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終人未散出自哪首詩詞
《八聲甘州·早春圖》
作者白玉
嘆二月寒風刺忠骨,
初春何太冷?
曲終人未散,
淚已灑遍,
十里長亭.
日日多少思念,
今宵忽夢醒.
夢中告訴我,
不要再等.
望盡天涯路遠,
今何人相伴?
泰山極頂.
紅日照千秋,
碧波蕩萬頃.
蹈海英雄今安在?
早已把熱血灑秦嶺.
只留下:
他的笑貌,
他的音容.
卅六、滿庭芳
·程氏墨苑
千言萬語,
訴說不盡,
夢中幾多思念.
明朝一別,
何日再相見?
推開萬卷詩書,
寒窗下,
獨自長嘆.
淚眼中孤雁南飛,
可曾到彼岸?
但愿,
五千年,
滄海桑田,
癡心不變.
茫茫夜空,
群星璀璨.
擁有一個藍天,
怕什么?
海枯石爛.
你和我,
永永遠遠,
千里共患難.
二、“曲終人未散”出自哪首詩詞,全部的句子是什么
出自古詩三百首的《八聲甘州 ·早春圖 》,作者白玉
八聲甘州 ·早春圖 原文如下:
嘆二月寒風刺忠骨,
初春何太冷?
曲終人未散,
淚已灑遍,
十里長亭。
日日多少思念,
今宵忽夢醒。
夢中告訴我,
不要再等。
望盡天涯路遠,
今何人相伴?
泰山極頂。
紅日照千秋,
碧波蕩萬頃。
蹈海英雄今安在?
早已把熱血灑秦嶺。
只留下:
他的笑貌,
他的音容。
賞析:這首詩是一首懷舊詩,描寫的是初春時節,詩人登頂泰山,懷念以前血戰沙場的將士,雖然他們已然不在,但是他們的音容笑貌,仍然留在詩人心中,徒留詩人無限感傷,懷念。
三、“曲終人未散”下句是什么
“曲終人未散”下句是“有情自相逢”。
“曲終未必人散,有情自會相逢”也是剛上映的萬萬沒想到西游篇中設計的經典臺詞。根據句義,跳出劇情,也理解可以為:電影雖然已經落幕了,但是只要觀眾還支持萬萬沒想到,還對此抱有期待和情感,萬萬沒想到就能繼續發展下去,帶來新的作品和觀眾再次見面。
這句“曲終人未散,有情自相逢”是對原本詩意的顛覆釋義,表達的是和原意完全相反的意境,是一種即便可能分離,但仍舊積極面對心態,只要懷有期盼,就能夠再度重逢。 擴展資料: “曲終人散”最早是在唐代詩人錢起所作《省試湘靈鼓瑟》詩末二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中演繹出來的。
原句意思指的是鼓瑟之人一曲演罷,聽客紛紛離去,江水依舊東流,峰巒疊起青山依舊。曲子停息了,人也就都散了。
或比喻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后來曲終人散這個詞開始在古代詩文中頻頻出現,像劉禹錫的《竟渡曲》、李遠的《仆久客錢塘有吹笛月下者》都使用了“曲終人散”一詞,也都是指分離、世事變化或寂寥的情緒。
四、古代的詩詞,有關曲終人散的
1,《省試湘靈鼓瑟》唐代:錢起
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白話文釋義:常常聽說湘水的神靈,善于彈奏云和之瑟。美妙的樂曲使得河神馮夷聞之起舞,而遠游的旅人卻不忍卒聽。那深沉哀怨的曲調,連堅硬的金石都為之感動、悲傷;那清亮高亢的樂音,穿透力是那樣強勁,一直飛向那高遠無垠的地方。
當如此美妙的樂曲傳到蒼梧之野時,連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靈也為之感動,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長在蒼梧一帶的白芷,在樂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樂聲順著流水傳到湘江,化作悲風飛過了浩渺的洞庭湖。曲終聲寂,卻沒有看見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煙氣消散,露出幾座山峰,山色蒼翠迷人。
2,《琵琶行》唐代:白居易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白話文釋義:一曲終了她對準琴弦中心劃撥;四弦一聲轟鳴好像撕裂了布帛。東船西舫人們都靜悄悄地聆聽;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秋月影。
3,《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宋代:歐陽修
含羞整翠鬟,得意頻相顧。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鶯語。
嬌云容易飛,夢斷知何處。
深院鎖黃昏,陣陣芭蕉雨。
白話文釋義:似嬌還羞抿了抿秀發烏鬟,笑靨盈盈秋波流轉頻頻顧盼。玉手纖指輕彈,箏聲婉轉歡快,琴弦飛蕩回旋,似春鶯傳情,低語**。曲終人去,宛如飛云飄逸,只留下嬌柔的身影。春夢已斷不知何處尋覓。庭院深深,鎖住的是寂寞和黃昏,還有那陣陣凄雨敲打芭蕉聲。
4,《聞笛》唐代:趙嘏
誰家吹笛畫樓中?斷續聲隨斷續風。
響遏行云橫碧落,清和冷月到簾櫳。
興來三弄有桓子,賦就一篇懷馬融。
曲罷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飄空。
白話文釋義:是誰在美麗的樓閣上吹笛子?悅耳的笛聲隨著輕風斷斷續續傳來。當笛聲嘹亮時,就像橫在碧藍的天空上阻遏來往的浮云。當笛聲清和時,就像隨著冰冷的月光照進我的床里來。笛聲優美,就像當年桓伊隨興所至為王徽之奏的三首曲子;而曲調的優雅更讓人想起馬融的笛賦中所用的詞句。一曲吹畢,不知道吹奏的人是否還在畫樓上,而那嘹亮的笛聲卻好像還飄蕩在空中,久久淡散。
5,《江城子·江景》宋代:蘇軾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白話文釋義:鳳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風清,晚霞明麗。一朵荷花,雖然開過了,但是仍然美麗、清凈。什么地方飛過一對白鷺,它們也有意來傾慕彈箏人的美麗。
忽然聽見江上哀傷的調子,含著悲苦,又有誰,忍心去聽。煙靄為之斂容,云彩為之收色,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傾訴自己的哀傷,一曲終了,她已經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樂曲仍然蕩漾在山間水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