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虞姬的詩句
《虞姬怨》
年代: 唐 作者: 馮待征
妾本江南采蓮女,君是江東學劍人。
逢君游俠英雄日,值妾年華桃李春。
年華灼灼艷桃李,結發簪花配君子。
行逢楚漢正相持,辭家上馬從君起。
歲歲年年事征戰,侍君帷幕損紅顏。
不惜羅衣沾馬汗,不辭紅粉著刀環。
相期相許定關中,鳴鑾鳴佩入秦宮。
誰誤四面楚歌起,果知五星漢道雄。
天時人事有興滅,智窮計屈心摧折。
澤中馬力先戰疲,帳下蛾眉□□□。
君王是日無神彩,賤妾此時容貌改。
拔山意氣都已無,渡江面目今何在。
終天隔地與君辭,恨似流波無息時。
使妾本來不相識,豈見中途懷苦悲。
《濠州七絕 虞姬墓》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帳下佳人拭淚痕,門前壯士氣如云。
倉黃不負君王意,獨有虞姬與鄭君。
《龔宗伯座中贈優人扮虞姬》
年代: 清 作者: 杜濬
年少當場秋思深,座中楚客最知音。
八千子弟封侯去,唯有虞兮不負心。
《虞姬墓》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劉項家人總可憐,英雄無策庇嬋娟。
戚姬葬處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虞姬》
年代: 明 作者: 周玉簫
先刎謝重瞳,差強隆準公。
應為松與柏,豈化草芃芃。
《虞姬》
年代: 明 作者: 朱靜庵
力盡重瞳霸氣消,楚歌聲里恨迢迢。
貞魂化作原頭草,不逐東風入漢郊。
二、寫項羽虞姬的詩
垓下歌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1 全唐詩卷647_11 「詠史詩。
烏江」胡曾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2 全唐詩卷647_42 「詠史詩。垓下」胡曾 拔山力盡霸圖隳,倚劍空歌不逝騅。
明月滿營天似水,那堪回首別虞姬。 3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4 垓下歌漢??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5 題烏江亭 杜牧 勝負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6 題烏江項王廟詩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弟子今猶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7 詠項羽 于季子 北伐雖全趙, 東歸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8 垓 下 項羽歸天難,殺氣騰騰劍光寒。
劍光寒:力撥青山,氣蓋中原。欲渡江東卻無顏,歌聲殘:逐鹿問鼎,四面楚歌歌聲殘。
恨地無環。 9 濠州七絕??虞姬墓 蘇軾 帳下佳人拭淚痕,門前壯士氣如云。
倉黃不負君王意,獨有虞姬與鄭君。 10 虞美人??清朝詩人何浦 遺恨江東應未消,芳魂零亂任風飄。
八千子弟同歸漢,不負軍恩是楚腰項羽。11 烏江恥學鴻門遁,亭長無勞勸渡河。
(汪紹焻) 12 年代:唐 作者:孟郊 作品: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題項羽廟 碧草凌古廟,清塵鎖秋窗。當時獨宰割,猛志誰能降。
鼓氣雷作敵,劍光電為雙。新悲徒自起,舊恨空浮江。
13 叱咤風云虎共龍,英雄未必讓重瞳。 項羽疆封域吏非因足,鼎祚廷王是久衷。
草沒銅駝卿祿滿,牛眠驛馬帥林空。愧當漠漠西交巷,千古聲聲泣怨鴻。
14 夕陽留雀廟,孤艇系烏江,病葉相風殘,寒潮夜不降。 15 八千子弟盡成灰,楚圖王位任風吹。
鴻門舞劍戀舊情,烏江江水逝騅。 16 帳中草草軍情變,月下旌旗亂,攬衣推枕愴離情,遠風吹下楚歌聲。
正三更。烏騅欲上重相顧,艷態花無主。
手中蓮鍔凜秋霜,九重歸去是仙鄉。恨茫茫。
17 辛棄疾《虞美人》 當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風好。拔山力盡忽悲歌,飲罷虞兮 ,從此奈君何。
人間不識精誠苦,貪看青青舞。驀然斂袂 ,卻亭亭,怕是曲中猶帶楚歌聲。
18 八千子弟失江東,止有虞兮效始終。死共烏騅埋駿骨,生憐紅粉是英雄。
花間名字留芳體,帳下悲歌泣曉風。若使當年成帝業,寧同呂雉禍深宮。
19 不修仁政枉談兵,天道如何尚力爭。隔岸故鄉歸不得,十年空負拔山名。
20《詠古》 田雯 列教玉體兩橫陳, 粉黛香消馬上塵, 劉項看來稱獨手, 虞夫人后戚夫人。 21 七律 虞姬 項羽 虞家有女過江東,玉潔冰清氣若虹。
不羨嫦娥奔皓月,偏隨豎子傲長空。青萍三尺為君舞,珠淚一簾因爾籠。
勿嘆勢如墻上草,妾魂化劍斬奸雄! 22 無名 項羽 劍折沙盡血洗風,七載成敗轉頭空。蕩恨笑飲蒼天淚,段韌傲刻夕陽紅。
23 過鴻溝 唐 韓愈 龍疲虎困割川原,億萬蒼生性命存。誰勸君王回馬首,真成一擲賭乾坤。
http://**f?kz=742894291這里更多。
三、關于虞姬的詩句有哪些
1. 北宋詩人蘇軾《虞姬墓》
布叛增亡國已空,摧殘羽翮自令窮.艱難獨與虞姬共,誰使西來破沛公.
2. 清朝詩人何浦《虞美人》
遺恨江東應未消,芳魂零亂任風飄.八千子弟同歸漢,不負君恩是楚腰.
3. 清朝詩人袁枚《過虞溝游虞姬廟》
為欠虞姬一首詩,白頭重到古靈祠.三軍已散佳人在,六國空亡烈女誰?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猶舞草濕胭脂.座旁合塑烏騅像,好訪君王月下騎.
江蘇沭陽人,有袁枚留詩為證。
寫得最好的是詩人一牛的《虞姬》千字長詩,堪比《長恨歌》。
該詩也是唯一一首描述虞姬一生的詩,難能可貴處是古風體摻以現代修辭手法,排比格調是古體詩所無有的,探討欣喜中。
秦朝末 虞姬
年的著名女性人物之一 ,人稱“虞美人”。今沭陽縣(沭陽,隸屬江蘇省宿遷市,因位于沭河之陽而得名)顏集鄉人,一說紹興縣漓渚鎮塔石村人。據《江西吉安廬陵項氏家譜》記載:虞后生時五鳳鳴于宅,異香聞于庭,生于丁丑(公元前224年)卒己亥(公元前202年),葬彭城。 虞姬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姬,相傳容顏傾城,才藝并重,舞姿美艷。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項羽身邊,史書中雖然沒有介紹虞姬的結局,但后人根據項羽所作的《垓下歌》推斷出她在楚營內自刎。由此上演了一場“霸王別姬”的美麗神話。 她的故事,在歷史的長河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虞姬,這個美麗的名字,將是我們心目中不朽的傳奇。
四、描寫虞姬的詩詞
1、[宋] 蘇軾《濠州七絕 虞姬墓》 原文: 帳下佳人拭淚痕,門前壯士氣如云。
倉黃不負君王意,獨有虞姬與鄭君。 釋義: 帳幕下佳人擦著淚水的痕跡,城門前兵勇的士氣很足。
大敗之后沒有背叛君王的人,唯獨只有虞姬和鄭君。 2、[清] 杜濬《龔宗伯座中贈優人扮虞姬》 原文: 年少當場秋思深,座中楚客最知音。
八千子弟封侯去,唯有虞兮不負心。 釋義: 少年的時候在秋日有寂寞凄涼的思緒,只有客居他鄉的人才能理解。
眾多的富家子弟都封拜侯爵追求顯赫功名,只有虞兮沒有背棄情義。 3、[宋] 蘇轍《和子瞻濠州七絕其五虞姬墓》 原文: 布叛增亡國已空,摧殘羽翮自令窮。
艱難獨與虞姬共,誰使西來敵沛公。 釋義: 宣布叛離和戰死的人多到國家都已經亡了,勢力收到了嚴重的損失命令已經沒有人聽了。
艱苦困難的時刻只有虞姬能夠同甘共苦,誰能派幕友調兵遣將去抵擋劉邦呢? 4、[宋] 范成大《虞姬墓》 原文: 劉項家人總可憐,英雄無策庇嬋娟。 戚姬葬處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釋義: 劉邦項羽的家人們都很可伶,即使是英雄也沒有辦法能夠保護好美人。 戚夫人的葬身之處有人能知道嗎?比不上虞兮好歹也有個墓地。
5、[明] 朱靜庵《虞姬》 原文: 力盡重瞳霸氣消,楚歌聲里恨迢迢。 貞魂化作原頭草,不逐東風入漢郊。
釋義: 項羽力氣用盡的時候霸氣也耗盡了,四面楚歌環繞漫天遍野都是遺憾。 虞姬的忠烈之魂變成原野上的荒草,東風也不能把它吹到劉邦的郊野。
五、寫項羽虞姬的詩
垓下歌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1 全唐詩卷647_11 「詠史詩。烏江」胡曾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2 全唐詩卷647_42 「詠史詩。垓下」胡曾
拔山力盡霸圖隳,倚劍空歌不逝騅。 明月滿營天似水,那堪回首別虞姬。
3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4 垓下歌漢?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5 題烏江亭 杜牧
勝負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6 題烏江項王廟詩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弟子今猶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7 詠項羽 于季子
北伐雖全趙, 東歸不王秦。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8 垓 下 項羽
歸天難,殺氣騰騰劍光寒。劍光寒:力撥青山,氣蓋中原。欲渡江東卻無顏,歌聲殘:逐鹿問鼎,四面楚歌歌聲殘。恨地無環。
9 濠州七絕?虞姬墓 蘇軾
帳下佳人拭淚痕,門前壯士氣如云。倉黃不負君王意,獨有虞姬與鄭君。
10 虞美人?清朝詩人何浦
遺恨江東應未消,芳魂零亂任風飄。八千子弟同歸漢,不負軍恩是楚腰項羽。11 烏江恥學鴻門遁,亭長無勞勸渡河。(汪紹焻)
12 年代:唐 作者:孟郊
作品: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題項羽廟
碧草凌古廟,清塵鎖秋窗。當時獨宰割,猛志誰能降。
鼓氣雷作敵,劍光電為雙。新悲徒自起,舊恨空浮江。
13 叱咤風云虎共龍,英雄未必讓重瞳。 項羽
疆封域吏非因足,鼎祚廷王是久衷。草沒銅駝卿祿滿,牛眠驛馬帥林空。愧當漠漠西交巷,千古聲聲泣怨鴻。
14 夕陽留雀廟,孤艇系烏江,病葉相風殘,寒潮夜不降。
15 八千子弟盡成灰,楚圖王位任風吹。鴻門舞劍戀舊情,烏江江水逝騅。
16 帳中草草軍情變,月下旌旗亂,攬衣推枕愴離情,遠風吹下楚歌聲。正三更。烏騅欲上重相顧,艷態花無主。手中蓮鍔凜秋霜,九重歸去是仙鄉。恨茫茫。
17 辛棄疾《虞美人》
當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風好。拔山力盡忽悲歌,飲罷虞兮 ,從此奈君何。
人間不識精誠苦,貪看青青舞。驀然斂袂 ,卻亭亭,怕是曲中猶帶楚歌聲。
18 八千子弟失江東,止有虞兮效始終。死共烏騅埋駿骨,生憐紅粉是英雄。花間名字留芳體,帳下悲歌泣曉風。若使當年成帝業,寧同呂雉禍深宮。
19 不修仁政枉談兵,天道如何尚力爭。隔岸故鄉歸不得,十年空負拔山名。
20《詠古》 田雯
列教玉體兩橫陳, 粉黛香消馬上塵, 劉項看來稱獨手, 虞夫人后戚夫人。
21 七律 虞姬 項羽
虞家有女過江東,玉潔冰清氣若虹。不羨嫦娥奔皓月,偏隨豎子傲長空。青萍三尺為君舞,珠淚一簾因爾籠。勿嘆勢如墻上草,妾魂化劍斬奸雄!
22 無名 項羽
劍折沙盡血洗風,七載成敗轉頭空。蕩恨笑飲蒼天淚,段韌傲刻夕陽紅。
23 過鴻溝 唐 韓愈
龍疲虎困割川原,億萬蒼生性命存。誰勸君王回馬首,真成一擲賭乾坤。
http://**f?kz=742894291
這里更多
六、描寫虞姬的句子
沒有絲竹,有的只有項羽低低的吟唱。
這就足夠了,虞姬微微一笑,她要跳一支絕美的劍舞,讓項羽永遠記住自己。 項羽的郁悶隨歌而出,虞姬的憂傷由舞承載。
她的憂傷太重了,所以,只能由劍舞承載。 幽幽紅顏,森森劍影,伴著四面楚歌的韻律…… 虞姬舞著,想著,似乎回到了以前。
她不再刻意于動作,只是聽任心手交應: 一路的桃花依次綻放,一路的風情千般嫵媚,一路的血流淙淙如水,一路的白骨森森如山。一路刀光,一路劍影,一路烽火,一路血淚……虞姬漫隨著思緒起舞,似在江東,似在中原,似在函谷關…… 項羽也有些恍惚,他眼中只有如電的劍光和如花的虞姬,似乎也回到了從前…… 舞到最后一式,虞姬順勢用寶劍在頸間一抹,雪白雪白的頸上立即沁出殷紅殷紅的鮮血,美的有些不真切。
“吳越薄鋼鍛劍,果然是天下無雙的寶劍!”虞姬凄然一笑,軟軟的倒下。“霸王是不該流淚的。”
但是在她倒地的一瞬間,她分明看見項羽的眼里噴涌出淚水。 “不管以后怎樣,我不會拖累項王了……而且,這世上也不再有如此的劍舞,我給項王留下的舞影無人能仿,因為,即便后來還有舞技再高超的舞者,也不會再有我這般欣慰和悲哀交織的心緒……” 烏騅長嘶,和著楚歌,在呼喚虞姬…… 當拔山扛鼎的傳說成為泛黃的書頁,當驚虹掣電的烏騅化為東去的江水,虞姬,這位普通的江東女子,以一支劍舞,將自己平凡的一生,演繹成人們津津樂道的傳奇。
七、描寫虞姬的句子有哪些
1、這首詩折射出對虞姬的節烈。
2、不是明明在向虞姬傾訴衷腸嗎?
3、二書都沒有涉及虞姬的結局。
4、主角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妃虞姬。
5、小川得知小月原來就是史上虞姬。
6、第五章貔貅毒獸第六章虞姬硬上馬?
7、起舞于帳中,泣與虞姬別。
8、逼到垓下時,與寵妃虞姬所唱的曲。
9、鸞存鳳去,辜負恩憐,情不似虞姬。
10、艱難獨與虞姬共,誰使西來敵沛公?
11、這便是傳說中的虞姬溝了。
12、草沒虞姬宅,山橫郭雀城。
13、虞姬廟,北有虞姬溝,南有霸王橋。
14、傷心欲向虞姬石,何以當年楚漢秋。
15、順風吹起烏江水,恰似虞姬別霸王。
八、描寫虞姬的句子
沒有絲竹,有的只有項羽低低的吟唱。這就足夠了,虞姬微微一笑,她要跳一支絕美的劍舞,讓項羽永遠記住自己。
項羽的郁悶隨歌而出,虞姬的憂傷由舞承載。她的憂傷太重了,所以,只能由劍舞承載。
幽幽紅顏,森森劍影,伴著四面楚歌的韻律……
虞姬舞著,想著,似乎回到了以前。她不再刻意于動作,只是聽任心手交應:
一路的桃花依次綻放,一路的風情千般嫵媚,一路的血流淙淙如水,一路的白骨森森如山。一路刀光,一路劍影,一路烽火,一路血淚……虞姬漫隨著思緒起舞,似在江東,似在中原,似在函谷關……
項羽也有些恍惚,他眼中只有如電的劍光和如花的虞姬,似乎也回到了從前……
舞到最后一式,虞姬順勢用寶劍在頸間一抹,雪白雪白的頸上立即沁出殷紅殷紅的鮮血,美的有些不真切。“吳越薄鋼鍛劍,果然是天下無雙的寶劍!”虞姬凄然一笑,軟軟的倒下。“霸王是不該流淚的。”但是在她倒地的一瞬間,她分明看見項羽的眼里噴涌出淚水。
“不管以后怎樣,我不會拖累項王了……而且,這世上也不再有如此的劍舞,我給項王留下的舞影無人能仿,因為,即便后來還有舞技再高超的舞者,也不會再有我這般欣慰和悲哀交織的心緒……”
烏騅長嘶,和著楚歌,在呼喚虞姬……
當拔山扛鼎的傳說成為泛黃的書頁,當驚虹掣電的烏騅化為東去的江水,虞姬,這位普通的江東女子,以一支劍舞,將自己平凡的一生,演繹成人們津津樂道的傳奇
九、贊美”虞姬“的詩詞有哪些
古往今來贊美虞姬的詩層出不窮,主要有以下幾首: 虞姬墓 【宋】蘇軾帳下佳人拭淚痕,門前壯士氣如云。
倉黃不負君王意,獨有虞姬與鄭君。 和子瞻濠州七絕其五虞姬墓 .[宋] 蘇轍 布叛增亡國已空,摧殘羽翮自令窮。
艱難獨與虞姬共,誰使西來敵沛公。 過虞溝游虞姬廟 [清] 袁枚 為欠虞姬一首詩,白頭重到古靈祠, 三軍已散佳人在,六國空亡烈女誰? 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猶舞草濕胭脂, 座旁合塑烏騅像,好訪君王月下騎。
虞美人 [清] 何浦 遺恨江東應未消,芳魂零亂任風飄。 八千子弟同歸漢,不負君恩是楚腰。
虞姬,秦末的著名女性人物之一 ,史稱“虞美人”,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姬,相傳容顏傾國傾城,文武雙全,舞姿楚楚動人。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項羽身邊,不離不棄。
史書中雖然沒有介紹虞姬的結局,但后人根據項羽所作的《垓下歌》推斷出她在楚營內自刎。由此上演了一場“霸王別姬”的美麗神話。
并且據《楚漢春秋》記載:虞姬也和了一首詩: 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參考資料 《詩詞名句網》: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