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描寫梅花的古詩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 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早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題梅 無名 北風獵獵吹人倒,千卉千葩盡枯槁。
誰分清氣到寒梅,獨放銀花照晴昊。 早梅 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樹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
明年獨自律,先發映春臺。 梅花絕句 陸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正在層冰積雪時。 梅花 王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滴。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梅 王淇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雪梅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
二、關于梅花的精彩句子
我喜愛各種美麗的花。
玫瑰花的凝重熱烈,舒展奔放,令我為之心動神往;荷花的典雅脫俗,冷艷幽香,令我為之仰慕傾倒;菊花的雍容端莊,秀外慧中,令我為之贊嘆敬重;牡丹花的妖嬈多姿,國色天香,令我為之癡迷眷戀……然而,我最喜愛的還是梅花。 梅花具有天生的麗質芳姿:花形秀美多樣,花姿優美多態,花色艷麗多彩,氣味芬芳襲人。
梅花不與百花爭時光,不和群芳斗艷麗。每到百花凋零,嚴寒刺骨的冬季,梅花便如婀娜多姿的仙女,悄然飄落在山嶺坡間、園林徑旁……別有韻致:含苞的嬌羞欲語,脈脈含情;乍綻的瀟灑自如,落落大方;怒放的赧然微笑,嫩蕊輕搖。
有的嬌小玲瓏,憨態可掬,像初生嬰孩般可親;有的青春洋溢,熱情奔放,似亭亭玉立少女般可愛;有的超凡脫俗,端莊大方,如持重貴婦般可敬。她們或仰、或傾、或倚、或思、或語、或舞、或倚戲秋風,或笑傲冰雪、或昂首遠眺……奇姿異態紛呈,美不勝收。
梅花的顏色最常見的有紅、粉紅、白色。紅色的梅花艷若桃李,燦如云霞,又如燃燒的火焰、舞動的紅旗,極為絢麗,頗具感染力。
觀之使人受到鼓舞,感到振奮,心中騰起異樣的激動。粉紅色的梅花如情竇初開的少女的面頰,帶著十二分的羞澀,如描似畫,柔情似水。
置身其中賞心悅目,遐思無限,流連忘返。白色的梅花如銀雕玉琢雪塑,冰肌玉骨,是那么清麗超然,清雅脫俗,清白無瑕,清正無邪,令人望之肅然起敬。
梅花芬芳濃郁,暄香遠溢。若去賞梅,尚未近其樹,未見其花,便先有浮動的暗香陣陣襲來,為你引路。
待徜徉在梅花叢中,則香氣盈懷,你若深深地吸上一口氣,更是清香滿口,沁心入脾,頓覺心曠神怡。梅香還能持久,賞梅歸家,那梅香仍沾襟染袖,縈身繞體,數日不絕。
觀賞梅花不僅看其形態,品其芬芳,更重要的是欣賞梅花的品質和風格。 梅花甘于寂寞,嫵媚脫俗,淡泊名利,無私奉獻。
她不因沒有彩蝶纏繞而失落,亦不為沒有蜜蜂追隨而沮喪,更不似那癲狂柳絮隨風舞,也不學那輕薄桃花逐水流,而是無私、無怨、無悔地默默綻放于嚴寒之中,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歡樂和美的享受。 梅花品格高尚,鐵骨錚錚。
她不怕天寒地凍,不畏冰襲雪侵,不懼霜刀風險,不屈不撓,昂首怒放,獨具風采。人們見到梅花,便會受到堅強、剛正和高潔氣質的熏陶和激勵。
我愛梅花。 我喜愛各種美麗的花。
玫瑰花的凝重熱烈,舒展奔放,令我為之心動神往;荷花的典雅脫俗,冷艷幽香,令我為之仰慕傾倒;菊花的雍容端莊,秀外慧中,令我為之贊嘆敬重;牡丹花的妖嬈多姿,國色天香,令我為之癡迷眷戀…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
(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
(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
(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杜甫:《小至》) 我還幫你找到一個網站,可上面的東西復制不下來,我把網站給你http://**space/hphtml/?* 還有這個 描寫冬天的好詞: 鵝毛大雪 北風呼呼 冰天雪地 滴水成冰玉樹銀花 天寒地凍 寒風刺骨 風雪交加 雪花飛舞千里冰封 臘梅怒放 松柏傲寒 冬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冬梅——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赴鼻香。
冬景——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冬夜——歲華皆采獲,冬晚共嚴枯。
冬風——飄飄送下遙天雪,颯颯吹干旅命煙。 冬天——琥珀珠海黏行處雪,棕櫚帚掃臥來云。
冬思——歲寒,然后知柏之后凋。 冬狩——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末狼。
冬愁——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冬行——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冬恨——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冬天的好句: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11.冬天,這里的天總是陰沉沉的、灰蒙蒙的,太陽好像怕冷似的,從東邊向西邊一滑就過去了。
三、關于梅花的精彩句子和詞語
梳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早梅 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 群木山中葉葉空。 只有梅花吹不盡, 依然新白抱新紅。
紅 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山園小梅(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花 (蔣維翰 ) 白玉堂前一樹梅, 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 春色如何入得來?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四、求贊美梅花的詩(至少五首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墨 梅 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早梅 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群木山中葉葉空。
只有梅花吹不盡,依然新白抱新紅。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關于梅花的詩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早 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回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墨梅 居簡 莫恨丹青廢畫工,不須求異只須同。
玉容不及寒鴉色,故托緇塵異漢宮。 早梅 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 枝開。 墨 梅 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早梅 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群木山中葉葉空。
只有梅花吹不盡,依然新白抱新紅。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五、關于梅花詩句
梅 花 紅 梅 墨 梅 王安石 蘇軾 張臬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山邊幽谷水邊村, 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 更吹煙雨暗黃昏。 寒夜 梅花絕句 梅 杜耒 陸游 王琪 寒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穸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聞道梅花坼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不受塵埃半點侵, 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 惹得詩人說到今。 真適園梅花盛放 早 梅 《雜詩》之一 王 鏊 張謂 王維 花間小坐夕陽遲, 香雪千枝與萬枝。
自入春來無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詩。 一樹寒梅白玉條, 回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 疑是經冬雪未銷。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欹穸前, 寒梅著花未。 蘇東坡《紅梅》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宋?蘇軾《贈嶺上梅》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六、關于梅花的詩句有哪些
梅原產我國,多分布在長江以南各地。
我國植梅至少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詩 經》里有:“漂有梅,其實七分”的記載。
1975年在河南安陽殷代墓葬中出土的銅鼎 里,發現了一顆梅核,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年了。春秋戰國時期愛梅之風已很盛,人 們已從采梅果為主要目的而過渡到賞花。
“梅始以花聞天下”,人們把梅花和梅子作 為饋贈和祭祀的禮品,到了漢晉南北朝,藝梅詠梅之風日盛。《西京雜記》載:“漢 初修上林苑,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米梅、胭脂梅。”
又:“漢上林苑有同心梅,紫 蒂梅、麗友梅。”晉代陸凱,是東吳名將陸遜之侄,曾做過丞相,文辭優雅。
陸凱有 個文學摯友范曄(即《后漢書》作者)在長安。他在春回大地,早梅初開之際,自 荊州摘下一枝梅花,托郵驛專贈范曄,并附短詩:“折梅逢驛使:寄予隴頭人;江南 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春”而且可以寄贈,自陸凱始,以梅花傳遞友情,傳為 佳話。 到南北朝,有關梅花的詩文、軼事也多了。
《金陵志》云:“宋武帝劉裕的女兒 壽陽公主,日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號梅花妝, 宮人皆效之。”這可能是用梅花圖案美容的開端。
本文開頭的隋人趙師雄在羅浮山遇見梅花仙子,故事美麗動人。 說明當時人們 也愛梅成風。
杭州孤山的梅花在唐時已聞名于世。詩人白居易在離開杭州時,寫了一首《憶 杭州梅花,因敘舊寄蕭協律》,詩云:“三年悶悶在余杭,曾與梅花醉幾場;伍祖廟 邊繁似雪,孤山園里麗如妝。”
唐代名臣宋環在東川官舍見梅花怒放于榛莽中,歸而 有感,遂作《梅花賦》,詩中有“獨步早春,自全其天”,“諒不移本性,方可儷于君 子之節”等贊語。 此外,如杜甫、李白等諸多名家均有詠梅詩篇。
曾一度為唐明皇 李隆基大加寵幸的江來蘋,性喜梅花。據《梅妃傳》記:“所居欄檻、悉植數枝…… 梅開賦賞,至夜分尚顧戀花下不能去。
上(唐明皇)以其所好,戲名曰梅妃。” 北宋處士林逋(和靖),隱居杭州孤山,不娶無子,而植梅放鶴,稱“梅妻鶴 子”,被傳為千古佳話。
他的《山園小梅》詩中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 月黃昏。”是梅花的傳神寫照,膾炙人口,被譽為千古絕唱。
南宋范成大是位賞梅、詠梅、藝梅、記梅的名家。他在蘇州石湖辟范村,搜集 梅花品種12個,并在1186年寫成中國(也是全世界)第一部梅花專著:《梅譜》。
1191年冬,詞人、音樂家姜夔住在范成大石湖梅園中,正值梅花盛開。他自度新曲, 填了兩首詠梅詞,名曰:《暗香》、《疏影》,音節諧婉,極受范的贊賞。
元代有個愛梅、詠梅、藝梅、畫梅成癖的王冕,隱居于九里山,植梅千株,自 題所居為“梅花屋”。 又工畫墨梅,花密枝繁,行筆剛健,有時用胭脂作沒骨梅,別 具風格。
其《墨梅》詩名揚天下:‘我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用人夸好 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還寫過一篇《梅花傳》,把《三國演義》中的“望梅 止渴”故事改寫成了一篇趣味盎然的童話:大將軍曹操行軍迷路,軍上渴甚,愿見 梅氏。
梅聚族謀曰:“老瞞(編者注:曹操小名)垂涎漢鼎,人不韙(不韙即不同 意)之。吾家世清白。
慎勿與語。競匿不出。”
王冕借贊揚梅花蔑視權貴的精神來暗 喻自己的人格。 南宋愛國詩人陸放翁詠梅的詞《卜算子》里寫道:“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借詠梅表現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不論怎樣受挫折 也永遠保持高風勁節的情操。**反其意而用之,作了《卜算子?詠梅》,指出;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 叢中笑。”
洋溢著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 **另一首七律《冬云》中也贊 揚了“梅花歡喜漫天雪”的不畏嚴寒、獨步早春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