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有韻母iu的字
韻母是iu的字:丟、柳、久、球、溜、修、就、救、六、謬、牛、扭、紐、酒、舊、秀、銹、袖、繡、羞、宿、朽、求、秋、丘、邱、囚、酋、裘、鈕、妞、拗、忸、狃、繆、究、糾、舅。
擴展資料:
復韻母,是由兩個或三個元音結合而成的韻母。這種復合元音并不是兩個元音或三個元音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新的固定的音組,在口、耳里與單元韻有同感,應把它們作為一個個語音整體。
iu的發音方法,【釋義】漢語拼音--復韻母
【釋義】漢語拼音--復韻母
【發音方法】發音時,先發 i,然后向 ou 滑動,口型由扁到圓。
在漢語拼音復韻母中的順序: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
(1)發音時開口度、舌位、唇形有變化,這種舌位的移動過程叫“動程”,動程是一個滑動的漸變的過程,而不是跳動的。
如二合元音ai,在a、E 、E、e、I、i 中間有一連串的過渡音,記錄時只記首尾兩個元音作為代表。三合元音由舌位曲折移動而成,中途改換一次滑動方向,記下首音、轉折音、尾音三個元音作代表,如:iao、uei。
(2)復元音韻母必須讀成一個整體,中間不能間斷。
(3)幾個元音有主有次,其中一個開口度大、響度大、發音較清晰的元音叫主元音,又叫“韻腹”。主元音前后的元音發音輕、短、模糊,分別叫“韻頭”、“韻尾”。根據主元音的位置可分為前響復合元音韻母、中響復合元音韻母、后響復合元音韻母三種。
普通話有十三個復韻母, 9個二合元音: ai、ei、ao、ou、ia、ie、ua、uo、üe,4個三合元音:iao、iou、uai、uei。二合元音分前響復韻母、后響復韻母兩類,三合元音是中響復韻母。
二、詩詞中用什么韻的多
平水三十韻是最常用的,嚴格的話就要按照韻部來用韻,也可以通押,比如一東和二冬。一般的格律詩要押平聲韻,古體詩和歌行也能押仄聲韻,而且可以換韻。詞的韻則有平有仄,這要看你選用什么詞牌了。大體說來詞韻比詩韻要寬松,詩韻中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是分開的,詞韻中可以合并。
個人覺得最好用的是 ong, an/ian, ao, iu, ei/i,
仄聲是 u, an/ian, iu
入聲韻要注意,很多入聲字的讀音與現代普通話不一樣了,所以這要看韻書。大體說來,格律詩與詞中不合格律的地方一般都要讀作入聲,比如“黃河遠上白云間”,此句平仄應該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絕句忌三平,因此 “白” 應讀為入聲。或者岳飛的 “憑欄處瀟瀟雨歇”,“歇”一定要讀為入聲,不然的話就完全不合格律了。《白香詞譜》后面附有詞韻,可以參看。
三、iu讀音是什么
iu: [i??u?]
復韻母表:
an :[ɑn]
ang: [ɑ?]
ai :[ɑi?]
ao :[ɑu?]
en :[?n]
eng :[??]
ei: [?i?]
ou :[?u?]
ong: [??]
ia :[i?ɑ]
iao: [i?ɑu?]
ian: [i??n]
iang :[i?ɑ?]
iu: [i??u?]
ie :[i??]
iong: [i???]
ua: [u?ɑ]
uan :[u?ɑn]
uang: [u?ɑ?]
uai: [u?ɑi?]
ui :[u??i?]
uo :[u??]
ün: [yn]
üe :[y??]
üan: [y??n]
擴展資料
分類:
前響復元音韻母
ai、ei、ao、ou 4個。發音時,口腔肌肉放松,韻腹 a、o、e 發得清晰、響亮、音值稍長,后面的i、u/o是韻尾,發得輕、短、模糊,只表示舌位滑動的方向。每個元音必須讀成一個整體。尾音 i和u/o實際上不到位,是松元音 [I] 和[ U ]。
1、ai:[ai]:白菜、愛戴、彩排、災害,曬臺
2、ei:[ei]:肥美、配備、蓓蕾、飛賊、黑煤
《漢語拼音方案》把前元音 [ε]、[е]、中元音、后元音[γ]4個音用一個字母“e”標示。[ei]中的e實際上接近央元音。
3、ao[au]、[a U ]:草包、高潮、號召、報告、拋錨
韻尾也不到位,到 u、o之間的[ U ],《方案》用ao、iao表示[au、iau]。1956年出版的字典上是au、iau。因為an、au手寫體容易相混,o書寫清晰,又增加o的使用頻率,所以把[αu]寫作αo,[iαu] 寫作iαo 。
4、ou:[ou]:守候、口頭、漏斗、走狗、丑陋
前一個國際音標是寬式標音,后一個是嚴式標音。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復韻母 前響復元音韻母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漢語拼音音節 音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