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言不諱是什么意思以及出處是什么
這個詞的意思是是一種自謙之詞,表示直率地提出 不成熟的意見。
這個成語出自唐?房玄齡等《晉書?劉波傳》。 公元379年,前秦皇帝苻堅派苻丕率領七萬 軍隊進攻東晉的襄陽,另派三支軍隊共十萬人,在 襄陽城外配合作戰。
襄陽守將朱序憑險固守。 急報傳到朝廷,晉 孝武帝立即派將軍劉波率八千人馬馳救襄陽。
劉 波率軍趕到離襄陽五十里處,軍探報告前秦集結 在襄陽的兵力有十七萬人,他權衡雙方力量對比, 認為無法救援,于是不再前進。朝廷認為劉波救 援不力,便免去了他的將軍之職。
公元383年,東晉軍在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 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為此,孝武帝命令熟悉 北方情況的劉波坐鎮北方,統督淮北各軍。
這時 劉波正患病,實在是無能為力,又考慮到自己不久 于人世,便上一道奏疏寫道:“我想起本朝開國的 歷史,聯想起如今的國事,所以不顧自己的放肆和 愚妄無知,直爽地、毫不忌諱地把話說出來(臣鑒 先徵,竊惟今事,是以放肆狂瞽,直言無諱)。 ” 接著,劉波建議孝武帝應怎樣治理好國家,怎 樣使用人才等。
不幸的是,奏疏寫好不久,他就去 世了。
二、急
公元383 年,在淝水之戰中,東晉軍大敗前秦軍, 獲得決定性勝利。
當時孝武帝令熟悉情況的劉波坐鎮 北方,統督淮北各軍。但劉波身患重病,正在家中 臥床休養。
接到這道詔書,劉波十分為難。他的身體狀況使他不能夠出征,而拒接詔書又不可能,所以十分矛盾。
思前想后,劉波斗膽上了一道奏疏,把 自己真實的想法全寫了出來,包括一些希望和建議,供朝廷參考。他覺得自己已不久于人世,即使朝廷降罪又有何懼。
文疏中寫道:“我想起本朝的 開國歷史,再聯想到現今的時事,所以不顧戒律, 放肆地、直率地、毫不忌諱地把想說的都說出 來。”在奏疏中,劉波把自己認為合理的治國方法,以及如何使用人才等都一一寫明。
奏疏寫好后,劉波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