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陸游的詩有
陸游是我國歷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有近萬首詩.他的詩我讀的不多,唯愛他的沈園. 陸游《沈園二首》 其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賞析 這是陸游七十五歲時重游沈園(在今浙江紹興)寫下的悼亡詩. 他三十一歲時曾在沈園與被專制家長拆散的原妻唐琬偶爾相遇,作《釵頭鳳》題壁以記其苦思深恨,豈料這一面竟成永訣.晚年陸游多次到沈園悼亡,這兩首是他的悼亡詩中最為深婉動人者. 詩的開頭以斜陽和彩繪的管樂器畫角,把人帶進了一種悲哀的世界情調中.他到沈園去尋找曾經留有芳蹤的舊池臺,但是連池臺都不可辨認,要喚起對芳蹤的回憶或幻覺,也成了不可再得的奢望.橋是傷心的橋,只有看到橋下綠水,才多少感到這次來的時節也是春天.因為這橋下水,曾經照見像曹植《洛神賦》中“翩若驚鴻”的凌波仙子的倩影.可以說這番沈園游的潛意識,是尋找青春幻覺,尋找到的是美的瞬間性. 承接著第一首“驚鴻照影”的幻覺,第二首追問著鴻影今何在? “香消玉殞”是古代比喻美女死亡的雅詞,唐琬離開人世已經四十余年了,尋夢、或尋找幻覺之舉已成了生者與死者的精神對話.在生死對話中,詩人產生天荒地老、人也蒼老的感覺,就連那些曾經點綴滿城春色的沈園楊柳,也蒼老得不再逢春開花飛絮了.美人早已“玉骨久成泉下土”,未亡者這把老骨頭,年過古稀,也即將化作會稽山(在今紹興)的泥土,但是割不斷的一線情思,使他神差鬼使地來到沈園尋找遺蹤,泫然落淚. 梁啟超讀陸游那些悲壯激昂的愛國詩章時,曾稱他為“亙古男兒一放翁”,豈料沈園詩篇又展示了這位亙古男兒也知兒女情長之趣,他甚至在被摧折的初婚情愛中、在有缺陷的人生遭遇中,年復一年地體驗生命的青春,并且至老不渝.如果說《釵頭鳳》詞在吟味稍縱即逝的相遇時,還未忘昔日山盟海誓,還有珍藏心頭的錦書,隱約地發散著生命的熱力的話,那么這里在體驗驚鴻照影的虛無飄渺時,已感受到香消為土、柳老無綿的生命極限了.在生命限處,愛在申辯自己的永恒價值,這是《沈園二首》留給后人的思考. 沈園是陸游懷舊的場所,也是他傷心的地方.他想著沈園,但又怕到沈園.春天再來,撩人的桃紅柳綠,惱人的鳥語花香,風燭殘年的陸游雖然不能再親至沈園尋覓往日的蹤影,然而那次與唐婉的際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態、無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樣,使陸游牢記不忘, 于是又賦“夢游沈園”詩: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此后沈園數度易主,人事風景全部改變了昔日風貌,已是“粉壁醉顆塵漠漠”,唯有“斷云幽夢事茫茫”.陸游八十五歲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覺到身心爽適、輕快無比.原準備上山采藥,因為體力不允許就折往沈園,此時沈園又經過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復舊觀,陸游滿懷深情地寫下了最后一首沈園情詩: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 此后不久,陸游就溘然長逝了.) 長歌當哭,情何以堪!愛已成往事,情永存心懷. 陸游年輕的詩人急疾書畢,一擲柔毫,早已肝腸寸斷,泣不成聲. 唐琬,這個才華卓絕、柔情似水的女詩人,一雙秀美哀傷的眼睛深情地凝視著感傷不已的陸游,一字一句地吟詠著她那血淚交加的詞作.觸景而生情,如杜鵑啼血,凄艷異常. 那仰天長嘆的不是才華橫溢的陸游嗎?滿面塵霜,須發皆白.他已是形容枯槁,痛不欲生. 那面壁吟詠的不是秀美柔雅的唐琬么?碧色繡襦,長裙曳地.她亦是神情凄涼,淚流滿面. 封建禮教,如同一把寒光凜冽的刀劍,就這樣又無情地封殺了一對青梅竹馬、心心相印的愛侶. 時過八百五十多年,聆聽此曲,感受猶如身臨其境.品味著陸游與唐琬超群絕倫、千古遺恨的愛情故事,怎不讓人情動于衷?怎不讓人潸然淚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此外,陸游的詞作雖然數目不及詩,只有一百來首,我最愛他的《釵頭鳳》 紅酥手,黃酥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這首《釵頭鳳》寫的是封建禮教壓迫下的一出愛情悲劇.陸游二十歲左右時與表妹唐婉結婚,倆人相愛很深.但陸游的母親不喜歡唐婉.結婚才一兩年,陸游便被迫與唐婉離婚而另娶王氏,唐婉也改嫁了趙士程.陸游三十一歲時,到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沈園游玩,偶遇唐婉夫婦.唐婉派人給陸游送去酒菜致意.陸游回想往事,痛苦而又激動,就在花園墻壁上,題寫了這首詞.詞的上片,回顧當年夫妻相愛的幸福生活和被迫離婚后的愁苦.下片寫與唐婉偶然重逢的情景和他的復雜心情. 作者與唐婉既然是在春游中偶然重逢,很自然地,在回想過去幸福相處時,首先想起了當年兩人共同賞春的情景.那時節,年輕的妻子用她那紅潤的、酥[sū]油般細膩的手,深情地給自己斟上一杯上好的黃縢[téng]酒,也就是官釀的以黃紙封口的黃封酒.兩人。
二、陸游的詩有哪些
《游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鷓鴣天》家住蒼煙落照間。
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
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漁家傲》東望山陰何處是。
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
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寄語紅橋橋下水。
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
《朝中措?梅》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凄涼。
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
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浪淘沙?丹陽浮玉亭席上作》綠樹暗長亭。
幾把離尊。陽關常恨不堪聞,何況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淚浥羅巾。各自消魂。
一江離恨恰平分。安得千尋橫鐵鎖,截斷煙津。
《謝池春》 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陣云高、狼煙夜舉。
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來誤。
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漫悲歌、傷懷吊古。
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嘆流年、又成虛度。
《夜游宮》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
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
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鵲橋仙》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浣溪沙?和無咎韻》懶向沙頭醉玉瓶。喚君同賞小窗明。
夕陽吹角最關情。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舊愁生。
客中無伴怕群行。《好事近?登梅仙山絕頂望海》揮袖上西峰,孤絕去天無尺。
拄杖下臨鯨海,數煙帆歷歷。貪看云氣舞青鸞,歸路已將夕。
多謝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秋到邊城角聲哀。
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豆葉黃》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
誰惜泥沙萬點紅。恨難窮。
恰似衰翁一世中。《漁父》湘湖煙雨長菁絲。
菰米新炊滑上匙。云散后,月斜時。
潮落舟橫醉不知。《幽居初夏》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注]籜龍,就是筍。
木筆,又名辛夷花。兩者都是初夏常見之物。
冬夜讀書示子聿(其三)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三、陸游的詩句
卜算子。
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候,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鷓鴣天 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
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
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 漁家傲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 朝中措。
梅 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凄涼。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
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
浪淘沙。丹陽浮玉亭席上作 綠樹暗長亭,幾把離尊。
常恨不堪聞,何況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淚?怕藿?各自消魂。
一江離恨恰平分。安得千尋橫鐵鎖,截斷煙津? 謝池春 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
陣云高、狼煙夜舉。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多來誤。 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
漫悲歌、傷懷吊古。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嘆流年又成虛度妒! 夜游宮 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
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
自許封候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鵲橋仙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
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鵲橋仙 茅檐人靜,篷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
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
故山獨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漁父。
燈下讀玄真子漁歌,因懷山陰故隱,追擬 石帆山下雨空??三扇香新翠箬篷。 蘋葉綠,蓼花紅,回首功名一夢中。
浣溪沙。和無咎韻 懶向沙頭醉二瓶,喚君同賞小窗明。
夕陽吹角最關情。 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舊愁生。
客中無伴怕群行。 鵲橋仙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
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 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好事近。登梅仙山絕頂望海 揮袖上西峰,孤絕去天無尺。
拄杖下臨鯨海,數煙帆歷歷。 貪看云氣舞青鸞,歸路已將夕。
多謝半山松吹,解 殷勤留客. 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碰掮浮L一洹O諧馗蟆I矯慫湓冢跏檳淹小D?∧?∧? ? 秋波媚。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 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豆葉黃 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誰惜泥沙萬點紅。
恨難窮,恰似衰翁一世中。 漁父 湘湖煙雨長菁絲,菰米新炊滑上匙。
云散后,月斜時,潮落舟橫醉不知。 。
四、關于陸游的詩
游山西村
【題解】
見《劍南詩稿》。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陸游因極力支持抗戰派將領張浚北伐,遭到朝廷投降派的排擠,自降興(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通判罷官歸鄉,居住在山陰鏡湖之三山村。這道詩就是作者于乾道三年(1167)初春在三山村時寫的。詩中記一次鄰村之游,描寫了山陰農村的美麗風光、熱鬧的節日氣氛以及農家的純樸好客,表達了作者對農家的深厚情誼。
【原文】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
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
拄杖無時夜扣門。
劍門道中遇微雨
【題解】
見《劍南詩稿》。劍門關《在今四川劍閣縣境》是入蜀孔道,又是歷史名勝,歷代詩人題詠甚多。乾道八年(1172)冬,作者由南鄭(今陜西漢中)赴成都途經此地,即吟此詩。關于其詩索解,或認為作者終生志在恢復,這時是從漢中前線調往后方成都擔任閑官,故詩里抒發的是壯志未酬的感慨,作者并非向往當個詩人,而是不甘心于只當個詩人,內涵深婉,意在言外。劍門,山名。
【原文】
衣上征塵雜酒痕,
遠游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
細雨騎驢入劍門。
病起書懷
【題解】
見《劍南詩稿》。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夏。是時,游在成都,被人攻訐而遭彈劾罷官,遂躬于田畝。春末夏秋之際,作者生病,雖生活愈加清貧,仍不忘恢復之意。于是病愈即寫《病起書懷》二,以表其矢志不渝之愛國情。
【原文】
病骨支離紗帽寬,
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
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
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燈更細看。
五、關于陸游的詩
關山月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①關山月: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
②和戎句:孝宗隆興二年(1164)下詔與金人第二次議和。計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寫這首詩時,已相隔十四年。
這里說十五年,是舉其概數。③朱門沉沉:富貴之家門戶深深。
④廄(jiu):馬房。⑤戍樓:邊防上守望的建筑。
刁斗:軍中白天作燒鍋、夜間代更鼓用的器具。⑥遺民:淪陷區人民。
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①樓船句:指隆興二年(1164)陸游40歲在鎮江府通判任上事。當時張浚以右丞相督視江淮兵馬,路過鎮江,陸游以世誼謁見,頗受顧遇。
張浚督練軍馬,增置戰艦,加強江防。樓船,高筑望樓的大船,指南宋的戰艦。
瓜洲渡,在鎮江的對岸。②鐵馬句:指乾道八年(1172)陸游48歲在陜南漢中時的經歷。
大散關,地名,當時為金宋議和劃界的地方。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①僵臥:躺著不活動。
②輪臺:在今新疆米泉境。唐時屬北庭都護府。
此泛指邊疆。③夜闌:夜深。
④鐵馬冰河:壯悍的馬在冰封的河上馳騁,指夢中的北征情景。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示兒》一詩引路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洲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他的愛國詩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 直抒胸臆《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的“一片丹心”始終得不到報國的機會,不能不常常感到壓抑和憤慨,在詩中也就表現為在激昂的基調中又鳴響著悲愴。
“氣如山”的雄心壯志與“空自許”的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郁結在心的郁悶、失意、悲愴化做了滔滔江水狂瀉而出,有著非常強的感染力。(二) 托物言志《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酷愛梅花,因為它象征著氣節。
他的《落梅》詩說:“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梅花開時不畏嚴寒,落時不戀春光,來得光明,去得磊落。陸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這種高潔品格。
他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梅花絕句》), 希望終身與梅花為伴。此詞詠梅,實際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跡,自抒懷抱。
上片感遇。“驛外”二句,說梅花流離淪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說梅花備受風雨摧殘,所遇非時,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
下片詠梅歷盡磨難,留得芳香而去。從中不難看到作者身世與人格的投影。
他早年因愛國議論觸犯秦檜被黜,后來又因“力說張浚用兵”被免職。他在南宋茍且偷安的環境中,一直頗遭時忌,但愛國斗志始終不衰,甚至老而彌篤。
此詞是他晚年所作,借詠梅以表達其堅定不移的愛國立場和政治節操。(三) 借景抒情《關山月》“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關山月》就題意而生發,敘寫同一個月光之下,關山(邊境)內外三種不同人(將軍、士兵、遺民)的境遇和心態。前四句寫將軍:臨邊不戰,沉湎聲色,弛廢戰備。
次四句寫士兵:虛度歲月,暴骨沙頭,壯志難酬。后四句寫遺民:渴望恢復,連年落空,忍死等待。
月亮是全篇的背景光源,三種人都是今夜月下的不眠之人,蒼白的月光照出他們各不相同的歡樂悲苦。詩歌的重點是寫“壯士心”和“遺民淚”交織成的“月下之恨”,而“將軍樂”則從正面揭露了造成這一千古悲劇的歷史原因是“和戎”的國策。
全詩以淡淡的月光涂抹了一層悲憤的時代色彩,無聲地吐訴著作者心頭對“和戎”國策的譴責和報國無門的憾恨。(四) 以夢述懷《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荒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作此詩時作者已經六十八歲,盡管年老體衰,閑居鄉下,卻仍然盼望著為國盡力。
一個深夜,風雨交加,詩人睡夢中仿佛正在戰場上激烈拼殺。詩歌深沉地表達了作者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壯志和那種“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充分表現了詩人崇高的愛國之情。
朱自清先生在《愛國詩》一文中把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愛國詩分為三類: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詠那勇敢殺敵的將士;再其次是對異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項以民族為立場,范圍更為廣大。
他認為陸游“雖做過官,他的愛國熱誠卻不僅為了趙家一姓。他曾在西北從軍,加強了他的敵愾。
為了民族,為了社稷,他永懷著恢復中原的壯志。”因此,他認為:。
六、【關于陸游的這首詩的主要內容】
陸游《關山月》1. 此詩用樂府舊題,寫現實感慨,詩人假托守邊士兵之口,憤怒譴責了統治者的妥協投降政策及其造成的嚴重后果,傾訴了愛國將士報國無門的滿腔悲憤,表達了中原遺民盼望光復的迫切心情,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2. 全詩十二句,四句一韻,意思也可分為三層.第一層寫將軍沉湎酒色致使戰備荒廢;第二層寫戍邊戰士年華蹉跎而功業無成;第三層寫遺民渴望恢復卻屢盼屢空.3. 此詩的藝術特點:(1)此詩的藝術構思十分巧妙.作者緊扣題目著筆,借月亮把不同的人物、場景串聯起來,寫出了同一關山月之下將軍、士兵和遺民三種人不同的境遇和心情,使三個畫面在時間上保持了完整的統一性,可以說題目起到了統攝全篇的作用. (2)此詩非常善于選取最具特征化、最具概括力的細節(如馬肥死、弓斷弦、征人骨、遺民淚等),構成典型的生活場景(如朱門歌舞、戍樓望月等),并通過不同生活場景的鮮明對照,來表明詩人的思想傾向與愛憎感情.(3)此詩意境的杳遠空闊,聲調的激越蒼涼,風格的沉郁悲壯,頗能體現陸游愛國詩的藝術風貌.。
七、7篇陸游寫的古詩(有題目,有詩句)
《游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釵頭鳳其一: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其二: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詢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鷓鴣天》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漁家傲》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朝中措?梅》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凄涼.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浪淘沙?丹陽浮玉亭席上作》綠樹暗長亭.幾把離尊.陽關常恨不堪聞,何況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清淚浥羅巾.各自消魂.一江離恨恰平分.安得千尋橫鐵鎖,截斷煙津.《謝池春》 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陣云高、狼煙夜舉.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來誤.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漫悲歌、傷懷吊古.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嘆流年、又成虛度.《夜游宮》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鵲橋仙》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浣溪沙?和無咎韻》懶向沙頭醉玉瓶.喚君同賞小窗明.夕陽吹角最關情.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舊愁生.客中無伴怕群行.《好事近?登梅仙山絕頂望海》揮袖上西峰,孤絕去天無尺.拄杖下臨鯨海,數煙帆歷歷.貪看云氣舞青鸞,歸路已將夕.多謝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豆葉黃》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誰惜泥沙萬點紅.恨難窮.恰似衰翁一世中.《漁父》湘湖煙雨長菁絲.菰米新炊滑上匙.云散后,月斜時.潮落舟橫醉不知.《幽居初夏》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注]籜龍,就是筍.木筆,又名辛夷花.兩者都是初夏常見之物.冬夜讀書示子聿(其三)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八、陸游都寫過哪些詩
陸游一生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書憤》、《訴衷情》、《游山西村》《關山月》、《夜泊水村》、《冬夜讀書示子律》、《臨安春雨初霽》、《漁家傲》等。陸游的詩詞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楊慎謂其詞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后,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后,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后,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