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麗的張家界作文開頭和結尾(黃龍洞)
早就聽說張家界的自然風景實在美,有著泰山之雄,華山之險,桂林至秀麗.今年的國慶節我們一家人去了張家界游玩,走進張家界,果然名不虛傳,舉目仰望,只見松林蓋頂,云遮霧涌,朝暉圍繞著山峰,啊!真美呀!張家界最刺激的山是天門山,過天門山必須要坐過山車,會讓你渾身冒冷汗;最美的湖是寶峰湖,清澈見底,水平如鏡;最好玩的洞是黃龍洞和九天洞,洞里有五顏六色的彩燈,還可以劃船呢!張家界以峰稱奇,有著“奇峰三千”之稱,整個風景區,連綿不斷的石峰,更顯出這一帶地形的豐富多彩,那些高高低低,大小不一的奇峰,拔地而起,有的孤峰突起;有的群峰對峙;有的上大下小,令人匪夷所思.張家界的山峰奇就奇在模擬萬物,有的像喝醉酒的羅漢;有的像手捧鮮花的少女;有的像威武的勇士;有的像頂天的巨柱;有的像采藥的老人,形形色色,千姿百態,真叫人感慨萬千.張家界的水讓人心曠神怡,山與水相互交映,描繪出一副優雅的圖畫,四十多里的金鞭溪是一條天然的溪流,在溪水中一簇簇鮮花盛開著,魚兒在溪中愉悅的游著,真像世外桃源.游覽結束了,我們坐上了回家的車,看著那鬼斧神工的座座山峰,心中不由得有一股眷戀之情。
.。
二、關于武陵源的詩句
1.《桃源行》唐.王維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云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2.《水調歌頭》宋.魏了翁 更盡一杯酒,春近武陵源。
源頭父老迎笑,人似老癯仙。 檢校露桃風葉,問訊渚莎江草,點檢舊風煙。
3.《花村六韻》唐.吳融 地勝非離郭,花深故號村。已憐梁雪重,仍愧楚云繁。
山近當吟冷,泉高入夢喧。依稀小有洞,邂逅武陵源。
月好頻移座,風輕莫閉門。流鶯更多思,百囀待黃昏。
4.《即事》宋.王安石 徑暖草如積,山晴花更繁。縱橫一川水,高下數家村。
靜憩雞鳴午,荒尋犬吠昏。歸來向人說,疑是武陵源。
5.《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唐.李白 想像東山姿,緬懷右軍言。梧桐識嘉樹,蕙草留芳根。
白鷺映春洲,青龍見朝暾。地古云物在,臺傾禾黍繁。
我來酌清波,于此樹名園。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
三、三年級作文描寫張家界黃龍洞
導游說,來張家界不到黃龍洞,那就是白來張家界了。
于是我滿懷期待走進黃龍洞。一進洞,感覺里面非常大,溫度低,光線比較暗,到處都閃著五顏六色的景觀燈,顯得黃龍洞更神秘了。
我們緊跟導游踏上了百步云梯,雖然很累,但可以說是一步一景,瞧,我們左前方豎著兩根石柱,導游說,這右邊的石柱是小龍女,看,還留著長長的頭發呢!那小龍女是在和誰相會呢,有的說是小白龍,有的說是九頭蛇,我們還是快快走吧,不要影響了他們交談。一路上我們還看到了“金雞報曉”,“老鷹覓食”“火箭升空”“花果山”……最引人矚目的是“定海神針”,這是洞內最高的石筍,高達19.2米,相當于6層樓那么高呢!它兩端粗,中間細,最細處直徑只有10厘米,抬頭仰望,感覺它都快把洞頂都戳破了,據洞穴學家推算它至少需要近二十萬年才長到今天這樣高。
“定海神針”上端離洞頂還有6米,頂部還有滴水,尚在生長發育之間,估計需要6萬年就可以“頂天立地”了。途中我們還乘著小船,沿著洞中的河道,欣賞了龍王金盔等景點。
不知不覺,我們要出洞了,那些石筍、石鐘乳、石珊瑚等構成的奇妙世界,已深深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中。
四、關于張家界的歇后語,名言,詩句
觀景途中 (周 原)
五步稱奇,七步叫絕;十步之外,目瞪口呆。
游張家界 (沈從文)
險極腰肢寨,幽深金鞭溪;更上黃石寨,一覽眾山低。
武陵仙境 (楊國湘)
王岳精靈聚,三山紫氣凝;仙境何處有,武陵源上尋。
贊青巖山 (廖漢生)
野奇險秀幽,美景不勝收;黃山武夷俊,青巖勝一籌。
青巖山 (尚 楊)
炎炎大千界,此山獨清涼;世人應至此,凈心復凈腸。
夜聽溪聲 (莫應豐)
人生一快事:夜聽金鞭溪;縱是群山倒,甘心碾作泥。
游清心潭 (龔海南)
峰高日麗云行,溪幽徑曲林深;碧潭蒼巖空亮,斜塔倒影清心。
天然圖畫 (吳徽鐘)
不到張家界,焉知天下奇。抬頭一柱遠,回首萬塵低。
羅漢迎賓早,飛云入峪遲。天然圖畫里,休道不如歸。
游張家界 (李恕人)
喜至張家界,風光第一流。金鞭拔地起,銀劍向天抽。
峰動云飛處,水分石上洲。蟬聲鳴不斷,人在畫中游。
張家界行(艾定增)
曉登黃石寨,暮宿金鞭巖。崖如刀削出,山似斧劈開。
云從腳下起,日自嶺邊來。欲隨溪水去,何處是蓬萊?
勝 境 (何郝炬)
呼搖萬壑松,怪石刺蒼穹。玉柱擎天立,金鞭拔地雄。
云回黃石寨,日照望郎峰。勝境何由出,應驚造化工。
游張家界有感 (成瑞湘)
頑石竟通靈,千姿百態生。日照金鞭閃,月擁玉闕明。
澗邊瑞草碧,巖頂虬松青。攀登崎嶇路,還須有志人。
癸丑夏自美歸國游張家界述感。
久聞仙界美,遠來故國游。
翠峰連云起,碧澗拂嵐流。
峨巍勝鐘岱,幻譎夸美歐。
豐沛行不虛,長縈夢寐無。
金鞭溪吟 (吳丈蜀)
金鞭溪幽地,廿里聽溪聲。一步一觀景,千峰千造形。
山環獅寨險,水繞四門清。終識桃源路,今朝到武陵。
茅花界 (清·陸文起)
溪澗層層曲,山行節節高。口銜膝與下,足仗手均勞。
谷口云眠白,林中鳥語嬌。萬峰群柱立,俯視歸焦堯。
張家界紀游(常修穎) 贈孟起同志
車入張家界,塵煩已半丟。樹生千歲綠,人老百年休。
義重珍林節,衣成笑沐猴。松杉若識我,風動自點頭。
夕照看金鞭 (彭秀模)
麗質閨藏久,純真出自然。森林原始在,溪壑太虛玄。
山色浮空翠,泉流瀉玉圓。排云奇石立,夕照看金鞭。
杉林幽徑 (李伏波)
杉林幽徑里,結伴共扶筇。人語隔煙樹,溪聲下險峰。
天梯懸絕壁,石隙掛虬松。更上黃獅路,云深第幾重。
蘆 茅 界 (明·王儒庭)
極目群山頂,高低接大荒。人煙飛鳥白,樹色嶺云黃。
此日安耕鑿,當年說戰場。咄哉天咫尺,消息轉微茫。
詠百丈峽 (清·吳肇端)
人游山峽里,宛在畫圖中。壁愛雙屏列,天看一線通。
猿啼聲處處,古木葉叢叢。日夕歸來晚,泉聲兩岸風。
泳張家界 (高 豐)
大好張家界,勝境出云間。奇峰拔地起,隊隊排仙班。
巖壑何幽美,佳處絕人寰。朝霞互掩映,忽然云霧漫。
磴道羊腸少,險獻難近攀。林深失蹊徑,柳岸綠灣灣。
瀑聲震耳鼓,泉水去潺潺。浮生若大夢,悠悠天地間。
我欲結茅舍,樂此不愿還。
游張家界 (李友元)
中國張家界,人間一仙山。綠海藏深壑,翠嶺生紫煙。
奇峰蒼穹矗,絕壁云霧纏。瑤臺立黃石,迷宮豎金鞭。
天橋凌空跨,銀瀑依天懸。苔鋪上下石,雨灑高低泉。
古藤橫深澗,勁松斜中天。猿啼聲楚楚,鹿喚意綿綿。
靈氣出幽處,寶光串銅錢。涼透精神爽,鮮沁身心寬。
最愛峰林晚,碧空轉玉盤。
五、描寫張家界的古詩
文莊行
一
云蒸霧繞深鎖藏,進退浮沉幾滄桑。
龍舞九天譜新曲,武陵春色冠四方。
二
花紅葉綠兩邊鋪,幽徑翠光枝影疏。
滿目珍饈迎遠客,笑談風月一斛珠。
漫步溪布街
依山傍水艷陽天,接踵摩肩笑語連。
土韻苗風似玉露,索溪河畔舞蹁躚。
寶峰湖
一湖瑟瑟疊翠峰,百木爭春映水紅。
路轉峰回消戾氣,石奇水秀韻相融。
高峽飛瀑隱鐘鼓,玉女清波照鏡容。
造化洪荒道目錄,武陵煙雨毓精工。
黃龍洞生態廣場
綠浮陌野展霽光,翠染青青菜花黃。
竹影橫斜池塘柳,鶯歌燕語泥吐香。
十里畫廊
縹緲云煙畫卷開,凝香染墨凈塵埃。
幽姿淑態呈祥瑞,水色山光著眼來。
百鳥齊鳴深澗響,眾仙恭立向王臺。
千杯尋醉非虛幻,焉問劉郎誰與栽。
六、描寫張家界的詩句
三千座奇峰, 高高地聳立在原始曠野之上; 八百條秀水, 蜿蜒曲折地穿行于的峽谷之中。
啊!美麗的張家界! 讓我心往神怡,一見傾情; 你是那普天下: 山的代表,山的典型,山的精靈。 溝壑縱橫,巖峰高聳; 綠樹翠曼,獸鳥成群。
你集“雄,奇,幽,野,險”為一體, 你融“林,洞,湖,瀑,石”于一身。 快樂的動物王國, 都是因為有了你溫暖的懷抱; 豐富的植物天堂, 都是因為有了你適宜的環境。
奇特的峰,萬石崢嶸; 幽深的谷,溪流潺潺; 秀美的林,郁郁蔥蔥。 你就是大自然那美麗的迷宮…… 五步一個景,個個醉游人; 十步一重天,重重入仙境。
好一個世外桃源, 好一個人間仙境! 啊! 你是個擴大的盆景, 讓游人美不勝收; 你是個縮小的仙境, 讓世人魂牽夢縈。 你是我詩、書、畫之魂, 你是我歌、賦、曲之情; 你是華夏山水畫之源, 你是天地萬物之精靈…… 觀景途中 周 原 五步稱奇,七步叫絕; 十步之外,目瞪口呆。
游張家辦 沈從文 險極腰肢寨,幽深金鞭溪。 更上黃石寨,一覽眾山低。
武陵仙境 楊國湘 王岳精靈聚,三山紫氣凝。 仙境何處有,武陵源上尋。
贊青巖山 廖漢生 野奇險秀幽,美景不勝收。 黃山武夷俊,青巖勝一籌。
青巖山 尚 楊 炎炎大千界,此山獨清涼。 世人應至此,凈心復凈腸。
夜聽溪聲 莫應豐 人生一快事:夜聽金鞭溪。 縱是群山倒,甘心碾作泥。
游清心潭 龔海南 峰高日麗云行,溪幽徑曲林深。 碧潭蒼巖空亮,斜塔倒影清心。
天然圖畫 吳徽鐘 不到張家界,焉知天下奇。 抬頭一柱遠,回首萬塵低。
羅漢迎賓早,飛云入峪遲。 天然圖畫里,休道不如歸。
游張家界 李恕人 喜至張家界,風光第一流。 金鞭拔地起,銀劍向天抽。
峰動云飛處,水分石上洲。 蟬聲鳴不斷,人在畫中游。
張家界行 艾定增 曉登黃石寨,暮宿金鞭巖。 崖如刀削出,山似斧劈開。
云從腳下起,日自嶺邊來。 欲隨溪水去,何處是蓬萊? 勝 境 何郝炬 呼搖萬壑松,怪石刺蒼穹。
玉柱擎天立,金鞭拔地雄。 云回黃石寨(黃獅寨),日照望郎峰。
勝境何由出,應驚造化工。 游張家界有感 成瑞湘 頑石竟通靈,千姿百態生。
日照金鞭閃,月擁玉闕明。 澗邊瑞草碧,巖頂虬松青。
攀登崎嶇路,還須有志人。 癸丑夏自美歸國游張家界述感。
久聞仙界美,遠來故國游。 翠峰連云起,碧澗拂嵐流。
峨巍勝鐘岱,幻譎夸美歐。 豐沛行不虛,長縈夢寐無。
金鞭溪吟 吳丈蜀 金鞭幽 地,廿里聽溪聲。 一步一觀景,千峰千造形。
山環獅寨險,水繞四門清。 終識桃源路,今朝到武陵。
茅花界 清·陸文起 溪澗層層曲,山行節節高。 口銜膝與下,足仗手均勞。
谷口云眠白,林中鳥語嬌。 萬峰群柱立,俯視歸焦堯。
張家界紀游 常修穎 贈孟起同志 車入張家界,塵煩已半丟。 樹生千歲綠,人老百年休。
義重珍林節,衣成笑沐猴。 松杉若識我,風動自點頭。
夕照看金鞭 彭秀模 麗質閨藏久,純真出自然。 森林原始在,溪壑太虛玄。
山色浮空翠,泉流瀉玉圓。 排云奇石立,夕照看金鞭。
杉林幽徑 李伏波 杉林幽徑里,結伴共扶筇。 人語隔煙樹,溪聲下險峰。
天梯懸絕壁,石隙掛虬松。 更上黃獅路,云深第幾重。
蘆 茅 界 明·王儒庭 極目群山頂,高低接大荒。 人煙飛鳥白,樹色嶺云黃。
此日安耕鑿,當年說戰場。 咄哉天咫尺,消息轉微茫。
詠百丈峽 清·吳肇端 人游山峽里,宛在畫圖中。 壁愛雙屏列,天看一線通。
猿啼聲處處,古木葉叢叢。 日夕歸來晚,泉聲兩岸風。
泳張家界 高 豐 大好張家界,勝境出云間。 奇峰拔地起,隊隊排仙班。
巖壑何幽美,佳處絕人寰。 朝霞互掩映,忽然云霧漫。
磴道羊腸少,險獻難近攀。 林深失蹊徑,柳岸綠灣灣。
瀑聲震耳鼓,泉水去潺潺。 浮生若大夢,悠悠天地間。
我欲結茅舍,樂此不愿還。 游張家界 李友元 中國張家界,人間一仙山。
綠海藏深壑,翠嶺生紫煙。 奇峰蒼穹矗,絕壁云霧纏。
瑤臺立黃石,迷宮豎金鞭。 天橋凌空跨,銀瀑依天懸。
苔鋪上下石,雨灑高低泉。 古藤橫深澗,勁松斜中天。
猿啼聲楚楚,鹿喚意綿綿。 靈氣出幽處,寶光串銅錢。
涼透精神爽,鮮沁身心寬。 最愛峰林晚,碧空轉玉盤。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和張家界黃龍洞有關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