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美女睡覺詩句
1、《長恨歌》
唐代白居易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譯文:聽說君王的使者到了,從繡飾華美的帳子里驚醒。穿上衣服推開枕頭出了睡帳,珠簾與銀飾的屏風接連不斷地打開。
半梳著云鬢剛剛睡醒,來不及梳妝歪帶著花冠就出廳堂來了。輕柔的仙風吹拂著衣袖微微飄動,就像中國的宮廷樂舞。
2、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怨情》唐代李白
譯文:美人兒卷起珠簾一直等待,一直坐著把雙眉緊緊鎖閉。
3、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出處:唐代溫庭筠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譯文:懶得起來,畫一畫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遲遲。
4、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床旋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游蕩,有盈盈淚。——宋代章楶的《水龍吟·燕忙鶯懶芳殘》
譯文:美麗的玉帳里少婦正在入睡,楊花沾滿了少婦的春衣,像飛雪一般地沾附,像瓊玉一般輕綴。美麗的繡床上也很快就沾滿了無數的香球,才圓了,很快又破碎。
少婦無法入睡,不時有蜂兒,身上沾著花粉在飛,池水里,有魚兒戲水歡會。望望那夫婿游蕩的長滿柳樹的章臺路,路杳杳,無消息,不禁涌出了熱淚。
5、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宋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譯文: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雖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二、關于“睡覺”的詩句有哪些
1.含山店夢覺作
唐代:韋莊
曾為流離慣別家,等閑揮袂客天涯。
燈前一覺江南夢,惆悵起來山月斜。
2.望月懷遠
唐代: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3.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4.采蓮曲
唐代: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5.新雷
清代:張維屏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
三、描寫“打瞌睡”的詩句有哪些
1、綠竹掛衣涼處歇,清風展簟困時眠。——(唐) 白居易《池上即事》
釋義:在竹子林里面把衣服掛起來,靜靜的休息,清風一陣一陣的吹來,讓整個人更加舒服了。
2、困眠得就紙帳暖,飽食未厭山蔬甘。——(宋)蘇軾《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釋義:困眠時紙帳中十分溫暖,飽食從來沒嫌棄山中菜蔬味道不甘。
3、縈損柔腸,困酣妖眼,欲開還閉。——(宋)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釋義:千思萬想,腸子都想得變細了;愁思瞌睡多,嬌媚的眼睛想睜開卻又睜不開,又閉上眼
睛昏昏睡去。
4、露柱與燈籠,休更打瞌睡。——(宋)釋原妙《偈頌十二首》
釋義:高大的柱子和燈籠,打更的人在旁邊打瞌睡。
5、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釋義: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來時只聽見窗外一片鳥鳴啁啾。
6、今天上了一天的學,腦袋暈的不得了,做作業時昏昏欲睡,回到房間,一躺下,便進入了夢鄉。
7、昨天晚上工作沒睡好覺,今天上班,頭不住向下低,眼皮也不由自主的閉上,頭剛一碰到身體,便馬上抬起來,卻又低了下去。
8、從小她就是短發,長一些就捋在耳后,短一些就經常睡得亂七八糟的今天這里鼓起來明天那里壓下去。
9、當我覺得會睡著的時候,我就喝水,這樣,解除了打瞌睡的問題。
10、上眼皮重重的搭在下眼皮上,我恨不得用一根竹桿把它撐起來。
11、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12、街道上的行人還不多;所遇見的不過是睡眼惺忪的女人,在井邊打水。
13、已經凌晨一點鐘了,我還在華語網上抄作業,可我已經看不清屏幕上的字了,眼前一片朦朧。
14、聽著催眠師的幾句話“我的眼皮像鉛一樣沉重”“眼皮閉上”“眼皮緊緊地閉上”,我開始有了困意。
15、我不想睡覺,可眼睛不知道,卻緊閉著,享受黑暗……
四、帶睡字常見的詩句
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 唐 · 白居易《長恨歌》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 唐 ·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濃睡不消殘酒 —— 宋 ·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 宋 · 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 唐 · 杜甫《絕句二首》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宋 ·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濃睡覺來慵不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 五代 · 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綠窗春睡輕 —— 宋 · 陳克《菩薩蠻·綠蕪墻繞青苔院》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買—— 宋 · 范成大《賣癡呆詞》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 宋 · 蘇軾《守歲》
一枕小窗濃睡 —— 宋 · 晏殊《清平樂·金風細細》
五、關于失眠的詩句有哪些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 杜甫釋義:自從安史之亂之后,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2.空床展轉重追想,云雨夢、任攲枕難繼。——《婆羅門令·昨宵里恁和衣睡》宋 柳永 釋義:深夜輾轉反側無法入眠,想要重溫舊夢,卻難以繼續。
3.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記承天寺夜游》 宋 蘇軾 釋義: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照在門上,(于是我)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
4.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蘇幕遮·懷舊》 宋 范仲淹 釋義:默默思念故鄉黯然神傷,纏人的羈旅愁思難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夢才能得到片刻安慰。 5.應是夜寒凝。
惱得梅花睡不成。——《南鄉子·冬夜》 宋 黃升 釋義:孤寂寒冷夜,想著那迎風綻放的梅花也是煩惱的無法入眠的。
6.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宋 晏幾道 釋義:半窗斜月微明,我還是缺少睡意,彩畫屏風空展出吳山碧翠。 7.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鐘猶是春。
——《三月晦日送春》 唐 賈島 釋義:我和你今夜不用睡覺了,在晨鐘響動之前,總算還是春天吧。 8.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
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生查子·侍女動妝奩》唐 韓偓 釋義:侍女翻動著梳妝匣,故意驚動她不要再睡。
哪知她本就徹夜未眠,正背轉身偷偷地落淚。 9.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九日和韓魏公》 宋 蘇洵 釋義:此番風雨之夜輾轉無眠,起來把新詩一遍一遍地寫下。 10.將何還睡興,臨臥舉殘杯。
——《宴散》 唐 白居易 釋義:拿什么東西來催眠?那就是在臨睡時把剩下的酒喝完。
六、描寫兒童放牧歸來吃晚飯不**睡覺的詩句和兒童借風使船的詩句
《牧童》唐代: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釋義;
遼闊的草原像被鋪在地上一樣,四處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牧童斷斷續續悠揚的笛聲。
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晚霞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舟過安仁》宋代: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釋義:
一只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槳,坐在船中。
怪不得沒下雨他們就張開了傘,原來他們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當帆讓船前進啊。
擴展資料:
1、鐘傅原本是一個書生,因李憲推薦做了蘭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順,多次被降職。鐘傅在鎮守平涼(今甘肅省平涼縣)的時候,曾經與一位道士閑游,看見一個牧童牽著一頭大黃牛來到院子里。
道人說此牧童會作詩,鐘傅不信。牧童應道人之請,即興作下此詩。
全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原野、綠草、笛聲、牧童、蓑衣和明月。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詩人的視野里的。
寫出了農家田園生活的恬靜,也體現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勞,是一首贊美勞動的短曲。草場、笛聲、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讀者的心靈感到安寧。
2、詩人在1192年乘舟路過安仁縣(現在的江西省余江縣)時,看到兩個孩童以傘當帆來使船前進。詩人被孩童的稚氣和可愛行為感染,從而創作了此詩。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這里省略了詩人看到的兩個孩子撐傘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產生的疑問,而直接把疑竇頓解的愉悅寫了出來。
怎么解開的呢?可能是詩人看到孩童異常的行為,就開始更認真地觀察、思考,結果當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舞動傘柄使風吹動小船使船前進啊!
也可能是直接就問兩個孩子,孩子把原因講給他聽的。不管怎樣,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啞然失笑,為小童子的聰明,也為他們的童真和稚氣,于是欣然提筆,記錄下這充滿童趣的一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牧童 (呂巖的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舟過安仁
七、形容很困,想睡覺的詩句
1《江畔獨步尋花·其五》唐代: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翻譯:黃師塔前的江水向東流去,溫暖的春天使人懶洋洋地發困,我倚著和煦的春風緩步前行。
2《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宋代:蘇軾
酒困路長惟欲睡。
翻譯:路途遙遠,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
3《水調歌頭·中秋》宋代:米芾
醉困不知醒,欹枕臥江流。
翻譯:喝醉困乏了就靠著枕頭臨江而睡,不知道什么時候會醒來。
4《南歌子·寓意》宋代:蘇軾
卯酒醒還困,仙材夢不成。
翻譯:早上從酒中醒來,卻還感到疲困,還得馬不停蹄,而不能歇息下來做個美夢。
5《蝶戀花·卷絮風頭寒欲盡》宋代:趙令畤
新酒又添殘酒困。今春不減前春恨。
翻譯:殘酒未醒又滿新酒,使我更加慵懶倦困。
6《薄幸·淡妝多態》宋代:賀鑄
厭厭睡起,猶有花梢日在。
翻譯:我無精打采地昏昏愁眠,醒來時花梢還照著高高的日影。
7、《題鶴林寺僧舍》唐代:李涉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翻譯:長時間來一直處于混沌醉夢之中,無端地耗費著人生這點有限的時光。有一天,忽然發現春天即將過去了,于是便強打精神登上南山去欣賞春色。
8、《三憶》唐代:韓偓
憶眠時,春夢困騰騰。展轉不能起,玉釵垂枕棱。
翻譯:睡醒后覺得反應慢騰騰的,怎么也不想起來,發釵松散的在枕巾之上。
9、《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宋代:蘇軾
困眠得就紙帳暖,飽食未厭山蔬甘。
翻譯:困眠時紙帳中十分溫暖,飽食從來沒嫌棄山中菜蔬味道不甘。
10、《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宋代:歐陽修
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翻譯:蕩罷秋千格外疲倦,輕解羅衣床上眠,伴她的只有梁上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