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描寫月亮的文章
不知什麼時候,陣陣的蟬鳴漸漸安靜了;不知什麼時候,片片的綠葉悄悄枯黃了;不知什麼時候,徐徐的涼風輕輕的來訪了.不知不覺中,夏帶著熱情,暑氣完美落幕,秋領著涼爽,愜意隆重登場 —— 秋來了,跟隨秋的腳步,月亮更積極闖進你我的心扉,相同的月亮,不同的季節,更牽引人們思念的心. 一輪晶瑩剔透的明月高掛在星空的畫布下,它的光茫不像太陽那樣強而有力,卻多了一分小鳥依人的柔美,少了一分豪放粗獷的熱情. 古人總是舉頭凝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頭創作流芳百世的詩詞,回頭思念遠在天邊的戀人,張九齡望月懷遠,因月光灑落憶佳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蘇軾水調歌頭,因月亮「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歐陽修玉樓春:「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將中國人含蓄的愛恨情仇刻劃的如癡如醉,更將中國人對月光的著迷,月色的浪漫,月亮的幻想自筆下流瀉出一股懾人的靈氣,彷佛身歷其境,迷失在文人雅士悠悠愛戀的情懷,頗有山在虛無縹渺間的隱約. 古今中外,對月亮的綺麗遐想各有所好,東方人將月的美用文字譜出凄美動人的千古詞句,西方人將月的好用色彩繪出屏息凝神的不朽畫作.星夜 —— 梵谷最富想像力的作品,朦朧黑夜籠照大地的深色調襯托出節奏感十足的星與月,像漩渦一樣的旋轉著,在目不轉睛之於,令一抹微笑似的彎月在漆黑中「綻放」光茫,閃耀在月明星稀的鄉村稻野中. 深院月明人靜,中秋月圓人團圓,蒙著面紗的明月,創造了多少百聽不厭的神話故事;高雅脫俗的明月,成就了多少扣人心弦的唐詩宋詞;多愁善感的明月,滿足了多少少女情壞的浪漫氣息,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出相皎潔. 詩意的月亮 ——漫談中國月文化 主講:徐國鴻 一,導語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問月》 從古到今,人類就有一個永恒不變的朋友,那就是月亮.它給暗夜的人以光明,給身世凄涼的人以溫暖;給獨處者以勇氣;給失意者以關懷.正因為這樣,它引發了人們無盡的想象,滋長成豐富而又迷人的中國月文化. 二,月亮的象征意義 在中國文化里,月亮一開始就不是一個普通的星體,它伴隨著神話的世界飄然而至,負載著深刻的原始文化信息,凝聚著我們古老民族深厚的生命感情和審美感情. 1,中國文化里月亮最基本的象征意義是母親與女性. "一陰一陽是為道".陰陽觀念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出發點,是我國先民對世界的最初認識和解釋.《禮記》中說:"大明生于東,月生于西,此陰陽之分,夫婦之位也".大明即太陽,代表男性,意味著陽剛,強壯和力量;月亮代表女性,意味著溫柔,陰柔,溫馨,婉約和纏綿.因此三歲兒童都知道,稱呼太陽為"太陽公公",稱呼月亮為"月亮婆婆",決不會搞錯. 同學們知道西方文化中最著名的創始神是哪一個 對!是上帝.同學們知道上帝是男的還是女的嗎 上帝既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既是男的也是女的,上帝是沒有性別的(這也許就是西方為何同性戀特多的原因).上帝最先創造出來的是男人,女人只是上帝為了化解亞當的寂寞,從亞當的身上取下的肋骨做成的夏娃.我們中華(漢)民族的始祖神是誰呢 是"摶黃土以為人"的女媧,伏羲.他們是一對夫妻,是有著嚴格的性別區分的,不像上帝男不男,女不女,人妖不是人妖.其中女媧是女神,人首蛇身,伏羲是男神,也是人首蛇身.女媧手中捧著的象征物是月亮,所以女媧又是月神,伏羲手里捧著的象征物是太陽,所以又是太陽神.就連歷法,根據太陽運行周期制訂的稱為陽歷(公歷),根據月亮運行周期制訂的稱為陰歷. 關于月亮最著名的神話故事是哪一個 嫦娥奔月.傳說神射手后羿得到了一種不死藥,一天外出時交待妻子嫦娥不要亂動這種藥.嫦娥卻充滿好奇,于是趁后羿不在,偷偷地把它吃了,結果飛升到月亮上,住進了廣寒宮.雖然嫦娥從此長生不老,但永遠孤身一人寂寞難熬.唐朝詩人李商隱在詩中就寫道:"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孤獨得連豬八戒做天蓬元帥時喝醉了酒,竟然按耐不住調戲起她來.嫦娥其實就是女媧. 關于月亮的神話還有很多.譬如八仙之一倒騎毛驢的張果老被夾在月亮上的桂樹中間.吳剛學仙有過被罰每天砍桂樹,但每一斧砍下去只要斧頭一拔出來,豁口就合攏了,就這樣砍了又合,砍了又合,永無盡期.吳剛伐桂的故事與西方神話中西西弗斯推石頭上山的故事驚人地相似. 我國古代神話中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就是三只角的烏鳥.據此有人不無驕傲地宣稱:我國最早發現太陽中有黑子,比西方科學家早了幾千年.同學們想想,傳說中月亮里邊是否也有一些動物呢 月亮中有蟾蜍,還有玉兔.。
二、描寫月亮的文章
這個中秋到來了,我感動了一番.似乎一切都來去匆匆,轉眼間,已是十八個中秋了.
今夜,心總是不能平靜,在澎湃著,翻騰著,不知道"心切"是否能表達.
月,英貌依然,那樣的皎潔,使我不曾想過她會改變.靜謐的月,已經悄悄月悄悄地爬上了樹梢,像孩子天真的臉龐,幽幽地照在樹葉上,又輕輕地反射回來,把樹點綴,一片片,一點點,顯得十分神秘.溫柔的銀光一縷縷地灑在路上,像母親的手在撫摸著;她又溜進人的心里,似春天融化的冰雪,滋潤著,冰涼又輕快.她也許是來自天堂吧,她有著圣母般的美麗.
如此美好的月夜,我不忍心做些其它的事.這是一個特殊的夜,我不想把它驚動,我怕這位美麗少女隱匿了.恬靜的夜,恬美的月兒,這是上帝的寵兒.我總想留住今夜(這是一種奢望).它不能頻頻的露面,而是上天的安排,這嬌貴的美人是給人們帶來團圓與幸福的.
我在想:今夜,倒上一杯香茗,擺上一盤可口的月餅,靜靜地倚在窗臺上,風盈盈地吹,茉莉花香從杯中溢出,融入空氣.恰若在世外桃源.今夜,一個人獨自清涼,只是邀月為伴,聽嫦娥歌唱,看嫦娥起舞;與她一起思念,是怎樣的孤獨,又是怎樣的陶醉呢
"中秋節是人的心靈最脆弱的時節".圓月,家鄉,親人,在今夜似乎也有很大的距離.哦!這是思念 親人在他鄉,家鄉在遠方.我看著明月,突然有一絲欣慰,我收到了遠方的祝福.
月兒在云里穿梭,像兒時在捉迷藏,一會兒隱去了,一會兒又出來了.看著云緩緩地經過月兒,我迷糊地想:今夜,我會失眠,和你一樣,都默默地為遠方祈禱.
明月,你累了吧.來吧!臥在我杯里,今夜,我來為你守夜.
月明亮,我的心也坦然.回首往事,已過了十八個中秋了.
雪白的月光灑在床上,隱隱約約地傳來《月光曲》那美妙的旋律.
在月圓的今夜,我擁月夢酣.
三、描寫關于月亮的文章
很小的時候,我常常在月光滿地的夜晚,依偎在奶奶的懷里,聽奶奶繪聲繪色地講那永遠也講不完的嫦娥奔月;也曾在七夕的夜里,披一身月光,躲在蚊蟲嗡嗡的瓜棚下面,異想天開地去偷聽牛郎織女的情話。特別是孩提時在月光下捉迷藏,我和小伙伴都是一臉的迷茫和不解:是月亮走我也走,還是我走月亮也走啊,無論走到哪里,它總會跟到哪里,而且跟的是那么的近,那么的親切,把滿腔柔情化作銀色的話語,無聲地灑落在我們身上,輕輕撫摩著我們天真的臉龐。也許就是這一切的情愫,讓我一不小心拉開了戀月的序幕。
月亮,總是帶著思念的色彩,它永遠和牽掛與憂傷相伴,源遠流長。“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亮里隱藏著多少離人的眷戀,寄托了多少親人的向往。在我的心底,月亮就是一份真情的告白,純美無暇,美麗闌珊;它又是一串徜徉心海的祝愿,誠摯而又溫馨!
月宮里,有一個寂寞孤獨的嫦娥,月亮,也就成了一個孤單的化身。月亮不會象太陽一樣恣意地用熱量發泄情緒,也不會象彩虹一樣用調色板誘惑回眸的頻率,月亮,不會,真的不會。月亮有的,是溫柔,是情思,是浪漫,是執著,古往今來,不知征服了多少桀驁不訓的情男癡女,演繹了多少凄婉絕美的故事
四、描寫月亮的詩句
唐·王維: 不見鄉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晉·陶淵明: 春秋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宋·晏幾道: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唐·劉禹錫: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唐·張若虛: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蕭詩: 遼海吞邊月,長城鎖亂山。 唐·杜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清·張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鉅: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遙水皆有情。 宋·蘇軾: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歐陽修: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李白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孟浩然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 答:唐·王維: 不見鄉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晉·陶淵明: 春秋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宋·晏幾道: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唐·劉禹錫: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唐·張若虛: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蕭詩: 遼海吞邊月,長城鎖亂山。
唐·杜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清·張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
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鉅: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遙水皆有情。
宋·蘇軾: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歐陽修: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孟浩然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 不少于五句 。
五、關于月的文章、成語、詩句、神話
姐姐你們也寫這個啊
我寫完了
月朗風清
月缺花殘
風花雪月
水中撈月
風化霽月
眾星捧月
閉月羞花
花好月圓
花容月貌
吟風弄月
近水樓臺先得月
披星戴月
秋月寒江
烘云托月
清風明月
鏡花水月
日月如梭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
日月蹉跎
日積月累
日新月異
窮年累月
崢嶸歲月
詩句的話 姐姐你的語文寶典還在不在 那個上面有
我抄的這個作文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淚落難平,中秋月清。幾多聚散,幾多虛盈。如今日初升、風漸冷,難料明月夜,何人獨倚斜闌,暗賦琴箏。
猜想中秋月夜:華燈初上,霓虹溢彩;高朋滿座,親友舉杯;齊邀明月,共唱歡樂。空中月團圓,人間亦然。但是,無論月亮幻化得多么圓滿,其色依舊隱隱清冷,暗暗幽黃。暖閣內,定是萬家燈火聚著老人們的期盼、青年們的祝福、幼兒們的笑語;而夜色里,也必是凄風淡月伴著學子們的夜讀、游子們的酸楚、孤島上的愁緒。
月雖圓,其色寒,夜夜減清輝。可知清輝為誰?
月華冷冷,清輝掌燈。
中秋夜,少年做歡笑的夢,學子做大學的夢。任屋外親朋好友長歌笑談,我們都只能在小屋中、書桌前,仔仔細細地寫未完的作業,工工整整地梳理已學的課程,認認真真地溫習明日的學科。為了我們十多年的努力,為了我們終生的信念,我們長坐燈下,不畏辛苦,甘于寂寞,靜靜地,在月華清輝下讀書,在世俗的喧擾外,沉浸于自己泛舟的學海!學海多沉浮,在這中秋夜里,我們與清輝為伴,在無暇的清輝中,暗自編織一生的夢想。
清輝流瀉,流瀉在學子的書前為之掌燈,為莘莘學子沉淀,沉淀未來旭日般的希望!
月華泠泠,清輝照明。
中秋夜,親友做團圓的夢,游子做回家的夢。任樓內多少家庭共聚一堂,游子們只能在自己孤零零的地方暗自神傷,辛辛苦苦地堅守自己的崗位,兢兢業業地奮斗畢生的事業,凄凄惶惶地回想家鄉的山水。為了自己家庭的幸福,為了他人團聚的歡笑,遠方游子們只能留在異國他鄉,不辭勞苦,甘于孤獨,默默地,在月華清輝下工作,在他人暖意融融的團聚之外,堅守于自己立志的事業!事業多興衰,在這中秋夜里,游子們卻與清輝為友,在朗朗的清輝下,暗自執著一生的信念。
清輝灑遍,灑遍大江南北,灑在游子的心間,為游子們沉淀,沉淀他日絢爛的輝煌!
月華灼灼,清輝頌歌。
中秋夜,中國大陸與臺灣,共同做回歸統一的夢。任多少敵對勢力鋒芒逼人,任多少蠱惑言論散布彌漫,中華,屹立于滄海之中、群山之巔,會亙古不變,那巍峨無比的精魂!千年的歷史積淀,千年的文化鋪延,千年的英魂血淚凝聚,凝聚在深沉的月夜,凝聚在淺淺的海灣,凝聚在中華的天地,譜寫今后萬年不變的、永恒的詩篇!秋月又圓,臺灣島上思緒又牽,厚重的團圓之意、相思之情,會激發怎樣渾厚的力量?單是這種有著千年積淀的相思與信念,就足以鼓舞十三億人民的心!
清輝無盡,無盡的又何止皓月的清輝?
黃河映月,長江映月,奔騰不斷的民族之水,將與月同歌,齊唱統一。流水中的月華,月華里的清輝,清輝下的盈虛、離散、團圓,轉眼,又化作茫茫中的月殘,中秋后的墟煙。然而不變的,只有無盡的中華魂!
六、求描寫月亮的美文~~~~~同標題~~~~~~~~~
月亮的聯想 國三丙 黃詩婷 不知什麼時候,陣陣的蟬鳴漸漸安靜了;不知什麼時候,片片的綠葉悄悄枯黃了;不知什麼時候,徐徐的涼風輕輕的來訪了。
不知不覺中,夏帶著熱情,暑氣完美落幕,秋領著涼爽,愜意隆重登場 —— 秋來了,跟隨秋的腳步,月亮更積極闖進你我的心扉,相同的月亮,不同的季節,更牽引人們思念的心。 一輪晶瑩剔透的明月高掛在星空的畫布下,它的光茫不像太陽那樣強而有力,卻多了一分小鳥依人的柔美,少了一分豪放粗獷的熱情。
古人總是舉頭凝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頭創作流芳百世的詩詞,回頭思念遠在天邊的戀人,張九齡望月懷遠,因月光灑落憶佳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蘇軾水調歌頭,因月亮「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歐陽修玉樓春:「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將中國人含蓄的愛恨情仇刻劃的如癡如醉,更將中國人對月光的著迷,月色的浪漫,月亮的幻想自筆下流瀉出一股懾人的靈氣,彷佛身歷其境,迷失在文人雅士悠悠愛戀的情懷,頗有山在虛無縹渺間的隱約。
古今中外,對月亮的綺麗遐想各有所好,東方人將月的美用文字譜出凄美動人的千古詞句,西方人將月的好用色彩繪出屏息凝神的不朽畫作。星夜 —— 梵谷最富想像力的作品,朦朧黑夜籠照大地的深色調襯托出節奏感十足的星與月,像漩渦一樣的旋轉著,在目不轉睛之於,令一抹微笑似的彎月在漆黑中「綻放」光茫,閃耀在月明星稀的鄉村稻野中。
深院月明人靜,中秋月圓人團圓,蒙著面紗的明月,創造了多少百聽不厭的神話故事;高雅脫俗的明月,成就了多少扣人心弦的唐詩宋詞;多愁善感的明月,滿足了多少少女情壞的浪漫氣息,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出相皎潔。 。
七、描寫月亮的詩老師要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李白《月下獨酌》 (滿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李白《關山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滿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滿月)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滿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滿月)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辛棄疾《滿江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