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悼念長輩的詩句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悼亡詩 潘岳)
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者傷.(悼亡詩 沈約)
佳人永暮矣,隱憂遂歷茲.(悼室人詩 江淹)
李煜 悼詩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
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前思,昏蒙眼上花。
空王應念我,窮子正迷家。
江城子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悼亡詩 王士禎
陌上鶯啼細草薰,魚鱗風皺水成紋。
江南紅豆相思苦,歲歲花開一憶君。
南鄉子 為亡婦題照 納蘭性德
淚咽卻無聲。
只向從前悔薄情。
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
一片傷心畫不成。
語忒分明。
午夜鶼鶼夢早醒。
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
泣盡風檐夜雨鈴。
金縷曲 亡婦忌日有感 納蘭性德
此恨何時已。
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
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
料也覺、人間無味。
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
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
我自中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
待結個、他生知已。
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里。
清淚盡,紙灰起。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萬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正月崇讓宅 李商隱
密鎖重關掩綠苔,廊深閣迥此徘徊。
先知風起月含暈,尚自露寒花未開。
蝙拂簾旌終展轉,鼠翻窗網小驚猜。
背燈獨共余香語,不覺猶歌起夜來。
二、祭奠長輩去世的詩句
悼亡詩 沈約
去秋三五月,今秋還照梁。
今春蘭蕙草,來春復吐芳。
悲哉人道異,一謝永銷亡。
簾屏既毀撤,帷席更施張。
游塵掩虛座,孤帳覆空床。
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者傷。
悼室人詩 江淹
佳人永暮矣,隱憂遂歷茲。
寶燭夜無華,金鏡晝恒微。
桐葉生綠水,霧天流碧滋。
蕙弱芳未空,蘭深鳥思時。
湘醽徒有酌,意塞不能持。
悼室人詩 江淹
適見葉蕭條,已復花庵郁。
帳里春風蕩,檐前還燕拂。
垂涕視去景,摧心向徂物。
今悲輒流涕,昔歡常飄忽。
幽情一不弭,守嘆誰能慰。
遣悲懷三首 元稹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昔日戲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辭。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萬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正月崇讓宅 李商隱
密鎖重關掩綠苔,廊深閣迥此徘徊。
先知風起月含暈,尚自露寒花未開。
蝙拂簾旌終展轉,鼠翻窗網小驚猜。
背燈獨共余香語,不覺猶歌起夜來。
江城子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悼亡詩 王士禎
陌上鶯啼細草薰,魚鱗風皺水成紋。
江南紅豆相思苦,歲歲花開一憶君。
三、哀悼長輩去世的詩詞
【挽歌】陶淵明其一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其二昔在無酒飲,今但湛空觴。
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
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
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
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
一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
其三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峣。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四、悼念長輩的詩詞
桃華流水杳然去,清風明月何處尋
凄涼云樹愁千里,惆悵春風恨隔年
流水夕陽千古恨,凄風苦雨百年愁
九泉有淚流知已,萬戶同聲哭善人
地下又添高士伴,生前原當古人看
從今不復聞謦亥,此后何堪憶笑容
老淚無多哭知已,蒼天何要喪斯人
悼念不聞親教誨,情懷仍憶舊音容
相逢至今猶可憶,舊游何處不堪愁
千里吊君惟有淚,十年知已不因文
終生儉仆留模范,一世勤勞傳好風
往事昭昭傳鄉里,精忠耿耿在人間
月霽風光人共仰,山頹木朽天添愁
一夜頂風堆白雪,三年淚水滴紅冰
五、悼念“長輩”的詩句和祭文有哪些
1、**《祭文·祭母文》 嗚呼吾母,遽然而死。
壽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東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三男。育吾兄弟,艱辛備歷。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間萬萬,皆傷心史。
不忍卒書,待徐溫吐。今則欲言,只有兩端。
一則盛德,一則恨偏。吾母高風,首推博愛。
遠近親疏,一皆覆載。愷惻慈祥,感動庶匯。
愛力所及,原本真誠。不作誑言,不存欺心。
整飭成性,一絲不詭。手澤所經,皆有條理。
頭腦精密,劈理分情。事無遺算,物無遁形。
潔凈之風,傳遍戚里。不染一塵,身心表里。
五德犖犖,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綱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獲。
精神痛苦,以此為卓。天乎人歟?傾地一角。
次則兒輩,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黃。
病時攬手,酸心結腸。但呼兒輩,各務為良。
又次所懷,好親至愛。或屬素恩,或多勞瘁。
大小親疏,均待報賚。總茲所述,盛德所輝。
以秉悃忱,則效不違。致于所恨,必補遺缺。
念茲在茲,此心不越。養育深恩,春暉朝靄。
報之何時?精禽大海。嗚呼吾母,母終未死。
軀殼雖隳,靈則萬古。有生一日,皆報恩時。
2、蘇試《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昨夜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珠淚難收。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逝水空流。
3、李商隱《哭劉蕡》 上帝深宮閉九閽,巫咸不下問銜冤。廣陵別后春濤隔, 湓浦書來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風義兼師友,不敢同君哭寢門。
4、沈約 《悼亡詩》 去秋三五月,今秋還照梁。 今春蘭蕙草,來春復吐芳。
悲哉人道異,一謝永銷亡。 簾屏既毀撤, 帷席更施張。
游塵掩虛座,孤帳覆空床。 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者傷。
5、李煜 《悼詩 》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 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前思,昏蒙眼上花。 空王應念我,窮子正迷家 憶祖母 兒時無憂喜而歌, 成年命轉坎與坷。
十年不換新衣衫, 一歲難得一餐飽。 世態炎涼親朋棄, 鄉鄰勢利人情薄。
人間冷暖皆不計, 心憐兒孫淚滂沱。 兒孫長大奔前程, 從此親人音信杳。
村前每盼親人歸, 逢人便夸兒孫好。 待到兒孫還恩日, 一捧黃土永相隔。
望鄉臺上風凄慘, 奈何橋上無奈何。 游子歸家無人望, 殘屋僅剩門上鎖。
無限悲痛伏墳泣, 只把衷腸寄蒿草。 神香難遞親人意, 冥紙燃起胸中火。
恨向刑天借大斧, 誓殺三界仙與佛。
六、悼念長輩仙逝的詩詞
1、蓼莪
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谷,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谷,我獨不卒!
譯文
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看那莪蒿相依偎,卻非莪蒿只是蔚。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勞累!
汲水瓶兒空了底,裝水壇子真羞恥。孤獨活著沒意思,不如早點就去死。沒有親爹何所靠?沒有親媽何所恃?出門行走心含悲,入門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媽媽呀你喂養我。你們護我疼愛我,養我長大培育我,想我不愿離開我,出入家門懷抱我。想報爹媽大恩德,老天降禍難預測!
南山高峻難逾越,飆風凄厲令人怯。大家沒有不幸事,獨我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難邁過,飆風凄厲人哆嗦。大家沒有不幸事,不能終養獨是我!
2、沈園二首
宋代:陸游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譯文
斜陽下城墻上的畫角聲仿佛也在哀痛,沈園已經不是原來的池閣亭臺。那座令人傷心的橋下春水依然碧綠,當年我曾在這里見到她美麗的身影。
離她香消玉殞已過去四十多年,沈園柳樹也老得不能吐絮吹綿。我眼看著要化作會稽山中的一抔黃土,仍然來此憑吊遺蹤而淚落潸然。
3、夢微之
唐代:白居易
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譯文
夜里做夢與你攜手共同游玩,早晨醒來淚水流滿巾也不擦拭。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長安城草生草長已經八個年頭。
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經化成泥沙,我還暫時寄住人間白發滿頭。阿衛韓郎已經先后去世,黃泉渺茫昏暗能夠知曉嗎?
4、山花子·風絮飄殘已化萍
清代:納蘭性德
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譯文
風中的柳絮殘飛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蓮花雖然剛勁果斷,但是它的莖卻依然會絲絲縈繞不斷。別離時拈一花瓣贈與對方,記念以前的事情。
人們常說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會很深,現在真的后悔以前的多情,回到以前傷心離別的地方,淚水禁不住悄悄流下來。
5、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清代: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譯文
是誰獨自在西風中感慨悲涼,不忍見蕭蕭黃葉而閉上軒窗。獨立屋中任夕陽斜照,沉浸在往事回憶中。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曾經美好快樂的記憶,當時只覺得最尋常不過,而今卻物是人非。
七、孝敬長輩的古詩或名言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孝經·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八、悼念長輩的古詩詞
舉例一首李白的《哭宣城善釀紀叟》。
哭宣城善釀紀叟 唐 李白 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 夜臺無曉日,沽酒與何人? 白話譯文 紀老在黃泉地下,還會釀制老春美酒。
只是陰間沒有李白,你老賣酒給何人? 整體賞析 這是李白憑吊友人的絕句,有兩個傳世版本,一題為《哭宣城善釀紀叟》,一題為《題戴老酒店》,兩者釀酒老人的姓不同,正文文字也略有不同,而內容基本沒有差別。這里賞析所引述的文字以前一版本為準。
釀酒老人離開人世間,引起詩人深深的惋惜和懷念。詩人癡情地想象這位釀酒老人死后的生活。
首句”紀叟黃泉里“,黃泉本是人死葬身之所,可是按詩人的口氣,紀叟之死入黃泉,就像搬家一樣,既是說他死,似乎又還活著。 次句”還應釀老春“,就是說:既然生前他能為我李白釀出老春名酒,那么如今在黃泉之下,他也應該還會施展他的拿手絕招,繼續釀造香醇的美酒。
這看上去是詩人一種荒誕可笑的假想,然而卻說得那么認真、悲切,使讀者在感情上容易接受,覺得這一奇想是合乎人情的。 接著二句:”夜臺無曉日,沽酒與何人?“詩人又沿著前面的思路想得更深一層:“紀叟縱然在黃泉里仍操舊業,但生死殊途,叫我李白如何能喝得到他的酒呢?” 想到這里,詩人更為悲切,為了表達這種強烈的傷感之情,采用設問句式,故作癡語問道:“老師傅!你已經去到漫漫長夜般的幽冥世界中去了,而我李白還活在人世上,你釀了老春好酒,又將賣給誰呢?” 照這兩句詩的含意,似乎紀叟原是專為李白釀酒而活著,并且他釀的酒也只有李白賞識。
這種想法更是不合乎情理的癡呆想法,但更能表明詩人平時與紀叟感情的深厚,彼此是難得的知音,現在死生分離,詩人感到十分悲痛。 沽酒與釀酒是李白與紀叟生前最平常的接觸,然而,這看似平常的小事,卻最令詩人難忘,最易引起詩人傷感。
詩人善于抓住這一點,并賦予浪漫主義的色彩加以渲染,感情真摯自然,十分感人。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
李白是個重感情的人,一生廣交朋友。此詩憑吊的友人紀叟,是宣城著名的釀酒人,所釀的美酒遐邇聞名。
李白一生嗜酒,曾多次游宣城,自然就和他交上了朋友,經常喝他釀造的美酒。紀叟死后,李白很悲痛,所以寫了這首詩哭悼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哭宣城善釀紀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