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字開頭的詩句或名言或警句或成語或一些句子
故
故人一別幾時見,春草還從舊處生。——顧況《贈遠》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步自封
故弄玄虛
故態復萌
故地重游
故宮禾黍
新
新陳代謝
新仇舊恨
新愁舊恨
新發于硎
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婚燕爾
新來乍到
新亭對泣
新鮮血液
新硎初試
新春伊始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
二、故字開頭的成語
故人之情 故人:舊友。指老朋友的情意
故人之意 故人:舊友。指老朋友的情意
故伎重演 伎:花招。老花招或老手法再耍一次
故作姿態 指假裝具有藝術效果的姿勢或假裝的模樣
故作玄虛 玄虛:用來掩蓋真相、迷惑別人的手段。指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騙人
故作鎮靜 指故意裝做心情安定
故作高深 故:故意。本來并不高深,故意裝出高深的樣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艱深詞語,掩飾內容的淺薄
故入人罪 故意把罪名加于人
故劍情深 故劍:舊劍,比喻結發之妻或情人。指結發夫妻情意濃厚
故土難離 故土:故鄉、祖國。難于離開故鄉的土地。形容對家鄉或祖國有無限的眷戀之情
故宮離黍 故宮:從前的宮殿;黍:指糧食作物。比喻懷念故國的情思
故宮禾黍 故宮:從前的宮殿;禾黍:指糧食作物。比喻懷念故國的情思
故家喬木 故家:世家大族,泛指做官的人家。指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眾。借指鄉賢
故家子弟 故家:世家大族。昔日官宦人家的子弟
故弄玄虛 弄:玩弄;玄虛:用來掩蓋真相、迷惑別人的手段。指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騙人
故弄虛玄 弄:玩弄。指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騙人
故態復作 故態:老脾氣,慣常的行為態度。指舊的習氣或毛病等又重犯了
故態復萌 故態:老脾氣,慣常的行為態度;萌:開始,發生。指舊的習氣或毛病等又重犯了
故態復還 故態:老脾氣,慣常的行為態度。指舊的習氣或毛病等又重犯了
故意刁難 指有意為難別人
故我依然 故我:原來的我。仍舊是過去的我。指自己的境況沒有變化
故技重演 技:同“伎”,花招。老花招或老手法再耍一次
故舊不棄 故舊:舊交,舊友。指不輕易拋棄老朋友或老部下
故步不離 故步:舊的步法。比喻因循守舊,安于現狀,不求上進
故步自封 故:過時的,舊;故步:老步子;封:限制;自封:自我封閉。比喻守著老一套,不求進步
故步自畫 故步:舊的步法,引申為舊法;畫:劃斷,停止。比喻因循守舊,安于現狀
故甚其詞 說話故意夸大,脫離事實
故紙堆 故:舊。泛指古舊書籍、資料等
三、以故字開頭的成語
故步自封 故:舊;故步:舊時行步之法,引伸為舊法;封: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比喻守著老一套,不求進步。 故宮禾黍 比喻懷念祖國的情思。
故技重演 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 故劍情深 故劍:比喻結發之妻。
結發夫妻情意濃厚。指不喜新厭舊。
故舊不棄 故舊:舊交,舊部下;棄:拋棄。不輕易拋棄老朋友、老部下。
故弄玄虛 故:故意;弄:玩弄;玄虛:用來掩蓋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騙手段。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騙人。
故入人罪 故意把罪名加于人。 故態復萌 故態:老脾氣,老樣子;復:又;萌:發生。
指舊的習氣或毛病等又出現了。
四、故開頭的四字成語大全
故步自封 故:舊;故步:舊時行步之法,引伸為舊法;封: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比喻守著老一套,不求進步。
故宮禾黍 比喻懷念祖國的情思。
故技重演 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
故劍情深 故劍:比喻結發之妻。結發夫妻情意濃厚。指不喜新厭舊。
故舊不棄 故舊:舊交,舊部下;棄:拋棄。不輕易拋棄老朋友、老部下。
故弄玄虛 故:故意;弄:玩弄;玄虛:用來掩蓋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騙手段。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騙人。
故入人罪 故意把罪名加于人。
故態復萌 故態:老脾氣,老樣子;復:又;萌:發生。指舊的習氣或毛病等又出現了。
故土難離 故土:出生地,或過去住過的地方,這里指故鄉、祖國。難于離開故鄉的土地。形容對家鄉或祖國有無限的眷戀之。
故我依然 故我:舊日的我。仍舊是過去的我。指自己的境況和從前一樣,沒有變化。
故作高深 本來并不高深,故意裝出高深的樣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艱深詞語,掩飾內容的淺薄。
故步自畫 猶故步自封。比喻守著老一套,不求進步。
故伎重演 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同“故技重演”。
故家喬木 ①指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眾。②喻指鄉賢。
故弄虛玄 猶故弄玄虛。指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騙人。
故人之意 故人:舊友。指老朋友的情意。
故甚其詞 指說話故意夸大,脫離事實。
故態復還 指舊的習氣或毛病等又出現了。同“故態復萌”。
五、以“事”字開頭的詩句
《端午》李隆基: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奉和圣制春臺望應制》蘇颋:事往覆輈經遠喻,春還按蹕憑高賦。
《奉和圣制經河上公廟應制》蘇颋:事因周史得,言與漢王傳。
《送僧往金州》張籍:事須覓取堪居處,若個溪頭藥最多。
《山行寄劉李二參軍》盧照鄰:事去紛無限,愁來不自持。
《雜曲歌辭??俠客行》李白: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被彈》沈佺期:事間拾虛證,理外存枉筆。
《相和歌辭??婕妤怨》皇甫冉:事逐時皆往,恩無日再中。
《婕妤怨》皇甫冉:事逐時皆往,恩無日再中。
六、以“全”字開頭的詩句有哪些
唐柳宗元《小石潭記》: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清黃景仁《都門秋思》:全家都在風聲里,九月衣裳未剪裁。五劇車聲隱若雷,北邙惟見冢千堆。夕陽勸客登樓去,山色將秋繞郭來。寒甚更無修竹倚,愁多思買白楊栽。
唐李賀《舞曲歌辭》:全勝漢武錦樓上, 曉望晴寒飲花露。吳娥聲絕天,空云閑裴回。門外滿車馬,亦須生綠苔。 尊有烏程酒,勸君千萬壽。
唐李白《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全勝若耶好,莫道此行難。潮水還歸海,流人卻到吳。相逢問愁苦,淚盡日南珠。聞說金華渡,東連五百灘。猿嘯千溪合,松風五月寒他年一攜手,搖艇入新安。
唐張籍《舊宮人》:全家沒蕃地,無處問鄉程。歌舞梁州女,歸時白發生。 宮錦不傳樣,御香空記名。一身難自說,愁逐路人行。
1.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2. 黃景仁(1749~1783),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后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為“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凄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3.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4.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