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別各寫一句帶有數字一.二.三.四.五的詩句
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樓臺六七座, 八九十支花。
十個數字放一起 牽強 1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2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3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4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5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6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7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現 8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9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0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含5和7的詩句較少 其他的還是有不少的。
百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千 萬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十萬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千億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
二、帶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的詩句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都不見 一別之后,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君怨。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門前六七樹,八九十支花。 十九月亮八分圓,七個才子六個癲,五更四鼓雞三唱,懷抱二月一枕眠。
一名大喬二小喬,三寸金蓮四寸腰。施得五六七點粉,妝成八九十分嬌。
一別之后,二地相懸。 都說是三四月,誰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不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
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 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與對鏡,心欲亂。
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白發三千丈, 飛流直下三千尺,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千呼萬喚始出來,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煙花三月下揚州。
千里江陵一日還。 對影成三人。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勸君更盡一杯酒,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報得三春暉。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十年一覺揚州夢, 銅雀春深鎖二喬。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一片孤城萬仞山。 乾隆皇的《飛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元代無名氏的《雁兒落帶過得勝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輩催一輩。
一聚一離別,一喜一傷悲。一榻一身臥,一生一夢里。
尋一伙相識,他一會咱一會,都一般相知,吹一會唱一會。 黃侃先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半雙兩》: 一丈紅薔蔭碧溪,柳絲千尺六闌西。
二情難學雙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雞。 九日身心百夢杳,萬重云水四邊齊。
十中七八成虛象,贏得三春兩淚啼。 《風》 《詠柳》 《邊詞》 (唐)李嶠 (唐)賀知章 (唐)張敬忠 解落三秋葉, 碧玉妝成一樹高, 五原春色舊來遲, 能開二月花。
萬條垂下綠絲絳。 二月垂楊未掛絲。
過江千尺浪, 不知綠葉誰裁出, 即令河畔冰開日, 入竹萬竿斜。 二月春風似剪刀。
正是長安花落時。 《籌邊樓》 《書院二小松》 (唐)薛濤 (唐)李群玉 平林云鳥八窗秋, 一雙幽色出凡塵, 壯壓西川四十州。
數粒秋煙二尺鱗。 諸將莫貪羌族馬, 從此靜窗聞細韻, 最高層處見邊頭。
琴聲長伴讀書人。 1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2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3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4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5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6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7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現 8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9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0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1.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無題二首》唐.李商隱 2.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早發白帝城》唐.李白 3.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2--------------- 1.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山行》唐.杜牧 2.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壁》唐.杜牧 3.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登金陵鳳凰臺》唐.李白 ------------------3--------------- 1.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2.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游子吟》唐.孟郊 3.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春望》唐.杜甫 ------------------4--------------- 1.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2.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梅花》宋.陸游 3.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5--------------- 1.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2.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與史中郎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唐.李白 3. 莫怪當歡卻惆悵,全家欲上五湖舟。
——《碧尋宴上有懷知己》唐.曹鄴 ------------------6--------------- 1.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2.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長恨歌》唐.白居易 3.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 ——《桂枝香》宋.王安石 ------------------7--------------- 1.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長恨歌》唐.白居易 2. 不似齋堂人靜處,秋聲常在七條弦。 ——《聽劉尊師彈琴》唐.曹鄴 3. 羅幃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
——《洛陽女兒行》唐.王維 ------------------8--------------- 1.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八陣圖》唐.杜甫 2.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三、求仙劍一二三四中所有的詩
仙劍奇俠傳1詩集 人物詩 翩翩瀟灑美少年,靈島求藥結仙緣。
千里崎嶇不辭苦,仗劍江湖為紅顏。 ——李逍遙 仙靈島上別洞天,池中孤蓮伴月眠。
一朝風雨落水面,愿君拾得惜相憐。 ——趙靈兒 刁蠻少女貴千金,比武招親動芳心。
盼能與君長相依,結伴江湖俠侶行。 ——林月如 如花苗女鬼靈精,喜逢君子初嘗情。
落花有意結連理,拌月愿作一顆星。 ——阿奴 春花那堪幾度霜 ,秋月誰與共孤光。
癡心若遇真情意, 翩翩彩蝶化紅妝。 ——彩依 嫉惡如仇劍如蛟 ,除魔重任一肩挑。
縱橫四海蕩諸邪, 跨越千山斬群妖。 ——劍圣 仗劍紅塵已是癲,有酒平步上青天; 游星戲斗弄日月,醉臥云端笑人間。
——酒劍仙 林家堡主霸一方,富可敵國豪氣揚; 為保威名垂千古,逼女比武贅東床。 ——林天南 歌曲賦詩 蝶舞春園 春花哪堪幾度霜,秋月誰與共孤光; 癡心若遇真情意, 翩翩彩蝶化紅妝。
情 愿 繁星點點,跨越銀河能否與你相見? 不怕遙遠,只盼此刻飛奔到你身邊。 往事如煙,魂縈夢牽,增添我心中思念; 縱然追尋萬年,今生的情緣不變! 雨 悲憫眾生女媧孫,誠心祈雨求龍神; 感動諸神奏玉帝, 上蒼垂憐降甘霖。
白河寒秋 垂柳落葉河上飄, 輕煙浮云隨風搖。 落暮寒鴉添秋意, 小撟流水任寂寥。
云谷鶴峰 青山幽谷笛聲揚, 白鶴振羽任翱翔。 往事前塵隨風逝, 攜手云峰隱仙鄉。
蝶 戀 揮淚別癡心, 只怨情長天未憐。 真愛永不悔, 盼君憶我千百世。
再續未了緣 自古英雄出少年,似水紅顏惹人憐; 今生情盡空悲切, 來世再續未了緣。 桃花幻夢 紫嫣紅云霞光繞,青山綠水塵世遙; 粉鑄脂凝柔似水, 桃林深處伴君嬌。
君莫悲 紅顏如月有圓缺,君名逍遙莫悲切。 今日種種深心總,他夜夢里見芳蹤。
比武招親 逍遙仗義管閑事,歡喜冤家相敵視。 為解前仇泯舊怨,招親擂臺來比試。
游戲中詩 夢中大俠 小李子、志氣高, 想學劍仙登云霄。 日上三竿不覺醒, 天天夢里樂陶陶。
呂洞賓,乘風飄,肩背龍劍斬群妖; 悲心救苦傳妙道,至今萬古姓名標。 韓湘子,品玉簫,志學修行家室拋; 雪擁藍關難行馬,曾度文公上九霄。
曹國舅,愛逍遙,不戀榮華卸錦袍; 世上萬般修行好,手執云陽仙板敲。 李鐵拐,相咆哮,黑臉濃眉腿又蹺; 虔心修煉長生法,掛拐登云藹藹飄。
漢鐘離,性兒矯,識透人情事態梟; 終南山上修妙道,列位仙班道行高。 何仙姑,容貌嬌,懶伴紅塵愿寂寥; 苦志真修千百載,也歸仙界樂逍遙。
藍采和,年紀小,最愛修行卻富饒; 名山修煉成真果,使執棕籃駕海潮。 張果老,年紀高,須發蒼蒼兩鬢蕭; 倒騎騾子呵呵笑,竟把繁華世界拋。
小李子、志氣高,想學劍仙登云霄; 日上三竿不覺醒,天天夢里樂陶陶。 ——村子里小鬼嘲笑李逍遙的詩。
趙靈兒: 既不回頭,何必不忘; 既然無緣,何需誓言。 今日種種,似水無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吟于仙靈島,與李逍遙纏綿之夜 酒劍仙山神廟見面詩 仗劍紅塵已是癲,有酒平步上青天。 游星戲斗弄日月,醉臥云端笑人間。
酒劍仙: 御劍乘風來,除魔天地間, 有酒樂逍遙,無酒我亦顛, 一飲盡江河,再飲吞日月, 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劍仙。 ——吟于山后破廟,傳授逍遙“御劍決”之后 魔非魔、道非道,善惡在人心。
欲非欲、情非情,姻緣由天定。 ——算命仙的告別致詞 酒劍仙尚書府施法 狂飲瓊漿數百鐘,醉舞長劍指空虛。
腳跟戲躡群星斗,長嘯一聲天地紅。 仙靈仙島藏仙蹤,翩翩少年把仙求。
仙宮仙女不相識,錯把牛朗當情郎。 ——吟于鎮妖塔 靈兒被綁于七星盤龍柱,與李逍遙感人的再會。
此瞬,逍遙憶起了對靈兒的誓言。 羅剎洞內月如詩 紅顏如月,陰晴圓缺,既名逍遙,為何悲切。
昨日種種,我心深種,期盼夢里,再現芳蹤。 春夏勤耕種, 秋冬收滿倉。
兒女若不教, 老來沒人要。 ——十年前丁大伯所作的詩 拜月欺天 身處朝堂權術露, 讒言君主陷巫后。
欺天叛逆施毒計, 肉身啖魔召水獸。 林月如隱結藏局 紅顏如月有圓缺,君名逍遙莫悲切。
昨日總總心深種,他夜夢里現芳蹤。 趙靈兒隱藏結局 (李逍遙與趙靈兒對詩) 昨是今非望無盡,生死相隔兩茫茫。
解愁腸,度思量,人間如夢,倚笑乘風涼。 趙靈兒隱結藏局 自古英雄出少年,似水紅顏惹人憐。
今生情盡空悲切,來世再續未了緣。 結局 不識情愁枉少年,檐下賜酒結仙緣。
情難消受美人恩,仗劍江湖為紅顏。 仙劍神曲 ==癡情長劍== 獨立云山,長風滿袖。
南國春秋,記逢前緣。 江湖儷影,青山踏遍,不負風流。
截波百回,絕域萬里,一劍光寒動神州。 算而今,是陳緣未了,情懷依舊。
重尋碧落茫茫,笑江湖浪跡十年游。 只浮萍隨水,逝水隨風。
哀弦英續,好夢難留。 驚鴻掠水,波蕩無痕,卻道愛恨總難休。
凝佇久,向回首,思渺難收。 ==仙劍神曲== 少年不堪弄情愁, 泛小舟,付水流。
可憐彩蝶, 風雨花滿樓。 仙人奇俠雖逍遙, 妖魔道,愛義柔, 紅塵萬丈有恩仇, 劍氣收,笛音休。
憔悴寬衣,紅顏為君憂。 霜雪依稀靈珠淚, 奴有夢,月如鉤。
==情話== 自古多情空馀恨? 幾千年來, 漢民族深受儒道保守禮教的束縛, 完全是男性的社會。 從唐代以后, 女子在社會上可說是毫無地位可言, 尤其是愛情與婚姻, 。
四、誰知道帶有三和四的古詩
忘了是誰的..
十九月,八分圓,七個進士六個還,五更四鼓三聲響,二喬大喬一人占
六宮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罷釣綸
卓文君給她對象的:
一別之后,二地相懸。
都說是三四月,誰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不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
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與對鏡,心欲亂。
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乾隆皇 飛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你說的是既帶三又帶四還是分著來的啊?
黃侃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半雙兩:
一丈紅薔蔭碧溪,柳絲千尺六闌西。二情難學雙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雞。
九日身心百夢杳,萬重云水四邊齊。十中七八成虛象,贏得三春兩淚啼。
宋邵康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想不出了。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
三峽星河影動搖
四石五云更上下
額。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算么?
五、關于一二三的古詩有哪些
1、《山村詠懷》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譯文:
到二三里遠的地方,有四五個生著炊煙的人家。
路過六七座亭臺樓閣,周圍有十幾枝花。
2、《荔枝圖序》
唐代:白居易
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
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
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
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
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譯文:
荔枝生長在巴州和峽州之間一帶地方。它的樹形呈圓的形狀,很像古代用來遮蔽東西的“帷蓋”。葉像桂樹的葉,冬季還是綠色的;花像橘樹的花,在春天開放;果實的顏色像丹砂那樣紅,夏季成熟。果實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殼像紅綢,膜像紫綢。
瓤肉像冰雪一樣晶瑩,潔白,漿液像醴那樣甜,像酪那樣酸。關于荔枝的情況,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說的情形,那實際的情況比介紹的這些還要好。假如果實離開了枝體,一天顏色就變了,兩天香味就變了,三天味道就變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
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賓郡的太守白樂天,讓官畫工畫成一幅荔枝圖,并寫上這篇序,這是為了告訴沒有見過荔枝的人以及見過不到三天的人。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荔枝圖序》
此文作于元和十五年(820)夏,當時白居易在忠州。荔枝出產在廣東、福建等省,唐朝時在長江三峽一帶也有出產,在北方難以覓到。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任忠州刺史,第二年命畫工繪了一幅荔枝圖,并親自為之作序。
這篇序文實是為荔枝圖畫寫的說明,其說明對象是荔枝。作者運用說明從整體到局部、由外表到內核的說明順序以及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層次明晰、詳略得當地描摹了荔枝的形態。
《山村詠懷》
詩人在陽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輝縣)游玩時,看到了鄉間野外的駘蕩春光和迷人的鄉村風物,為了表達詩人的閑適心緒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積極人生態度,所以寫下了這首詩。
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每句安排一個量詞,即“里”、“家”、“座”、“枝”,新穎有變化,也在每句中安排兩三個數字:“一”字打頭,“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歸句首。
一到十表示數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序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幾筆就構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景畫,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六、關于一二三的古詩有哪些
1、《山村詠懷》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譯文: 到二三里遠的地方,有四五個生著炊煙的人家。
路過六七座亭臺樓閣,周圍有十幾枝花。 2、《荔枝圖序》 唐代:白居易 荔枝生巴峽間。
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 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
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實過之。
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 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 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譯文: 荔枝生長在巴州和峽州之間一帶地方。它的樹形呈圓的形狀,很像古代用來遮蔽東西的“帷蓋”。
葉像桂樹的葉,冬季還是綠色的;花像橘樹的花,在春天開放;果實的顏色像丹砂那樣紅,夏季成熟。果實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殼像紅綢,膜像紫綢。
瓤肉像冰雪一樣晶瑩,潔白,漿液像醴那樣甜,像酪那樣酸。關于荔枝的情況,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說的情形,那實際的情況比介紹的這些還要好。
假如果實離開了枝體,一天顏色就變了,兩天香味就變了,三天味道就變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 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賓郡的太守白樂天,讓官畫工畫成一幅荔枝圖,并寫上這篇序,這是為了告訴沒有見過荔枝的人以及見過不到三天的人。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荔枝圖序》 此文作于元和十五年(820)夏,當時白居易在忠州。荔枝出產在廣東、福建等省,唐朝時在長江三峽一帶也有出產,在北方難以覓到。
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任忠州刺史,第二年命畫工繪了一幅荔枝圖,并親自為之作序。 這篇序文實是為荔枝圖畫寫的說明,其說明對象是荔枝。
作者運用說明從整體到局部、由外表到內核的說明順序以及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層次明晰、詳略得當地描摹了荔枝的形態。 《山村詠懷》 詩人在陽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輝縣)游玩時,看到了鄉間野外的駘蕩春光和迷人的鄉村風物,為了表達詩人的閑適心緒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積極人生態度,所以寫下了這首詩。
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每句安排一個量詞,即“里”、“家”、“座”、“枝”,新穎有變化,也在每句中安排兩三個數字:“一”字打頭,“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歸句首。 一到十表示數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序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幾筆就構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景畫,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七、含有數字 三 、四 的古詩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蘇東坡(宋)
歸來一只復一只,
三四五六七八只。
鳳凰何少鳥何多,
啄盡人間千盅粟。
鄭板橋(清)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
飛入梅花看不見。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三十功名塵與上,八千里路云和月”
八、卓文君《一二三四詩》
《怨郎詩》兩漢:卓文君 一朝別后,二地相懸。
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桿。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釋義:自從我們分別,兩個人的心思差別可真大啊。
當時只說三四個月后就相見,誰能想到如今已五六年。沒有心情彈七弦古琴,也不想去寄書信。
精致的連環玉斷裂了,我在長亭里等你等得望眼欲穿。即使我有一百個心思在想你,有一千個掛念系在你身上,也只是無可奈何地責怪你。
內心有萬語千言說都說不完,可你不在身邊我百無聊賴,徒勞地倚遍欄桿。在重陽節登高時看到孤零的大雁,在中秋時月亮圓滿我們卻沒有團圓。
七月半的時候我持燭燒香問蒼天,六月的三伏天那么熱,人們都在搖扇子,可我的心卻是寒冷的。五月石榴花開紅似火,偏偏遇上一陣陣的冷雨澆打花朵。
四月的枇杷還沒有成熟,我就在對著鏡子心煩意亂了。春光奔走忙,三月的桃花凋落隨水流婉轉。
二月的風箏斷了線,飄零無依真可憐。唉,我的郎君啊,多想下一世你做妾來我為郎。
注釋:1、一朝:一時,一旦。2、相懸:相去懸殊,差別大,也作“相縣”。
3、連環:連環成串的玉,比喻連續不斷。4、重九:即重陽節,因在農歷九月初九,故又稱重九,有登高的習俗。
5、仲秋:秋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八月,八月仲秋即為中秋節,有團圓之俗。仲:排行第二或居中。
6、秉燭:手持燈火來照明。簡介:卓文君,西漢臨邛(屬今四川邛崍)人,漢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氣,善鼓琴,家中富貴。
相傳,司馬相如在事業上取得少許成就之后,就產生了納妾之意,寄了一封十三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的信(《兩地書》)送給妻子,卓文君倍感傷懷,便回以這封著名的《怨郎詩》。擴展資料:《怨郎詩》,全詩采用數字作詩,通俗明快,直抒胸臆,現在流傳甚廣。
然而從考據來看,若說是出自漢代,那就漏洞百出,更不可能是卓文君的作品。從形式上來看,《怨郎詩》屬于元曲散曲形式,在西漢早期,詩賦以四言五言七言居多,并且辭藻華麗,風格清新,而《怨郎詩》淺顯直白,風格不合。
其次,從內容來看,不少詞匯的出處都在卓文君之后。比如“百無聊賴”的典故,源自蔡文姬的《悲憤詩》:“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
,之前并無記載。而蔡文姬是東漢末年人,比卓文君要晚幾百年。
詩中“八行書”在漢代更是無稽之談,“八行書”指的是書信和信箋,源自采用豎式信箋,多用紅線劃分八行,書信也別稱八行書。紙張在東漢時期蔡倫改進造紙術,以前則在絹帛書寫,成為“尺素”,也不可能用紅線劃出豎行,一直到宋代畢升發明印刷術以后,才出現了印刷體的信箋,“八行書”才成為可能,而且從現有資料來看,“八行書”借代書信大致出現在清末民國期間才有。
另外“風箏”在漢朝并不叫風箏,一直到了宋代才有。風箏發明很早,最早記載《墨子·魯問篇》:“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那時“鵲”只是雛形。南北朝時期南史卷八十《侯景傳》中所述,在梁武帝時,侯景作亂,叛軍將武帝圍困于梁都建鄴,內外斷絕,有人獻計制作紙鴉,把皇帝詔令系在其中向外求援,那時叫“紙鴉”。
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此時風箏叫“鳶”。
而在明代陳沂在《詢芻錄風箏》中記載,風箏由五代時期的李鄴發明的:“五代李鄴于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戲.后于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如鳴箏,故名風箏。”,以上證據表明,“風箏”名字一直到了五代到宋代才有,不可能在卓文君時代就有“風箏”一詞。
最后,看《怨郎詩》的風韻,似乎采用元曲形式,然而語言淺顯直白,文言和現代口語相結合,頗有民國時期詩歌的特征,因此更有可能是民國時期的好事者杜撰附會的作品,而且在清朝以前未見任何書籍有記載,因此不可能是卓文君的作品。卓文君貌美如花,擅長弄琴,引得才子司馬相如 “以琴心挑之”,這是才子風流,卓文君聞琴音而窺之,心悅而私奔,崇尚愛情,也是自由戀愛的一場千古風流韻事,然而,不能因之就附會杜撰,更有好事者為了滿足人們的才子佳人的故事豐滿度,非要給卓文君美化幾筆,杜撰幾首,增添一些文學色彩,似乎可以看成小說傳奇,不能當真。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怨郎詩 (卓文君的數字詩)。
九、帶有三或四的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黃侃先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半雙兩》:
一丈紅薔蔭碧溪,柳絲千尺六闌西。二情難學雙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雞。
九日身心百夢杳,萬重云水四邊齊。十中七八成虛象,贏得三春兩淚啼
卓文君:司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數字詩:
一別之后,二地相懸。
都說是三四月,誰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不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
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與對鏡,心欲亂。
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求含有一二三四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