚上駕著馬車去送舉人,東方還沒有天明。自己以為自己出來的已經夠早,沒想到路上已經有了馬車行走。
4、無嘩戰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宋 歐陽修《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
譯文:舉子們緊張肅穆地戰斗,如同銜枚疾走的士兵,只聽見筆在紙上沙沙作響,仿佛是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
5、時光似箭如流星,進京趕考求功名。——近現代:盧青山《同前述其歌》
譯文:時間如射箭一般如流星一般劃過,急著進京趕考去求取功名。
三、什么名人赴京趕考的歷史典故
話說王安石年輕時赴京趕考,半路上遇見一個富戶人家在用對詩的方法選女婿。
許多人圍在那里,有看熱鬧的,有真想給人家當女婿的,但就是沒有一個人對上詩來的。王安石湊上去細一打聽,原來,這詩的上聯是小姐自己出的,求對下聯。
上聯寫道;“天連碧樹春滋雨,雨滋春樹碧連天。”王安石心想,這位小姐還有幾分文才,不覺已有幾分好感。
轉念一想我何不試一試。他略一思索,便吟出“地滿紅香花連風,鳳連花香紅滿地”。
眾人齊聲稱好,小姐聞知,也十分滿意。于是,王安石與小姐約定科考后完婚。
說來十分湊巧,在科考場上考官收畢試卷后,主考官又另外出了一題:“地滿紅香花連風,風連花香紅滿地。”求對上聯。
王安石心中一喜:這不是現成的嗎,出口便道出:“天連碧樹春滋雨,雨滋春樹碧連天。”主考官聞言大喜,十分贊賞。
不久,王安石回去與小姐完婚,正在舉行婚禮時,傳來王安石高中狀元的消息。真是喜上加喜,王安石高興極了,新自下廚烹制菜肴,款待前來賀喜的四親八鄰。
眾人無不歡喜,尤其那道“雙喜字肉”,更是引起大家的興趣,這道菜不僅味道好,而且在制作上也別出新裁,每塊肉上刻著的雙喜字就更有意義。眾人越吃越愛吃,邊吃邊夸新郎精湛的烹任技藝。
后來,人們就常常把它作為喜慶宴席上的一道菜,為的是增添更濃的喜慶氣氛。
四、有一首古詩 是一個進京趕考的學子未考上 回家途中在船上看著船外的
卷首語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初春雨夜所作
說起寫雨的詩詞,我最愛李商隱的那一首《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蜀地夜雨,我并不曾得見,但深愛這樣的意境,這樣的男子。無數次想象他滯留巴蜀時居住的屋子,一定是有一扇漆紅的雕花百葉窗,那夜大雨,身著青衫臨窗而立,屋子里的書桌上早已擺好紙筆,他望著窗外漲滿水的池塘,聽著滴答滴答不斷的雨聲,寫下了這一首詩,寄給遠方的妻子。
然而我也喜歡《詩經 鄭風 風雨》,曾有那樣的心境,穿過千山萬水,歷經千難險阻,終于見到要見的人。途中遇到一場大雨,毫無防備的我濕了鞋襪和大半衣衫,在那個陌生的城市,重重人海里,嚎啕大哭。最終抵達目的地,望著前來接站的依舊笑得溫和謙遜的那一個人,想起這一句,“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也是這一個人,在很是窘迫的時候,送了我一只素銀的鐲子,鐲子上雕刻著花枝暗紋,并賦有“喜鵲登梅”四字,銀飾素雅,梅花高潔,我極為珍愛,一刻也不舍得丟下。
時常會在閑暇時把玩,時常望著鐲子上的花枝暗紋,想起一千多年前那個愛梅成癡的朝代,想起那些與梅花相關聯的詩詞。
宋元之前我只愛崔道融“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一句。
宋元之后唯有毛先生的“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深得我心。
說到底,梅花的神韻,唯有積弱的宋朝與短暫而紛亂的元朝才能懂得。
生在太平盛世,我自是無法盡言梅之風骨,漢語雖是博大精深,亦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說。我信的是,懂得人不用說太多,不懂得說再多也無用。
我愛梅,不止與這一個人,這一只鐲子相關,更愛梅的本身。
記憶里很深刻的一幕,是多年前的除夕,雪花大如席。我跟著母親外出,路過一戶人家,他家的院角正種著幾株紅梅,透過矮矮的院墻,正看見雅致的梅花與皚皚白雪相映成趣,正是王安石所言,“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那一幕讓我很是驚艷,我當時是想,若我生得李夫人那般貌美、有得清照那般才情,便好走進那院子近看一眼,于梅樹底下沉吟二三詩詞,撫箏而歌。
可惜,世事多憾。
恰逢今日夜深,窗外下著晚唐巴蜀那夜般的瓢潑大雨,聽著響徹周圍的滴答聲,我想起李義山的詩、想起《詩經》里的句子來。
想起那一個人、那一只鐲子、那一枝暗刻梅紋。
想起積弱短暫紛繁多變的宋元時代。
想起那一年除夕院角幾株紅梅,與皚皚白雪相映成趣。
想起了太多太多我不能忘記的人與事,最終想起那一句。
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
五、唐代詩人賈島進京趕考在驢背上吟了兩句詩后來韓愈主張將他什么改為
推敲:敲顯于有禮貌,襯托出夜的寧靜,起到以動襯靜的作用.唐朝的賈島是著名的苦吟派詩人.苦吟派就是為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一個詞,不惜耗費心血,花費工夫.賈島曾用幾年時間做了一首詩.詩成之后,他熱淚橫流,不僅僅是高興,也是心疼自己.當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這么費勁兒,如果那樣,他就成不了詩人了.有一次,賈島騎驢闖了官道.他正琢磨著一句詩,名叫《題李凝幽居》全詩如下: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推)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但他有一處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覺得第二句中的“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的“推”應換成“敲”.可他又覺著“敲”也有點不太合適,不如“推”好.不知是“敲”還是“推”好.嘴里就邊推敲邊念叨著.不知不覺地,就騎著毛驢闖進了大官韓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儀仗隊里.韓愈問賈島為什么闖進自己的儀仗隊.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靜,拜訪友人,還敲門代表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再說,讀起來也響亮些”賈島聽了連連點頭稱贊.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推敲從此也就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復琢磨,反復斟酌。
.。
六、關于書生趕考的詩句
1、若個書生萬戶侯唐李賀 《南園》2、勝作一書生唐楊炯 《從軍行》3、白發書生神州淚宋劉克莊 《賀新郎 九日》4、風華正茂;書生意氣現代** 《沁園春·長沙》5、不獨笑書生爭底事宋蘇軾《滿江紅 寄鄂州朱使君壽昌》6、問書生、何辱何榮宋蘇軾 《行香子·三入承明》7、昔有書生薦壽杯宋王以寧 《鷓鴣天·昔有書生薦壽杯》8、孤坐書生能意就宋王之道 《減字木蘭花·鱉頭龜手》9、不奈書生習氣宋楊無咎 《水龍吟·智瓊嬌額涂黃》10、舊日書生宋沈瀛 《柳梢青·相逢今夕》11、萬事盡出汝書生宋陳亮 《水調歌頭·事業隨人品》12、誰識書生心事宋魏了翁 《水調歌頭·高氏八千古》13、長把書生閣束宋魏了翁 《水調歌頭·堪怪兩外府》14、會得音書生羽翼宋黃機 《浣溪沙·流轉春光又一年》15、書生老去宋劉克莊 《沁園春 夢孚若》16、饒得書生窮命宋劉克莊 《念奴嬌·比如去歲前年》17、白發書生神州淚宋劉克莊 《賀新郎·湛湛長空黑》18、薄命書生雞肋爾宋劉克莊 《賀新郎·謫下神清洞》19、悵書生浪說宋陳人杰 《沁園春·我自無憂》20、忍及書生宋陳人杰 《沁園春·盡典春衣》21、未必書生能點墨宋無名氏 《望江南/憶江南》22、千古書生元元好問 《江城子·草堂瀟瀟淅江頭》23、空自笑、洛下書生元虞集 《蘇武慢·放棹滄浪》24、書生憐白發元王冕 《漫興 其六》25、白首書生樂太平宋陸游 《春游》26、天公元不負書生宋陸游 《冬夜》27、不妨也是一書生宋陸游 《讀史》28、天公成就老書生宋陸游 《讀書》29、書生不自憐宋陸游 《遣興》30、百年鉛槧老書生宋陸游 《秋思》31、書生事業無多許宋陸游 《秋思》32、書生餓死尋常事宋陸游 《秋思》33、自笑書生無寸效宋陸游 《書事》34、書生有淚無揮處宋陸游 《書嘆》35、天公不負書生眼宋陸游《書喜》36、書生事業絕堪悲宋陸游 《有感》37、枉著書生待魯連元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38、書生技癢愛論量元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39、書生辛苦竟何為宋張九成 《論語絕句一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