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喻春華秋實的詩詞
1、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連成一片。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相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紛繁的花朵漸漸開放使人眼花繚亂,淺淺的青草剛剛夠上遮沒馬蹄。
最愛的湖東美景百游不厭,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2、江南春
唐代:杜牧
原文;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
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籠罩在這蒙蒙的煙雨之中。
3、游園不值
宋代: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譯文:
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
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
4、秋詞
唐代:劉禹錫
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譯文:
自古以來,騷人墨客都悲嘆秋天蕭條,我卻說秋天遠遠勝過春天。
秋日晴空里,一只仙鶴排開云層扶搖直上,引便發我的詩情飛上云霄。
5、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唐代:李白
原文: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山晚 一作:曉)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譯文:
江邊的城池好像在畫中一樣美麗,山色漸晚,我登上謝朓樓遠眺晴空。兩條江之間,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鏡子;江上兩座橋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煙之中;秋色蒼茫,梧桐也已經顯得衰老。除了我還有誰會想著到謝朓北樓來,迎著蕭颯的秋風,懷念謝先生呢?
二、比喻“春華秋實”的詩詞有哪些
1、除夜作 唐代: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霜鬢 一作:愁鬢) 譯文 住在客棧里,獨對殘燈,睡不著覺。
不知什么緣故,詩人的心情變得十分凄涼悲傷。 在這除夕之夜,想象故鄉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歲,新添不少白發啊。
佳節思親是常情,歷來如此。但除夕之夜,“獨不眠”、“轉凄然”、“思千里”,還有一層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歲,包含了詩人年復一年老大無成的傷感。
2、虞美人·聽雨 宋代: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譯文 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蒙蒙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人已暮年,兩鬢已是白發蒼蒼,獨自一人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經歷是無情的,還是讓臺階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3、蒹葭 唐代:杜甫 摧折不自守,秋風吹若何。 暫時花戴雪,幾處葉沉波。
體弱春風早,叢長夜露多。 江湖后搖落,亦恐歲蹉跎。
譯文 蒹葭面對摧殘不能夠保全自我,又被瑟瑟秋風吹著該怎么辦。 只是在極短的時間里盛開花朵,很快葉子就會沉入水中。
在形體柔弱的時候春風拂過都嫌來得早,在生長成密叢時夜里的寒露又多了。 即使衰敗后花葉搖落,還擔心歲月虛度。
4、一剪梅·堆枕烏云墮翠翹 宋代:蔡伸 堆枕烏云墮翠翹。午夢驚回,滿眼春嬌。
嬛嬛一裊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
柳下朱門傍小橋。幾度紅窗,誤認鳴鑣。
斷腸風月可憐宵。忍使懨懨,兩處無聊。
譯文 烏黑的長發像烏云堆砌在枕上,發間的翠翹也已經歪落。午睡間突然被驚醒,望著滿眼卻只是春色的溫紅軟綠。
輕柔優美的人兒,哪經得起又一春的歲月煎熬。只怕,人老珠黃玉減香消。
柳樹下的紅門伴著小橋。 多少次等到天黑點上蠟燭映紅了窗子,多少次誤以為是他打馬經過。
斷腸呀,風花雪月可憐無盡長宵。忍著萎靡的樣子,卻又,十分無聊。
5、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宋代:辛棄疾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
人不負春春自負。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譯文 迎著風兒,想要勸春光停住腳步。春光卻停留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
它不愿同岸邊的落花一樣隨流水而去,暫且就成為在泥土上飄舞的飛絮。 看著鏡中頭發花白的自己,惋惜逝去的時光。
人沒有辜負春天,是春天自己辜負了自己啊!從夢中醒來才感覺遠離了許多憂愁,只是牽掛著風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三、關于春華秋實校園生活的古詩有哪些
春華秋實,未有相兼;樂旨潘辭,尤難互濟。——清·汪(火曾)《長生殿序》
釋義:春天開花,并孕幼果,逐日長大,到了秋天,所結果實成熟,可以收獲了。原喻有文采又有德尚以及才德之關系。現多喻學習奮斗有成果。亦喻因學識淵博,而明于修身律己,品行高潔。
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顏氏家訓》
釋義:求學就像種樹一樣,春天賞玩它的花朵,秋天摘取它的果實。講論文章,就好比賞玩春天的花朵;修養身心推行有利于社會的主張,就好比摘取秋天的果實。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觀書有感》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 ,六經勤向窗前讀!
——真宗《勸學文》
讀書不破費,讀書利萬倍。
窗前讀古書,燈下尋書義,
貧者因書富,富者因書貴。
——王安石《勸學文》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勸學》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
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翁森《四時讀書樂》
四、春華秋實相近的語句
春華秋實,沒有那浩蕩的春風,又哪里會有這滿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峻青《秋色賦》)門前的古松見證了多少春華秋實,如今卻依然青翠。
對于許多植物而言,春華秋實是最平常不過了!或許這就是一種生命法則。春華秋實,朝煙夕嵐,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這片土地上的雅礱兒女,就如同那清澈透明的雅礱河水,純凈豁達,柔韌執著,他們含辛茹苦,自強不息即使是坎坷曲折風霜雨雪,他們也要千方百計地鋪陳出旋律色彩禱詞祝福火焰和歌聲,主你品味的永遠是一份樂觀豁達的人生,一份濃于水的情愫。
這兩個人的文章,春華秋實,你怎么學也學不來的。
五、用“春華秋實”表達"同學情深"的詩句有哪些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李白《送友人》:聞道稽山去,偏宜謝客才。千巖泉灑落,萬壑樹縈回。
3、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4、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5、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釋義:
1、你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
2、聽說你要去會稽山,那里最適合你這樣才比謝靈運的人。你會看到千巖清泉灑落,萬壑綠樹縈回。
3、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4、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館驛青堂瓦舍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5、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
六、與春華秋實意思相近的語句,快
開花結果“春華秋實”有兩種意思:一,比喻事物的因果關系。
“華”同“花”。春天開花,秋天結實。
引申為先揮汗耕耘、適時播種,后才有豐收的喜悅,這是比較多見的。二,比喻文采與德行。
多指因學識淵博,而明于修身律己,品行高潔。(相反,若“習近不肖,禮賢不足”,則離“春華秋實”遠矣)。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邢颙傳》:“(君侯)采庶子之春華,忘家丞之秋實。三,此詞現也用作指時間的流逝,歲月的變遷。
相當于“春去秋來”,這種用法在當代諸多文學作品中已有應用,《穆斯林的葬禮》第十章 月情 :春華秋實,廊子前的石榴熟了。這棵石榴樹,今年結果特別密,長得特別大。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與春華秋實有關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