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句填詩句```
1.當我們浪費糧食時,老爺爺常用唐代詩人(李紳 )的詩句(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 來教導我們。
2.當我們在外地過節時,常引用(唐 )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來表達對家人的思念。
3.有時候, 有些人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宋代詩人(蘇軾 )的“題西林壁”中的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原身在此山中 ),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4當我們回憶起母愛,要報答母親的深恩時,我們會很自然的吟詠起唐代詩人猛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二、讀句子,填寫古詩句
1.當你取得成績時,老師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當你遇到困難時,老師說:“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當你沒有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時,老師說:“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2.小明整天不思學習,這時你對他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當我們浪費糧食時,爺爺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要珍惜啊!” 4.有時候,我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這就是“當事者迷,旁觀者清。”
宋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中的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說明了這個道理。
三、讀句子,填古詩
一道(殘陽 )鋪水中,半江(瑟瑟 )半江紅.(可憐 )九月初三夜,露似( 珍珠)月似(弓 ).這首詩是(唐 )朝詩人(白居易 )寫的著名詩篇,它描寫了從(深秋 )(時間)江邊的景色.詩句(可憐九月初三夜(農歷) )和( 露似珍珠月似弓 )可以看出.最后一行詩中,作者描寫的實在事物是( 殘陽、江水、露水和月亮),由于此引起的聯想是(露珠好似珍珠一般晶瑩剔透、月亮就像弓一樣彎彎地掛在空中 ).全詩色彩嚴厲,形象逼真,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 )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