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學六年級應考古詩句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歸來。
——《浣溪沙》晏殊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陸游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杜甫 (4).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崔顥 (5).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夜雨寄北》李商隱 (6).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李白 (7).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相見歡”李煜 (8).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使至塞上》王維 (9).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己亥雜詩》龔自珍 (10).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杜甫 (1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登飛來峰》王安石 (1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蘇軾 (13).造華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望岳》杜甫 (14).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1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無題》李商隱 (16).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李清照 (17).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飲酒》陶潛 還有分類的 作者 詩題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勸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 游 《冬夜讀書示字聿》惜時類: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 《長歌行》2.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送別類: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 維 《送元二使安西》 2.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 適 《別董大》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 白 《送孟浩然之廣陵》4.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 《賦得故草原送別》四季類:春天:1.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 《詠柳》2.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 熹 《春日》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杜 甫 《絕句》4.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 《游園不值》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 甫 《春雨》夏天: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 《小池》2.接天連葉無窮碧,映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 秋天: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 牧 《山行》冬天: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 《江雪》2.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柳長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愛國類: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 《過零丁洋》3.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岳陽樓記》4.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 《絕句》5.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 游 《示兒》友情類: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 白 《贈汪倫》思鄉類: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 白 《靜夜思》節日類: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 《元日》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 牧 《清明》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 軾 《水調歌頭》4.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心情類:悲傷:1.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陸 游 《示兒》高興:1.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杜 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 白 《早發白帝城》憂愁:1.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 白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名句歸類 勸學類: 詩 句 作者 詩題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勸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 游 《冬夜讀書示字聿》惜時類: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 《長歌行》2.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送別類: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 維 《送元二使安西》2.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 適 《別董大》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 白 《送孟浩然之廣陵》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 白 《贈汪倫》5.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 《賦得故草原送別》四季類:春天:1.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 《詠柳》2.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 熹 《春日》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杜 甫 《絕句》4.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 《游園不值》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 甫 《春雨》夏天: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 《小池》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蘇 軾 《望湖樓醉書》 秋天: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 牧 《山行》2.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杜牧 《秋夕》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王維 《山居秋暝》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孟浩然 《秋登蘭山寄張五》冬天: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 《江雪》2.日。
二、六言絕句古詩大全
六言絕句典范詩作心事數徑白發,生涯一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路無人自還.——李煜《開元樂》山南結其蔽廬,林下返吾初服.寧為五斗折腰,何如一瓢滿腹.——王維《自適》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尤眠.——王維《春眠》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王維《幽居》門對鶴溪流水,云連雁宕仙家.誰解幽人幽意,慣看山鳥山花.——李白《春景》竹簟高人睡覺,水亭野客狂登.簾外熏風燕語,庭前綠樹蟬鳴.——李白《夏景》昨夜西風忽轉,驚看雁度平林.詩興正當幽寂,推敲韻落寒幀.——李白《秋景》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李白《冬景》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劉長卿《感懷》青草池邊草色,飛猿嶺上猿聲.萬里湘江客到,有風有雨人行.——王建《江南》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橋東.短發瀟瀟暮雨,長襟落落秋風.——杜牧《山行》聽月樓高太清,南山對戶分明.昨夜姮娥現影,嫣然笑里傳聲.——王昌齡《望月》水落溪流淺淺,寺秋山靄蒼蒼.樹色尤含殘雨,鐘聲遠帶斜陽.——張仲素《山寺秋齋》夾岸人家臨鏡,孤村燈火懸星.喬木千枝鷺下,深潭百尺龍吟.——岑參《村居》煙雨湖光軟漾,空濛山色生奇.憶自段家橋水,流連不覺遄飛.——韋應物《煙雨》惠崇煙雨蘆雁,坐我瀟湘洞庭.欲買扁舟歸去,故人云是丹青.——蘇軾《惠崇蘆雁》老去君空見畫,夢中我亦曾游.桃花縱落誰見?水到人間伏流.——蘇軾《題王晉卿山水》行盡風林雪徑,依然水館山村.卻是春風有腳,今朝先到柴門.——朱熹《鉛山立春》。
三、關于屈原寫的詩句六首
01五月五日(宋)梅堯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02宣州雜詩二十首 其一十五 五言律詩 押真韻(宋·梅堯臣)信讒多見逐,伐國豈無仁。
屈子行江畔,昭王問水濱。包茅曾責貢,香草自持紉。
莽蒼山川在,漁歌屬野人。03和端午(宋)張耒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04屈原七言絕句 押真韻(宋)張耒楚國茫茫盡醉人,獨醒惟有一靈均。
哺糟更遣從流俗,漁父由來亦不仁。05感遇二十五首 其七(宋·張耒)懷王棄屈子,憔悴楚江湄。
終然葬魚腹,終古耀文詞。千年洛陽客,作賦不無譏。
謂當棄之去,覽德乃下之。君臣本大倫,當以恩義持。
如皆輕合散,是與涂人夷。靈均豈愿沉,深意實在茲。
傅懷終泣死,何亦拳拳為。06漁父詞七首(錄一)〔宋〕王 諶一離騷讀罷怨聲聲,曾向江邊問屈平。
醒還醉,醉還醒,笑指滄浪可濯纓。07夢中江行過鄉豪家賦詩二首既覺猶歷歷能記也〔宋〕陸游蒲席乘風健,江潮帶雨渾。
樹余梢纜跡,崖有刺篙痕。酒酹湘君廟,歌招屈子魂。
客途嗟草草,無處采芳蓀。08楚城 七言絕句 押支韻〔宋〕陸游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09屈平廟 七言絕句 押支韻(宋·陸游)委命仇讎事可知,章華荊棘國人悲。
恨公無壽如金石,不見秦嬰系頸時。10哀郢七言律詩 押陽韻(宋·陸游)遠接商周祚最長,北盟齊晉勢爭強。
章華歌舞終蕭瑟,云夢風煙舊莽蒼。草合故宮惟雁起,盜穿荒冢有狐藏。
離騷未盡靈均恨,志士千秋淚滿裳。11重午和鞏教授韻〔宋〕【姜特立】屈子沈淵日,年年舊俗忙。
佳人夸彩縷,稚子競新裳。鐃鼓喧漁步,杯盤列象床。
山翁獨無事,燕坐只焚香。12與秦少章題漢江遠帆五首 其四 五言絕句 押元韻(宋·晃沖之)江山起莫色,草木斂余昏。
誰感離騷賦,丹青吊屈原。13端午(宋·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薰風自南至。
試為問大鈞,舉杯三酹地。田文當日生,屈原當日死。
生為薛城君,死作汨羅鬼。高堂狐兔游,雍門發悲涕。
人命草頭露,榮華風過耳。唯有烈士心,不隨水俱逝。
至今荊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榮,但知死者貴。
勿謂死可憎,勿謂生可喜。萬物皆有盡,不滅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歲。秋風汾水辭,春暮蘭亭記。
莫作留連悲,高歌舞槐翠14湘潭道中贈送丁碧眼相士(宋·文天祥)自詭衡山道士孫,至今句法有軒轅。世人未見題堯廟,盡把昌黎作寓言。
收拾衡云作羽衣,便如屈子遠游歸。離騷忘卻題天柱,為立斜陽問翠微。
15雜詠一百首·巫咸(宋·劉克莊)五言絕句 押元韻列書詫知死,楚些說招魂。尚莫窺壺子,安能返屈原。
16雜詠一百首·屈原(宋·劉克莊)五言絕句 押豪韻羋姓且為虜,累臣安所逃。不能抱祭器,聊復著離騷。
17湘潭道中即事二首 其二(宋·劉克莊)押元韻儺鼓咚匝廟門,可憐楚俗至今存。屈原章句無人誦,別有山歌侑佳尊。
18九疊(宋·劉克莊)七言絕句 押支韻名見商書又見詩,畹蘭難擬況江蘺。靈均苦要群芳聚,卻怪騷中偶見遺。
19和陶命子韻示津調官(宋·吳芾)喬木千尋,竟困斧柯。屈原特立,終隕汨羅。
水行地中,尚值坳窊。縱如賈誼,猶滯長沙。
20屈原祠(宋·宋祁)七言律詩 押元韻楚江南望見脩門,靈鼓聲沈蕙卷樽。五日長蛟虛望祭,九關雕虎枉招魂。
蘭苕獵翠凄寒露,楓葉搖丹嘯暝猿。賈誼揚生成感后,沈沙投閣兩銜冤。
21屈原(宋·宋庠)七言絕句 押庚韻司命湘君各有情,九歌愁苦薦新聲。如何不救沈江禍,枉解堂中許目成。
四、帶有“聿”字的詩詞有哪些
1.《東山》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鸛鳴于垤,婦嘆于室。灑掃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
2.《鷓鴣天·洛水西來泛綠波》年代: 宋 作者: 晁端禮
洛水西來泛綠波。北瞻丹闕正嵯峨。先皇秘聿無人解,圣子神孫果眾多。民物阜,歲時和。帝居不用壯山河。卜年卜世過周室,億萬斯年入詠歌。
3.《玉樓春》年代: 宋 作者: 陳與義
山人本合居巖嶺。聊問支郎分半境。殘年藜杖與綸巾,八尺庭中時弄影。呼兒汲水添茶鼎。甘勝吳山山下井。一甌清露一爐云,偏覺平生今日永。
4.《偈頌一百五十首》年代: 宋 作者: 釋心月
一月相拋不出門,幾經花縣幾煙村。
桑麻影里炊香早,松竹陰中笑語溫。
幽磬朝離迎白日,疎鐘晚泊送黃昏。
卷旗收陣歸來也,誰是知恩與報恩。
5.《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年代: 隋 作者: 佚名
沆碣白藏,順成萬實。
有來德聲,于昭神妥。
露華晨晞,飚馭聿還。
介我嗣幾,澤均幅員。
聿是什么意思?
聿,象形字,一只手握著筆的樣子。
五、六言古詩大全十句古詩
《怨歌行》
北周.庾信
家住金陵縣前,嫁得長安少年。
回頭望鄉淚落,不知何處天邊?
胡塵幾日應盡,漢月何時更圓?
為君能歌此曲,不覺心隨斷弦。
《舞媚娘》
北周.庾信
朝來戶前照鏡,含笑盈盈自看。
眉心濃黛直點,額角輕黃細安。
只疑落花慢去,復道春風不還。
少年惟有歡樂,飲酒那得留殘。
夏景
竹簟高人睡覺,水亭野客狂登,
簾外薰風燕語,庭前綠樹蟬鳴。
秋景
昨夜西風忽轉
驚看雁度平林
詩興正當幽寂
推敲韻落寒貼
山南結其蔽廬,林下返吾初服。寧為五斗折腰,何如一瓢滿腹。——王維《自適》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尤眠。——王維《春眠》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王維《幽居》
門對鶴溪流水,云連雁宕仙家。誰解幽人幽意,慣看山鳥山花。——李白《春景》
竹簟高人睡覺,水亭野客狂登。簾外熏風燕語,庭前綠樹蟬鳴。——李白《夏景》
昨夜西風忽轉,驚看雁度平林。詩興正當幽寂,推敲韻落寒幀。——李白《秋景》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李白《冬景》
六、根據提示寫詩句
1.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三國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禮記》)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問渠哪得清如許,惟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http://**question/*?si=12.涼州詞(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古 從 軍 行李頎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從 軍 行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關 山 月李 白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塞下曲六首(選一)李 白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望 薊 門祖 詠燕臺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前出塞九首(選一)杜 甫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軍 城 早 秋嚴 武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夜上受降城聞笛李 益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塞 下 曲(二首)盧 綸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征 人 怨柳中庸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雁門太守行李 賀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隴 西 行陳 陶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己 亥 歲曹 松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邊塞詩鑒賞*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簡析】在路上遇見回京的使者,請他捎句話給家人不要掛念,這是人之常情,但通過詩人表達出來就深了一層,結句尤讓人覺得似含有無數悲辛。* 隴西行 作者:陳陶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簡析】這首詩是對戰爭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訴,人人讀了都感到沉痛!* 登幽州臺歌 作者: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注】幽州臺:又稱燕臺,史傳為燕昭王為招攬人才所筑的黃金臺,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縣。
【簡析】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反叛,武則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軍討伐,陳子昂隨軍參謀,到了東北邊地。武攸宜根本不懂軍事,陳子昂進諫,不僅沒被采納,反而被貶斥,因此登幽州臺抒發失意的感慨。
全詩以廣闊的胸襟,慷慨悲涼的情調,感時傷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飾,其立意、氣勢和思想、感情,千百年來一直引起人們強烈的共鳴。* 關山月 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注】關山月:樂府《橫吹曲》調名。
白登:今山西大同市東有白登山。漢高祖劉邦曾親率大軍與匈奴交戰,被困七日。
【簡析】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風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層轉入戍卒與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開頭的描繪都是為后面作渲染和鋪墊,而側重寫望月引起的情思。
* 夜上受降城聞笛 作者:李益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注】受降城: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但此詩的受降城所在地說法不一。
回樂:縣名,故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回樂峰:回樂縣附近的山峰。
【簡析】這首七絕是歷來傳誦的名篇。霜月、蘆笛、鄉思,構成一幅思鄉圖,意境感人。
* 出塞 作者: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樂府《橫吹曲》舊題。龍城:宋刊本王安石《唐百家詩選》作盧城。
龍城也就是盧龍城。龍城飛將:指西漢時名將李廣。
《漢書·李廣傳》載:李廣為右北平太守,勇敢善戰,匈奴稱之為“漢之飛將軍”右北平唐時改為平州,治所在盧龍,即今河北省盧龍縣。陰山:西起河套,東抵小興安嶺,橫跨今內蒙古自治區,漢代為北方天然屏障。
【簡析】詩人。
七、帶有六字的詩句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云閑今古同。
題
作者:杜牧 朝代:唐 體裁:七律 類型:山水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云閑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惆悵無日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翻譯:六朝的繁華已成陳跡,放眼望去,只見草色連空,那天淡云閑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發生什么變化。敬亭山像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風,展開在宣城的近旁,飛鳥來去出沒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兩岸,百姓臨河夾居,人歌人哭,摻合著水聲,隨著歲月一起流逝。深秋時節的密雨,像給上千戶人家掛上了層層的雨簾;落日時分,夕陽掩映著的樓臺,在晚風中送出悠揚的笛聲。心頭浮動著對范蠡的懷念,無由相會,只見五湖方向,一片參差煙樹而已。
賞析:詩一開始寫登臨覽景,勾起古今聯想,造成一種籠罩全篇的氣氛:六朝的繁華已成陳跡,放眼望去,只見草色連空,那天淡云閑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發生什么變化。這種感慨固然由登臨引起,但聯系詩人的經歷看,還有更深刻的內在因素。詩人此次來宣州已經是第二回了。八年前,沈傳師任宣歙觀察使(治宣州)的時候,他曾在沈的幕下供職。這兩次的變化,如他自己所說:“我初到此未三十,頭腦釤利筋骨輕。”“重游鬢白事皆改,唯見東流春水平。”(《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這自然要加深他那種人世變易之感。
八、六年級悲傷的詩句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