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透人情世故的古詩
為你推薦: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唐〕李白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譯文為:天地是萬事萬物的旅舍,光陰是古往今來的過客。而人生浮泛,如夢一般,能有幾多歡樂?古人持燭夜游,確實有道理啊。況且溫煦的春天用艷麗的景色召喚我們,大自然將美好的文章提供給我們。于是相會于美麗的桃李園內,敘說兄弟團聚的快樂。諸位弟弟英俊秀發,個個好比謝惠連;而我的作詩吟詠,卻慚愧不如謝康樂。正以幽雅的情趣欣賞著美景,高遠的談吐已更為清妙。鋪開盛席,坐在花間;行酒如飛,醉于月下。不作好詩,怎能抒發高雅的情懷?如賦詩不成,須依金谷雅集三斗之數行罰。
二、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楚辭·漁父》 漁 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圣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注]:「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三、關于人情冷暖的詩
1、有財有勢即相識,無財無勢同路人。因知世事皆如此,卻向東溪臥白云。——唐代詩人孟郊《傷時》
2、世路風霜,吾人煉心之境;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清代醫家,作家石成金
3、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元末明初文學家施耐庵《水滸傳》
4、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厭者世態炎涼。——明末清初學者程允升《幼學瓊林》
5、家富則疏族聚,家貧則兄弟離。——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子慎到《慎子?內篇》
6、人情冷暖古今同。——南宋詞人周密
7、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8、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9、狡兔死,走狗烹。
10、樹倒猢猻散,墻倒眾人推。
擴展資料:
增廣賢文節選:
酒肉朋友朝朝有,無錢無勢親不親。相逢好比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勝者為王敗者寇,只重衣冠不重人。三貧三富不到老,十年興敗多少人。
在官三日人問我,離官三日我問人。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誰人背后無人說,那個人前不說人。
參考資料:人情冷暖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