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贊美海南的詩詞有哪些
1、海上去應遠,蠻家云島孤。竹船來桂浦,山市賣魚須。——張籍《送海南客歸舊島》
2、入國自獻寶,逢人多贈珠。卻歸春洞口,斬象祭天吳。——張籍《送海南客歸舊島》
3、又從連帥請,還作嶺南行。窮海何時到,孤帆累月程。 ——馬戴 《送從叔重赴海南從事》
4、草深從使翳貪泉。蟹奴晴上臨潮檻,燕婢秋隨過海船。—— 皮日休《送李明府之任海南》
5、春往海南邊,秋聞半夜蟬。鯨吞洗缽水,犀觸點燈船。 ——李洞《送云卿上人游安南》
6、島嶼分諸國,星河共一天。長安卻回日,松偃舊房前。——李洞《送云卿上人游安南》
7、南游曾去海南涯,此去游人不易歸。 ——張蠙《喜友人日南回》
8、海南奇寶。鑄出團團如栲栳。曾到昆侖。乞得山頭玉女盆。 ——蘇軾《減字木蘭花》
9、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0、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1、云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米芾《望海樓》
12、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夸。——蘇軾《望海樓晚景·橫風吹雨入樓斜》
13、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白居易《浪淘沙·白浪茫茫與海連》
14、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
15、千秋滄海南。——杜甫《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
二、描寫海南的詩句
形容“海口”的詩句具體如下: 《陸山人畫水》方干 毫末用功成一水,水源山脈固難尋。
逡巡便可見波浪,咫尺不能知淺深。 但有片云生海口,終無明月在潭心。
我來擬學磻溪叟,白首釣璜非陸沈。《送海州盧錄事》耿湋 之官逢計吏,風土問如何。
海口朝陽近,青州春氣多。 郊原鵬影到,樓閣蜃云和。
損益關從事,期聽勞者歌。《憶遠曲》張籍 水上山沉沉,征途復繞林。
途荒人行少,馬跡猶可尋。 雪中獨立樹,海口失侶禽。
離憂如長線,千里縈我心。《水調歌頭》 搏擊浪花里,寧逸踏沙丘。
從容展翅滄海,真個好風流。 逐雨穿云氣魄,奮翮蒼茫浩渺,勻化萬斛愁。
起舞逗魚悅,來去曲悠悠。 騎龍霧,抒壯舉,織綢繆。
一如天使,歌唱瀟灑鑄清幽。 娛劃翱翔靚麗,雋刻逍遙不倦,雅韻蓋江洲。
更結煙霞友,晚晝共春秋。《 海鷗》 莫笑身輕不如鷹,誰知傲骨胸中藏。
朝觀日出逐白浪,夕看云起收霞光。 逆風而舞悲白發,仰天長嘯羨鴛鴦。
風霜雨雪本難料,可嘆鴻雁遷徙忙。
三、【用什么詞語或是詩句來形容古代的海南】
這個可以嗎?海南島你迷人的海水、雪白的沙灘、明媚的陽光,旖旎的海底世界及富有傳奇色彩的少數民族風情定會使您流連忘返.這里四季如春鮮花盛開、瓜果飄香,陽光、沙灘、海水、空氣,還有那多情迷人的黎苗少女,興隆康樂溫泉,無不散發著這個熱帶海島的特殊魅力.海南你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陽光、海水、沙灘、綠色、空氣五大旅游要素俱全,具有得天獨厚的熱帶海島自然風光.或者詩句有中元日登越王臺望海南二首朝代:宋 作者:曾豐 乙巳中元日,乾坤半月秋.危臺欣突兀,老頭攪颼飗.北客眼生處,南方天盡頭.海槎乘興去,咫尺是瀛洲.中元日登越王臺望海南二首朝代:宋 作者:曾豐 僅從乾道歲,重創越王臺.粉榜猶余墨,丹楹已上煤.舊游人欲厭.今日我方來.老范碑無恙,從頭讀一回.別海南黎民表朝代:宋 作者:蘇軾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遠游.平生生死夢,三者無劣優.知君不再見,欲去且少留.海南朝代:宋 作者:釋可湘 大地山河滾浪花,丙丁童子眼瞇{左目右麻}.回頭打得重溟透,赤腳波斯進象牙.建安陳希周官海南為予致兩拄杖其一促節竹其朝代:宋 作者:陸游 雨漬嵐侵蘚暈重,石砮楛矢正相同;取從萬里鯨波路,來伴三山鶴發翁.雪上有時留醉草,花前隨處打殘紅.化龍徑去吾何憾,且與人間作歲豐.謝宋屯田見示永平錄海南編朝代:宋 作者:李覯 多少儒衣只假涂,貴來誰肯更觀書.其間或以文爭勝,未見如君識有馀.長把六經為準的,最應三代是權輿.可憐后世名空在,直釣而今豈得魚.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攜一瓢酒尋諸朝代:宋 作者:蘇軾 老鴉銜肉紙飛灰,萬里家山安在哉.蒼耳林中太白過,鹿門山下德公回.管寧投老終歸去,王式當年本不來.記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開.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聞朝代:宋 作者:蘇軾 九疑聯綿屬衡湘,蒼梧獨在天一方.孤城吹角煙樹里,落月未落江蒼茫.幽人拊枕坐嘆息,我行忽至舜所藏.江邊父老能說子,白須紅頰如君長.莫嫌瓊雷隔云海,圣恩尚許遙相望.平生學道真實意,豈與窮達俱存亡.天其以我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里真吾鄉.送從叔重赴海南從事朝代:唐 作者:馬戴 體裁:五排 又從連帥請,還作嶺南行.窮海何時到,孤帆累月程.亂蟬吟暮色,哀狖落秋聲.晚路潮波起,寒葭霧雨聲.沙埋銅柱沒,山簇瘴云平.念此別離苦,其如宗從情!送李明府之任海南朝代:唐 作者:皮日休 體裁:七律 五羊城在蜃樓邊,墨綬垂腰正少年.山靜不應聞屈鳥,草深從使翳貪泉.蟹奴晴上臨潮檻,燕婢秋隨過海船.一事與君消遠宦,乳蕉花發訟庭前.送海南客歸舊島朝代:唐 作者:張籍 體裁:五律 海上去應遠,蠻家云島孤.竹船來桂浦,山市賣魚須.入國自獻寶,逢人多贈珠.卻歸春洞口,斬象祭天吳.。
四、描寫海南的句子
在我國南海的萬里碧波上,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富饒美麗的海南島。
海南島是祖國的第二大島。那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島上有許許多多的橡膠園、椰子園和熱帶植物園。腰果、咖啡、胡椒、芒果、荔枝、龍眼、菠蘿蜜等,在不同 季節里掛滿枝頭;海參、海龜、鮑魚、大龍蝦等名貴海產品不計其數;鐵礦、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蘊藏量也非常豐富。
海南島一年四季氣候宜人,風景優美。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島的中部,山上熱帶林木郁郁蔥蔥,四季常青。
有山間小溪匯成的萬泉河滔滔奔流,澆灌著兩岸的農 田。地處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海天一色,美麗壯觀。
游泳勝地牙龍灣海灘,有七千多米長,一望無際的海灘沙白如銀,各種顏色的貝殼碎片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眺望大海,風兒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戲追逐,濺起千萬朵白蓮般的浪花,海潮嘩嘩,漁帆點點,景色十分迷人。海南島的椰林風光最逗人喜愛。
你看海灘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綠色的屏障,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樹,樹形奇特,樹干沒有分枝,樹梢上的綠葉像一把撐開的大傘,傘下果實累累。海風吹來,綠葉搖擺,仿佛在向人們招 手。
每當清晨或傍晚,你坐在沙灘的礁石上,面對著大海,聽著海浪拍打的聲音,望著海上紅日東升或落日西沉的奇景,你一定會高歌一曲,贊美這秀麗的海南風光。
五、描寫海南的句子
在我國南海的萬里碧波上,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富饒美麗的海南島。
海南島是祖國的第二大島。那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島上有許許多多的橡膠園、椰子園和熱帶植物園。腰果、咖啡、胡椒、芒果、荔枝、龍眼、菠蘿蜜等,在不同 季節里掛滿枝頭;海參、海龜、鮑魚、大龍蝦等名貴海產品不計其數;鐵礦、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蘊藏量也非常豐富。
海南島一年四季氣候宜人,風景優美。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島的中部,山上熱帶林木郁郁蔥蔥,四季常青。有山間小溪匯成的萬泉河滔滔奔流,澆灌著兩岸的農 田。地處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海天一色,美麗壯觀。游泳勝地牙龍灣海灘,有七千多米長,一望無際的海灘沙白如銀,各種顏色的貝殼碎片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眺望大海,風兒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戲追逐,濺起千萬朵白蓮般的浪花,海潮嘩嘩,漁帆點點,景色十分迷人。
海南島的椰林風光最逗人喜愛。你看海灘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綠色的屏障,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樹,樹形奇特,樹干沒有分枝,樹梢上的綠葉像一把撐開的大傘,傘下果實累累。海風吹來,綠葉搖擺,仿佛在向人們招 手。
每當清晨或傍晚,你坐在沙灘的礁石上,面對著大海,聽著海浪拍打的聲音,望著海上紅日東升或落日西沉的奇景,你一定會高歌一曲,贊美這秀麗的海南風光。
六、描寫海南詩句
描寫海南的詩句:
中元日登越王臺望海南二首
朝代:宋 作者:曾豐
僅從乾道歲,重創越王臺。
粉榜猶余墨,丹楹已上煤。
舊游人欲厭。今日我方來。
老范碑無恙,從頭讀一回。
別海南黎民表
朝代:宋 作者:蘇軾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遠游。
平生生死夢,三者無劣優。
知君不再見,欲去且少留。
海南
朝代:宋 作者:釋可湘
大地山河滾浪花,丙丁童子眼瞇{左目右麻}。
回頭打得重溟透,赤腳波斯進象牙。
送李明府之任海南
朝代:唐 作者:皮日休 體裁:七律
五羊城在蜃樓邊,墨綬垂腰正少年。山靜不應聞屈鳥,
草深從使翳貪泉。蟹奴晴上臨潮檻,燕婢秋隨過海船。
一事與君消遠宦,乳蕉花發訟庭前。
送海南客歸舊島
朝代:唐 作者:張籍 體裁:五律
海上去應遠,蠻家云島孤。竹船來桂浦,山市賣魚須。
入國自獻寶,逢人多贈珠。卻歸春洞口,斬象祭天吳。
中元日登越王臺望海南二首
朝代:宋 作者:曾豐
乙巳中元日,乾坤半月秋。
危臺欣突兀,老頭攪颼飗。
北客眼生處,南方天盡頭。
七、描述海南南的詩句
寫好詩句的的要點:
(一)寫詩句的靈感
構思是詩句創作過程中一個最重要的階段。構思是什么引起的?簡單的回答是:創作的沖動——靈感的爆發。
對于一首詩來說,靈感是因;對于客觀世界而言,靈感是果。由客觀世界獲得靈感,由靈感開始創作。這是詩人寫詩的過程。在“靈感”爆發之后,創作就進入具體的構思。
(二)寫詩句的構思:詩歌構思十分重要。
詩的構思方式是內心體驗。詩既然能最深刻地表現全部豐滿的精神內在意蘊,我們就應該要求詩人對他所表現的題材也有最深刻最豐富的內心體驗。
從內心和外表兩方面去認識人類生活,把廣袤的世界及其紛紜萬象吸收到他的自我里去,對他們起同情共鳴,深入體驗,使它們深刻化和明朗化。
八、【關于蘇軾寫海南的詩句能突出景色之美,以及他豁達的心境】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蘇軾到達惠州后,更覺得惠州風物,確實名不虛傳: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惠州一絕》) 他每到一地,都會對那里產生深厚的感情。
蘇軾在惠州先后住過三個地方:合江樓、嘉皊寺、白鶴峰。 他在《遷居》詩序中說: 吾紹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州,寓居合江樓。
是月十八日,遷于嘉皊 寺。2年3月19日,復遷于合江樓。
3年4月20日得歸于嘉皊寺。時方卜筑白鶴峰之上,新居成,庶幾其少安乎? 《遷居》詩寫道: 前年家水東,回首夕陽麗。
去年家水西,濕面青雨細。 東西兩無擇,緣盡我輒逝。
今年復東徙,舊館聊一憩。 已買白鶴峰,規作終老計。
蘇軾初到惠州住在合江樓,即惠州東門樓。樓位于東江、西江匯合處,海山蔥朧,江流環抱,秋風初涼,百鳥合鳴,有如仙境。
他在《寓居合江樓》詩中說: 海山蔥朧氣佳哉,二江合處朱樓開。 蓬萊方丈應不遠,肯為蘇子浮江來。
蘇軾在這里住了不久,就遷居嘉皊寺松風亭。蘇軾以前赴黃州貶所,經過湖北麻城的春風嶺,遇上梅花盛開。
這次貶官惠州,住在嘉皊寺松風亭又遇上梅花盛開。蘇軾在《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詩中寫道: 春風嶺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斷魂。
豈知流落復相見,蠻風譙雨愁黃昏。 蘇軾貶官惠州,一住又是幾年,他深感“中原北望無歸日”,就開始作長遠打算。
他在白鶴峰買了幾畝地,筑屋二十來間,鑿井四十來尺深,并栽上各種果木。他對果木樹秧的要求是不大不小,太大不易栽活,太小又怕等不到果木成林,自己就死了。
蘇軾在惠州期間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安閑自在的。“羅浮山下梅花村,玉雪為骨冰為魂。
……天香國艷肯相顧,知我酒熟詩清溫。”(《再韻松風亭下梅花盛開》)——這是在賞梅:“爛煮葵羹斟桂醑(美酒),風流可惜在蠻村。”
(《新釀桂酒》)——這是在釀酒;“初日下照,潛鱗俯見。意釣忘魚,樂此竿線。”
(《江郊》)——這是在垂釣。蘇軾偶爾也曾訪僧會友,惠州太守詹范對蘇軾很好,曾攜酒拜訪蘇軾,可能還在經濟上幫助過他:“酒材已遣門生致,菜把尚叨地主恩。”
(《新釀桂酒》)又說:“欲求公瑾一穂米,試滿莊生五石樽。”(《惠守詹君見和,復次韻》)循州(今廣東龍川)太守周彥質也曾在經濟上幫助過蘇軾:“未敢扣門求夜話,時叼送米續晨炊。
知君清俸難多輟,且覓黃精與療饑。”(《答周循州》)蘇軾在惠州期間,他的表兄程正輔為廣州提刑,曾到惠州看望他:“我兄清廟器,持節瘴海頭。
……人言得漢吏,天遣活楚囚。惠然再過我,樂哉十日留。”
(《聞正輔兄將至,以詩迎之》)在程正輔到達惠州后,他們曾一起游白云山、香積寺等名勝。總的來說,蘇軾在惠州還過得不錯:“風土食物不惡,吏民相待甚厚。”
(《答陳季常》)。