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到家鄉想到什么古詩】
《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送母回鄉》 停車茫茫顧, 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 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 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 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 人生更何求!” 【別老母】 搴幃拜母河梁去, 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 此時有子不如無. 除 夜 作 〔唐〕高 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 歸 家 〔唐〕杜 牧 稚子牽衣問, 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 贏得鬢邊絲? 鄉 思 [宋]李 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蘇幕遮·游子 草飄飛,星嗜睡,北雁南歸,看遍梅蘭桂.酒醉今宵何處寐,四海為家,地枕天為被. 冷秋悲,花落淚,物是人非,怎叫俗人醉.少小離家今幾歲,鬢角微霜,可嘆思鄉味. 贈游子 衣錦還鄉好風光 有錢無錢回家忙 出門那得時事順 一曲鄉思淚兩行 江湖路途不由己 杯杯黃粱費思凜 舉杯共醉非摯友 嬉笑語柔多虛謊 千上萬水離鄉境 為親為己闖天涯 亂筆盡訴胸中意 羈旅艱辛幾人憐 漂泊望月眷多嗇 萬里身悲惻人摧 誰言浮名豪杰慕 沾襟男子幾多愁 惟盼隆冬佳節至 飛奔踏浪歸檐樂。
二、【我要兩首關于思念家鄉的古詩
唐·孔紹安 《落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憶故林。 唐·宋之問 《題大萸嶺北驛》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嶺頭梅。
唐·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李 白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 白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唐·高 適 《除夜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天又一年。
唐·杜 甫 《螢 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規。
唐·杜 甫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行人,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且未休兵。
唐·戴叔倫 《題稚川山水》 松下矛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唐·李 益 《行 舟》 柳花飛入正行舟,臥引菱花信碧流。聞道風光滿楊子,天晴共上望鄉樓。
唐·李 益 《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唐·張 籍 《秋 思》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中間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看看有沒有適合你的古詩。
三、思念家鄉的句子(不是詩句)5個急
一,家鄉就像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們人生的道路,讓離家的思念家鄉的孩子時刻記著回家的路.二,家鄉的樹,家鄉的小溪,家鄉的一草一木,讓遠方的我無時無刻、無不想念.三,站在高樓,俯瞰燈火照耀下的城市,這個鋼筋水泥鑄造的“牢籠”,讓我突然懷戀兒時家鄉的青磚瓦房,鄰間的和諧美好,一種思念油然而生.四,中秋月圓!遠方的學子,離家的打拼著,在遙遠的地方,望著這一輪明月,獨自在心里問自己:家鄉的月是否也是這般的明?五,無論走多遠,家鄉都是承載我們夢想的港灣,像父親的肩膀一樣有力,像母親眼神一樣溫柔,讓疲憊的我們時刻思念著,想撲進她的懷里.。
四、思念家鄉的句子(不是詩句)今天內回答
段 1、離家的日子無論是陽光燦爛,還是繁星滿天,無論是快意,還是失落,我都非常想念它. 2、家是溫暖的,因為家里有母親疼我,父親愛我,我是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的. 3、在記憶中,每次周五回家,便能在路上看到村口迎我的母親,每每這樣,我總會說:“媽,回家吧!”母親也總會從我手中接過書包,幫我推著車子.母女倆便一前一后向家走去. 4、走進家門,父親便會迎上門來噓寒問暖,向父親喊一聲久違的:“爸爸”,心中不免會有一種喜悅之感,每每這樣,爸爸也會響亮的應答一聲:“哎,好女兒!” 5、一 家團聚的夜晚自然是美好的,擺上一桌并不豐盛的飯菜,圍圈而坐慢慢地咀嚼著,每道菜可都是爸爸的拿手好菜,這時我會和弟弟開懷暢談.我們談理想,論學習,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會成為我們的話題,母親和父親則會微笑著聽我們說. 6、將離開家時,父親會親自為我煎四個荷包蛋,父親說那時代表一家四口人.母親會為我裝上農村特有的窩窩頭,弟弟會親切的說一聲:“姐姐,一路順風.”盡管一個人孤獨的在學校,但我的心不再孤獨. 7、我們長大了.我們這個年齡開始有了希望.我們這個年齡,會為父母的忠言勸告而煩惱,我們這個年齡也開始注意父親的背影,母親的面頰,我們已脫離了他們的懷抱,又總也走不出他們的情懷……那是世上最偉大的親情. 8、因為有愛,我深深懂得家的不易!因為有情,我想家,所以我愛它,在離家的日子里永遠想念它. 9、因為有家,我幸福.它是世上最富有的王國,最溫馨的地方. 10、家是父母用慈愛的傘為兒女撐起的一方晴空. 11、家,對于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溫馨的字眼.而自從有了“家”這個詞,也就有了相應的漂泊,漂泊的終點卻是找到自己心靈的樂土――回家. 12、也難怪人說,“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想想有多少人經歷這樣的時刻:“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李白再飄逸,也會“低頭思故鄉”;杜甫再無私,也知道“家書抵萬金”;辛棄疾“半夜里挑燈看劍,沙場秋點兵”,也只是想13、即使在平和安詳的年代,對家的依戀也仍然是那么強烈.“我的家庭真美麗,幸福安詳又健康,兄弟姐妹都和諧……”.《北京人在紐約》講述了海外的中國人對家的看法,就是四合院內,一家人歡樂地團聚在一起.《似水年華》里黃磊的家也就是江南水鄉所特有的底韻與齊爺爺那里的書的味道. 14、我 們這個年齡對家有著更加不同的見想擁有一座屬于自己的房子,自己布置,自己生活;誰與我遠遠漫步云端,在靠近太陽的地方住下,能掩耳不聽那俗世的喧 囂,要一種干凈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叛逆的孩子就是這樣想的,乖孩子可不是這樣的,他們愿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將以前的家和未來的家放在一起. 15、家不僅僅是一幢房子,它是漂泊者的避風港,是心靈的驛站,簡而言之,它也是一種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親人,我的家. 16、夜幕降臨,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都在匆匆趕路,此刻他們心中都有一個相同的目的地――家. 17、出門在外,家是“蝴蝶夢中家萬里”的那份思念,歸家途中,家是恨不得“千里庭縮”的那種急迫;久別歸來,家是“審容膝之易安”的那種舒適. 18、無論身在何處,與家的距離都近在咫尺.因為家是慈母手中的線.在你臨行之前已密密地縫在身上.不管離家多遠.家的感覺總是那么溫暖,那充滿著母親的叮囑父親的關切,永遠不會忘記. 19、歸心似箭,相信每個人都應該有過這樣的體會,其實歸心何止似箭,恨不得自己變成一束光,千里之遙轉瞬即至,越要到家的時候這種感覺越強烈,直到踏進家門才會慢慢褪去. 20、那 首經典的薩克斯曲《回家》不知打動了多少游子的心,它的產生正是由于作家深夜回家時發現母親還坐在沙發上等他歸來,真情涌動于是寫成了這經典之作.夜深人 靜的時候,一個人聽《回家》,你會強烈地感到家的溫暖以及家中親人的牽掛,21、思鄉之情從心底慢慢升越,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驅使著你趕回家,這便是它的神 奇所在,也是家的神奇所在. 22、耳邊似乎想起李后主國破家亡后的感嘆:“千里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也只能“夢里不知客”,無家可歸或者有家而不能回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 2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正因為有了“人家”,上面的一系列景物才有了生命的氣息.家是心之所至,心在哪,哪便是家.有了家才有了一切.家是生活之源泉,一切的一切都有一個共同的基礎,那便是家. 24、離家、想家、回家,人們經常重復著這件事.但卻沒有一個人覺得枯燥.不管我們離家多遠,對家的那份牽掛都會把我們帶回去. 25、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悠揚的薩克斯再度想起時,我不禁自問:“何時回家?” 26、在我看來,“家”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情結,在平常時無從察覺,到陌生處全涌上心頭.家,故鄉,是一個人一輩子無法消去的烙印.長大了,總要離家這時的家的感覺再不是媽媽不勝其煩的嘮叨,而升華成一種記憶,一種氣味,在他鄉不如意時蒙上眼簾的一層霧.。
五、求形容故人回鄉的詩句如“回鄉偶書(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
回鄉偶書(2)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這一首可看作是另一首的續篇.詩人到家以后,通過與親朋的交談得知家鄉人事的種種變化,在嘆息久客傷老之余,又不免發出人事無常的慨嘆來.“離別家鄉歲月多”,相當于上一首的“少小離家老大回”.詩人之不厭其煩重復這一句即順勢轉出有關人事的議論.“近來人事半消磨”一句,看僅抽象、客觀,實則包含了許多深深觸動詩人感情的具體內容,“訪舊半為鬼”時發出的陣陣驚呼,因親朋沉淪而引出的種種嗟嘆,無不包孕其中.唯其不勝枚舉,也就只好籠而統之地一筆帶過了.三四句筆墨蕩開,詩人的目光從人事變化轉到了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上.鏡湖,在今浙江紹興會稽山的北麓,周圍三百余里.賀知章的故居即在鏡湖之旁.雖然闊別鏡湖已有數十個年頭,而在四圍春色中鏡湖的水波卻一如既往.詩人獨立鏡湖之旁,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觸自然涌上了他的心頭,于是又寫下了“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的詩句.詩人以“不改”反襯“半消磨”,以“惟有”進一步發揮“半消磨”之意,強調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幾乎已經變化凈盡了.從直抒的一二句轉到寫景兼議論的三中句,仿佛閑閑道來,不著邊際,實則這是妙用反襯,正好從反面加強了所要抒寫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襯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顯得愈益深沉了.還需注意的是詩中的“歲月多”、“近來”、“舊時”等表示時間的詞語貫穿而下,使全詩籠罩在一種低回沉思、若不勝情的氣氛之中.與第一首相比較,如果說詩人初進家門見到兒童時也曾感到過一絲置身于親人之中的欣慰的話,那么,到他聽也親朋介紹以后,獨立于波光粼粼的鏡湖之旁時,無疑已變得愈來愈感傷了.。
六、
思念之詩 1.嚶嚶鳴矣,求其友聲------ 2.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3.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4.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民歌 5.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魏.曹植 6.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 7.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唐.張九齡 8.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韓愈 9.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唐.祖詠 10.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 11.人生結交在終結,莫為升沉中路分------唐.賀蘭進明 12.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唐.杜甫 13.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清.翁照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晏幾道)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一作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一作事)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長 相 思 去年秋,今年秋.湖上人家樂復憂,西湖依舊流.吳循州,賈循州.十五年間一轉頭,人生放下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